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日报

在乡村振兴中,农业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作为连接科技成果与田间实践的桥梁,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产效率和收入水平。近年来,海安以“微改革”撬动大服务,在全国率先创新组建区域农业服务中心,构建以“网状服务架构、条块管理模式、精准定位目标、多元协同队伍、技术产业融合”为主要特点的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值得点赞。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市基层农技推广工作离新时代服务“三农”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面临多重挑战,亟须深入思考和积极应对。

加强体系建设,稳定农技队伍。要多渠道引进农技推广青年骨干人才,激发队伍活力。加强农业院校与基层农技部门的对接,引导更多年轻人投身农业技术事业,同时加大对在职农技人员的培训力度,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在线学习等方式,提升其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要鼓励和支持基层农技人员参加继续教育、攻读学位等提升学历层次的活动,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基层农技人才队伍。还要科学设置岗位,适当提高基层农技推广机构中高级岗位设置比例。

健全考核机制,落实职能职责。要完善考核制度,健全农技推广人员绩效考核反馈机制和工作督导机制,激发基层农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心,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建设。加强目标考核,将农技推广工作纳入目标考核,提高基层政府对农技推广工作的重视程度,保障专款专用、专物专用。

改善推广手段,提升服务质效。加大投入,提高基层农技服务的硬件设施,比如掌图仪、质量检测仪器和土壤理化性质速测仪等,提高农技人员的待遇,激励他们更好地服务于农业、农村、农民。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通过建设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平台,吸引和集聚创新资源,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快速转化和应用。同时,引导和支持农业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推动农业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创新推广机制,拓宽网络服务。农技服务不应局限于生产环节,还应向产后加工、销售等领域延伸,帮助农民提升产业链条的价值,实现产业兴旺。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通过建设农业信息服务平台、推广智能农机具、发展数字农业等方式,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基层农技人员要积极参与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便捷的农业信息服务。

THE END
1.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指标及解释.pdf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指标及解释 分类指标基础指标核心分析指标 单位级别县级、乡镇站、区域站 乡级国家农技推县管、乡管、县乡共管、县乡共管以县为 广机构管理体制主 基本情况 机构类型种植业、农机化、畜牧兽医、水产、综合 名称、组织机构代码、法人、联系人、地 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1010/8043072124006133.shtm
2.检查组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农业主管部门启动了农技人员大培训活动和学历提升计划,安排骨干农技人员到农业院校和科研院所进修和深造,提升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水平。山西省组织部门与农业主管部门共同制定并组织实施了优先从大学生村干部中录取农技人员的政策,增强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队伍的活力。截至2009年底,全国共有基层农、林、水技术推广机构13.9万http://www.npc.gov.cn/zgrdw/npc/lfzt/nyjstgfxza/2010-10/28/content_1792344.htm
3.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运行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启动全国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的通知 此文章仅供VIP会员浏览,请登陆在线数据库浏览全文在线数据库收录50万篇法律法规、裁判文书,可提供全文检索等多种组合检索方式,同时有会员收藏、自定义首页等个性功能。VIP会员服务费:960元/年,98元/月,5元/天。现在注册,网上付款,实时开通!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416707
4.全国农技推广网农业农村信息 农技中心动态 全国体系联播种子种业 节水肥料 植检植保 作物生产 体系建设 更多 公开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农事指导 专题专栏体系网站 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网站 业务系统 资料下载 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网站地图| 联系我们 您是第位访客 总访问量人次 主办单位: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地址:https://www.natesc.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