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收藏!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基层40个执法疑难问题答复汇总!

尊敬的领导你好,腐竹使用的执行标准为GB2712,属于非发酵豆制品,该标准以大豆或杂豆为主要原料,经加工制成的食品,包括发酵豆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和大豆蛋白类制品。但是有的生产厂家在生产的时候添加淀粉,该行为明显违反了GB2712规定,侵害的消费者的权益,请问该产品是否属于掺杂掺假的假冒伪劣产品,是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消费者遇到该产品是按照食品安全法十倍主张权益还是消法三倍主张权益

您对企业违法行为的描述不够全面,我们不能作出具体判断。企业的违法行为如何处罚,立案的市场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实际情况作出定性,再结合情节、执法实践,依据食法、行政处罚法、裁量基准等等法律法规规定作出处罚。消费者主张赔偿问题不是市场监管部门职能,请您自行判断,与企业协商,如不能达成一致,请向司法部门提起诉讼。

留言日期:2023-12-22

回复部门:执法稽查局

首先餐饮单位是食品经营者,都按照食品经营行为看待。一、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原料,加工出来的菜品也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按照食法124处理;二、采购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原料,没有加工销售或者加工销售的菜品经检验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按照食法125处罚;三、如果经营企业符合食法136规定的免责条款,那就按照136免于处罚,但没收不合格原料及成品(如果有)。

3、经营者履行进货查验义务的标准

留言日期:2023-12-19

经营者经营的某种食品检测不合格,超市提供了该食品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以及该食品但不是同一批的检验报告。经营者认为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要求案机关依据《食品安全法》136条,对免予罚款。请问本案的情况,能算当事人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吗能对其兔予罚款吗谢谢

不同批次的检验报告无法证明企业不知道这批次产品是不合格的。在日常监管工作中,各地都发布了首违不罚、免于处罚、减轻处罚的清单,请参照执行。

留言日期:2023-12-21

总局领导您好,2023-03-02您依据《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第二款回复了一个餐饮公司承包大学食堂,办的是大学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能够将承包商作为被处罚人的问题。现在,新的《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已经实施,第十五条,先说了学校等集中用餐单位应取得食品经营许可,然后接着说了承包经营集中用餐单位食堂的,应取得与承包内容相适应的食品经营许可。这是老的《办法》包括食安法实施条例里没有的,我们能否理解为如下操作:比如学校,以学校的名义办一个食品经营管理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落实主体责任,食堂的承包商则以公司名义办理在学校食堂地址上的热食类食品制售的食品经营许可证,这样,发生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对学校主体以落实主体责任方面的条款进行处罚,对承包商以具体的食品安全问题的条款进行处罚。这样以达到校方和承包方都能面临处罚及信用监管的惩戒。这是基层现在讨论比较多,意见不太统一的问题。

留言日期:2023-12-04

在食品抽检中,一家超市经营的某种食品不合格,超市提供了该食品供货商的营业执照、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复印件,以及该食品但不是同一批的检验报告。经营者认为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要求办案机关依据《食品安全法》136条,对其免予罚款。请问本案的情况,能算当事人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吗?能对其免予罚款吗?谢谢

食品每一批次产品由于投料、生产线运转、生产工人、运输仓储等等环节有差别都可能出现不同安全问题。食品的检验报告是针对一批次产品的,“不能一张检验报告保全部产品”。不同批次的检验报告不能算做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不能免于处罚。

留言日期:2023-11-30

您好!在食用农产品后处理案件办理过程中,如果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市场监管部门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对食用农产品销售者免于行政处罚时是否应当没收违法所得(所查处的食用农产品已全部销售完毕)?如果应当没收违法所得,因为销售者在购销该批次食用农产品时履行了进货查验义务,并不知道其所购销的食用农产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属于非主观意愿,那么是按照其销售价×销售数量的全额进行没收,还是按照(销售价格-购进价格)×销售数量的差额进行没收?谢谢!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的符合条件免于处罚,应当理解为不没收违法所得、不罚款。但是,如果食品经营者还有未销售的不合格食品,那么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积极控制食品安全风险,依法没收不合格食品。没收食品经营者的不合格食品应当立案,出具处罚决定,处罚决定应当写明依据《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三十六条规定免于处罚,但是没收库存不合格食品。

留言日期:2023-11-23

领导您好!某公司生产的食用菌,经抽样检验,水分项目不符合GB7096-201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用菌及其制品》要求,若对此违法行为进行行政处罚,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作出行政处罚?

食品检验不合格,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处罚。

留言日期:2023-11-21

在食品违法案件中,如果未取得食品经营许可证,关于货值的金额和违法所得能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来呢?十一、关于“货值金额”和“违法所得”、“违法收入”的计算问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货值金额是指当事人违法生产、销售产品的数量(包括已售出的和未售出的产品)与其单件产品标价的乘积。对生产的单件产品标价应当以销售明示的单价计算;对销售的单件产品标价应当以销售者货签上标明的单价计算。生产者、销售者没有标价的,按照该产品被查处时该地区市场零售价的平均单价计算。本法所称违法所得是指获取的利润。

食品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9、食品案件违法所得如何计算

留言日期:2023-11-17

食品案件违法所得计算方法是按照全部收入法,即按销售价格计算,还是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规定要扣除成本?

《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违法所得认定办法》不适用于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在食品安全违法案件办理工作中,如本辖区内没有具体规定,建议按照全部收入说,即销售价格不扣除成本计算违法所得。

10、如何理解和认定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

留言日期:2023-10-13

《食品安全法》第148条,市场监管部门不是执行部门,消费者向企业提出赔偿要求,市场监管部门没有职能督促企业赔付,消费者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留言日期:2023-08-14

尊敬的总局领导您好,请问一下,一家超市进购了大包或者大箱包装的散装糕点,大包装上标识标签齐全,执行标准为GBT20977。在销售前超市将大包装打开然后使用小包装提前分装好,但是小包装上无任何标签就进行了销售。请问这种情况是按照违反了食安法34条1款11项,依据食安法125条1款2项进行处罚,还是按照违反了食安法68条1款,依据食安法126条1款7项进行处罚?

预包装食品散装销售,销售者提前分装,消费者购买时再称重销售,或者消费者购买前已经称重,消费者自行选择购买,本质依然是散装预包装食品销售,应当符合散装食品销售的有关规定。你没有提到摆放散装食品的容器、是否独立包装、是否称重、称重后是否打印标签等等细节,但是执法过程中还是要综合判断看行为本质,销售散装食品的行为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的规定。

留言日期:2023-08-11

留言日期:2023-07-31

一、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二条的规定:在我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和加工,食品销售和餐饮服务都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按照特殊法优于一般法的原则,食品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不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二、酒类属于食品,酒类的生产和加工,销售和餐饮服务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三、酒精度指标不合格的原因有很多,在所有的生产流通环节都可能发生,所以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按照食法第124条处罚、还是按照第125条处罚,应当找出导致不合格的原因,准确定性裁量适度。

留言日期:2023-07-21

留言日期:2023-07-24

依法裁量是办案部门的权力。《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和三十三条对于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以及不予行政处罚的情形有明确表述,请参照执行。

留言日期:2023-07-13

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条第一款:违反本法规定,未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未取得食品添加剂生产许可从事食品添加剂生产活动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食品添加剂货值金额不足一万元的,并处五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款;货值金额一万元以上的,并处货值金额十倍以上二十倍以下罚款。在适用本条款对当事人违法行为进行处罚时,“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具体范围有哪些?是否包含当事人用于违法行为的车辆、厂房?

参见《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五十条第六款。

17、商品房买卖及合同是否适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留言日期:2023-04-17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二条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行政部门应当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采取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部门职责分工,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商品房的销售管理工作。因此,有关商品房销售纠纷由住建部门处理为宜。

留言日期:2023-04-14

留言日期:2023-04-12

总局领导你好,作为一名基层监管人员,现遇到如下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希望总局领导提供指导意见:我辖区一超市遇到团伙职业打假人,他们购买临期食品等过期后再购买一次正常产品,因其手里有消费小票和过期食品,其向超市索取赔偿,第一次索取1000元,超市赔付,现在团伙再次进行索赔,要求赔偿三千,如其进行举报,其有消费证明和过期食品,应如何处理,请总局领导指导。

针对敲诈勒索行为,一是建议相对人报警;二是我们市场监管部门直接移送公安机关。此外,我们要向相对人讲清楚,提示或者要求他们在销售票据、销售记录、出库记录等方面更加细化,且认真记录;还要建议有条件的食品经营者建立临期食品专柜,或予以显著标识。

留言日期:2023-04-11

在执法实践中,随着调查的终结,认定的事实与最初立案时定的案由不一致的情况时有发生,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变更案由。请问在哪个环节、哪种文书开始可以变更,在书写方面有何规范?比如我们以某单位涉嫌使用过期食品原料为由立案,经调查未发现有使用的事实,遂以未显著标示或单独存放过期食品原料为由给予责改、警告,在终结报告中,是直接使用已经变更的案由,还是在报告开头使用原来的案由,后面的总结陈述中再给予定性?感谢总局领导多次释疑,为基层执法解决实际问题!盼复!

21、未履行进货查验义务、销售标注虚构生产日期的食品该如何处罚

留言日期:2023-03-23

留言日期:2023-03-22

总局:食品经营者销售“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我们会说这个经营者违“法”,即违反《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10项,而不会说这种“超过保质期的食品”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也就是说,消费者购买到“超过保质期的食品”,不是《食品安全法》第148条说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的食品”,理应无法获得十倍赔偿的,即消费者想要获得十倍赔偿是无法可依的。当然,最高院指导案例23号(孙银山诉南京欧尚超市有限公司江宁店买卖合同纠纷案)与我的说法相反。如果“食品中违法添加了非食用物质”(见第1—6批汇总),比如吊白块等,那么我们是用《食品安全法》第34条第1项定性的。显然,这个食品经营者的行为是违“法”而不是违“食品安全…标准”。而《食品安全法》第136条的用词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我想问的是:对于这种违“法”的行为,是否不得适用《食品安全法》第136条?换种说法,只违反《食品安全法》法条、不违反食品安全…标准的违法行为到底能不能适用第136条免罚?

现实中,有部分经营企业明知经营的食品是违法食品(主动宣称功能主治),送检检不出已有标准或者已知禁止添加的化合物,非法添加母核相同功能相同的化合物衍生物,用检验报告等资料信息来逃避责任和处罚,此类行为很多涉及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涉嫌犯罪。建议严格按照法条执行,执法不仅仅是针对个案的执法,还是一种对违法行为的威慑。

留言日期:2023-03-16

目前,《肥料标识内容和要求》(GB18382-2021)属于强制性标准,如果生产销售的肥料标识不符合该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即不符合强制性国家标准,能否按照《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三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如果不能,哪依据什么进行处罚?请明示。

法律没有规定的,可以依据行政法规。

24、关于有许可但未在裱花间制作裱花蛋糕的处罚法律适用

留言日期:2023-03-20

总局领导好,我是基层的一名执法人员,我们在日常检查的过程中发现当事人经营场所建有裱花间,但当事人的工作人员未在裱花间制作裱花蛋糕,当事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也许可了可以制售裱花蛋糕,想问一下对当事人的违法行为是应该适用违反《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第三条第二款“依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生产、销售产品需要取得许可证照或者需要经过认证的,应当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不按照法定条件、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生产、销售不符合法定要求产品的,由农业、卫生、质检、商务、工商、药品等监督管理部门依据各自职责,没收违法所得、产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的工具、设备、原材料等物品,货值金额不足5000元的,并处5万元罚款;”的规定进行处罚,还是应该适用违反《食品安全法》第三十三条第一款第一项“(一)具有与生产经营的食品品种、数量相适应的食品原料处理和食品加工、包装、贮存等场所,保持该场所环境整洁,并与有毒、有害场所以及其他污染源保持规定的距离;”的规定按照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一项的规定进行责令改正、给予警告。

答:按照规定餐饮企业需要设置专间但是未在专间操作的情形如何处理。一是《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有明确规定:《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规定“……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行为……不符合有关食品生产经营过程要求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本条例第七十五条的规定给予处罚。”:二是《餐饮服务通用卫生规范》(GB31654—2021)对裱花间等专间有明确标准要求。在食品安全执法工作中,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掌握和运用非常重要,在工作中应当注意积累使用。

留言日期:2023-03-17

留言日期:2023-03-09

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有的农资店销售超过有效期的化肥,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里哪一条款进行处罚。

您好!具体执法问题请按规定逐级请示。谢谢!

留言日期:2023-03-02

餐饮公司承包大学食堂如何认定被处罚主体?大学食堂与餐饮公司签约,将食堂承包给有经营资格的餐饮公司经营,并且责任自负,经营自负,但大学食堂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则是以大学的名称来办理的。问:如果该食堂经营过程中出现了违法行为,是否可以用承包商做为被处罚人?如果不可以,依据和原由是什么?

一、集中用餐单位,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第二款规定督促承包方落实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承担管理责任;未依法履行管理责任的,可以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款第十二项的规定予以处罚。二、集中用餐单位的承包方,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八第二款规定,依法取得食品经营许可,并对食堂的食品安全负责,对其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的行为,市场监管部门应当依法处罚。

留言日期:2023-01-31

近期,我市出现大量职业打假举报:汤里、粥里有头发、方便面、米线里有塑料虫等均要求商户赔钱,一部分是举报人员故意为之,执法人员现场检查又没有发现问题,回复举报人,对我们执法人员处理不满,对我们进行复议、诉讼,目的是让执法人员施压商户进行赔偿,占用大量执法资源。请问这些情况算食品安全法污秽不洁、混有异物吗?该如何处理?请上级领导进行解答。

答:基层执法监管执法不易,向基层同事致敬。针对本问题涉及到具体个案认定,因实践中的情形不同,认定处理也应当根据具体事实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处理此类问题的总原则。就问题中的情形,提出如下处理意见,供参考:一、对存在《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条(六)和第一百二十四条(四)所指的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掺假掺杂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进行处罚的,应当查清事实,依据相应情形进行裁量处罚;二、餐饮服务提供者提供的现场制售、即食的食品如粥、面、炒菜等,出现异物的原因有可能是原料问题,也有可能是从业人员未遵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所致,也有可能是其他原因,但是也应当查清事实,依据相应情形进行处罚。三、如不能证明该异物是由于经营者过错所导致,且有合理怀疑是举报人故意所为,建议相对人及时报警,请公安部门介入调查为宜。

留言日期:2023-01-30

总局您好,请问超市销售区货架上摆放过期预包装食品是销售过期食品行为吗?应该怎么处罚

你好!请问执法办案机关在食品生产违法案件立案调查期间,又发现当事人有新的食品生产违法行为,办案机关是并案处理,还是对新的违法行为另行立案来处理?

建议并案处理合并处罚。执法实践中保障相对人权益的前提下,依法依规工作的顺畅、及时、便利是非常重要的。

总局领导好,在对豆制品生产企业监督抽样中,发现有腐竹类产品的蛋白质含量低于GB/T22106-2008《非发酵豆制品》中蛋白质含量标准。其他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含量均未超标。请问该案件应按《食品安全法》还是按《产品质量法》处理。

留言日期:2022-12-21

留言日期:2022-12-01

答:一、“蝶豆花”不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批准的新食品原料,也不在法律法规禁止食品中添加、使用的名单以及有毒有害的非食品原料目录中;二、蝶豆花在我国多地都有广泛种植和食用的习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虽未批复“蝶豆花”作为新食品原料,但并非所有有食用习惯和传统的食品均需经该委许可;三、在韩国和我国台湾地区,都曾经发出过关于蝶豆花的食用风险预警。鉴于以上情形,建议消费者尽量少食用此类植物。

留言日期:2022-11-26

举报人向市场监督管理局举报主体涉嫌违反食品安全法,举报人作为被侵害人和当事人是否有权监督执法或一同与市场监管人员指证现场

一、根据现行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举报”是市场监管部门发现违法行为线索途径之一,收到举报后市场监管部门将予以核查,对符合立案条件的予以立案查处。二、市场监管部门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行使行政执法权,不受其他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举报人无权对实施行政处罚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进行现场监督。三、如果行政处罚的相对人对行政处罚结果有异议,可以提起行政复议或者诉讼。

留言日期:2022-11-23

学校食堂采购的长豆角(5.4kg)农残超限量,学校食堂提供了进销货台账,长豆角产地证明,办案人员想依据《食品安全法》第136条免于处罚。这种情形能免于处罚吗?136条免责的适用范围有哪些。

留言日期:2022-11-21

某超市经营的鸡精调味料经食品抽检,检测结果显示谷氨酸钠和呈味核苷酸二钠两个项目不符合SB/T10371-2003《鸡精调味料》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市监部门办理该抽检不合格案件时,应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定性,还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定性?

答:一、所有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和违法行为的处理都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优于其他法律来处理。二、依据《食品安全法》法律法规开展的食品安全抽检工作发现的食品问题,都应当用《食品安全法》处置。三、根据调查结果,具体违法行为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标签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法》等有关规定还是其他,应当对照相应条款定性并处罚。

《食品安全法》136条是免于行政处罚还是民事惩罚性赔偿

留言日期:2022-11-20

留言日期:2022-11-14

总局领导,您好!基层执法人员在稽查办案时发现,一些国内商家从跨境电商处购入原装进口的婴幼儿奶粉,通过外卖平台二次销售。这些婴幼儿奶粉没有中文标签或者加贴中文标签,没有标注婴幼儿奶粉注册号。遇到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应该如何处置。这些国内商家是否可以认定为跨境电商的销售行为。

一、根据《商务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完善跨境电子商务零售进口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商财发〔2018〕486号)有关规定:消费者购买的商品仅限个人自用,不得再次销售。二、根据《食品安全法》第七十一条、第七十四条、第八十一条、第九十七条等有关规定,国家对婴幼儿配方食品实施严格的监管。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实施注册制管理,并对生产全过程警醒严格的要求;食品标签必须合法、进口食品标签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法》规定。三、对于食品经营者二次销售跨境电商婴幼儿乳粉等特殊食品,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四条和第一百二十五条处理;食品经营者二次销售除特殊食品以外的其他跨境电商食品,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五条处理。

留言日期:2022-11-10

总局领导,您好!基层执法人员在稽查办案时发现,一些所谓的“打假人”在农村小店明知是过期食品仍然购买并拍照拍视频留存证据,并以此拨打12315或12345投诉,要求调解,按照《食品安全法》第148条之规定退一赔十、不足一千赔一千。遇到这种情况,执法人员应该如何处置。

THE END
1.肥料检测机构,有机肥检测,复合肥检测,肥料添加剂检测化肥检测:稳定性肥料、缓控释肥料、水溶肥、钙镁磷钾肥、颗粒肥等 菌肥检测:磷细菌肥料、生物肥料、有益菌、固氮菌肥料、根瘤菌肥料等 肥料添加剂检测:硝氨酸、硫酸钾、腐植酸、尿素、氰氨化钙等各类添加剂 肥料检测项目: 堆密度、微量阴离子、氨态氮含量、硝态氮含量、总氮含量、缩二脲含量、水分、铁含量、碱度http://95875518.b2b.11467.com/m/news/1157664.asp
2.常见肥料检测项目及检测标准肥料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对其质量的把控也很严格,肥料的产品标准不是很多,大部分肥料都能找到对应的产品标准,对肥料的质量把控主要集中在元素、理化指标、营养成分、微生物、有毒有害这几方面,不同的肥料侧重的检测项目也有很大不同。 肥料的分类 肥料的分类多样,一般分为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生物性肥料。 http://www.baqua.cn/i79447.htm
3.高精度智能有机肥成分检测仪土壤重金属检测仪高智能全项目郑州腾宇仪提供高智能土壤养分墒情检测仪,土壤肥料养分速测仪,生物有机肥检测仪,水溶肥检测仪,高智能测土配方施肥仪,叶绿素仪,农残仪,测土仪型号齐全!咨询:13526865200http://www.zzty17.com/
4.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检测标准NY14292010华研检测中心华研检测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检测项目及标准: (1)外观含氨基酸水溶肥料 NY 1429-2010(4.1,5.1) (2)钙(Ca)含量水溶肥料 钙、镁、硫、氯含量的测定 NY/T 1117-2010 (3)镁(Mg)含量水溶肥料 钙、镁、硫、氯含量的测定 NY/T 1117-2010,复混肥料中钙、镁、硫含量的测定GB/T 19203-2003 https://blog.sina.com.cn/s/blog_15acdb0ab0102wqfi.html
5.化肥质量检测主要项目检测PH值的方法主要有电位滴定法、玻璃电极法、指示剂法等。 除了上述的检测项目外,化肥的其他指标如钙、镁、铁、锌等元素含量以及微量元素的测定也是非常重要的。化肥质量检测应严格按照标准操作流程进行,确保化肥符合国家或地区标准要求,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让广大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https://b2b.baidu.com/q/aland?q=72667E031F03087675257B2B1F3E1B6306270D76&id=qid747fc92dad03bdc342c5421ddab2427e&answer=7978142432264411613&utype=2
6.食品检测化妆品检测质检报告化学性能偶氮类染料、重金属含量8项、富马酸二甲酯DMF、邻苯二甲酸酯、五氯苯酚、有机锡化合物、多氯联苯等。 功能性防水性、抗菌性、防紫外线性能、吸水率、抗静电、透气率、透湿性、生物相容性、红外辐射能量密度、微循环灌注改善。 检测类别 检测项目 https://www.jiancem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