国内外价差形成的第一个原因是政策,尤其是进出口政策影响很大。
出口政策变动的次数较多,最早是执行出口关税,后执行淡旺季关税政策-窗口政策,到2015年取消出口窗口期,2017年基本取消出口关税。
除了出口政策之外,国内进口政策—进口配额政策,使得国内外市场流通有限,减少了国际市场对国内的影响。譬如:
我国近几年的尿素表观消费量为在5000万吨左右,进口配额限制在7%之内,应该是为了防止国外市场低价时期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反之,设置国内市场出口限制,则是为了防止国外高价时期过度吸引国内产量,使得国内价格过高。而在国内产量充裕时期,政府会放开出口,促使企业获得更多利润。
化肥工业的下游是粮食,涉及到国家战略安全。国内化肥生产成本相对较高(下文表述),必须予以保护,进口限额必须存在。但是,若是国内市场充裕,国家会放开出口,帮助企业获得更多利润。在出口放开时期,若国外市场高于国内市场的价格,一般会带动国内市场价格的提升。
总体来说,国外市场低价产品冲击国内市场的影响基本可以忽略(除非差距过大)。而国外价格高于国内时期,若出口政策允许,可能会对尿素价格产生正向影响。以此来看,国内供需是影响国内价格的首要考虑因素,其次是出口因素。
1.2原因2-成本差距
我国尿素成本通常高于国外。2023年以来,国内尿素的成本在1600--2200元左右,而国际市场的FOB价格最低为250美元/吨不等,中间价格为300美元/吨,换算成RMB为2100和1750元。我国的成本价几乎等于别人的售价。
具体举例:2023年2月-2023年6月,国外市场FOB单吨售价中间数大概是300美元,最低为250美元,换算成RMB为2100和1750元,而当时国内尿素的理论成本为在1600-2000元之间,加上运费更高。
下面这张图对各地的成本表示的更加清楚:
再举个例子,美国的出口价格在2023年为300-400美元之间,其在2023年的理论利润为200-300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其最低的生产成本在100美元,而同时期国内的尿素成本超过200美元。
1.3具体分析
2023年3月,根据中国农资传媒公众号的报道,当时的国家尿素FOB价格在260-304美元/吨,折合人民币1790-2096元/吨,而当时国内的主流价格是2700元左右/吨。国内市场价格比国外高出了650元/吨,差不多100美元。但是2023年前半年国内没有进口,所以国际市场的价格对国内的冲击可以忽略。同时,在2023年3月,国内的尿素成本在2000元出头,如果考虑运费,则国内尿素的成本可能会达到2100/2200元甚至更高,如此来看,国内2700元的销售价格就可以理解。当然,国内供需情况也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原因哈,在这里就不具体列举了。
从国内来看,2024年尿素的日均产量明显超过前几年,供给增量明显,3月份的供给增量超过10%,库存虽不如2023年同期高(2023年积压库存之后价格有过一段剧烈下滑),但是超过了2022年和2021年,在供给增高,几乎没有出口情况下,全靠国内市场难以消化增加的产量,所以产品价格下滑。中间虽然有各种消息对价格的短期影响,除非这些消息对供需的影响属实,否则价格仍会按供大于求的趋势继续下行,直到供给端利润见底。
2国内产能和产量
截至2023年,国内尿素产能为6965万吨,2024年上半年释放385万吨,下半年释放184万吨,全年释放产能569万吨(暂不考虑装置停车损失量),预计2024年,国内尿素产能达到7534万吨,同比增加8.17%。(此数据采取中信期货,其他数据趋势相同)
如果569万吨产能都能顺利投产,那么供应端带来的投产压力多集中在2024年三季度至四季度。然而,倘若尿素下游需求或出口端出现边际好转,将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供应带来的压力。
3总结
国内外价差是本次分析重点。造成国内外价差最重要原因是国内外市场是割裂的,所以无法以套利活动达成相对均衡的价格。其次是由于国内供应商的生产成本较高,这也是使得国内市场的价格底部高于国外市场。
虽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逐步观察验证,但是对今年尿素价格的看法目前是悲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