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刘永杀妻案”,险错过《秦始皇》,后续更为狗血,下面一起来看看本站小编我就是个码字的给大家精心整理的答案,希望对您有帮助
前不久,可能因为“世界反家暴日”的缘故,一波“家暴男”被曝光出来接受大众的唾弃,包括网红宇芽的男友,还有二次曝光的蒋劲夫等人均是。
奇怪的是,一些有家暴史的男人被旧事重提,但好像没人提刘永,要知道这位香港资深明星曾经是家暴界的扛把子,因为他都被媒体给上升到‘杀妻’的地步。事实上刘永固然有错,但他的前妻也不是一点责任没有,两人这桩公案之后更是狗血连连,谁也别说谁。
一、事业上升期的刘永
刘永1952年出生于香港,祖籍广西梧州,母亲是粤语片著名的“十二金钗”之一的黎雯。虽然黎雯属于甘草演员(资深配角),但刘永父母和李小龙家族交厚,因此自幼练武的刘永得以在几部李小龙电影中担任配角。
年轻的刘永在《唐山大兄》《精武门》和《猛龙过江》中均有亮相,彼时年轻帅气的他脸上就有一股不凡之色,注定他将来要在影视界扬名立万。
七十年代刘永投身邵氏电影并拜著名大导演李翰祥为干爹,从此他走上成名的康庄大道。
刘永在此时期有几部代表作问世,一个是“乾隆微服私访”系列,他主演的乾隆皇帝在气度上不输后来的郑少秋。
他还出演过著名的四条眉毛陆小凤,以他的天生眉毛看几乎都不用怎么化妆。
真正让大陆观众开始认识刘永的则是电视剧《武则天》,在冯宝宝饰演的武则天身边有一位帅气潇洒的朋友明崇俨,刘永饰演的明崇俨一开始就俘获了很多观众的心,无奈没过几集这个角色突然换成了“铁拐李”曾伟权。
曾伟权在古装形象上和刘永有些接近,但在气质上两人差别很大,因此这次换人也成了一次失败的决定,观众们也大惑不解为何换人,虽然在八十年代电视剧换人并不稀罕(比如唐僧)。
直到很久之后大陆观众才知道原来这次明崇俨换人背后还有一段“血案”。
二、沸沸扬扬狗血不断的“刘永杀妻案”
刘永在1982年拍摄李翰祥的电影《三十年细说从头》时认识了戴良纯,此时的戴良纯年方24岁,一年前刚刚被邵氏电影从台湾省挖来,是一位不折不扣的大学校花。
30岁的刘永对戴良纯展开了追求,面对帅气逼人的刘永戴良纯招架不住,两人最终成婚,成为港台娱乐圈的神仙眷侣。
让戴良纯始料未及的是刘永居然有家暴行为,从小娇生惯养的她哪里受得了这个,于是她跑回了台湾省的娘家。此时的刘永正在拍摄《武则天》。
这时候戴良纯犯下了一个低级错误,她在和刘永的婚姻存续期间就接受家人和朋友的建议开始相亲并且和一位医生开始谈恋爱,此举被刘永雇佣的私家侦探拍到,感觉被羞辱的刘永怒火中烧直奔戴良纯家中。
深感受辱的刘永用从飞机上带下来的不锈钢刀叉划伤了戴良纯的脸部,涉嫌伤害罪的他被拘捕。然后刘永和戴良纯一家展开了两三个月的博弈,媒体则推波助澜将此事称之为“刘永杀妻案”。
刘永和戴家达成650万新台币的赔偿协议,但之后戴家又撕毁协议告其谋杀,法庭判处刘永两年半的有期徒刑。
就在刘永不服判决上诉期间,他在香港同行帮助下偷偷跑回香港,从此和戴家彻底隔离,赔款也只支付了极少数。
对于刘永的跑路,坊间有两个传闻,一个传闻是他的干爹李翰祥动用了自己的人脉。另一个则是肥肥沈殿霞借拍《秦始皇》之际由郑少秋让位于刘永帮他跑路。
不管哪个版本,也许是一帮人合力,总之刘永安然归来再战江湖。
但是这次事件一方面让刘永的《武则天》明崇俨被迫换人,另一方面如果他不及时脱身的话就会错过让他永载香港影视历史的《秦始皇》。
三、千古一帝秦始皇
要说和香港无线对抗了很多年的亚视有哪些代表作,《秦始皇》绝对算亚视最扛鼎的作品之一。为了这部60集电视剧,亚视精英尽出甚至远赴大陆各地拍摄外景,其投资和决心可见一斑。
从台湾上全身而退的刘永则被亚视定位为秦始皇的主演,虽然有传言说这版秦始皇一开始是给郑少秋的,但明显刘永的气质和外形更符合千古一帝的气魄。
为了给刘永搭戏,亚视动用了当年一线的刘松仁、米雪和冯宝宝,还有老戏骨王伟等人给他当配角,众星捧月的待遇确实少有。当然还有罗嘉良献唱的《秦始皇》“大地在我脚下”更是经典之作。
而刘永也不负众望,他是当时香港娱乐圈少有的自带帝王气度的演员,凌厉的眉毛,威严的大鬓角让人印象深刻。而刘永从秦始皇的少年一口气演到老年,其演技也经受了考验。
可以说“秦始皇”这一个角色就奠定了刘永在香港影视界的地位。他成为备受追捧的一线男星。
四、刘永杀妻案后续更为狗血
刘永在摆脱了杀妻案的阴霾并在事业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再次走了桃花运。他迎娶了首届亚洲小姐冠军得主黎燕珊,两人还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应该说有家有室有事业的男人应该稳重了才对,但没想到的是刘永和黎燕珊的婚姻之后也发生了危机,刘永再次离婚。
黎燕珊为了躲避刘永甚至向法院申请禁制令,阻止刘永靠近自己和孩子。虽然刘永多次求情甚至在节目上痛哭流涕道歉,但却无法挽回黎燕珊的原谅。
据香港媒体报道,黎燕珊铁心和刘永分手的原因还是,家暴。
而在海洋的那一头,刘永的前妻戴良纯接下来的命运更是让人错愕。她如愿以偿和一位医生颜三元交往,没想到这位道貌岸然的医生也是一个家暴男,甚至比刘永更为恶劣。他不仅多次迫使戴良纯流产,还脚踏几只船。
万念俱灰的戴良纯偷偷跑到了日本,在这里他遇到了一位喜欢她的小林医生,戴良纯结婚了。小林医生身家不菲,本以为可以安稳下来的戴良纯却又横遭厄运。
颜三元不愿被戴良纯抛弃,居然跑到日本寻找她,居然还找到了。残忍的颜三元在小林医生家里当着戴良纯的面杀了小林医生,戴良纯也身受重伤。
虽然颜三元受到法律严惩,但戴良纯的厄运仍未结束,她被小林医生的家人怀疑是幕后指使者,为了自证清白戴良纯放弃继承小林医生的不菲家产,从此她销声匿迹。
不得不说,刘永和戴良纯的结合也许一开始就是错误,注定了两人之后的婚姻悲剧。不过比戴良纯幸运的是,刘永虽然在九十年代以后鲜有代表作问世,但他依然活跃在影视圈,2011年他由于出演《复仇者之死》还获得金马奖最佳男配提名。
只是,过多的家庭变故让刘永的事业黄金期显得不那么长,我们对他最大的念想都留在了八十年代。
白玉堂是《三侠五义》里的人物,年龄20岁左右,是被搬上荧幕次数非常多的一个大侠。
他外号“锦毛鼠”,相貌俊美,气宇不凡,文武双全;他正邪分明,行侠仗义。总之作者把一切描绘盖世英雄的美好词汇都用在了他身上。
当观众在读小说的时候,可以尽情地在脑海中刻画几近完美的白玉堂形象,但是要拍成影视剧,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演的。
到目前为止,市面上已经有N个版本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盘点一下那些演过白玉堂的男演员,看看谁符合人设,谁是在瞎凑热闹。
排名不分先后
No.01乔庄
1967年邵氏电影《七侠五义》中,张翼饰演展昭,乔庄饰演白玉堂。
那个年代的妆容比较戏剧化,推到近景时妆会显得非常浓。
飞眉入鬓,化妆师的手再稍微一抖就要戳到头发里去了,眼线也画得很重。
不过时年33岁的乔庄剑眉星目,非常有男儿气概,看起来是一只非常不错的白老鼠。
后来在邵氏拍了几年电影之后就转幕后了,自己做编剧和导演拍了几部作品,37岁那年玩够了就彻底退出了电影圈。
1982年张彻执导的电影《冲霄楼》中,钱小豪饰演白玉堂。
钱小豪16岁第一次出演张彻的电影,之后成为张彻的关门弟子。
他出演“白玉堂”的时候才19岁,算是最符合原著中白玉堂年龄的一位扮演者。
这个时候的钱小豪还没有长开,他演的白展堂不是靠英俊帅气取胜,反而有些萌萌哒。
片中的妆发现在看来非常有年代感了,耳鬓处都留着一撮毛。
1982年邵氏的功夫电影《御猫三戏锦毛鼠》中,武打演员傅声饰演锦毛鼠白玉堂,郑少秋饰演御猫展昭。
该片走的是可爱、搞笑的路子,猫鼠各种幼稚,一天到晚你争我斗,活脱脱一对欢喜冤家。
锦毛鼠的造型很有意思,头上各种毛球球,一说话球球抖三抖。
傅声原名叫张景贤,后来改为张傅声、张富声等。他在70年代受到了父亲好友张彻力捧,红极一时。
虽然他长着一张娃娃脸,但是出演过方世玉、郭靖、杨过等不少大侠,主演的电影是叫好又叫座。
《御猫三戏锦毛鼠》众星云集,除了两位主演是大咖,还有惠英红、刘家辉、刘家荣、沈殿霞等,有意思的是沈殿霞演的是锦毛鼠的妈。
出演该片的时候傅声28岁,但这已经是他的最后问世的几部作品之一了。次年他因车祸去世,年仅29岁。
1984年TVB《铁面包公》分上下两季,这版卡司超强,张国荣是编剧之一,主演包括:卢海鹏、黄日华、刘丹、刘嘉玲、汤镇业、吴孟达等。
猫鼠分别由黄日华和汤镇业饰演。
猫鼠一开始非常友好,相对敬重,相亲相爱,后来因为误会就扬言“势不两立”了。
作为“五线五虎”之一的汤镇业这个时候28岁,扮相对得起英俊潇洒这个词。
1991年内地拍了一版非常忠于原著的《三侠五义》,24岁的邵英健饰演白玉堂,寻峰饰演展昭。
邵英健是杨式太极拳、醉拳、宋氏形意拳传人、武术国际A级裁判,寻峰是全国武术比赛的剑术冠军。
两个主演都有深厚的武术功底,打戏相当精彩。
这版猫鼠是公认的最符合原著的一版。白玉堂的英姿让人久久难以忘怀,但他的结局很惨,最后被箭射成了马蜂窝,这一幕是不少人的童年阴影。
台版《包青天》开创了这一系列剧的巅峰,93年开始金超群成了“包青天”的代名词,两岸三地也刮起了一阵《七侠五义》风,各种改编版本纷至沓来。
《包青天之狸猫换太子》里饰演白玉堂的张振寰,彼时他35岁,扮演不算俊美。
次年他在刘松仁、万梓良主演的《侠义见青天》再次饰演白玉堂一角,扮演比《包青天》好看一些,有点潇洒不羁的味儿了。
1993年《包青天之五鼠闹东京》顾冠忠饰演白玉堂,这一版猫是大名鼎鼎的何家劲。
那些年顾冠忠演过很多大侠,但是出演白玉堂的时候他已经38年,演20岁的小年轻有点吃力了。
不过虽然年纪大了一点,但是身手还是非常不错的,打戏干净利落。
1994年伍卫国、邓萃雯主演的《南侠展昭》中伍卫国饰演展昭,曾伟权饰演白玉堂。
曾伟权此时34岁,扮相不好看,戴着一个奇奇怪怪的帽子不说,耳朵上面还挂了一个大大的毛绒球,只能说造型师想别出心裁,但方向跑偏了。
曾伟权中年后长相偏敦厚,感觉更适合演老实人或者反派,这种潇洒恣意的角色差了点意思。
94年华视版《七侠五义》孙兴的白老鼠和焦恩俊的展昭,是被磕得最狠的一对,两个颜霸,简直无敌。
孙兴这个时候31岁,各种风流倜傥的古装公子信手拈来。
两人的打戏都非常漂亮,行云流水。
也难怪这一版会被大家心心念念这么多年。
1994年内地《新七侠五义》播出,张多福和寇占文分别饰演鼠猫。这好像是是寇占文演的唯一一部主角,后来就变成了二牛……
张多福后来自己也做了导演,编剧,在此之前他演过不少少侠,三次出演陈家洛、演过刘晓庆版《武则天》里的辨机和尚等。
他这一版的白玉堂也颇受认可,不过比较冷门,网上都找不到高清片源。
1995年ATV版的《新包青天》有25个单元,160集,网罗了当时最当红的一批演员。焦恩俊在演过了猫之后又演了一个鼠。
至今猫鼠同体的好像就只有焦叔一个。
这时候的焦恩俊才28岁,真可谓眉眼如画,年少华美。
他跟吕良伟饰演的猫互动非常有趣。
92年内地和台湾合拍的电影《五鼠闹东京》里,林炜饰演展昭,李志希饰演展昭。
那会李志希还不是“鬼丈夫”,重心都在电影上。出演白玉堂时他28岁,一张娃娃脸很显小。
他在片中走的是逗比路子,是只萌鼠。
2000年内地播出的《少年包青天》红极一时,这版白玉堂是张伟文演的,还是个瞎胡闹的毛孩子,应该算是鼠猫竹马版吧。
2003年版的《新七侠五义》又名《天桥十三郎》,主角是徐铮饰演的石玉昆,邢岷山饰演展昭,沈晓海饰演白玉堂,这版猫鼠都是出名的古装男神,但竟然是辫子头哦。
结局白玉堂死得也很惨。
2007年播出的《江湖夜雨十年灯》里,包拯还是金超群,展昭是关礼杰,白玉堂则是杨子饰演的。
那会儿这位霸道总裁刚30出头,突然对演戏有了兴趣,大刀阔斧地进军影视圈。
他这版白玉堂,刚出场还是有那味儿的,服装造型什么的都很给力。
漫天飞舞的雪花、鼓风机、英雄救美、营造出了很好的氛围。
但是后来,演技有点浮夸,就变成了“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了。
2009年金超群再来一版包青天——《新包青天》,50岁的何家劲再次演展昭,40岁的唐文龙演白玉堂。
少年有点显老。
老鼠轻功了起,出场跟西门吹雪与叶孤城决战紫禁之巅似的。
2010年播出的《包青天之七侠五义》还是金超群、范鸿轩、何家劲这个铁三角,白玉堂换成了上一部也参演了的陈浩民。
这一年陈浩民41岁了。
如果是段誉时期演,应该更出彩。
他这一版白老鼠,造型不够给力,各种粗布衣。
2010年《七侠五义人间道》中,万梓良演包拯,赵文卓饰演展昭,王同辉演白玉堂。
王同辉年纪也偏大,出演这部剧的时候38岁了,眼袋很重,状态不是很好。
《新神探联盟之包大人来了》是一部现代版的“五鼠案”,当初在央视播出,乔任梁饰演白玉堂。
李岱昆在白玉堂探案传奇系列电影多次饰演白玉堂,他饰演的小白鼠扮相俊美,人设对原著还原度高,受到了很多观众的喜欢。
李岱昆2015首次饰演白玉堂才23岁,年龄上占了极大的优势。
动作戏很赞,扇子、笔、刀剑在他手里都玩得很帅气,打斗戏不拖泥带水。
《五鼠闹东京》也是非常养眼的一对鼠猫组合,陈晓饰演白玉堂,严屹宽饰演展昭。
白玉堂出场的旁白介绍:刚愎自用、恃才傲物、争强好胜。
听着没一个好词。编剧肯定是嫉妒他长得帅。
虽然主演的颜值都够了,但是剧情太弱,打戏也全靠慢动作支撑,这一版没有爆起来。
唯一可以磕的也就只有白五爷和猫猫的颜了。
网大《飞天神鼠白玉堂》中李智楠饰演白玉堂,目前该片还未上线。
看了一下预告,质感好像不是很好,抠图痕迹明显。
李智楠35+了,这几年脸垮得有点狠,扮少年灵气不足了。
在预告里罕见看到了退圈多年的《少年包青天》里的“陆湘湘”。
除了上述20位演员演过白玉堂之外,还有黄新皓、王九胜、徐洪浩、周柏煊也都挑战过。
但是深入人心的好像就只有那几版颜值特别高的,像焦恩俊、陈晓等。
你看过几版?最喜欢谁的演绎?
跌跌撞撞走过11年的A岛,在一个平平无奇的二月沉没。
文|欧阳世昕
编|石灿
2022年2月的最后一天之前,没有人想到A岛会这么突然的“死去”。
这座“岛屿”论坛在过去几年里因为“动物园规则怪谈”和“A岛文学”而被更多互联网用户所知晓。2月25日,它悄然登上热搜榜,并爬升到了第四的位置,关于A岛内部矛盾与“即将闭站”的一系列信息引发了二次元圈内不小的震荡。
28日,由于事态发展,A岛再次登上热搜,@A岛匿名版的新浪微博主页也随后消失不见,只余下一行“由于博主设置,目前内容暂不可见。”
A岛是一个什么样的论坛,人们为什么对其念念不忘?它又是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走向闭站,这一过程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也是在探究和对话中,才逐渐看到了A岛模糊又鲜艳的样貌。
这个导致A岛“撕账本”的矛盾,要说很复杂,其实倒也没那么多弯弯绕绕,和许多组织商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利益问题都差不多。
之后,“酱酱酱”在私人微博中称在被移出A岛内部群聊时,还遭到暴露个人信息的威胁,并重申自己“只是想实现我的自我价值,想能够让自己的技术得到应用”,也并没有拿到对方所说的“26万”。
“26万”“十年的工资”“服务器费用”……一旦牵扯到金钱,问题便显得极其复杂、难以厘清。按照@A岛匿名版的说法,此前提到的26万是“酱酱酱”2022年年初决定“退出合伙”时的退出机制,“不是什么基本工资”;还质疑道,如果只是将自己作为打工人要工资,那“拿走服务器就不对”。在这段论述中,自我矛盾的对象变成了“挟持服务器”的“酱酱酱”。
虽然网友们普遍更为“酱酱酱”说话,认为这是一场“资本欺诈老实人”的霸凌,但这件事确实正在滑向一场“罗生门”,所有人都在整理、贴出各式各样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对这近十年间的许多大事小事进行回顾,以图通过这些碎片让自己在舆论中更具优势。
在“酱酱酱”2月27日晚间发布的微博中提到,@AzureTimm和@辰音奈奈本与TA说好不带律师,但又自己提前咨询律师、准备好了《谅解备忘书》,并在谈判过程声称“去报警了”,如今已经到双方都将通过律师诉诸公堂的阶段,这件事会如何解决,似乎还需要不少时日。
2月28日,@A岛匿名版新浪微博暂时关闭,主页显示到3月7日下午恢复。到此时,许多“肥肥”们(A岛岛民的自称)才意识到A岛的沉没,纷纷开始发出质疑,寻找“备胎岛”,A岛“沉没”的当下,岛民四散“流亡”,“B岛”网链再次被人们传播,但这个B岛是否还能重现A岛的创作与交流氛围,如今来看并不简单。
回到十年之前,“酱酱酱”还是一个高中生,当TA选择加入A岛,成为其运维人员时,是否有想过会有今天?在常常被请喝茶、负担着A岛日趋繁重的运维工作的十年里,TA又有没有想过退出?
也许我们可以回过头去,看看这座岛屿是如何被建立起来的。
跟国内的许多ACG网站一样,A岛匿名版最早源自爱好者们的“用爱发电”。
2chan最大的特征即是不用注册,用户们可以匿名发布帖子及回复。此后这种匿名讨论版迅速发展开来,在美国,还诞生了全世界最大的匿名ACGN论坛4chan。A岛可以说就是中国的匿名讨论版。
对于当时的A站管理员们来说,运营A岛(当时称AC匿名版)并非职责所在,更多是一种自发行为,也正因如此,A岛并不完全从属于A站,而是一个更偏向独立的论坛网站,这也为A岛后来的争端埋下了伏笔。
由于运营人员的重合,在早期阶段,A岛的发展紧随A站的变迁。
2014年开始,A站因管理混乱以及经常出现的服务器崩溃问题陷入了“黑暗的开端”,A站管理层频繁换血,站长赛门宣布离开,整个A站在商业化进程中陷入动荡。
在这一时期,A岛迎来了迅速发展,帖子数目不断增多,板块也不断增加,但也正由于无需注册匿名发言的特性,岛上的内容鱼龙混杂,为网站管理带来了较高的风险,同时在“为爱发电”的情况下,缺乏固定的资金与人力投入,服务器问题也时常出现。从那时起,“沉没”就成为A岛不得不面临的常态,但在管理员们的努力下,A岛也总能成功“上浮”。
这实际上是一种“表面匿名,后台实名”的模式,凭借“饼干”,A岛的管理效率也大大提升,社区氛围也得到了进一步净化。
2015年初,A站在拿到优酷土豆的融资后决定将总部搬迁至北京,大量原来的管理员决定离开A站,被称为首任岛主的光驱子也在其中,光驱子的离职为A岛的归属带来了新的问题。在混乱中,曾经的A站wiki(词条百科)的编辑者、A岛红名(在A岛中,管理员ID显示为红色)之一的ATM开始担任岛主,A岛开始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AzureTimm对于A岛的运营模式及发展方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目前A岛最大的引流渠道微博正是自AzureTimm成为岛主后才逐渐发扬光大,通过微博转载站内内容的形式,A岛吸引了一大批新鲜血液,并且拥有了更为广阔的声量。
商业化,或许是所有平台绕不过的路,“为爱发电”难以维系,走向盈利也成为必然趋势,而此次的“沉岛事件”正是A岛商业化路途中所埋藏下的“隐患”。谁也没能想到,自诞生开始,A岛走过风风雨雨11年,数次历经沉浮,克服重重阻碍,最终还是因“利益分配”走向终点。
A岛沉没后,人们开始在互联网上搜罗它残存的碎片,就像在海难现场找寻巨轮的遗骸,当它消失,人们才意识到它多么宝贵。B站、豆瓣、微博等各个网站上,人们用视频、PDF截图文件保存着A岛上的帖子。
人们为何如此怀念A岛?
除此之外,综合线还有17个版块,“黑色幽默内容”为主的“欢乐恶搞”、专门讨论女性话题的“姐妹1”,从体育文娱到技术科普、时尚购物,这里是A岛内容领域最广泛的版块。
“规则怪谈”则是A岛新兴的版块之一,它所在的岛风线也是A岛的内容核心之一。这里有A岛故事小说等各类文学出产最多的“跑团版块”,也有孕育了动物园怪谈等破圈内容的“都市传说”版块,A岛的用户们在这里进行着各种文学创作,或是各种方式的文字内容互动,这也成为“A岛文学”的兴起之地,也是最吸引新用户的版块。
让悠米最为难过的就是还在追的几个“串”因沉岛而被迫停更,“espedro市”“大洛山健步道”,她列举了几个印象深刻的帖子,“没了A岛,我去哪找这些文豪‘肥肥’呢?”。
作为一个稍显“孤立”的论坛,A岛不仅有着严格的版规和注意事项,更形成了独特的话语体系,比如用户自称时的“肥肥”,女性用户表明身份用的“卿卿”,发帖是“串”,沉贴是“SAGE”,以及各种各样对于外来用户天书一般的暗语,在这里,你还能看到在外面早已“销声匿迹”的各种颜文字。
如果要用一个关键词来总结对于A岛的看法,悠米给出的答案是“有趣”,对于喜欢看“稀奇古怪东西”的她来说,A岛彷佛一个富矿,对于它的沉没,她感到无比惋惜。“论坛本身对我的吸引力不大,我更多的是为创作者感到难过。”
有博主在讨论此次事件时认为,“作为匿名论坛,真爱粉爱的始终是创作者,是人与人之间相对有趣的讨论环境,脱离了‘人’,A岛什么也不是……反正大家只是想要一个岛,这个岛,不一定非得是‘A岛’。”
这又是论坛或者说平台的老议题:内容是对用户最直接的吸引方式,此时的平台只是提供了一个供用户们生产内容的场域;但内容生产与交流的氛围实际上是在平台与用户的共同形塑下出现的,甚至可以说以一种“互联网人文地理学”的方式演化,缺失了任何一环都不会形成今天的“A岛”。
然而,这样的一片互联网空间能否被复写?答案过于复杂。
在这座远离人群,却又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在互联网各个角落出现的“岛”上,无数个或现实或魔幻的故事被用户书写、被观察者传播,其中或许有工作到深夜时喘不过气的郁闷脑补,又或许是躺在寝室床板上突然灵光一闪的校园怪谈,这些五光十色的故事以一种亚文化的姿态,构建出属于年轻人的焦虑与不安。
大众网友在互联网信息的海洋中偶尔瞥见来自A岛的某个“串”时,产生的惊叹、不解与反思等,也在某种程度上完整了岛民们无意中的情绪表达,传递着这个群体对人生社会的独特理解与观察。
希望这次A岛的沉没也是如此,也许是B岛,甚至C岛,那份“美好的向往”终会被带至新的数字岛屿,等着孕育出新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