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国复合(混)肥造粒工艺有:滚桶造粒、圆盘造粒、喷浆造粒、高塔造粒、氨化造粒、挤压造粒等。每种造粒工艺都有其一定的优劣势,这期我们主要给大家讲讲运用比较广泛的挤压造粒和高塔造粒。
高塔造粒
高塔造粒是将固体尿素或硝铵(硝铵磷等)加热熔融后成为熔融液,也可以直接使用蒸发浓缩后的熔融液,在熔融液中加入相应的磷肥、钾肥、填料及添加剂制成混合料浆。混合料浆送入高塔造粒机进行喷洒造粒,通过造粒机喷洒进入造粒塔的造粒物料,在从高塔下降过程中,与从塔底上升的气体阻力相互作用,与其进行热交换后降落到塔底,落入塔底的颗粒物料,经筛分表面处理后得到颗粒肥料。
高塔造粒设备组成:
高塔造粒工艺特点:
挤压造粒
挤压造粒是利用压力使固体物料进行团聚的干法造粒过程,可分为对辊式和轮辗式两种形式,对辊式挤压是通过将物料由两个反向旋转的辊轴挤压,固体物料在受到挤压时首先排除粉粒间的空气使粒子重新排列,以消除物料间的空隙。这样装置的能力大、颗粒强度高、能耗低,在国内外使用广泛。而轮辗式是将物料在压模盘中直接挤压成圆柱条形再切断成柱形颗粒,由于其生产规模小,且造粒强度有限、模具易损坏,圆柱形颗粒流动性差,很多肥料企业已经逐渐淘汰了轮辗造粒。
挤压造粒工艺原理:
干物料在压力作用下团聚成致密坚硬的大块(饼料),称为挤压过程;饼料再被破碎筛分后成为颗粒料成为造粒过程。挤压的作用意识将颗粒间的空气挤掉,另外是使颗粒间距达到足够近,以产生如范德华力、吸附力、晶桥及内嵌链接等吸引力。挤压造粒的颗粒主要是靠分子之间的作用力形成的颗粒强度。
挤压造粒工艺特点:
挤压造粒生产肥料的形状是不规则颗粒,但不规则颗粒形态对化肥的施用并没有影响。用挤压造粒生产的肥料有足够的强度、粉尘少、不结块、颗粒尺寸分布范围窄、流动性好。
川恒挤压造粒工艺:
川恒生态肥料生产装置为对辊挤压造粒,是一种干法造粒生产复合肥的工艺,具有流程短,设备简单,能耗低,基本不发生化学反应,物料性质稳定等独到的优势。此装置对传统挤压造粒改进,增加了増湿与烘干工序,扩大了造粒的适应范围。相比较传统挤压造粒,产品具有水分低,强度高等特点,并在原有基础上增加了包膜装置。整套设备布局紧凑,科学合理,技术先进,无三废排出,属于国内领先水平。
造粒工艺的发展前景
化肥是农业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是保证农业增产的重要手段。在我国这样一个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2%人口的大国,化肥的发展仍满足不了农业发展的需求。当前我国的化肥行业存在劣质肥料充斥市场,行业产业结构不合理,优质肥料大多靠进口等方面的问题。相对老旧的肥料生产技术,造粒工艺不仅提高了肥料的生产质量,也更具科技含量、养分均匀、水溶性好和使用范围广等特点。以磷铵和NPK为代表的高浓度肥料适应农业和市场的需求,未来必将还会有较大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