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落户青岛

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基地落户青岛

7月27日—28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青岛莱西组织召开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来自农业农村部及全国3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农业技术推广专家现场“论剑”,把脉我国种植业基层农技推广体系面临的问题,针对问题导向交流研讨,为今后农技推广体系改革提出建议和思路。

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荣获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授牌

山东深化重塑大农技推广体系架构,积极提升体系综合能力水平;青岛聚力打通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全链条,全面激发农技推广队伍创新活力和服务能力;湖南打造“互联网+”农技推广矩阵,开辟农业信息化服务新航道......山东省、青岛市、湖南省等八个省市(自治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会上作典型发言。

作为此次大会的主办地,青岛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经验及现场观摩环节广受好评。会上,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荣获首批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授牌,这标志着青岛市农业技术集成创新和示范推广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农技推广的蓬勃力量

农业历史已有万年,比任何行业更悠久。以历史视角看农业版图,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性决定性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农业与科技融合,加强农业科技创新,科研人员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让农民用最好的技术种出最好的粮食。上联农业科技的源头,下联技术落地的末端——农技推广系统承担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的责任重大,成绩斐然。近十年来,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突破61%、全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72%、农作物良种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农业科技整体水平迈入世界第一方阵。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加快技术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成为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方向之一。研讨会上,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科技体系处处长熊红利指出,由全国农技中心牵头创设的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主要的目的就是搭建重大关键共性技术集成创新平台,加快集成一批区域性先进性的全程综合技术模式,加快技术集成熟化和示范推广。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的现场观摩环节

目前,已经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西北、西南、华南六大种植生态区域的14个省份,布局建设国家农业技术集成创新中心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承担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熟化、示范培训等功能。

从科技到农技,从实验到实地,让更多农业科技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进市场,走向田野。为期两天的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的举办,吹响了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力量集结号,秀出藏粮于技的农业科技“肌肉”,展现出科技兴农的蓬勃力量。

藏粮于技的青岛路径

全国农技推广体系建设工作研讨会现场

产学研融合不深、科技转化成果不强、科技创新力度不够等,是当前全国科技兴农普遍面临的实际问题。“针对这些卡脖子难题,青岛农技推广工作围绕稳粮保供、绿色发展等方面,通过打造多个高标准的长期性、创新性、开放性技术集成示范基地,组建多学科融合技术团队,高效推广多项引领性技术,成功探索出新时期农技推广新路径,值得我们学习借鉴。”河南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副站长平西栓表示。

青岛农技推广工作亮点在于,以产业发展为主线,组建农业技术协同推广团队,形成农技专家指导种植大户、种植大户带动小农户共同发展的推广新机制,有效打通了农业科技的源头和技术落地的末端,畅通农业技术集成创新的全链条,让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为农民增收赋能。

在技术落地末端,布局农业技术集成示范基地和示范点,扁平化推广新技术,让科技创新直通农户,有效破解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问题。如:集成创新的小麦—玉米滴管水肥一体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从技术研究初期就组织种粮大户参与,通过对种植模式优化调整、滴管设备低成本改造、农机农艺的不断融合提升,有效破解粮食规模化生产存在的浇水难、中后期追肥难和雇工难用工贵三大瓶颈问题,攻关田连续多年实现小麦亩产800公斤以上、玉米亩产1000公斤以上超高产水平,其中“夏玉米精准滴管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入选2023年全国农业主推技术。

截至目前,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联合70多家产、学、研、推、用单位,组建10个农业技术协同推广团队,协同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和科技推广,“多元融合”农业技术创新体系和“一主多元”农技推广新格局加快构建;集成推广农业主推技术模式50多项、引领性技术20多项,入选技术推广全国全省典型案例12个,指导育种企业选育农作物新品种600多个。

产业发展的未来方向

打响种业振兴,牢牢掌握农业高质高效发展的主动权;推进农业机械化,为粮食保障和乡村振兴装上推进器;推广农业智能化,让传统农业长出智慧的大脑......青岛锚定以科技创新引领农业高质量发展,踔厉发展农业全产业链,走好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由平度乡镇农技站起步的种子企业——青丰种子有限公司,得益于科技的力量,在设立之初为攻克小麦种源“卡脖子”困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赵振东合作成立青岛首个农业科技院士工作站,从此走上企业发展快车道。近年来,企业先后培育出青丰1号、青农2号、青农6号、青农7号、青农1931等10个优质、超高产的小麦新品种,带动良种繁育面积10万余亩,年产小麦良种4万吨,销往黄淮海流域百余个县市,种植面积达400余万亩。

对产业发展精准有效赋能,是青岛农技推广工作的重点思路。具体为:以创新技术推广为抓手,培育打造蓝莓基质栽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葡萄避雨栽培等创新技术引领示范基地,成为产业发展示范样板,从而辐射带动周边形成优势产业带。此次研讨会选择的观摩地,如青岛茂芝场现代设施农业产业园、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基地企业的发展历程就充分佐证了这一点。

在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各类食用菌菌种在育菇车间整齐排列,静静成长。在这里,温度、湿度、光照、氧气、二氧化碳等全部实现可控化操作。“以科技赋能,不断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全链条智能化水平。”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宏志表示,企业深耕食用菌培养设施设备研发与制造,拥有食用菌生产培育国际领先设备和核心技术,产品年产值达3亿元。

山东艾泽福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

“今天看到的观摩园区,我们深切感受到青岛农技推广的创新力量。”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研究员刘学琴认为,避雨葡萄、鲜食玉米、设施香菇等技术及基地,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带来很多思考。一方面,这些示范基地标准高、技术新、辐射带动能力强,达到培育一个带动一片的示范效果,另一方面,现代农业技术集成和推广应用示范,对农业产业发展的引领作用,让青岛成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新模式、新业态的领航者。

这次会议既是对全国农业科技创新工作的有力推动,也是对青岛农技推广工作的有力促进。以大会的召开为契机,青岛将更大力度推进农业与科技深度融合,将科技创新优势转化为乡村全面振兴强大动能,更好稳住农业基本盘、夯实“三农”压舱石。一个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正加速到来!

青岛财经日报/首页新闻记者聂艳林

责任编辑:李冬明

本网特约法律顾问:北京市中伦文德(青岛)律师事务所李维岳、马伟中、王文贵律师

THE END
1.农资人到底有多牛?看完就彻底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农技证书招生 为了响应新形势下国家科技创新战略新要求,提升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提高农业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培养农业农村高技能人才,加快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分会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培训中心,开展农艺师、园艺师、智慧农业管理师、乡村振兴职业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0Mjg5MDM5NA==&mid=2247711938&idx=7&sn=3715236f9e98f3716964a54c0bc6200d&chksm=e8685018c7b19a207fbd20df01a1baa583c3e0a609c4c62a162d6a4e0d0372e71c73a3d43276&scene=27
2.中国农业科技推广网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科技推广中心主办,为“三农”服务农业科技信息社会化服务平台。提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实用农业技术、涉农科技产品推广应用,科技成果转化,专家服务,科技培训,科技信息咨询等农业科技与信息社会化综合服务。http://www.agricoop.net/
3.全国农技推广网全国体系联播 2024-11-28农业重大技术推广经验交流与体系建设工作座谈会在京召开 2024-11-28生物食诱剂应用技术培训班在合肥举办 2024-11-27全国农技中心组织召开油菜苗前期生产技术会商 2024-11-26第九届农药安全科学使用专题会暨害虫抗药性及综合治理技术培训班在安徽合肥举办 https://www.natesc.org.cn/home/index
4.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9月24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一行三人,到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土肥工作调研指导。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在座谈会上强调,土壤肥料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前工作要紧抓三个重点:一是全国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修订。积极推进肥料规范化,肥料指标统一化;同时建设肥料登记委员会,完善肥料登记的相关https://www.agri.cn/zx/xxlb/gx/202409/t20240928_8675172.htm
5.科技奖励中国农业科学院始终紧扣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科技需求,矢志开展科技创新与科研协作,取得了一大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成果,为我国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为我国农业科技率先跨入世界先进行列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2年至2014年,共获得国家奖成果98项,省部级奖成果565项,中国农业科学院科学技https://www.caas.cn/pub/caas/kxyj/kjjl/index.html
6.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这里是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在顺企网北京朝阳黄页的介绍页,位于中国 北京 北京市 朝阳区麦子店街20号楼全国农技中心https://www.11467.com/qiye/28318685.htm
7.全国农技中心张晔书记一行莅临我区调研指导农技推广体系工作3月24日至26日,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张晔书记一行4人来宁参加2021年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集中示范活动,并调研指导我区农技推广体系工作。 调研组围绕我区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建设等情况,重点走访了宁夏聚丰源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中化现代农业有限公司贺兰技术服务中心等三家农业社会化综合服务站,https://nynct.nx.gov.cn/wwz/zwdt_27725/202103/t20210329_2640725.html
8.2020北京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招聘人员拟录用人选公示根据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2020年度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安排,我中心两个岗位招录工作已完成考试、体检、考察等规定程序。经研究,确定种业监测处种业信息监测和供需分析职员岗位拟录用人选,张涛同志为病虫害测报处病虫害监测预警职员岗位拟录用人选,现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12月14日至12月23日,期间如有异议,https://www.offcn.com/sydw/2020/1214/610395.html
9.中国农技推广杂志中国农技推广杂志,月刊,本刊重视学术导向,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刊载内容涉及的栏目:专题要文、推广论坛、绿色发展等。于1985年经新闻总署批准的正规刊物。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审稿周期:1个月内 周期:月刊 主办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https://www.youfabiao.com/zgnjtg/
10.广西蚕业推广总站的工资待遇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怎么样桂聘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是事业单位,其职能是:1、负责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管理和建设,并对下级和基层农技推广服务组织进行业务指导;2、负责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及新品种、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和推广;3、组织实施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治;4、指导全国种子、土壤、肥料的质量监测工作,并负责国家级种子质量监测纠纷https://www.guipin.com/zixun/neirong/52065.html
1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组织专家到福建各试点开展冬作马铃薯2022年2月22日-24日,由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区试处组织的“2021-2022年度南方冬作区马铃薯区域试验承试点联合监督检查”专家组一行到南安、翔安和龙海,对我院张招娟老师主持的三个区试点进行联合监督检查。专家组成员包括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品种区试处陈应志、福建省农科院副院长汤浩、福建省种子总站站长赵杰樑、云南农https://nxy.fafu.edu.cn/d7/a1/c11499a317345/page.psp
12.中国农技推广《中国农技推广》杂志是面向全国农技推广系统的全国性综合科技期刊,由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办,出版周期为月刊,国际刊号ISSN:1002-381X,国内刊号CN:11-2834/S,出版地:北京市。 《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社着重交流我国农业推广建设经验,研究探讨农业推广改革与发展,重点介绍国家农技推广项目和农业先进技术成果,栏目内容http://www.yuntougao.com/nykx/7480/
13.中国农技推广杂志中国农技推广杂志社中国农技推广杂志 部级期刊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主办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创刊时间:1985 国际刊号:1002-381X 出版周期:月刊 邮政编码:100125 国内刊号:11-2834/S 全年订价:¥ 408.00 发行地区:北京 出版语言:中文 期刊收录:https://www.ifabiao.com/zgnjt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