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明等:中国式自然农法研究

自1987年黄细喜、顾克礼将日本福冈正信先生所著的《自然农法》介绍到我国后,给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更新了观念,促进了中国式自然农法研究的进展。

福冈先生是受我国老子“无为”哲理的影响,用于农业,经过实践遂总结出自然农法的新理念。不翻地(免耕)、不用化肥、不用农药、不用化学除草剂是福冈式自然农法的四大法则。我们对自然农法深入研究后,发现不翻地及秸秆覆盖地面是四大法则的主旋律。

在福冈先生的自然农法还没有传入我国之前,也就是从1960年代开始,我国也有人在研究自然农法,称之为“自然免耕法”、“水稻免耕法”,说来也巧,都是从研究水稻免耕开始,也说明人类研究认识自然都有共同性,“无独有偶”有一定哲理。我国著名土壤学家侯光炯教授根据处女地湿润、肥沃的自然规律,又根据“水是水稻的命根子,又是水稻的病根子”自然规律,结合延边朝鲜族农民起垄种稻的经验,又综合了莫先武、鲁宗仁等人的试验,采取了起垄后连续免耕半旱式种稻的方法,使水稻根系处在湿润状态的毛管水控制之下,扩大了受光通气面积,有力地改造了我国南方稻区的低产烂泥田(缺氧)、冷浸田(温度低)、超肥田(易倒伏),使产量成倍增加。在垄背上免耕播种小麦获得丰收。后来又在垄沟内养鱼,养红萍,取得了“万斤萍、千斤稻、百斤鱼”的优势经济效益,现此方法已在我国南方大面积推广。

在水稻免耕法推广的过程中,又有许多创新,如农场职工周文豪等人将老苜蓿地泡水一星期后,苜蓿苗黄而死,再将稻种撒入苜蓿田中,未施其他肥料,亩产稻谷千斤以上。经分析:苜蓿是优势牧草,早春发芽快,很快能覆盖地面,使其他杂草无法生存,所以在3年以上的老苜蓿地上极少有其他杂草,这与福冈先生用三叶草抑制杂草是“异曲同工”。但在老苜蓿地如果翻耕后种稻情况就不一样了,稻苗就会产生“三子病”,即独苗子、黑根子、红叶子。如果不施入磷化肥,产量很低,要等到第二年将头年翻下去的苜蓿再翻上来种稻,就生长正常了。据分析:新疆盐碱地本身就缺磷,加之,苜蓿耗磷较多,特别是老苜蓿地耗磷更多,翻耕后,缺磷的底土给翻上来,自然会缺磷,这就是翻耕破坏了土壤肥力这种自然规律的事实,只好用化肥来弥补过失,这时就显得化肥的必要性,否则水稻就会减产。

我们总结出四句话:“连续免耕不要翻,连续覆盖不要光,连续植被不要荒,顺其自然不打弯。”侯光炯等人创造了中国式的自然农法,这也说明,人类对自然是能够逐步认识的,只有在认识自然后,才不会去破坏它。过去的“杀鸟王”,经过教育,变成现在的“爱鸟模范”。过去的“伐木王”,变成现在的“植树劳模”。通过1998年的大洪水,也可以说是大自然给我们的报复。现在人们正逐步认识自然的规律,提出“退耕还林”,“退耕还湖”的决策。

通过全国各地对自然农法的研究,再经我们的整理,对自然农法四大法则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还不完善,还需继续研究。这些认识分叙如后,也作为《自然农法》再版时对福冈先生绿色哲理的补充。

一、关于翻耕土地的认识

翻耕土地的目的是灭草,使土壤表面清洁好播种。凡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数人都遵循这条法则,把翻耕土地作为农业生产的同义词,如果不翻耕而种地,被视为非“疯”即“傻”。但通过全国免耕的经验,翻耕土地完全可以省去。因翻耕对土壤的破坏作用极大,一亩地耕深20cm,使得30万kg的土壤在移位,无疑是人为的来一次“小地震”。将土壤中不同区系活动的土壤微生物搞乱了,原来在下层的嫌气性微生物给翻了上来,而上层的好气性微生物又给翻了下去,使得这些土壤王国的小居民“妻离子散”、“家破人亡”,不能“安居乐业”进行土壤肥力的建设。据测定:免耕地的微生物比耕地多100倍。特别是在大面积重型机械的强化耕作下,使得野生动物失去了安定的生活基地,翻耕把“有毛之地”变成“不毛之地”、人造沙漠,使得野生动物的食物链给毁了,它们只好远离翻耕地,不然就会默默地死去。

土壤经过多次耕作,团粒结构被破坏,供肥、供水、调气、匀热的体系没有了,特别在翻耕后,上层肥土翻入下层,下层瘦土翻到上层,“上瘦下肥”不利作物幼苗生长,产生了土壤肥力的不平衡,人们不得不施用化肥来弥补。化肥是速效性的,施下去很快“扭转乾坤”,幼苗长得一片嫩绿,使得人们产生错觉,认为只有化肥才能增产。如果将化肥施入免耕覆盖地里,就会看不到效果,因为免耕地的肥分规律是“上肥下瘦”,与作物幼苗生长属同步关系,所以,在免耕地不施化肥也照样生长很好。翻耕的土地,表层形成干燥层,白天阳光照射地面,因无覆盖,地表增温很快,但无土壤水,光能转化的热量,不易传导到下层,形成土表温度很高,日落后,地面由于辐射作用,散热很快,而下层由于水的通道被切断,下面的热就不易传导上来,这样造成土壤热量的不平衡。

可见翻耕后,土壤四性即水、肥、气、热都表现不协调,不能稳、匀、足、适地供应作物生长,人们为了调整好土壤的四性,促使作物丰产,就必须进行施肥、灌水、中耕等多次作业,每增加一次作业,就得投入一次成本,就得忙乎一阵子,这就是“高投入、高产量”,“人定胜天”的生动写照。

土地要不要翻耕?大自然(老天爷)早作了巧安排,自然之力大大超过了人力。植物的根系在生存竞争中,造就了能穿插土壤的功能,它们的根系能纵横方向延伸,如直根系的苜蓿,根能穿插到3~4m深。一株须根系的小麦,它的根连接起来有60km长,这是用机械不可能耕得这样深、整得这样细的,这也告诉我们,要利用好作物根这个“生物犁”,就要调整好作物的种植结构。如深根作物要与浅根作物搭配,自养作物(豆科植物)与他养作物(禾本科植物)搭配,使得土壤生态环境更加合理。作物的根系死后,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而腐烂,形成土壤毛细管状孔道和大小不同的孔隙,在免耕条件下,保留了这些孔隙,增加了土壤的通透性(通水、通气),在连续种植作物的条件下,都会有新的根系进行多次穿插,并积累了有机质,经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使有机质分解为有机胶体,与土壤接合,形成团粒结构,能同时供应作物的水与肥,并能协调好气与热,因大孔隙中充满气,小孔隙中充满水,白天地面热能由土壤水传导到土壤下层,当夜晚地面热源消失后,下层的热量又可以传导到上层来,使作物在水、肥、气、热相对稳定的土壤生态环境下生长发育。

据原江苏农学院黄细喜教授试验证明:不论是紧的土壤,还是松的土壤,经过植物的根系穿插后,能自动调节好土壤的坚实度,松的调紧,紧的能调松,最后使土壤容重都维持在一定的水平上。连续免耕则为下茬作物准备好了最佳土壤坚实度,这就是自然之力,人类是无法办到的。

又据侯光炯教授分析,油菜的根分泌的有机酸,能分解、释放被土壤固定的磷素,大大促进了土壤中自生固氮菌的繁衍与固氮能力。从农谚“油菜茬,小肥堆”,也证明了作物本身能增肥。我国台湾的科技人员已证明某些水稻品系具有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的氮素,从而可少施氮肥或不施。高级农艺师汪明曾在瘦地上种植黄花菜,没有施任何肥料,开始黄花菜生长又矮又小,很不理想,过了三年后,在没有施肥条件下,黄花菜却生长得很茂盛,并收到了黄花,结论只能是:“黄花菜这种多年生植物能自我调整好生态环境之能力,能将肥力很低的土壤形成较高肥力的土壤。”

除了植物“生物犁”,还有动物“生物犁”,那就是蚯蚓,在免耕地不施化肥、农药的条件下,能大量繁殖。据测定:免耕地的蚯蚓数量较翻耕地多20~30倍,它们利用身体的刚毛,不断穿插土壤,形成蚯蚓洞,以利通气;它不断吞食含有机质的土壤,与体内胶质结合,排出具有肥力的蚯蚓粪;它们上下可钻到50cm深,可以将上层的肥土,带到下层去,起到不翻土的深松作用,据估算:1hm2土地上的蚯蚓体重加起来,如果有1t重的话,你随时去看,那里的土地都是松的。

除了“生物犁”能疏松土壤外,自然的“风化作用”,能使岩石变成土壤,北方冻融交替的气候,能使土壤松而不散,不会被大风刮走,俗称“冻耕”。被称为死胶泥的不通气、不透水的土块,经阳光晒干后,再经雨水一淋,吸水膨胀后便会自然松散,还有田土经水浸泡后变软,便利稻根顺利穿插,既然自然有这等神力,能创造这样好的生态条件,我们何不“靠天(大自然)吃饭”来得痛快些。

革命导师恩格斯告诫我们:“我们不要过于得意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我们每一次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每一次的胜利,第一步我们确实达到了预期的结果,但第二步第三步都有了完全不同的预想不到的结果,常常正好把第一个结果的意义取消了。”翻耕整地清洁了地面,达到了播种的目的,以作物的群体代替了杂草的群体,我们确实取得了胜利,但是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使水、肥、气、热土壤四性得不到平衡,我们不得不进行多项作业,来弥补四性的不足,要想在翻耕地上夺丰产,施用化肥效果最明显。作物施过化肥生长茂盛,似乎我们又取得了胜利,但又促进了病虫害大发生,我们只好施用农药来消灭病虫害,作物、蔬菜、瓜果都得到了丰收,我们取得了满足人民生活的胜利,但我们吃的粮食、蔬菜、瓜果,无不含有农药的余毒,连喝的水也有残毒,这样反而把满足人民生活、使人民身体健康的意义完全给否定了。土壤经过强化耕作,使得土壤裸露地面,大自然报复了我们,产生了风蚀、水蚀,使得肥沃的土壤随风、随水而去,把清河变成了黄河。

二、关于施用化肥的认识

土壤翻耕后人为的造成“上瘦下肥”,不利作物幼苗生长,施用化肥效果明显,特别是氮化肥,施入土中迅速提高作物整个的生物学产量,苗色深绿有光泽。但肥效不能持久,半个月后生长量下降,又得追施氮化肥,这样使人产生了错觉,认为施得越多生长越好。结果叶面积的骤增,使得叶面蒸腾量也骤增,造成水分相应消耗量增加,人们只得通过浇水来补充水分的不足,这样就产生“大肥大水”的措施。作物的茎叶增加,使得残茬也会增加,翻地时就会翻不进去,弄得土地高低不平,多的地方形成了“沙发”地,作物播在上面,一般不好出苗,就是出了苗的,也形成吊根现象,吸不上水分。秸秆本身含0.1%~0.5%生长抑制素,含量的多少与秸秆量成正比,这样严重影响下茬作物的生长,要消除这种物质,必须多施氮肥、多灌水,造成水肥的恶性循环,不得已,只好将秸秆烧掉,又造成污染空气,如果在飞机场附近焚烧秸秆,使得能见度降低,飞机不能起飞或降落,造成更大的损失。

氮化肥的利用率很低,只有一半,使用不当,利用率还会下降,其余一半经硝化细菌的作用形成硝酸盐进入地下水中,污染水源;当地下水含硝酸盐达到万分之一时,就不能饮用,否则会导致病变,造成癣症与痴呆病等。特别是冬白菜施多了氮化肥,则植物体中的硝酸盐含量增加,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并造成冬白菜不耐贮藏,产生软腐病而腐烂。西瓜、甜瓜施多了氮化肥,使得甜度下降,变得淡而无味了。

化肥大量施入土壤,其离子代换了土壤胶体钙离子,使土壤结构破坏而分散,造成土壤的板结,又会增加人们的中耕工作量。

稻田施用化肥,杀伤鱼虾,破坏了自然资源生态平衡,这是违背自然规律的行为。

化肥需要耗能才能合成,势必成本很高,价格昂贵,增加农民的负担。

有人会问:“如果每年都进行翻耕,土壤就不会造成‘上瘦下肥’了吧?”我们可以从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赵诚斋等人的分层取土进行盆栽试验证明:虽然下层有机质与全氮的含量与上层差不多,但速效氮、磷、钾就差多了,所以在栽后70天测定植株高度,上层为60cm,而下层只有40cm高;分蘖百分比,上层为50%;下层则为6%;植株的干重,上层每盆为90g,下层每盆只有20g。又据江苏农学院黄细喜等人分层取土盆栽试验,第一年上层比下层的产量高,但经过一年后,在同等栽培管理下,产量趋向一致。经土壤化验后,不论原先是上层土,还是下层土,经过两年后趋向一致,都又表现出“上肥下瘦”了。据分析,上层土因有植物根系参入,植物根系“上多下少”,腐烂后则表现“上肥下瘦”。如果翻入下层,被土壤嫌气性微生物控制下,矿化度差,速效养分释放少,仍表现为“瘦”。特别是速效磷少,是抑制作物根系生长的主要原因。根系不发达则表现吸水、吸肥力差,植株生长不旺,以致干重相差4.5倍。

不用化肥作物产量不会下降,理由有:

(1)只要在免耕条件下,覆盖有机物便能高产。因为覆盖物能保持土壤湿润,土壤水分条件的稳匀化,促进了热量条件的稳匀化,从而大大地提高了有机肥增产的潜力。

(2)我们吃的粮食大部分是淀粉,穿的棉衣、棉裤是棉花纤维,还有油、糖,这些都是碳水化合物,不过只是分子结构不同而已。植物的根取水分,叶吸二氧化碳,在叶绿素细胞内,借阳光的能量,在14种酶的作用下,使水分与二氧化碳合成碳水化合物,这就是“光合作用”。这里面没有氮、磷、钾三要素,所以说作物的产量95%来自空中,只有5%来自土壤。为什么要用那么多化肥?主要是氮、钾化肥极易随雨水等流失,磷化肥又易被土壤固定,能被植物吸收的并不多。如果将作物的秸秆与加工后的下脚料如米糠、麦壳、油饼、棉籽壳等全部还田,它们不仅能将养分归还土壤,而且能增加肥料,如土壤中褐色球形固氮菌与巴斯德梭菌均能利用秸秆中的碳源(碳水化合物)固定空中游离的氮素,增加土壤中的氮肥。据测定:每消耗1g碳源,褐色球形固氮菌能固定氮素10~15mg,巴斯德梭菌可固定氮素1.3mg。土壤中有芽孢杆菌和无芽孢杆菌能使秸秆中有机氮化物转化为铵态氮,有机磷细菌能将有机磷化合物转化为速效磷。据测定:免耕地的速效磷为83ppm,翻耕地为38ppm,免耕地高出1.1倍。速效钾免耕地为9.28mg/100g土,比翻耕地6.19mg/100g土高出34.3%。

湖南李佳才劳模在稻田套播紫云英或油菜,紫云英是豆科植物,根部有固氮菌能固定空中的氮,油菜根能释放被土壤固定的磷。早稻与晚稻均采用免耕套播,并放养红萍,因它的根能吸收水中游离的钾,体内共生的固氮蓝藻又能增氮,所以,在他的免耕田里不施用化肥,比对照翻耕地全部用化肥的产量提高24%。实践证明,只要调整好作物结构,全部秸秆还田,不施用化肥照样增产。此外,自然界的雷电也能固定氮素。雪水中含有天然激素,能促进作物生长。

三、关于施用农药的认识

目前每年投入防治作物病虫害的化学农药,品种繁多,防虫次数增加,有些单位不管有没有病虫害,采用定期打“保险”药,这样一来,造成了公害,杀死了天敌,使得害虫更加猖獗;杀死了蚯蚓,松土工作只能由人来代替;杀死了蜜蜂,授粉工作又落到人类的头上。牛羊误食喷过农药的水引起死亡,母猪闻到药味引起流产,污染水源与食物,使人吃不到无害食品,喝不上净化水,严重损害了人体健康。长期施用一种农药会使害虫产生了抗性,人们不得不花费许多精力与金钱来研究新农药,对付病虫害。剧毒农药在一定剂量下,能改变生物的遗传性,特别是低等生物更易产生新的病虫品种,这样人类将会没完没了地研究新农药来对付病虫害。大面积种植一种作物,又是一个品种,这样最容易使病虫害大流行。在“大水大肥”的技术措施指引下,引起作物的快速增长,均能使病虫害的代数增加,如棉铃虫第二代提前进入地膜棉就是一例。

大自然生物之间,存在着生存竞争,相辅相克的现象。人类只要巧妙地利用这些关系,就能稳操胜券。韭菜与大白菜种在一起,可使大白菜免得根腐病。小麦的黑穗病菌与黄瓜的枯萎病菌最怕洋葱散发出来的气味。棉蚜、甘蓝青虫,马铃薯晚疫病,白菜软腐病都害怕大蒜的辣味。大豆的金龟子怕蓖麻。丝瓜能减轻红蜘蛛危害。莴苣的苦味,使菜白蝶闻味而逃。玉米间作大白菜,可减轻白菜软腐病、霜霉病、病毒病。玉米间作花生能减少玉米螟的危害。高粱地种旱芋,能防高粱蚜。薄荷与棉花轮作,可防棉花枯萎病。

如果稻田不用化肥与农药,会自然形成天敌保护圈,上有蜻蜓、中有蜘蛛、下有青蛙,能控制住害虫的蔓延。

农业防治也很有效,如调整棉花体内的碳氮比,增强棉花的体质,使碳高于氮则可防蚜危害。水稻在缺氮少水的条件下(即蹲苗),生长得矮壮而结实,增加了抗病虫的能力。水稻进行旱育苗时,就不会发生稻水蝇、稻摇蚊、绵腐病等危害。水旱轮作可防棉花的黄萎病、枯萎病。

四、关于除草的认识

据湖南省农科院除草组李璞研究员研究,化学除草剂虽然能代替机械灭草,但对土壤微生物,特别是对放线菌有强抑制作用,一些残效期长的化学除草剂进行土壤处理,更是后患无穷。他主张少用或不用化学除草剂,用物理灭草、生物灭草等方法,同样可以起到化学除草的效果。在一定空间内,杂草有荣、有枯,有盛、有衰,一般春草是春发、夏长、秋实、冬枯,而秋草则秋发、冬长、春实、夏枯。它们各自有各自的发生规律,如春草发芽在秋草将要枯萎的草中,而秋草发生在春草枯死的草中,这就是大自然的规律。根据杂草荣枯的自然规律,将稻种套播在将要枯萎的小麦株间,同样,将小麦套种在水稻中,收割时留高茬,利用前茬的残茬来保护后茬作物,免受雀害、暴风暴雨灾害。等后茬作物成茁后,残茬便会自然倒伏而腐烂,变成后茬作物的肥料,虽然这种肥效没有化肥来得快,但使作物不会产生大起大落的现象,使作物具有稳健的长相。健康作物才能抵御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

杂草之间有相辅相克的自然规律,人类认识了这种规律,便可借助这种规律来“以草压草”。现在已经证实了的如种植三叶草、紫花苜蓿、紫云英、苕子等豆科植物,它们都是优势植物,它们生长快,竞争力强,很快能占领空间覆盖地面,所以能排挤其他杂草,并能固氮增加土壤肥力。还有如密播芝麻能压制香附子草;葵花的茎叶浸出液能抑制稗草生长;番木瓜和十字花科植物能产生异硫氰酸酯,对没有萌芽的的休眠杂草种子,有强抑制发芽的作用;水田放养红萍可抑制水田水生杂草的生长。甘薯藤长满地面时,其他杂草就无法生长,这样为下茬作物准备了无草地面,便可直接播种了。大麦和青稞所产生的气味,能抑制附近杂草生长。

利用动物灭草也是好办法,如稻田放养草鱼,能食尽稻田杂草,誉名为“万能除草器”。利用鹅不食棉花的自然规律,棉田养鹅除草经济实惠。兔子不食番茄,在番茄地里养兔灭草的方法也不差。还有尖翅小卷蛾能防扁秆藨草(三棱草),豚草条纹甲防豚草。

物理灭草方法也管用,如深水淹稗,就是指刚发芽的稗草在稻田时,灌深水保持一周后,稗草得不到阳光便会死去。稻田生长芦苇这种杂草,可等它长到1m高时,用重型圆盘耙来回将其切碎成10cm小段,而后打埂灌水,浑水进入芦苇管中,便会死去,或带水翻耕也能灭芦苇。

生态灭草法是利用两种不同的生态环境,以控制杂草的生长,如水旱轮作,这是我国古老的灭草方式,也是现代自然农法运用的模式。一般旱地杂草难以在水田生存,同样水田杂草也一般难以在旱地生长。适应水旱两地生长的杂草为数不多,如芦苇、稗草。

还可以用其他办法灭草,如用正在发酵的鸡粪水有浓烈的氨气,喷在杂草上能熏死杂草。还可利用秋后余热,耙地诱发一年生杂草,严寒来临时它尚在幼苗期,便可将其冻死(这种方法只适合北方能封冻的地方)。

再版福冈先生的《自然农法》论著,目的是使我国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民更新观念,跳出旧的农业生产模式,以便顺乎自然,协助自然,不要违背自然规律。如果再进行破坏自然的农事活动,那才是真正的傻瓜。

中国乡村发现网转自:《论中国特色自然农法:汪明论文书信集》

THE END
1.茌平区农业农村局随机抽查对象库茌平县乐平铺镇玉国农资经营门市部 92371523MA3M2W6411 崔玉国 乐平铺镇大崔村 茌平县韩屯镇金华五金土杂超市 92371523MA3NIUI90A 王延之 韩屯镇司芦村 茌平县乐平铺镇红新农资销售部 92371523MA3HJ8B11B 刘红新 乐平铺镇北街村 茌平县温陈李冰生资部 92371523MA3DJ1W47L 李冰 温陈温庄村 茌平县茂林农资门市部http://www.chiping.gov.cn/site_cpqnyncjq/channel_x_4577_5826/doc_64eadc0892c6f6336ede48fd.html
2.德州商铺地图德州商铺大全,德州商铺分布图百信五金机电 | 百姓大厨房 | 百姓农资超市 | 百姓烟酒批发 | 百圆裤业 | 白云山超市 | 百枣大川电动工具 | 大崔水果蔬菜超市 | 大德祥茶庄(NO.6) | 大德渔具 | 嗒嘀嗒 | 大地农资玉石店 德州市农业技术服务中心批发农药种子化肥 | 德州市平原县平安大街手机大卖场合作厅 | 德州市全利炊事https://poi.mapbar.com/dezhou/5D0/
3.优质农资交易展会邀请参观采购的部分观众名单资31206 葫芦岛市菜籽农药化肥商店 赵振东 138***85041 31207 葫芦岛市农业生产资料总公司农资经销处 刘文生 139***85226 31208 葫芦岛市连山区新地号英敏农资服务部 陆平 138***73726 31209 葫芦岛市连山区农资土杂棉麻有限公司化肥科 凌玉文 138***21214 31210 葫芦岛市科农种业有限公司 周辉 130***73038 http://zhuanti.3456.tv/linyinzh/wenjian/1_40.html
4.供应甜叶菊种子最甜的叶子新型糖源植物种子「其他种子种苗」其他农药 攀援植物 其他种子种苗 产品详情 品种:甜叶菊 等级:1 http://china.makepolo.com/product-detail/100202869420.html
5.辽宁公布2003年侵害消费合法权益典型案例经查实:建平县三家乡农业站农资门市,为集体所有制企业,负责人:李义。该门市部于2003年2月,从凌源小城子 镇杨大营子村党支部书记赵凤祥处以每公斤2.60元的价格购进“丹413”种子2.5万公斤、“丹2109”0.5万 公斤。经自己土法测试种子发芽率不足80%。该批种子尚未售出即被工商部门发现。上述两批种子经检验部门https://news.sina.com.cn/c/2004-03-15/12453024342.shtml
6.2018种水稻赚钱吗?水稻种植的利润与投资成本及前景预测(10)篇有人认为是降低农资成本。在整个玉米生产大约1000元的投入中,种子、化肥和农药是178元,占比不足两成。极端一点地说,即便所有农资免费,只要玉米价格再跌上移栽前2个月挖好种植坑,深60~80公分,宽80~100公分,每坑施腐熟厩肥5~10公斤或土杂肥10~20公斤,复合肥6~8两,并回填熟土充分混合。根据土壤肥力,https://www.nygq.net/sites/post/3xb5yl5AbE
7.农业信息化标准规范6篇(全文)窝底施入适量的粪肥或土杂肥,与底土拌匀,然后,将种根切成5-7厘米的小段作种根,按原生长方向栽种d.备足保证安全成熟的作物种子。 e.备足肥料、农药。 农业信息化标准规范 第4篇 标准园具备农资存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生产、产品检测、采后商品化处理等功能区,配备必要的设施设备,https://www.99xueshu.com/w/file8jx8f51j.html
8.联合认证管理手册2023为推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提高森林经营水平和林地生产力,不断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森林的物质产品、生态多样化功能需求,充分发挥森林的综合效益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山东舒尔家具有限公司联合当地森林经营者(林户),自2017年8月开始,在诸城市林业发展中心大力协助下,广泛征求了利益相关方意见,按照FSC标准要求经营管理森林,http://m.shuerjiaju.com/nd.jsp?id=64
9.东平县泰诚农化有限公司(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城东原路民营工业园经营范围:农药(不含剧毒品、杀鼠剂。发改委、农业部、工商总局、环保总局、安监总局公告2008年第1号规定的5种高毒有机磷农药)(有效期限以许可证为准)。袋装种子、化肥、农膜、农机具及配件、土杂产品(不含烟花爆竹)、五金建材、农副产品(不含粮食和棉花)、日用百货批发零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https://gongshang.mingluji.com/shandong/name/%E4%B8%9C%E5%B9%B3%E5%8E%BF%E6%B3%B0%E8%AF%9A%E5%86%9C%E5%8C%96%E6%9C%89%E9%99%90%E5%85%AC%E5%8F%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