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南京市发布第13号通告。今天下午市委市政府召开会议“第13号通告”解读来了!公交、医院、景点等都将逐步恢复。
01道路客运、城市公交恢复调整
一、加大市内公共交通运力投放。
二、建立新冠肺炎确诊或重点疑似人员的同乘人追溯机制。
三、做好“返岗直通车”服务。
呼应复工企业、建筑工地用工返岗需求,组织承运企业主动对接复工企业,长客集团已安排300辆运力储备,对经批准复工的企业提供“门到门、点到点”一站式服务,2月16日我市发出首批赴异地接送员工的返岗直通车。
四、有序恢复道路客运服务。
全市116家客运企业已有67家客运企业复运,出动1414辆车,承担了累计348家复工企业职工的通勤业务,每天运送客流超3万人次。南京汽车客运站和南京汽车客运南站停班不关站,正在积极对接恢复省内市际客运班线,已储备运力600辆、客座2.7万个。下一步将按要求逐步恢复跨省长途客运班线。
同时,优化交通卡口设置对省界、市界及高速出口68个查控点继续实行管控和动态调整外,取消市域范围内所有交通检查卡点。
对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人员、生活生产物资运输车辆,落实不停车、不检查、不收费、优先通行的“三不一优先”政策。
铁路、民航、港航继续实施抵离旅客全面测温。
02临时停诊医疗机构有序恢复开诊
自2月13日起,南京每日确诊病例0~1人(其中13日,15日,18日各1例;14日,16日,17日无确诊病例)。
即日起,在做好预检分诊与院感防控工作基础上,有序开放原暂停的部分医疗服务。
包括:
除口腔科、眼科、耳鼻喉科、美容科类门诊部、诊所继续停诊外,其他类门诊部、诊所恢复诊疗;
继续提供诊疗服务的医疗机构暂停支气管镜、胃镜择期检查以及需要支气管插管的非急需的手术,其他诊疗项目有序开放。
03室外旅游景点有序开放
自2月20日起,我市旅游景区分批逐步有序恢复运行。首批开放范围为开放式景区或景区开放式区域的室外区域,以室内参观为主的旅游景区暂不恢复运行。
市属景区、公园共11家,名单如下:
1、中山陵园风景区(开放中山陵景区、明孝陵景区、灵谷景区室外区域、紫金山索道,不含所辖景区室内场馆)
2、玄武湖景区(开放环湖风光带及各洲室外区域,不含室内场馆)
3、雨花台风景区(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雨花台纪念馆等室内场馆)
4、南京城墙景区(开放各参观段室外区域,不含城垣博物馆等室内场馆)
5、南京科技馆(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馆区、科技影院等室内场馆)
6、南京国防园(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军史馆等室内场馆)
7、幕燕滨江风貌区(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室内场馆)
8、石头城遗址公园(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游船及室内场馆)
9、燕子矶公园(开放景区室外区域,不含室内场馆)
10、清凉山公园(开放公园室外区域,不含崇正书院、扫叶楼等室内场馆)。
11、神策门公园(开放公园室外区域,不含神策门瓮城及城墙区域)。
区属旅游景区按隶属关系经所在区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备案后可分批有序开放景区室外区域。
同时,提示广大市民注意以下事项:
1、景区将合理控制人流密度,日最大承载量和瞬时最大承载量原则按照核定值的50%执行。
3、景区室外空间不得开展任何人员聚集性活动,一经发现,景区管理机构将及时劝阻。对于不听劝阻、情节恶劣的,景区将报告公安机关采取相应措施。
04电影院、健身房暂不复业餐饮行业不得聚集用餐
全市5920家限额以上批零住餐企业开业率达到14.7%左右,保障居民日常生活需要的企业春节至今基本正常营业。
在达到防疫防控标准的前提下,全市1522家品牌连锁超市、便利店门店(点)正常营业的1249家,开业率82.1%。全市340家农贸市场从年初五开始陆续恢复营业,目前已恢复营业309家,开业率达到90.9%。
截止昨天,全市5000平米以上的购物中心97家,仍在营业的5家;百货商店40家,仍在营业的3家。今天上午,新街口商圈的新百、中央、金鹰购物中心等已经全面恢复营业。目前,依然处在暂停营业状态的企业主要集中在餐饮、美容美发等生活性服务行业。
接下来怎么做
01推进企业有序复工
在达到疫情防控标准和要求的前提下,对保障居民日常生活的超市、便利店、农贸市场等商贸流通企业,加快推动全面复业。
对达到防护标准、符合防控要求的为企业职工和居民生活提供配套服务的理发店、社区小超市、食品店、水果店等商贸流通企业和经营户,有序推动复业。
对酒吧、沐浴、美容等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的经营性企业(场所)暂不复业,商业体内的电影院、游艺厅、儿童游乐场所、健身房、培训机构等暂不复业,餐饮行业不得聚集用餐。
02指导企业做好复工备案
05取消疫情防控出入证
凡是取得“宁归来”平台绿色健康码的,在全市范围内正常通行和就业上岗。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一律取消疫情防控出入证,保证正常出行。
01用好“宁归来”平台
所有来宁返宁人员均需要通过“宁归来”平台进行登记报备。“宁归来”平台将对来宁返宁人员自动生成红橙绿三色健康码,凡是取得绿色健康码的,将在全市范围内正常通行和就业上岗。我们在企业、社区、宾馆饭店以及铁路、民航、入城检査点都设置了“宁归来”二维码,可以通过二维码扫描以及下载“宁归来”手机APP,进行登记报备。我们促请所有来宁返宁人员按照“11号通告”规定主动登记报备。
02优化小区封闭管理
市防控指挥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期间小区管理的通告(第6号)》规定了小区实施封闭管理我们在“6号通告”的解读当中,已明确“只要住在小区里,不论是业主还是承租户,都可以正常进出小区”。下一步,我们将督促各区优化小区封闭式管理方式,不允许层层加码。有物业管理的小区,一律取消疫情防控出入证,以保证人民群众的正常出行。
03强化园区楼宇物业管理
04继续做好人员聚集场所管控
为继续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全市影剧院、棋牌室、游艺厅、线下培训机构、网吧、舞厅、酒吧、KTV、公共浴室、足浴店、美容院、室内健身等空间相对密闭、人员相对集聚的经营性企业(场所)暂不复工复业。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督促检査力度,一旦发现不按规定要求的,我们将依法予以查处。
06全市重大项目开工复工情况
今年1月底,全市在建的省市重大项目229个。受疫情影响,截止2月18日,已有17个项目复工(含春节期间未停工项目),主要有过江通道、市第二医院汤山分院扩建项目应急工程等重大民生以及西门子电机和数控生产等制造业项目。另有67个项目已提交复工申请,正在进行复工准备。经梳理摸排,还有113个项目企业有复工意愿,正在制定复工方案。
07规上工业企业全面恢复产能
今天是我市企业复工的第9天,也是全市采取备案制复工的第一天。
截止18号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已复工2006家,复工率达80%,全市工业用电量已恢复到去年同期的73%,复工率和用电量均位居全省前列。预计到20号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将全面复工,2月底至3月初,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能将基本恢复。
01不降标准
这里需要提醒各位企业的是,备案制并不是一备了之,在企业复工后,各区(园区)要结合实际对企业的备案内容进行审阅,并针对企业方案薄弱环节和现场防控漏洞进行督导,推动企业安全快速复工复产。
02强化服务
在疫情防控各项举措落实到位的前提下,提倡制造业企业能复工的尽快复工,能达产的尽量达产满足防疫条件可以上岗的员工尽快到岗。
市工信局将重点加强生产调度和协调,由市区两级工信部门对全部规上工业企业进行走访服务,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原材料供应、配套企业复工物流运输、员工招聘难等具体问题,推动产业链条上下游循环畅通,确保规上工业企业2月底能够全面恢复产能、稳定运行。
03落实政策
对我市“稳企十条”政策中,生产防疫产品的重点企业分时段奖补、企业技术装备投入普惠性奖补资金,3月份组织第一批集中兑现。
08确保工地顺利复工
01分类施策,推动建筑工地有序复工
对建筑工地复工流程进行再优化,将原流程中的监管部门审查改为企业报备。
具体流程
工程建设单位会同施工、监理单位对项目防疫条件进行自查,自查确认后将防疫自查报告上传至“南京市建筑工地防疫信息直报系统”,即可通知工人返宁。
原则上,列入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项目计划、政府投资计划的省市重点工程、重大项目尽快进入全面复工状态;其他工程项目,按照分区分类管理的原则,分地区、分类型有序复工。
02落实企业主体责任,严格防控管理体系
工程建设单位是落实建筑工地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
防控责任主要包括
2.落实人员排查登记,检查督促返宁来宁人员使用“宁归来”等平台进行信息登记,并根据“红、橙、绿”三色健康码,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的返宁来宁人员按规定进行管理,形成人员管理名册。
4.工人宿舍、卫生间、食堂、会议室、办公室等场所进行消毒,并确保通风良好;现场设置隔离宿舍,并落实“工人宿舍不得设置通铺”要求;现场用餐实行分餐制。
03加强协调服务,确保工地顺利复工
一是做好防疫物资保障、交通保障的对接协调。
三是加强从业人员防疫知识教育,为工地防疫提供指导。
四是实施事中事后监管服务,对认真落实防疫措施、严格安全管理的企业、执业人予以建筑市场信用加分;现场防疫措施、安全管理不到位的,及时予以纠正。
09防控农村疫情不误农时
目前,南京春耕备耕与农业复工复产情况良好,我们将在抓好当前农村疫情防控的同时不误农时。
01及早谋划夏种生产布局
02适时抓好小麦油菜春季田间管理
03保障农资经营秩序
据了解,全市各地农资供应部门已准备粳稻、杂交稻种子4000吨,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等农药100吨,氮磷钾等各类肥料6.4万吨。农资市场供应基本稳定,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持平。已组织各类农机装备24781台、无人植保机187架。下一步,我们将鼓励农资生产经营(销)企业开展“点对点”生产、配送,确保农民有农资可用。强化农资市场监管,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产品,让农民用上放心农资。
04有序推进农业复工复产
各郊区、镇村组织吸纳本地用工、开展互帮互助和联合服务,千方百计帮助农业企业复工复产。目前,全市农民合作社4676家,已开工复工农民合作社4021家,开工复工率达86%;全市家庭农场3370家,基本正常生产经营。截止2月18日,全市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复工79家,占146家生产保供型龙头企业(剔除休闲和园林苗木28家)54%。下一步,将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本地、本省的用工,在做好防疫的前提下,协调好外地用工的返岗工作,本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复工率将达7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