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供销社,其机制和运行体制是什么?
供销社归理事会领导,理事会(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是属于事业单位,直属于国务院管辖。供销社企业是理事会控股和投资的企业。供销总社,是和国资委平级的单位,受国务院管理。
各地会有省理事会,也是属于参公单位,是独立的机构。理事会之间是行政管理的关系。理事会会有控股的下属企业,这些就公司、企业化运作了。各级理事会,或者说机关里面工作的人,是公务员;如果到下面的公司来工作,就得脱去公务员身份,变成国企员工身份。现在来看,理事会:企业,人员总数的比例大概是1:9左右,绝大多数的人,还是在供销社下属的企业里面在工作。
供销社是一个行政机关,同时也可以自己去基层运营。供销合作社,是集体所有制的,非常特殊。集体所有制的资产,是不能随便并入国有资产的;这些资产,相当于委托给了理事会来管理。
采销对象:农产品,是直接从地里收上来;而农资、农药、种子之类的物资,也会向其他的企业去采购。
2、供销社如何帮助乡村振兴?
要做好乡村振兴,要联合的要素很多,一产二产三产都需要有人去做。我们现在从土地、农资、金融、营销多个角度去做乡村振兴,同时带动一二三产。
比如,巫溪最大产业是种土豆,以前自己种,标准无法去评估,也没有人告诉当地农民怎么提高售价,怎么把农产品变成农商品,这些是需要帮扶的。统销上面,可以把这些东西变成薯条薯片或者当地特产,可以大幅提高附加值。而这些贸易是需要标准化产品的,这需要二产,才能标准化,使得渠道畅通,并和发达地区对接上,而之后方能做一些高毛利产品。
比如成本。农产品成本包括种子,化肥,农药等,比如石榴成本中间,农药化肥占比会到达20%。而我们供销社在经营过程中会发现,农药化肥到终端,平均毛利高达70%,而农民并不知道这些。如果能够以相对合理的价格销售农资,可以大幅降低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
很多农民真的过得挺苦,他们很热情想干出一番事业,但问题在于没有相应的资源要素。要让他们过上好日子,就需要土地整理产品定位等等。比如一些地方的土地本来适合种川贝母,但是没有人去指导农民,农民就种其他东西,就没有最大化价值;而需求方也找不到好的川贝母。这就需要供销社去整合资源。
3、供销社“重出江湖”?扶持力度变大了吗?
其实供销社一直都存在,没有所谓“重出江湖”一说。供销社一直在默默做很多事情,但是之前要对接很多的单位,做起来很难。要把这些资源整合起来,需要自上而下的推动,而下面基层,其实是有很多很好的项目可以干的。
而基层农民,他们很多人能力是足够的,也会听安排,但没有人告诉他们怎么去做事情。现在其实就是把发展的重心,更多倾斜到广大乡村。
供销社本身职责就是保证供销顺畅,其成立以来这么多年,一开始是给一些特殊领域做物资保障,之后一直做流通领域的工作。改开以来,其职能更多聚焦于商品的买卖。之前,大家可能觉得供销社只是一个供应点,然后没有体系化的推进和落地。以后,希望做成:产品端、销售端、线上网络、线下物流实体店,都会整合,是一个更加立体的供应点。
4、供销社、惠农方面的具体措施?
现在的政策,国家给的支持非常大,去年数字农业的投资就有大约7800亿。分给各个部门条线都会有项目去申报。现在国家就是集中在帮扶,去帮助一些地区解决脱贫过程中的痛点。这一定程度反映对乡村的重视。
5、未来供销社在乡村里面的定位?
本来就是畅通农产品上行、日用品下行的定位。供销社未来在新消费时代重点作用,在于实现产销对接,农民生产的产品直接供给供销社,再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卖给消费者,减去中间环节,也能够帮助稳住农产品物价。供销社不需要利润最大化,只需要有合理的利润就可以了。这对于国家来说,能够在各种环境下稳住粮食供销,实现保供。
另外,买种子农药化肥,农民怕买到假的,供销社以合理价格销售农资,农民就觉得质量有保证。
6、目前供销社大致的经营情况,覆盖率、盈利能力?
四川省电商,从省到村,村支书可能就是供销社站点,2020年专家所在公司能连接到200+实体站点。组织体系:县供销社-区供销社-村供销社。村供销社覆盖率大概在92%+,而在2017年大概只有50%左右,这几年提升速度挺快的。四川覆盖率可能比全国还落后一些,比如湖北的供销社就覆盖庭广的。
当然,不同地方的供销社,发展的情况是非常不一样的。
现在应该很多省份都在搞供销社的升级,供销总社全系统,21年销售收入是6.2万亿,同比增长接近19%,只能看到这个数据。
盈利能力,各家也都不一样。具体,看各自搞的怎么样了。个人可以参与到公家项目,每个人参与的比例都很小,最多占总项目的1%~2%。参与之后建设,建设完成之后给大家相应分红退股。
所谓合理利润率没有规定,现在是考核制,会根据项目制定一定的目标。完成考核目标之后,比如收购的时候,就可以涨价把多余利润让利给农民。就是个人可以参与供销社项目的盈利和分配,但项目的决策并不是由股东大小来决定,而是由理事会或其他管理单位来统一管理。
7、供销社覆盖率已经上去了,下一步要做到的事情是什么,为什么要选择供销社作为载体?
供销社主责主业,就是政府服务农民的一个桥梁。供销社可以减少一些信息差,减少资源的浪费,从而做到惠农。
供销社因为不是资本化的,会把利润分给农户,并不以利润最大化为追求目标,也更有利于社会安定。供销社会留存一定的利润,剩余的就反哺农民和社会了。
8、供销社的经营效率如何保证?
9、供销社采销,如何定价?
其实是有市场化的考量的,但有的时候如果需要补贴和其他调整,会以直接补贴的形式来发放给项目。而对应的项目,会需要供销社来参/控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