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县农业农村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省、市、县“三农”工作决策部署,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开展“三比三争”活动为契机,坚持顶格标准,保持满格状态,拿出真格措施,紧紧围绕“三农”领域中心工作,各项工作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先后荣获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颁发的江西省农业农村工作先进集体表彰,市委、市政府颁发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工作先进县表彰,获评“情系三农·普法相伴”首届农村学法用法故事优秀微视频、优秀组织奖;2起农业行政执法案例入选全市优秀农业行政执法案例,奉新大米、奉新猕猴桃入选2023年江西农产品“二十大区域公用品牌”,分列第13和15名。现将我局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七)农村改革不断深化。一是深入推进农村承包地改革。为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行为,促进农村集体土地“三权分置”,组织人员深入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农业经营主体宣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集体土地政策宣传,规范农业经营主体流转农村土地合同。发放了宣传资料,并在“工作群”中动员乡镇到村到户进行宣传。截至目前,全县共流转农村集体土地(耕地)面积30.75万亩,占比60.95%。二是深入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会同县委组织部4次调度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济收入,重点对10万元以下行政村的集体经济收入进行摸底并组织5个核查组进行实地核查,依据核查结果,督促乡镇、10万元以下收入行政村制定并完善了发展台账。研究实施2023年中央财政扶持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2023年分配我县项目资金450万元,计划扶持9个村集体经济组织)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三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结合新农村(秀美乡村)建设,在全县开展以“十个一”“八个有”建设为主要内容的乡村振兴先行示范区建设。今年共打造了26个乡村振兴先行示范村。
二、特色亮点
(一)育强猕猴桃产业
(二)巩固好富硒产业
以全域创建富硒绿色有机农产品示范市为契机,大力发展富硒大米、富硒猕猴桃、富硒食用菌。一是加强富硒基地建设。2023年富硒大米生产基地由4个增加到10个,基地面积由2万多亩增长到6万多亩。富硒猕猴桃基地面积由2.65万亩提升到3.75万亩。富硒竹笋基地面积达到22.1万亩。二是开展技术协同推广。建立了奉新县丰果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奉新县福强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奉新县盛宏德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3个示范基地。推广富硒早熟猕猴桃避雨栽培技术和富硒猕猴桃轻简高效管理技术等2项,培训周边种植户70余人,推动技术更新。三是鼓励开展富硒认证。积极引导和鼓励龙头企业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富硒产品认证。2023年新增认证富硒农产品10个,比2022年增加1个。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是专业技术人员紧缺。我局下属两个事业单位机构,共有编制100个,在编71人,空编29个。其中50周岁以上的36人,占比为50.7%;35周岁以下的8人,占比仅为11.2%。10年内将退休的人员达40人,占比达56.3%,且大多数为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年龄断层。35岁以下人员只有11人,8人不属于涉农学科专业,且基层实践经验不够丰富,指导农业生产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建议可以考虑采用人才引进或者面向乡镇选调农口涉农学科专业的事业单位人员充实到农业技术推广队伍当中。
二是猕猴桃产业链条短。我县要把猕猴桃产业作为“土特产”的突破口,争取稳住面积,提高产量,提升品质。目前,全县猕猴桃栽培面积已达9.5万亩,鲜果年产量达8.5万吨以上,综合产值达9亿元以上,已成为了农业的主导产业、特色产业和富民产业。但离高质量发展仍存在不小差距。如政策性资金投入不足,产业体系难以短时内完善。建议:一要引进头部企业。持续做好王老吉的招商引资工作,争取把早日完成“奉新猕猴桃NFC果汁饮料”“奉新猕猴桃混合果汁饮料”等系列快消品的研发和销售,将之打造成2024年爆款。二要壮大特色产业。争取市级层面对我县猕猴桃从生产、销售、加工等产业化全链条层面落实专家或者科研院所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切实提升特色产业整体竞争力、市场影响力和示范带动力。三要以“即食猕猴桃”为突破口,学习、摸索、推广新西兰等地的即食猕猴桃催熟工艺技术和标准,推出统一包装、口感上乘、短期内不会腐烂变质,从超市买回家后即可食用的即食猕猴桃产品。
四、2024年工作打算
??
??????????????????????????????????????????????????????????????????????????奉新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12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