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俄乌局势推升农业生产成本,我国农产品价格易涨难跌

我们认为,俄乌局势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全球农业生产和贸易产生影响:

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生产成本提升,价格易涨难跌。一方面,进口波动不会是扰动国内农产品供应的主要因素。我国谷物进口依赖程度较低,2021年乌克兰出口至我国玉米总量仅占全年消费量的2.57%。另一方面,原油、化肥等大宗商品涨价带来输入性成本上涨是关键。叠加外盘农产品价格上行催化市场看涨情绪,预计将驱动玉米等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

风险

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自然灾害、政策扰动致农产品价格遭遇不可预测风险。

正文

俄乌冲突将显著扰动全球玉米、小麦供应链

俄罗斯、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玉米、小麦净出口国,且占比不断提升

俄乌两国均为全球玉米、小麦贸易链中的重要净出口国。据UNComtrade数据,2021年全球玉米出口量1.97亿吨,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分别出口0.04/0.25亿吨,出口量分别占全球2%/13%,分列全球第七、第三。2021年全球小麦出口量2.07亿吨,其中俄罗斯/乌克兰分别出口0.32/0.20亿吨,出口量分别占全球16%/10%,分列全球第一、第五。

图表1:2021年全球玉米、小麦出口国分布

俄乌玉米、小麦种植面积持续扩张,出口量占全球出口比重不断提升。据UNComtrade数据,2010-2021年间,俄罗斯/乌克兰玉米出口量占全球之比提升2pct/10pct至2%/13%,小麦出口量占全球之比提升8pct/7pct至16%/10%。出口量占比的提升来自种植面积的扩张和单产的增长。据USDA数据,俄罗斯自2010年-2021年间,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累计增长175%/27%,单产累计增长78%/43%。乌克兰自2010年-2020年间,玉米/小麦种植面积累计增长100%/18%,单产累计增长76%/66%。

图表2:俄罗斯、乌克兰在全球玉米、小麦出口量占比持续提升

图表3:2010年以来,俄罗斯、乌克兰玉米、小麦种植面积、单产持续增长

玉米、小麦售价相对较低,是驱动两国出口占全球比重不断提升的核心原因。玉米方面,据FAO数据,2020年乌克兰玉米在岸价为173美元/吨,与美国等全球玉米主要出口国价格接近,考虑到乌克兰地处黑海地区,面向中国、沙特、埃及等主要采购国家运输距离较短,到岸价格竞争力较强。小麦方面,据FAO数据,2020年俄罗斯小麦在岸价为170美元/吨,较全球其他主要出口国更低,加之与主要采购国家沙特、伊朗、约旦等距离较近,进一步提升产品价格竞争力。

图表4:全球主要玉米出口国在岸价对比

图表5:全球主要小麦出口国在岸价对比

冲突将从农时、耕地、物流三个维度扰动俄乌玉米、小麦的种植和出口

农时维度:当前正值玉米出口和冬小麦种植窗口期,即将进入玉米种植窗口期。10月至次年5月是俄乌玉米出口主要时期,9月至次年7月是冬小麦种植主要时期。我们预计,当前俄乌冲突将对玉米的发运出口和冬小麦的种植管理形成较大扰动。此外,每年4月开始的玉米种植季即将开启,我们预计将拖累乌克兰玉米种植进展。

图表6:当前正值俄乌玉米出口和冬小麦种植关键时期,即将进入玉米种植窗口期

耕地维度:本次俄乌冲突的主要发生地与两国主要农业种植带存在较大幅度重合。当前俄乌冲突集中于乌克兰北部和南部区域,一方面上述区域均接壤俄罗斯主要农业生产区,另一方面,北部和中部区域是乌克兰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主力种植区域,我们认为若冲突持续将提升其生产和出口受损的风险。

图表7:俄罗斯主要耕地分布在西部,与乌克兰接壤

图表8:乌克兰玉米、小麦、大豆产量分布图

物流维度:地缘冲突导致的黑海区域敖德萨港等重要港口关闭,将加剧短期农产品紧缺。当前正值乌克兰玉米出口关键时期,主要出口港包括黑海港口敖德萨(Odessa)。据港口圈,作为乌克兰最大的港口以及黑海地区的重要港口之一,敖德萨港承担了乌克兰每年约3/4的水路运输量。自2月24日起,乌克兰最大港口敖德萨被军方叫停商业航运,我们预计也将加剧短期农产品贸易短缺情况。

全球玉米、小麦库消比分别降至8/13年来新低,俄乌冲突或放大供需缺口

全球玉米/小麦库消比(不含中国)在2021年降至10%/21%,分别为8/13年来新低。玉米方面,由于中国玉米临储政策取消后带来玉米进口需求不断提升,叠加全球燃料乙醇用及饲用需求的稳步提升,全球玉米库消比(不含中国)自2016年以来持续下滑,2021年降至10%。小麦方面,由于在饲用替代需求方面与玉米挂钩,全球小麦库消比(不含中国)也持续下滑,2021年降至21%。我们预计俄乌冲突将加剧全球农产品供需基本面偏紧的局面。据2月USDA预测数据,2021/22种植季全球玉米总产量12.05亿吨,总消费11.95亿吨,供需保持紧平衡状态;2021/22种植季全球小麦总产量7.76亿吨,总消费7.88亿吨,供给存在一定缺口。我们测算,根据2月USDA预测数据,极端情况下若乌克兰春耕受到实质影响,全球玉米/小麦供给量最高会减少3%/4%,缺口将进一步放大。

图表10:全球玉米/小麦库消比(不含中国)分别降至8/13年来低位

油价上涨将推升农业产业链成本及生物能源替代需求

成本端:油价上行将直接推升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成本

图表11: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拆分

需求端:生物能源替代需求提升,拉动玉米等农产品价格上涨

图表12:生物能源原料农产品全球主要需求拆分

俄罗斯化肥出口存下降风险,将推升全球农业生产成本

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氮/磷/钾肥出口分列全球第1/4/2名

俄罗斯在全球化肥贸易产业链中影响较大,若化肥出口量下降将显著提升全球农业生产成本。一方面,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若出口量下降会大幅减少全球化肥供给。据FAO数据,2019年俄罗斯氮肥、磷肥、钾肥出口量分别为719/295/647万吨,分别占全球出口量的15%/14%/19%,分列全球第1/4/2名。另一方面,制裁会影响化肥的货运和出口,并进一步推升肥料价格上涨。以白俄罗斯钾肥出口被制裁为例,欧盟于2021年6月宣布禁止直接或间接进口、购买和转运白俄罗斯的氯化钾。据FAO数据,白俄罗斯在2019年出口632万吨钾肥,是全球第三大钾肥出口国。受上述供给下降因素影响,2022年3月我国钾肥现货价格已较白俄罗斯受制裁之前的2021年5月上涨98%至4550元/吨。随着地缘冲突推进,俄罗斯遭遇类似欧美制裁概率风险提升,化肥价格存在持续上行风险。

图表14:2019年俄罗斯化肥出口量占全球出口量之比

对我国农产品价格影响:生产成本提升,价格易涨难跌

谷物进口扰动较小,原油、化肥涨价带来的输入性成本上涨将是关键驱动

我国谷物进口依赖较低,俄乌农业生产贸易波动对我国谷物供给基本面影响较小。一方面,我国玉米、小麦进口占消费之比仍然较低。据USDA数据,2020/21年种植季,我国玉米/小麦进口量占消费之比分别为10%/7%,仍处较低水平。另一方面,俄乌对华出口农产品中,仅乌克兰出口至我国玉米占比较大,但绝对值较小。据海关总署,2021年乌克兰出口至我国的玉米总量仅为732万吨,占我国2021年全年玉米消费量的2.57%。我们认为,俄乌农产品生产及贸易波动对我国谷物供给基本面实质影响较小。

图表15:我国玉米、小麦进口量占消费量水平较低

原油、化肥等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带来的输入性成本上涨,我们预计将成为农产品价格上涨关键驱动。一方面,原油价格上涨会通过燃料费用传导至我国农业生产,我们认为与原油价格相对敏感的小麦、水稻、玉米等粮食作物成本将有所抬升。另一方面,化肥价格的上涨也对生产成本形成直接推动。化肥是农资产品中投入最大的一项,在主粮种植的亩均成本中普遍占比超过10%。据《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2020年我国玉米/水稻/小麦/大豆总成本中,化肥费用投入占比分别达13%/11%/15%/7%。随着化肥价格上涨,生产成本提升驱动下的农产品价格上涨概率较大。

图表17: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原油、主要化肥价格均显著上涨

市场看涨情绪浓厚叠加成本上行,我们认为将驱动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玉米方面,受外盘价格上涨情绪影响,国内玉米现货价格小幅上涨,但考虑到玉米进口实质对我国玉米供给影响较小,我们预计进一步催化价格上行概率较小。小麦方面,外盘小麦价格快速上涨叠加国内冬小麦长势不确定性较大,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快速上涨。据农业农村部,主要系2021年秋汛影响冬小麦大面积晚播,导致1.1亿亩小麦是晚播麦,占小麦种植面积1/3左右,夺取夏粮丰收面临一定挑战和困难。往前看,一方面,在全球农产品库消比低位背景下,地缘政治冲突催化全球粮价快速上涨,国内市场看涨情绪明显提振。另一方面,在原油、化肥价格的上涨传导下的生产成本上行驱动下,我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存在较大上行压力。

图表18:CBOT玉米、小麦价格快速上涨

图表19:国内小麦价格快速上涨,玉米价格小幅上涨

投资建议

首先,俄罗斯、乌克兰均为全球重要的玉米、小麦出口国,俄乌局势或将扰动全球玉米、小麦供应链,其传导机制包括农时、耕地、物流三个方面。其次,我们认为油价上涨或对农产品价格形成扰动。在成本端,油价上行直接推升农产品生产及运输成本,在需求端,则拉动生物燃料需求进而拉升农产品需求及价格。最后,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化肥出口国,氮/磷/钾肥出口分列全球第1/4/2名。我们认为俄罗斯化肥出口量存在下降风险,将推升全球农业生产成本。

从对我国的影响来看,市场看涨情绪浓厚叠加成本上行,我们预计将驱动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进一步上涨。一方面,在全球农产品库消比低位背景下,地缘政治冲突催化全球粮价快速上涨,国内市场看涨情绪明显提振。另一方面,在原油、化肥价格的上涨传导下的生产成本上行驱动下,我国玉米、小麦等农产品价格存在较大上行压力。

THE END
1.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有机肥微生物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是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以下是一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一、合理施肥 测土配方施肥:根据土壤测试结果和作物生长需求,制定科学的施肥方案,避免过量施肥。通过精准施肥技术,可以减少化肥的浪费,提高肥料利用率。 使用有机肥:有机肥来源于动植物残体、排泄物等自然物质,经过微生物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60P85M05567AQ8.html
2.山西省2021年农业生产主推技术1.技术概述:该技术通过选用优质专用品种、休闲期适时深翻、磷肥耕种分施、增有机肥减化肥、适期探墒沟播等措施,达到品种提质节水、耕作蓄水保水、培肥养水、氮磷互作高效。累计推广100余万亩,亩平均增产12.2%,年度产量波动减轻15%。实现了旱地小麦抗旱稳产和优质绿色生产。 http://www.ampcn.com/info/content.asp?newsid=28752
3.财政部关于对种粮农民柴油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增支实行综合直补的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完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综合配套改革方案和有关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6]16号)和国务院有关精神,对种粮农民(含国有农场的种粮职工,下同)因成品油价格调整增支给予补贴,并综合考虑今年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预计增支因素,在今年原定由粮食风险基金安排的粮食直补资https://www.66law.cn/tiaoli/99620.aspx
4.新时代农垦2023十大热带作物重大技术创新成果展示香蕉、荔枝、芒果是我国热带三大主要水果,种植面积1700余万亩,年产值1100多亿元,是热作地区农民增收、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由于热作地区气候高温多雨,病虫害多发重发、肥料流失严重,再加上盲目追求高产高效,生产中过量施用化肥农药问题十分突出,果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形势严峻。 http://www.farmchina.org.cn/ShowArticles.php?url=U28GY1w8CD0FNFIyVGcIblE2&eqid=8130acb80001a9e4000000046492539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