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记·40年40事全面取消农业税支农惠农产业兴平顶山新闻网

据史料记载,农业税始于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初形成制度。新中国成立以后,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十六次会议于1958年通过了农业税条例。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农民负担问题逐步突出,引起党中央高度重视。2000年,党中央、国务院作出进行农村税费改革的重大决策,并率先在一些省份的部分县、市开展试点。2004年7月,按照省、市要求,石龙区作为全省农村税制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停征农业税。

2004年12月21日召开的省委工作会议上,时任省委书记徐光春郑重宣布:省里确定,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从2005年起对全省所有县(市)全部免征农业税,这让已经延续了几千年的“皇粮国税”成为历史。

麦收时节,石龙区龙河街道嘴陈村村民陈永政指挥机手卸载新收的小麦

先行一步,石龙区率先免征农业税

9月20日,就农业税取消一事,记者采访了石龙区人民路街道夏庄村党支部副书记夏国民。1982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他家分得5亩(1亩≈666.67平方米)地,每年的收成除去提留款、农业税等税费后,收入微薄。“那时候年年种田,年年吃借粮。”夏国民说。

夏国民回忆,有一年因为缴纳农业税,他和妻子吵了一架。那一年天气非常干旱,从小麦种上就开始抗旱浇地,最后小麦虽然收成不错,但排了一天队缴纳完“公粮”回来的当天夜里,妻子拉亮灯,看着正堂东屋放置粮食的囤穴,号啕大哭,余粮不够一家人一年的口粮了。妻子向他抱怨:“不要再种地了,出去随便做个小生意,也比种地强。”

“对于农民来说,种地缴税原本是天经地义的,但是现在国家不仅把我们的农业税全部减免了,反过来还发放种粮补贴,农民平常看病、孩子上学、个人养老还有国家保障,这日子真是越来越幸福了!”夏国民说。

石龙区龙兴街道许坊村农友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晾晒富硒薯粉

持续发力,惠农政策激发农民种地热情

全面取消农业税,不仅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更是对农村生产力的解放,让农民在农业生产上看到了希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

龙兴街道许坊村村民李爱娜40余岁,在外做了多年生意。2015年,她处理掉外边的生意,从城里回到村里,注册成立了市汇民林果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800余亩土地种植富硒红薯、富硒梨等农产品,同时开办了一家粉条加工厂,年收入80余万元。

“农业政策的利好和技术的提高,使村民的种地热情高涨,土地成了香饽饽。”许坊村党支部书记王建民说。

据王建民介绍,前几年村民急着往外跑,出去打工挣钱,现在不少人想回来务农。搞特色农业收入很可观,而且特产税免了,负担减轻了,农民可以放开干了。许坊村经过几年的摸索发现,栽种富硒红薯确实是致富的好项目,每年收获后,红薯的销量好、价格高,每亩地纯利润2000元左右,很多农民因此受益。“今年村里经济作物的栽种面积已经基本落实,村民栽种富硒红薯的积极性有增无减。国家的政策好,农民的干劲儿也足啊!”王建民说。

踏浪前行,我市支农惠农政策体系逐步完善

“全面取消农业税的减负之举,释放乘数效应,农民创业致富有奔头,腰包日渐鼓起来。”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林胜国坦言,全面取消农业税,敲开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大门,以此为里程碑,农村基础地位更牢,农民增收步伐加快,城乡融合全面提速。

从一组数据可见一斑。2005年全市取消农业税,农民减负803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88元,较2004年增加了319元,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增长11.1%,扭转了多年来低速徘徊的局面。2005年至2021年,全市农民人均收入保持年增长超过400元的态势。粮食总产也从2004年的161.3万吨增加到2021年的227.9万吨,连年保持上升势头。

为调动农民积极性,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相继实施,全市农业补贴从2005年的一项扩充到现在的四项,补贴资金规模从2005年的4886万元增加到2021年的4亿多元。确保农民种好粮的同时,国家通过粮食收购托市,为农民种田托底。从2004年开始,全市实行重点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2008年以来,出台重点农产品临时收储政策。粮食收购价格逐年提高,农民的丰收果实转化成了实实在在的收入。

“盘活地、盘活钱、盘活人,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市出台一系列鼓舞人心的强农惠农措施,不断优化支农惠农政策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林胜国说。

目前,全市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总数超过2万家,其中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18家、农民合作社6401家、家庭农场与种养大户10919家,为现代农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带动和示范作用。

大事记

2002年,河南全面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全省农业税税率降低到7个百分点;2003年,河南省除保留收购环节的烟叶特产税外,在全国率先取消了非农业税计税土地上的特产税

2004年7月4日,石龙区作为全省农村税制改革试点县(区)之一,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停征农业税

2005年1月1日,全市所有县(市、区)全部免征农业税,并对种粮农民开始补贴

2014年,市委、市政府先后印发《关于建设平顶山现代生态循环农业试验区的意见》《关于印发平顶山市现代生态循环农业提升行动项目管理办法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坚持用循环农业盘活存量,用品牌农业提升质量

2017年12月,平顶山市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

THE END
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42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 第841号 政务服务 行政许可 行政确认 其他行政权力 公共服务 数据 查询 国务院推动高质量发展综合督查问题线索征集 督查回声 互动 直播访谈 部长信箱·网上信访 更多 主题:第二十一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新闻发布会 嘉宾:雷刘功 何斌 刘棕会 http://www.moa.gov.cn/
2.农村农业农民imtoken钱包imToken官方下载imToken Wallet 官网提供了一款移动端虚拟资产轻钱包App。imtoken钱包最新版本,token官网app下载,imtoken安卓下载支持包括BTC、ETH、BSC、HECO、TRON、OKExChain、Polkadot、Kusama、EOS等在内的所有主流公链及Layer 2,可在 iOS、Android、Windows、macOS 和 Linux 上使https://www.ncnynm.com/
3.农业分为哪几种类型探索农业的多样面貌首先,我们要知道,根据生产方式和产品特性,现代农业主要分为两大类:传统 agriculture(传统农业)和 modern agriculture(现代农业)。 传统agriculture(传统农业) 传统农民依靠自然条件,如季节、雨水等进行耕作,这种模式在许多地区仍然非常普遍。例如,在中国西北部的一些贫瘠土地上,农民们采用轮耕技术,即将荒地重新恢复利用,然https://www.cjan6a6c.cn/ke-pu-dong-tai/417814.html
4.图解数据“新农人”为乡村带来哪些改变?现代农业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乡村的优势逐渐显现,“新农人”群体也开始涌现。“新农人”是指那些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或服务,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型职业农民。他们有知识、有抱负,愿意扎根乡村、潜心农业,在广袤的乡野大显身手,成为乡村振兴的一股“活水”。你对“新农人”这一群体怎么看?你期待他们为https://www.163.com/dy/article/JCFD9CTJ0514CDBK.html
5.农村.农业.农民杂志2022年12期农村.农业.农民 2022年12期 主办: 河南农业大学 ISSN: 1003-6261 出版周期: 月刊 CN: 41-1026/S 语种: 中文; 创刊时间: 1986年 电子版订阅 单?期:¥3.50全?年:¥67.20(¥84.00),¥2.80/期,全年24期订阅 其他年期订购https://mall.cnki.net/magazine/magadetail/NNNM202212.htm
6.《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杂志订阅杂志名称:农村·农业·农民(上半月) 期数:12 页码: 适读人群: 出版周期:月刊 刊号:CN41-1026/F 开本: 销售状态:在销 出版地:河南 邮发编号:36-050 主办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单期定价:20 ISBN:0 出版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法制研究中心 产品标签:https://www.zazhipu.com/2025607.html
7.粮食:农业·农村·农民定价:¥12.00 作者:郑风田著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丛编项: 标签:农业经济 粮食 ISBN:9787536636774出版时间:1997-12-01包装: 开本:20cm页数:232页字数: 内容简介 暂缺《粮食:农业·农村·农民》简介 作者简介 暂缺《粮食:农业·农村·农民》作者简介 https://www.dushu.com/book/10284156/
8.以农业农村现代化助推农民美好生活实现“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我们坚持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三农”工作,顺应亿万农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全面https://mks.hzau.edu.cn/info/1033/7114.htm
9.中国农村远程教育网11/21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关于报送2025年农民教育培训教材开发建设计划的通知 11/18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农业农村部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关于举办农业农村科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2024年度第十二至十四期远程培训班的函 11/14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中国农民体育协会2024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考试https://www.ngx.net.cn/
10.江苏无锡: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以农业强市打造“新时代鱼米之乡”近日,无锡市印发《高水平建设农业强市行动方案》,并围绕高标准农田建设、蔬菜保供基地建设、乡村产业振兴等出台了7个配套文件,明确要以“五园五区六带”为重点,以“三园一区一居”为抓手,进一步深化乡村规划,聚焦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高水平推进农业科技创新,高位推动城与乡深度融合发展,积极探索以园区农业、都市农业、https://www.wxrb.com/doc/2023/09/04/307140.shtml
11.看图学习·十年画卷丨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总书记始终记挂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坚持用大历史观来看待“三农”问题,站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高度,就做好“三农”工作发表一系列重要论述,科学回答了农村改革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引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https://m.dezhoudaily.com/p/1600362.html
12.CCTV农业频道但这次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其背景和涵义与以前有很大不同。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是要树立统筹城乡发展的新观念。要跳出“就三农抓三农”的传统定势,打破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大格局中,把农村进步放到整个社会的进步中,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中,进而统筹规划https://www.cctv.com/agriculture/special/C15539/09/index.shtml
13.河北省诗词协会贺中央农村工作会议诗词专辑(三)12月23日至24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党中央着眼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作出的战略部署。 民以食为天,农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无农不稳,无粮则乱。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河北省诗http://zhscxh.com/view/common/articledetail.aspx?id=49c1e7c50f2f1b5e
14.“农业大市”转向“农业强市”衡阳奏响“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站在中部农业经济崛起的时代前沿,衡阳市以最实的工作举措、最大的投入保障,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衡阳这个“农业大市”正向“农业强市”的转变,“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时代美好画面正在雁城广袤大地上绘就。 衡阳市农业农村局局长刘诗真表示,下阶段该局将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抢占时间节点抓当前,立足长远发展抓https://hy.rednet.cn/content/2019/12/26/6438342.html
15.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豆瓣)读懂中国农业农村农民(中文版)的书评 ···(全部 1 条) 热门最新好友 D童鞋不想新名2021-08-10 22:29:20 要想了解中国就必须了解农村 当初人大的一个学霸推荐给我,说读了之后就能对“三农”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买了一年多,终于还是读完了,算成是一个农政史的梳理了。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土地关系”,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685739/
16.看图学习·乡村之美丨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必须加快让农业强起来、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农业强国建设,强调要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一起来学习!https://wap.01ny.cn/html/news/2023/06/27/show-3773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