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处理二手年产1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
济宁邦远二手设备购销有限公司
*处理二手年产1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
常年出售二手年产10万吨复合肥生产线复合肥生产线的工艺流程通常可分为:原料配料、原料搅拌、原料造粒、颗粒烘干、颗粒冷却、颗粒分级、成品包膜、后成品包装。
本公司处理一套二手有机肥生产线,1.8*18米烘干滚筒一套,1.2*12米冷却滚筒一套,3米圆盘造粒机一套,搅拌机2台,输送带7条,配电柜电缆齐全,风机除尘齐全,设备9成新急需处理
该设备投资少、见效快、经济效益好。成套设备流程布局紧凑,科学合理,技术*。节能降耗,无三废排出,操作稳定,运行可靠维修方便。原料适应性广,适用于复混肥料、医药、化工、饲料等各种原料的造粒,产品成粒率高。能生产各种浓度,多种类型(包括有机肥、无机肥、生物肥、磁化肥等)复混肥。特别是稀士,碳铵系列复混肥造粒,水。农业部土肥站农业技术开发研究所定点生产企业,公司生产销售产品:无干燥复合肥生产线,无干燥复合肥生产机,复合肥成套设备,复合肥设备厂家,高塔复合肥设备。
1、原料配料:尿素、硝铵、氯化铵、硫铵、磷铵(磷酸一铵、磷酸二铵、重钙、普钙)、(硫酸钾)等原料按一定比例配备(根据市场需求和各地土壤检测结果)。
2、原料搅拌:将配好的原料搅拌均匀提高肥料颗粒整体的均匀肥效含量。
3、原料造粒:将搅拌均匀的原料送入造粒机造粒(可用转鼓造粒机,也可选用挤压造粒机)。
4、颗粒烘干:将造粒机造好的颗粒送入烘干机,将颗粒内含的水分烘干,增加颗粒强度,便于保存。
5、颗粒冷却:烘干后的肥料颗粒温度过高,易结块,经过冷却后的,便于装袋保存,和运输。
6、颗粒分级:将冷却过后的颗粒分级,不合格的颗粒经粉碎重新造粒,把合格的产品筛分出来。
7、成品薄膜:将合格的产品进行涂衣包膜增加颗粒的亮度与圆润度。
8、成品包装:将包过膜的颗粒也就是成品装袋放在通风处保存。
(1)管式反应器技术
本套NPK生产装置是嵩山重工引进当今世界上*的挪威海德鲁(Hydro)公司“管式反应器”技术,包括硬件和工艺软件包。该技术较传统的中和反应槽+氨化粒化工艺,在产品质量等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其特点是:
●造粒工艺*
根据复合肥产品养分要求,经过微机配料计量的各种液、固原料在造粒机及管式反应器中经化学反应合成复合肥料,在氨化粒化器中被连续包裹,而获得完形的粒子,各种养分比例即可达标,而且稳定、有保障。
●产品颗粒养分等量均衡
由于是化学合成造粒,因此颗粒肥料的养分含量都是与标识相同,都能按一定比例同时给作物提供氮磷钾和其它养分,确保作物均衡生长。
●产品物理性状好产品颗粒大小分布均匀,90%是粒径在2-4mm的颗粒;颗粒强度高,流动性好,在运输、贮存和堆放时不易破碎。化工部第三设计院在工程化设计中还融入了法国AZF公司和西班牙INCRO公司的*技术,进一步优化了装置设计性能。
(2)熔融尿液造粒技术
●装置采用熔融尿液造粒技术,一方面可满足生产各种高氮养分复合肥要求;另一方面亦可进一步提高造粒质量,使肥料颗粒氮素养分更加均衡,表面圆滑、光泽度高。
(3)DCS控制技术
●根据本装置的生产特点,设置磷酸、NPK控制室,采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通过全过程动态画面对磨矿、磷酸、硫酸/磷酸罐区、NPK等装置进行集中监视和控制。在控制室的CRT上能够显示各类工艺参数和机泵的运行状态;对于重要的工艺参数进行自动控制,对主要机泵的开停可在控制室进行;利用DCS的强大功能能够定时或及时打印多种规格的生产报表;可以及时显示参数越限、生产事故或系统故障;能够存贮、显示历史趋势,并提供丰富的操作指导信息;易于操作和维护
DCS操作站主要功能:
·工艺参数的显示及越限报警
·对控制回路能方便地进行操作,如调整设定值
·重要参数的实时记录和趋势记录
·运转设备的操作和显示
·阀门的开关操作和位置显示
·系统故障自诊断
·工艺流程画面显示
·控制回路的画面显示
·定时打印报表
DCS控制技术生产装置在原料配料、生产过程调节控制等全过程均采用了DCS微机控制技术,显著减少由于人工或机械计量配料不准,人为操作失误等造成的养分比例偏差大、生产操作不稳定的现象。确保了装置生产稳定,产品养分比例、达标。
(4)涂膜包裹技术
装置涂膜包裹系统采用化肥催化剂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科研成果—活性包裹剂,并选用包裹粉料,可使产品经涂膜包裹后,能有效防止吸潮和颗粒彼此粘结结块,流动性好,便于施肥操作,且外观质量进一步提高,满足用户不但要求内在质量达标,亦追求外在美的质量要求。
上述两项技术——磷铵料浆和熔融尿液双喷浆造粒技术是目前已知的国内同类装置中*的。
该散装库的建设具有以下特点:
●增加库容
散装库较原袋装库库容由2000吨增加至4030吨,增加1.0倍;新增简易袋装成品库864m2,增加储量约900吨。储存天数由3天提高至8天。
●均化养分
●减少产品的结块
由于复合肥在储存期间,继续有物理化学反应,有盐桥产生,在包装袋中易结块,进入散装库后开放式堆放,残留水分容易逸出,且盐桥易在均化混和中破坏,因此产品经散装库堆放均化后可大大减少结块现象。
●减少转运次数,降低转运费用
由于散装库将成品由袋装改为散装,因而可以做到包装后及时出厂,减少或避免二次转运,降低转运成本。
●减少包装班次,提高包装效率
因包装机包装能力较小时产量为大,采用散装库后可充分发挥包装机能力,集中包装,可将包装班次由三班改为二班,提高包装效率,降低包装费用。
●均衡品种生产采用散装库后,可以根据用户不同需要,包装出厂不同规格产品,可减少品种频繁更换对生产影响。
●提高包装产品外观质量
散装库可在相当大程度上做到包装后及时出厂,避免袋装贮存后的陈旧感,利于产品外观形象。[3]
装置改造
●板结:
a:2003年度装置大修,公司通过咨询国内磷复肥专家,并参照国内同期装置产品二次干燥工艺进行改造,降低水份1.2%以下,有效控制游离水引起产品盐溶解,行成晶桥,易形成二次结晶;
b:配合福州大学催化剂研究中心,将研制出的新型活性包裹剂(表面活性剂)在装置生产产品中进行试验验证工作,阻止表面结晶。试用后,通过叠包试验及板结模拟装置跟踪试验,板结率都在10%以下,即物料呈流动状态,*;
c:改造包裹设备装置:产品包裹后进入散装库,在包装时易破坏表面包裹膜,采用包装前包裹可消除此不利因素;包裹过料更稳定,喷油量恒定,可起到较好的包裹效果;
d:添加包裹粉:选用液蜡石粉、滑石粉等惰性物料,表面形成隔离膜,减少物料相互接触。通过上述采取的措施,目前板结现象已得到显著改善。
●色差:
b:通过添置色度检测仪器,加强对影响色差的原材料进货关,制定供应指标,提出供货指标要求,严把原材料进货检验关;
c:通过对色度有差异的原辅材料进行了合理配料,确保出厂产品的色度趋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