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培肥方案(精选5篇)

1.扩大有机肥源,加大有机肥料的投入量

常用的有绿肥、动植物性肥源等。

2.1扩大绿肥种植面积,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

绿肥是一种养分完全的生物肥源。种植绿肥不仅是增辟肥源的有效方法,对于改善土壤也有很大的作用。由于绿肥的种类多、易栽培,合理的选择不同的绿肥品种,充分的发挥绿肥的多重生物功能,并且最大限度的提高单位面积生产量。

2.2动植物性肥源

作物的秸秆在使用前,要充分的与动物粪便结合使其充分的腐熟;人粪尿含氮高,是速效有机肥,适用于追肥,但是因为人粪尿中含有盐分,并且含有少量的有机成分,所以使用前应该充分的与植物性秸秆充分混合,用来提高有机肥含量。

2.3矿物肥源

2.4微生物肥源

微生物肥料是以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导致作物得到特定肥料效应的一种制品。它的种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微生物为原料制成制剂来作为肥料,另一种是以微生物降解的生物为原料制成的制剂作为肥料。微生物肥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并且能促进有机肥的有效分解,促进作物的生长,提高作物的生产效率。

2.5利用蚯蚓培肥地力

在耕地中适量的增加蚯蚓的数量,蚯蚓以土壤中的动植物碎屑为食,经常在地下钻洞,把土壤翻得疏松,使水分和肥料易于进入从而提高土壤的肥力,并且蚯蚓能促进未分解的有机质分解,使得有机肥充分吸收。另外死亡的蚯蚓也是含氮丰富的动物蛋白,分解之后为作物提供丰富的氮源,促进了作物的生长。

二、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

有效的增加有机农业土壤的肥源是重要的,但是对于掌握有机农业土壤的培肥技术也是至关重要的。科学合理的培肥技术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的生长。

1.合理轮作、间作,提高土壤肥力

合理的安排农作物的布局,能充分有效的维持和提高土壤肥力。豆科植物的根瘤菌是一个典型的提高土壤肥力的例子。根瘤菌可以固定空气中的氮使其转变为氮源,豆科植物熟后,根瘤菌固定的氮源还在地下,从而提高了土壤的肥力。

2.合理耕作

合理耕作,改善土壤的耕层以及地面的状况,促进水、空气、肥料、热的相互协调,为农作物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疏松的耕层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有机物质的转换。合理的灌溉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水分,同时促进了有机肥的吸收,有利于土壤肥力的调节。

3.根据有机肥的特性进行施肥

由于有机肥的养分性质以及含量差别比较大,同样的各种作物对于养分的需求以及含量的需求也是不同的。因此在施肥的时候对于农作物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不同的作物应该掌握不同的培肥技术。有机农业作物只有施够足量的有机肥才能保证农作物不减产。

4.根据土壤性质进行合理施肥

土壤的特性对于作物的生长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土壤的水分、湿度、盐碱度、温度以及微生物含量都影响着作物的生长。不同的土壤有着不同的肥力,不同的土壤适合着不同的作物生长。像北方的土壤温度较低、微生物含量少,活动能力弱,这时就需要添加一定的有机肥来促进有机质的转换,促进作物对有机物的吸收。南方土壤湿润、雨水多,会使得大量养分随雨水流失,这时就需要摄入大量的有机肥,来为作物提供养分。

三、结语

参考文献

[1]王丽颖;于宏伟.有机农业种植土壤培肥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3).

[2]王丽颖.有机农业中允许使用哪些土壤培肥和改良物质[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1(02).

[3]武春梅.无公害蔬菜生产怎样施肥[J].河北农业科技.2008(19).

根据我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对全县耕地土壤的调查分析成果,2012年继续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计划推广面积45万亩,其中水稻等粮食作物37万亩。技术应用面覆盖全县所有乡镇,为重点乡镇,三分之一以上村级建立各100亩示范片。推广配方肥23万亩。

做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的深度和广度推广,从水田到旱地,从粮食作物到茶、果、蔬等经济作物发展。进一步优化肥料产品结构,以配方肥为载体简化农民购肥、施肥程序,减少用工,增加施肥效率,做好肥料生产企业与技术推广部门的协作。

2、继续实施土壤有机质提升(稻田秸秆还田)补贴项目

年秋季,已安排落实13万亩稻草还田腐熟任务,今年上半年认真做好项目实施的跟踪检查和后续管理,做好等试验点、监测点的田间管理、观察记载、测产验收和资料收集、统计分析工作。做好2012年项目12万亩任务的前期计划工作,建立县级示范片2个片,面积2000亩以上,其他乡镇各建立100-200亩示范片,落实效果监测点5个,秸秆腐熟剂试验3个。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重点抓好秸秆腐熟剂的分发,落实到农户、到田的工作机制,确保项目工作指导、落实到位,收到实效。

3、抓好绿肥农家有机肥生产应用

为切实把发展绿肥作为耕地土壤生物培肥的措施抓好抓实,根据省市下达的绿肥生产任务,计划发展绿肥生产3万亩,其中冬种紫云英示范1万亩,建立3个县级中心片。推广发展我县传统绿肥肥田籽、蚕豌豆等,山地幼龄果发展种植园羽叶决明、大豆、花生等经济绿肥种植2万亩,同时做好食用菌生产脚料、农家肥、沼肥的调查、利用指导工作,挖掘有机肥资源利用,促进环境、卫生、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4、示范推广新肥料新产品

在水稻等粮食作物推广配方肥、专用肥的基础上,探讨示范配方肥、专用肥、有机无机复合肥、缓控释肥、微生物肥、水溶性肥推广应用,并向经济作物的水果、茶、蔬等作物发展,计划推广面积6.5万亩,其中商品有机肥1万亩。

5、做好农资化肥的市场调查和报表上报工作

根据省土肥站《关于做好2012年度全省土壤肥料专业统计工作的通知》(农土肥[2012]1号)要求,按照全国农情信息管理工作的需要和农业部对土壤肥料专业统计报表专业统计报表制度要求,做好统计数据采集、填报、审核把关等工作,坚持按每月准时上报。

6、探讨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技术工作

是商品粮基地县,耕地面积多,土地利用率高,对耕地质量保护、土壤培肥,防止破坏性利用耕地、防止耕地污染等方面,开展监控与管理探讨。另一方面,随着耕地占补平衡政策的施行,耕地垦复、开垦数量将增加,耕地后备资源情况,新开垦耕地质量认定和技术方面的工作指导,都会有需求,有必要开展这方面的探讨工作。

7、加强管理、落实保障措施

(1)加强项目实施机构组织建设,根据各项目性质和任务要求,建立相应的县乡项目实施管理和技术指导组织,制定完善的责任制,做到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做好与有关部门紧密配合,加强沟通工作,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项目实施管理

根据省市下达的项目实施要求,编制项目实施方案,严格按方案细则执行;认真抓好项目公开、招投标和项目总结分析,确保每项目达到良好以上成绩;做好财务管理,督促并做好项目经费支付使用的专款专用。

(3)、积极开展科技试验、示范、为新技术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土肥技术推广工作坚持试验、示范、推广的工作方法,以探讨生产问题,开展科学试验,增强新技术,新产品的应用可靠性、适用性,便于指导生产。要求项目乡镇农技站根据所所承担的任务,认真做好试验、示范,抓样板、立标牌,树典型。

(4)、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努力提高技术应用效果:

该项目于2011年9月26日经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立项(赣市国土资发[2011]138号),项目建设总规模217.80亩,预计新增耕地(均为旱地)192.15亩,预算总投资128.87万元,该项目属耕地占补平衡项目。项目实施后,不仅能增加耕地面积,解决我县补充非农业建设项目报批占用耕地的耕占指标,还将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其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十分明显。

二、组织领导

成立镇村等二个镇三个村复垦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其组成人员如下:

三、责任分工

(一)县政府办负责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

(二)县财政负责资金的拨付和监督等工作。

(三)县国土资源局负责项目资金的管理、组织项目招投标、项目工程管理、技术指导、资金拨付审核、组织项目竣工验收及报备等工作。

(四)县监察局负责项目的监察工作。

(五)县审计局负责项目建设资金的监督、审计等工作。

(六)县林业局负责项目区土地权属调处等工作。

(七)县水利局负责项目区农田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等工作。

(八)县水保局负责项目水保方案的审批,水保工程建设的技术指导、工程质量的监督检查验收等工作。

(九)县农业和粮食局负责项目复垦地块的质量监督检查、新增耕地土壤检测等工作。

(十)县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负责项目招投标工作的协调、管理及监督等工作。

(十一)镇政府、坝镇政府负责所在地项目区租地、地上附着物补偿和清理、权属调整、纠纷调处,复垦后的新增耕地落实耕作主体及后期管护等工作。

(十二)县司法局负责项目区涉及的争议事宜进行人民调解。

(十三)县公安局负责项目工程实施期间安全稳定、依法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等工作。

四、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项目由土地平整、农田水利、道路工程和其它工程组成。

(一)土地平整工程由以下单项组成。项目区土地平整工程投资37.72万元,具体包括田块土方平整、土地翻耕和田埂修筑。

为了更好地满足项目区农业耕作需求,结合排灌沟渠和田间道路进行平整土地。规划设计将项目区以每个田块作为一个土地平整单元,分别进行平整。项目区推土机推土工程量为55414.88立方米(矿区43295.89立方米,坝矿区12118.99立方米),修筑田埂956.68立方米(矿区694.83立方米,坝矿区261.85立方米),对矿区的废弃蓄水池采取回填方式平整,填方量为234立方米,坝矿区2091.52立方米,土地翻耕192.15亩

(二)农田水利工程由以下单项组成。本项投资额52.78万元,具体包括排灌工程及水工建筑物工程。

排灌工程:项目区新建农沟2577米(矿区1595米,坝矿区982米),斗沟399米(矿区399米),维修斗沟204米(坝矿区204米)。

水工建筑物工程:过生产路涵管4座(矿区2座,坝矿区2座),跌水16座(矿区11座,坝矿区5座),沉砂池16座(矿区7座,坝矿区9座),蓄水池5座(矿区2座,坝矿区3座),维修堤坝30米,挡土墙33米。

(三)道路工程由以下单项组成。本项投资额5.20万元。

道路布置和田块相结合,并与周边交通道路相衔接,以便农民生活和农业生产。主要田间路沿现有的田间路布置,生产路结合沟渠布置。

项目区新建生产道路共1157米(矿区542米,坝矿区615米),维修田间道813米(矿区481米,坝矿区332米)。

(四)其他工程

本项工程投资额为3.57万元(不含后续土壤培肥费3.84万元)。包括:192.15亩新增耕地土壤培肥;田坎上条播草籽1.17公顷;植沙树560棵。

五、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约128.87万元。其中项目预算投资120.99万元,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3.27万元,奖励经费约4.61万元。

(一)项目预算投资约120.99。包括工程施工费,前期工作费,工程监理费,竣工验收费,业主管理费,不可预见费和新增耕地土壤培肥费。

1.工程施工费99.27万元。包括土地平整、农田水利、田间道路、其它工程。

2.前期工作费5.6万元。包括土地清查费,项目可行性研究费、项目勘测费、项目设计与预算编制费,项目招标费。

3.工程监理费1.49万元。委托具有工程监理资质的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全程监督与管理所发生的费用。

4.竣工验收费6.24万元。包括项目工程验收费,项目决算编制与审计费,土地测量费,土壤检测费等。

5.业主管理费2.25万元。项目承担单位为项目的组织管理所发生的各项目管理性支出。

6.不可预见费2.30万元。

7.耕地开垦后二年土壤培肥费3.84万元。

(二)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3.27万元。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用按每亩150元包干拨给乡(镇),总计32670元,具体为:镇167.73亩×150元/亩=25159.5元,坝镇50.07亩×150元/亩=7510.5元。

(三)奖励经费约4.61万元。为提高镇和坝镇、涉及的三个村和县国土局的工作积极性,确保项目顺利验收,参照兄弟县(市)和我县中寨乡村等三个乡(镇)七个村土地开发项目的做法,对镇和坝镇、涉及的三个村和县国土局按验收实际新增耕地面积每亩各80元进行奖励,预计新增耕地192.15亩,预算奖励经费4.61万元。

七、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

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由镇政府、坝镇政府负责。租地及补偿费用按项目规模每亩150元在本实施方案批准后一周内拨给乡(镇),总计3.267万元,由镇、坝镇二个乡(镇)在2011年12月22日前包干完成并做好纠纷调处工作。

八、工程招投标

2011年12月1日至12月7日公告,2011年12月3日至12月10日报名,2011年12月22日开标。

(二)招标方式

为保证工程质量和便于项目管理,本项目为一个标段,由县土地整理中心担任业主,实行委托招标组织招标。

(三)评标方法

本项目工程采用合理低价法进行评标。

(五)投标保证金:投标保证金5万元,投标保证金必须从潜在投标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所在地基本帐户(不含设立的分公司或办事处的帐户)转入招标人指定帐户;投标人必须在进帐单中填写工程名称、投标单位全称、开户行、帐户,以便退回未中标单位的保证金,否则由此造成的损失,由投标人自行承担;中标者的投标保证金可充抵履约保证金,未中标者在中标者签订施工合同后5日内退回(不计利息)。

(六)履约保证金:中标单位在签订施工合同前必须交纳履约保证金10万元,在完成总工程量的25%时退还(不计利息)。

九、工程进度计划

(一)镇政府、坝镇政府、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2011年12月5日前按项目批准范围确定项目区。

(二)镇政府、坝镇政府2011年12月22日前全面完成租地及地上附着物补偿工作。

(三)2011年12月25日开工建设,2012年2月24日工程完工,2012年3月25日前完成初验,2012年4月底前完成终验。

十、质量管理

(一)质量标准。必须按照《土地开发整理标准》(TD/T1011-1013-2000)以及批准的项目规划设计书所确定的建设标准执行,项目必须按审批的规划设计书实施,单项工程必须按照交通、水利、农业等行业标准建设,组成分部工程的分项工程,按照有关施工规范及技术规范施工。

(二)质量监督控制。工程施工实行监理制度,质量监督分专业监督和工期监督,施工前进行基础条件检验,施工中进行隐蔽工程监督验收,工程完工进行全面验收。施工单位建立全面质量保证体系,设置专门的质量检查机构,配备专职质检人员,完善质量检查制度,建立工程技术档案。监督人员对任务工艺、材料设备等进行无条件下的检查和监督。

十一、资金管理及工程款支付办法

(一)由县土地整理中心开设镇村等二个镇三个村土地复垦项目专户,独立核算,根据合同约定的工程进度、质量标准、各项工作的进展拨付资金。

(二)工程款按工程进度支付,完成工程量的25%,退还履约保证金,完成工程量的50%,预付工程款40%,完成工程量的80%,再预付工程款的20%,工程全面完工后再支付20%,审计结果出来后再支付10%,余款作质量保证金,若无质量问题或保修达标,竣工验收后一年后付清,不计利息。工程款的支付由施工单位申请,监理人员、项目工程管理单位负责人、县土地整理中心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项目领导小组组长签字后,由县土地整理中心项目专户中支付,以上款项凭税务发票付款。

(三)财务监督检查由县审计局负责,受上级主管部门及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监督检查。

(四)项目工程竣工决算由县土地整理中心牵头编制后,再提交县审计局审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农业用水生产效率为核心,以项目为抓手,立足田间节水,集中开展农田节水技术模式的集成;以种植业主导产业为基础,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整合资源,建设一批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区;以科技示范户和种田大户为纽带,树立典型,辐射带动,全面普及农田节水技术,实现节约用水和高产高效双重目标,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根据灌南县农田区域的自然条件、优势农作物布局、水资源特点和农田节水发展状况,选择有代表性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开展示范。拟在我县建立三个农田节水综合示范区,即:花园乡设施农业种植区、西北片(宁连路)旱作区、长茂镇设施农业种植区,每个区建立1-2个高标准农田节水示范带。通过示范建设,宣传普及农田节水理念,展示农田节水技术及装备,在精灌农业区达到节约灌溉水10-20%,玉米、水稻等旱粮单产提高10%以上,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单产提高20%以上;在水田灌溉区亩节水lOOm3左右,肥料利用率提高3~5%,水稻增产5%以上。

三、示范内容

因地制宜建立不同区域、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节水示范区,如花园乡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西北片(宁连路)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长茂镇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

花园、长茂设施农业防污节水综合示范区:在设施农业及适宜喷微灌的大田作物区,以精确灌溉、节约用水和提高效益为核心,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特点,示范喷灌、微灌、小管出流灌以及水肥一体化、膜下滴灌等技术,实现水肥资源科学利用。在水稻田推广湿润灌溉、交替灌溉等技术,强化田间水分调控,促进水肥耦合,以水控肥、以水调肥,减少浪费,减轻环境污染。

西北(宁连路)旱作节水农业综合示范区:建立土壤墒情监测点,推广节水型作物栽培与种植技术,实现示范区农业用水变化状况的监控与信息化,示范推广测墒节水灌溉、小畦灌溉、低压管灌等技术,形成高效节水农业的发展模式。

四、工作重点

1示范区建设

根据灌南县农田节水类型,选择代表性强、集中连片、交通便利的地点建立示范区。筛选确定针对性强、实用性好、效果佳的农田节水技术模式进行示范推广。

1.1示范技术

农田节水技术模式在当地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技术成熟,简便易行,农民迫切需要,具有很强的示范带动作用,发展潜力较大,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1.2示范作物

示范作物为当地的主导作物,具有培育支柱产业的潜在优势。

1.3示范规模

每个示范区的规模在200亩以上。

1.4示范标牌

示范区设立统一标牌,标明创建单位、责任人、目标任务、技术要点等内容,方便农民学习,接受社会监督。

2制定方案

示范区按照县农委方案总体要求,制定本县区域农田节水示范活动实施方案,明确目标任务,落实责任分工,细化技术措施,配备工作人员,创造工作条件。

3指导服务

县农委将邀科研教学院有关专家组建专家组,负责制定技术方案,开展技术培训和指导,及时有效地帮助农民解决技术问题。

4技术研发

对不同技术模式、不同灌溉制度和不同设备及抗旱剂、保水剂、缓控释肥、微灌用水溶肥料等开展示范对比,筛选出适合当地、简便易行的农田节水技术集成模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示范应用效果。

5墒情监测

在每个示范区设立土壤墒情监测点,适时开展墒情监测,为当地种植生产、农田节水技术示范推广和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6观摩学习

充分发挥示范区的展示带动作用,在关键农时季节,采取多种形式,组织农民观摩学习。在示范现场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解答农民技术疑点,帮助农民掌握技术操作要领。

7总结验收

五、工作原则

建立农田节水示范区,推进农田节水是节水型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也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工作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1坚持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

充分利用已有的工程设施条件,在建设完善混凝土渠道和低压管灌、暗管排水等节水工程的基础上,把工程措施与农艺、农机、生物、化学等措施相结合,建立和完善田间蓄水、保水抗旱、节灌补水和土壤培肥等综合节水技术体系,增强抗旱节水综合能力。

2坚持田间节水与综合管理相结合

灌南县节水农业建设中对输水渠道等工程节水措施比较重视,也有固定资金的投入渠道。而对以生物和农艺、农机措施为主的田间节水措施则重视不够,投资安排较少,这种状况严重影响了灌南县节水农业发展。田间节水是农业节水的薄弱环节,也是重点环节,潜力很大,诸如合理耕作增加土壤蓄水,地面覆盖增强土壤保墒能力,调整种植结构,培育抗旱品种,通过微灌施肥达到以水控肥、以水调肥等技术措施应大力推广。要坚持把农业节水耕作的重点放在田间,加强工程、设备、农艺和管理等措施在田间的集成创新,建立“蓄一集一保一节一用”综合节水技术体系。

3坚持常规措施与技术创新相结合

在巩固常规节水措施的基础上,引进、消化和吸收国内外先进节水农业新技术,坚持农业节水模式多样化发展。因地制宜修建防渗渠道,发展管道输水灌溉,在设施栽培、果园茶园等附加值较高的经济作物种植地区大力发展喷灌、微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推广应用适合县情的节水工程新技术和农艺新技术,努力提高农业用水效率,为现代农业发展服务。

4统一规划与坚持分类指导相结合

在统一规划、强化宏观引导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特色、经济基础,针对突出问题,实行分类指导。

5坚持典型引路与整体推进向结合

农田节水涉及范围广、技术要求高,应坚持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要认真总结已有的农田节水模式,注重技术的创新,并树立典型。要重视抓好示范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和基层农技人员的主力军作用,示范技术,创造经验,带动面上工作开展。

六、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县农田节水办公室,由县农委主任耿学双同志挂帅,分管领导孙延良同志牵头,成金华同志为主要责任人,同时增加技术骨干若干名。

2加强工作督导

县农委将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对农田节水示范活动进行督导,加强检查,督促各项任务及技术措施到位情况,完成农田节水目标任务。

3强化资金保障

县农委将多方筹措资金,积极争取市、县财政和有关部门支持,尽可能将农田节水列入政府支农资金预算范围,增加经费投入。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建设;问题;对策;发展

中图分类号:F301文献标识码:ADOI:10.11974/nyyjs.20161033144

1唐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现状分析

2浅析唐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所谓的高标准农田,其主要特点是土地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集中连片、生态良好,符合现代化农业和经营的基本要求,同时农作物产量能够保持高产稳产的状态。但是唐山市高标准农田建设仍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目前情况分析,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农田建设项目全面性较差

3建议及措施

3.1制定完善的规划方案

3.2建立以政府主导、各部门协调的工作机制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高的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内容较多,需要各部门之间的良好的配合、协作来保证建设工作的顺利完成,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坚持统筹规划、协调落实、整体推进的基本原则,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主导作用,同时落实各部门的建设责任,并建立有效的部门协调机制,以保证农田建设项目的圆满完成。

3.3保证投入资金的经济效益

高标准农田建设应当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组织和农民的力量,在坚持以政府主导、部门协调的前提下,整合投入资金,力求实现每一分钱都用到实处,特别是对农业、水利、国土以及财政部门的涉农资金使用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聚合,为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完成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

4结论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但我国大部分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导致高标准农田建设进程缓慢,影响我国农业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各地区应当加大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重视力度,并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建设方案,为我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THE END
1.肥沃土壤的秘诀探究氮肥在农业中的至关重要作用提高作物产量 氮是一种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元素,对于植物叶绿素合成具有决定性作用。当植物体内缺乏足够的氮时,它们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从而限制了它们能够制造果实和其他组织。这意味着,如果不适当补充氮,可以导致农作物产量显著下降。而通过施用适量的氮肥,可以保证土壤中有足够的可用态硝酸盐,使得作物能够获得必要的营养,从https://www.cjan6a6c.cn/mei-ti-bao-dao/421204.html
2.烟草废弃物利用研究10篇(全文)美国有2万多个生态农场遍布全国各地, 在实践中采用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先进的有机废弃物和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在美国, 秸秆还田十分普遍, 不但小麦、玉米等秸秆大量还田, 而且大豆、番茄等秸秆也尽量还田。据美国农业部门统计, 美国年生产作物秸秆4.5亿吨, 占整个美国有机残物生产量的70.4%, 秸秆还田量占秸秆生产量https://www.99xueshu.com/w/ikeyuw97dg41.html
3.农谚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主要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A农谚有“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肥料主要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A.水B.无机盐C.有机物D.营养物质-e卷通组卷网https://zujuan.xkw.com/6q15891583.html
4.有机肥料的作用使用方法怎么选择摘要:有机肥料对于农作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有机肥里面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能满足植物的生长需求。在农业活动中,施肥至关重要,任何一种农作物都需要用到有机肥料。那么你知道有机肥料有哪些吗?有机肥料具体有哪些作用?怎么制作和使用有机肥料?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有机肥料的相关知识,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cnpp.cn/focus/27153.html
5.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生物真题卷及答案解析.docx()A.藻类植物 B.苔藓植物 C.蕨类植物 D.种子植物6.农谚“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肥料的作用主要是给农作物的生长提供()A.有机物 B.水 C.氧气 D.无机盐7.用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时,视野中数量最多的细胞是()A.白细胞 B.红细胞 C.血小板 D.血浆8.中国是裸子植物的故乡,以下属于裸子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663751.html
6.生物有机肥的主要作用生物有机肥是一种以有机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分解、转化和腐熟等过程制成的一种肥料。它具有营养丰富、肥效持久、无污染、无公害等特点,被誉为“绿色肥料”。生物有机肥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土壤肥力、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有机肥的主要作用如下: http://www.wyxwfkj.com/news/info254.html
7.三农知识竞赛试题题库A A农业土地利用 B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C农作物产量 D农村劳动力及就业 110.2004年1月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强调农民增加收入问题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全局。农民增加收入A A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B有助于巩固农业的基础地位 C有助于实现社会成员财产的均等化 111.我国https://www.360wenmi.com/f/filek5i54fo3.html
8.美国加多邦国际集团公司产品推介美国加多邦国际集团专注作物健康,挑战作物高产极限,服务中国农业,给你的土壤和作物提供更好的营养、高产、健康方案。 加多邦公司根果多配合大量元素水溶肥使用效果明显,对作物中后期作物的品质,产量都有很好的提升。 加多邦作物营养国际集团桶装液体冲施肥,是一种生态功能型液体肥料,它通过生物螯合、生物发酵、生物浓缩https://www.meipian.cn/2937byot
9.有机肥俗称农家肥,肥效长且能改良土壤,是促进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农家肥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还含有一定数量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经过细菌、真菌等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可以转化为含氮、磷、钾等的多种无机盐,能被植物直接吸收和利用,肥效持久、但见效慢.故选:C 肥料主要包括农家肥和化学肥料两大类,化肥虽然肥效快,但用久了容易造成土壤板结等现象,不利于长期使用.农家肥同化肥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f1d29325589c78662558d85366c86cd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