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料未来走势如何?这场肥水大会透露玄机!

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肥企需展现担当;

10月19日,作为第二十四届全国肥料双交会的重头戏,肥水与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专题论坛在山东青岛成功举办。论坛以“肥水与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为主题,邀请院士专家和企业代表共谋发展大计。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农技推广人员、有关专家、企业代表1000余人参加了论坛。现场,与会的专家代表就粮食产能提升,肥水的发展,肥料市场形势进行分析。

当今国际形势复杂多变,保障粮食安全成为农业生产的头等大事。2023年启动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意味着我国粮食总产量将稳步向1.4万亿斤的新台阶迈进。

粮食产能如何提升?过去几十年的经验表明,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必须大力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水平,坚持“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构建保障粮食安全的长效机制。

会上,中国农业大学原校长、教授柯炳生从国际国内两个维度深刻分析了我国粮食安全的新变化新形势,指出当前我国粮食数量有保障,但是质量需要提升。生产效率低,人工成本高是制约我国粮食产能和质量进一步提升的一大因素。在扩面积潜力有限的现实情况下,粮食产能提升主要靠提单产,重点要协调好耕地、科技和生产组织三大要素的关系。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政策项目,有力地支撑了我国粮食的十九连丰、连续8年站在1.3万亿斤台阶以上,取得伟大的历史性成就。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张晔强调,要紧扣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和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两大行动的目标任务,推进肥水工作相互融合,强化肥水技术集成创新和推广应用,落实科学施肥和节水农业重大行动和重点工作,发挥肥水在稳粮保供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的关键支撑作用,为建设农业强国贡献肥水力量。

肥料是粮食的“粮食”,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精准化、智能化施肥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飞虎认为,要想让节水真正惠及群众,就要大力推广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是现代农业的主要支撑技术,是实现农业设施化、规模化、自动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能使种植业最基本的两项农事活动(灌溉、施肥)实现精准化,能大大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统计,2021年,我国农业灌溉面积11.18亿亩,高效节水灌溉面积3.3亿亩,其中大田作物滴灌面积约1.3亿亩,占灌溉总面积的12%,涉及小麦、玉米、棉花、马铃薯、瓜果蔬菜等30余种作物。

当前我国在设备方面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在推进水肥一体化方面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其中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一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农艺技术措施与滴灌工程互不相适应,滴管技术的特点与优势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科学的做法应是水肥精准调控,适时适量供给,根据作物养分需求,按生育期精量施灌。”现场,尹飞虎系统总结了水肥一体化“四节、三增、两促进、一提高”的应用效果。并对水肥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指出,未来水肥一体化模式将由单项节水向综合节水发展,从水肥一体到水肥药气一体发展。

形势复杂

俄乌战争的阴云还未散去,中东地区巴以冲突再起。这几个涉事区,一个是全球主要的化肥出口国,另一个掌握着石油、天然气等化肥生产所需的关键能源。局势的动荡,也将影响全球肥料价格。

论坛现场,主办方邀请到了中农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原料肥事业部总经理杨国敏,就当前的肥料形势进行分析预测。

杨国敏指出,在政策强化、保产、保供的大基调下,今年前三季度国内化肥市场呈现高开工率、高供应量、高进口量的特点,市场需求与产能相匹配,氮、磷、钾价格已到同期低位。

以氮肥市场供应为例,前三季度,尿素市场供应充足,开工率较高,日产长期处于17万吨以上,开工率达77%以上。截至9月底,全国还拥有尿素库存37万吨,港口库存约16万吨。随着国内用肥旺季的结束,市场需求有所下降。

作为有机肥代表企业,内蒙古紫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一直深耕高品质有机类肥料,助力高效农业发展。该公司总裁李安民表示,多年来,紫牛微生物菌剂深入人心,为我国农业生产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保障。

史丹利农业集团副总裁张广忠在会上详细介绍了公司的蚯蚓测土技术。青岛海大生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单俊伟指出,青岛海大生物一直专注于海藻提取物的创新。历经23年行业沉淀,多项核心技术集成。今年,青岛海大生物全新推出了新一代天然双藻源生物刺激剂—海藻多糖SEA-D30,旨在打造特肥“芯片”。

THE END
1.全国农技推广网2024-10-0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2024年小麦秋播药剂拌种及秋冬季病虫害防控技术指导意见》的通知 2024-10-0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十六届中国国际种业博览会暨第二十一届全国种子信息交流与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2024-09-29全国农技中心关于举办第二十五届全国肥料信息交流暨产品交易会的通知 https://www.natesc.org.cn/Home/
2.[人民日报]中国农科院植保所赴苏交流土壤消毒等技术中国农科院植保所专家表示,东海县采用土壤消毒技术成功治理了连作障碍问题,对乡村振兴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其成功经验对江苏省乃至全国设施花卉和蔬菜连作障碍的治理均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https://www.caas.cn/xwzx/mtxw/ee5fdb4fcc934c618f8d5176e0abae38.htm
3.中国农业农村信息网9月24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一行三人,到自治区土壤肥料工作站开展土肥工作调研指导。 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在座谈会上强调,土壤肥料工作在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当前工作要紧抓三个重点:一是全国肥料登记管理办法修订。积极推进肥料规范化,肥料指标统一化;同时建设肥料登记委员会,完善肥料登记的相关https://www.agri.cn/zx/xxlb/gx/202409/t20240928_8675172.htm
4.农业农村部成立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农技中心为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加强肥料领域标准化工作,建立健全相关标准体系,经农业农村部研究,决定成立农业农村部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负责业务指导,秘书处承担单位为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业农村部肥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由31名委员组成,全国农技中心主任魏启文任https://nyncj.taian.gov.cn/art/2022/9/19/art_45390_10297576.html
5.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田有国处长一行到襄阳市开展花生减毒固氮调研活动本网(朱梦洁 王盾)讯 7月23日至24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肥料处处长田有国、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张奇研究员、姜俊副研究员一行先后到襄阳市襄州区双沟镇花生绿色防控试验基地、襄州区古驿镇金太阳土地种植专业合作社开展花生黄曲霉毒素等绿色防控减毒固氮效果调研活动。院党委书记李力、纪委书记黄大明、农产品安全团队及襄http://www.xyaas.ac.cn/html/getArticleInfo.do?id=4786
6.新洋丰与全国农技中心签署新一轮战略合作协议10月21日上午,第二十四届全国肥料双交会期间,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与新洋丰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签署新一轮合作协议。双方启动新一轮合作,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以新型肥料试验示范推广为核心,共同深入开展科学施肥、试验示范、技术培训、绿色种植等工作,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帮助农民增收。https://finance.sina.cn/7x24/2023-10-22/detail-imzrxtky2400751.d.html
7.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首次举行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淮滨县农技站 关怀 为推进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应用,促进农业绿色发展,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于6月29日在安徽省宁国市举行了2018年全国化肥减量增效技术培训,来自全国30多个省份的百余位技术人员、有关专家参加了此次活动。这是全国首次对化肥减量增效技术进行集中培训。 http://www.huaibinyxw.com/newsitem/278236064
8.全国农技中心关于印发《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的通知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和《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2024年全国粮油等主要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方案〉的通知》(农农发〔2024〕2号)要求,强化水肥一体化技术应用,实现玉米密植和水肥精准调控,支撑玉米大面积单产提升,全国农技中心制定了《玉米水肥一体化单产提升技术方案》,现印发给你们。 https://news.foodmate.net/2024/05/688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