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农资生意不好干,疫情反反复复,资金压力,原料涨价,成本加大,利润萎缩,竞争还不断加剧...一批坚持走正规道路的农资人正在静悄悄走向成功,却还有一批不法商家动“歪脑筋”,大量销售便宜“假肥料”!
假肥,不仅坑农害农,连零售商也不放过!对正规厂家的品牌肥市场造成严重挤压。惹得厂家自己打假!却还远远不够!
大家有什么好的建议,假肥甄别方法也可以留言让更多朋友知道
今年买化肥一定要小心了!大家多多转发,让身边人别再被骗了!
30种假肥料及套路合集·竟都是常见类型!
一、复合肥
▲央视曝光!伪劣化肥重新包装,以次充好牟取暴利!
复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5063-2009,有机-无机复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8877-2009,掺混肥料执行的国家标准是GB18877-2009,对于肥料外包装袋上执行的标准不是以上国家标准,或者没有肥料登记证号和生产许可证号,或者许可证号、登记证号不全的,大家一定不要购买。
假复合肥事如何猖獗的?
1、江苏的农民朋友反映,他们村里前不久前来了一伙推销肥料的,40公斤的复合肥120元一袋,氮磷钾含量3个16,总养分大于48,种油菜每亩地用一袋,村民买了用过之后,刚开始效果还可以,油菜长到8到9片叶子后,就开始出现脱肥现象,发黄严重。
经查实,肥料登记证上的企业名称与产品包装上的企业名称不符,而且该登记证显示为有机肥料,与包装上的复合肥料更是不同,该登记中的内容显示,此有机肥料氮磷钾的含量为5%,有机质是45%,并非产品包装上标识的(N-P2O5-K2O,16-16-16,总养分≥48%),该产品执行的是有机肥的标准,标识却是复合肥,登记证企业名称与包装上的企业名称不符,涉嫌有假冒伪劣嫌疑。这不仅是对正规生产企业合法权益的侵犯,更是严重的坑农害农行为。
2、厂家举报,十余吨假冒复合肥被查!
这两家农资超市零售商,不但钱全打水漂了,估计这下半年的生意也不好做了!
看清楚,方框内是钙的含量,可不是钾的含量
这个写三个15,最后一个是钙的含量,可不是钾的含量,实际上也是二元复合肥,含量只有30。
看清楚,这个方框内也是钙,可不是磷,实际是二元肥,含量只有30
“复合智控肥料”,肥料的外包装上有“晴穗181818”等标识。购进价格为30元/袋,销售价格为60元/袋。经抽样检验,其氮(N)的质量分数的实测值为2.7%,与技术要求的≥8.0%不符,为不合格产品,且售卖人未能提供上述化肥的资质证明材料、进购凭证、销售记录材料。
向化学老师求救:上面这是什么物质?
↑这个标注HAK2O,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下面标注16,忽悠成三个16的肥料,农户也分不清楚。
二、尿素
注意:2018年7月1日我国正式实施的尿素标准是“GB/T2440-2017”,与之前GB/T2440-2001相比,GB/T2440-2017对农业用(肥料)尿素的取消了一等品登记划分,对总氮、缩二脲等技术指标进行了调整。
新标准实施后,含氮量低于45%(超出允许误差值)的尿素都是“假尿素”或不合格尿素。
大家购买的时候要先看一下这项指标,这很重要!
下面来看看不合格的尿素包装是什么样的?
我们从包装上可以很明显看出,这尿素有问题,规定是总氮(N)≥46%,但是这个产品是和其他乱七八糟的含量加在一起≥46%。所以它的含氮量肯定有问题,不合格!
案例:安徽滁州全椒县种植大户查某,从经销商王某那里购买了15吨含锌氮肥给750亩小麦做底肥。当时王某告诉他这款产品是“新型尿素”,于是查某按照尿素用量施用,不料却出现了小麦大面积枯黄的情况,经过农委专家诊断报告指出:小麦枯黄与施用含锌氮肥有关。
2、起个新名字,什么所谓的“新型肥料”假货!看看这个:多肽尿素什么鬼?执行标准是企业的,又是一些乱七八糟的含量凑成的总含量为46%,判定:不合格!
三、磷铵
▲这才是真正的二铵,总养分含量64%,只含有氮和磷,不含钾,执行标准是GB/T10205-2009。
氮、磷不达标,有机质、黄腐酸计入总养分,花样玩得够花的!
↑标识不合格,含量不合格。
名字叫得五花八门:如图:“三胺”或“三铵”或“三安”、“螯合三铵”或“熬合三铵”、“磷酸三铵““菌酶三铵”
↑这个可不是二铵,也不是复合肥,只是二元肥,是个杂牌货。这个包装氮的含量只有18,磷的含量只有22,其它都是微量元素。但将这些微量元素、黄腐酸的含量都加在一起算作养分含量64,冒充二铵来坑农户!
↑标识不合格,含量有问题
这些五花八门的“二铵”弄得农民朋友是眼花缭乱,诸如“多肽磷酸二铵”“脲甲醛二铵”“硝基磷酸二铵”“磷酸三铵”“有机、无机二铵”等,让人真假难辨。坑人没良心的家伙,大家要提防!
这个叫什么硫磷二铵,硬往二铵上靠,含量只有38%,非要写含量64%,拜托那26是硫,不是钾。
这个直接写磷酸二铵,含量里面怎么会有有机质和氨基酸呢,你把农民当小学生糊弄。
↑↑↑上述肥料的产品名称为含氨基酸水溶肥料,登记证号为【农肥(2015)临字9918号】,经查,该登记证号的登记主体是祥云县新稻香村化肥有限公司,而包装袋上则标称原产地为芬兰,属于国产肥冒充进口肥。
国产肥料傍进口肥。
四川省发布了《关于2021年全省肥料监督抽查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此次抽查的300个肥料产品中,合格产品263个,不合格产品37个批次。2021年肥料监督抽查由各市(州)农业农村局独立承担,共抽检复混肥料(复合肥料)、有机肥料、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产品300个,涉及生产企业67家、经销企业(个体商户)158家。
假肥横行,危害市场,农资店一定要注意!
首先就是一定找具有合法资质的生产厂家、供货商,在进货时需要核实上层供货商的的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等资质证明材料以及供货合同等。
其次自己也要按照国家相应的农资产品包装、标签等管理规定查验产品的包装、生产日期、标签、说明书等,拒绝进那些检验不合格的农资产品。
2.注意价格差
其实有些农资产品的利润空间本身并不大,像有些肥料零售商都赔钱卖,但如果是一些“三无”产品,小作坊生产出来的肥料或者缺少含量的肥料,那这利润就可大了!
所以如果咱们在进货的时候发现农资产品价格差距非常大,那你就要想想这里面是不是有猫腻了。
还是要找一个靠谱的合作伙伴比较好,最起码可以不用担心农资产品的真假问题了。
而且靠谱的合作伙伴也不会给你定一些完不成的销量指标,压陈年旧货等,不过靠谱的合作伙伴也不是随便就能找到的,需要大家以真心换真心,大家觉得呢?
种植户买肥一定要谨慎
在肥料价格高的大环境下,那些卖假肥料的忽悠团,会更加活跃。大家买肥的时候一定要擦亮双眼,不要被骗!
并且,买假肥料不要贪便宜!
千万不要为了省几十块钱,买了那些走街串巷忽悠团的假肥料,也许你感觉都一样!其实不一样!人家买真肥料比你多花几十块钱,但是作物的收成,你会比人家少几百甚至上千!并且某些假肥料对作物、土壤会造成极大地伤害。
最后,建议大家买肥料的时候,可以提前了解一下市面上肥料大概售卖价格,如果遇到价格低于市场价太多得肥料,一定要小心,极大可能是假肥料!
同时,还建议大家去当地正规农资店购买,这样买的肥料正规安全、效果有保证。
再提醒大家一句,一定要小心那些走街串巷,从来没有来过的人卖的肥料,这种很有可能是卖假肥料的,卖完直接走,你后期找人都找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