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肥是有机物综合体的通称,包括畜禽粪便、农业废弃物、生活垃圾、城市污泥等肥料,有机肥料中含有大量有机物质,包括糖类、蛋白质、氨基酸、核酸和维生素、激素、抗生素等生理活性物质,对作物生长发育有特殊作用。
1.2提高土壤生物活性
1.2.1土壤动物蚯蚓是疏松土壤的好帮手,是生物改良土壤的巨大动力资源。蚯蚓可利用有机残体作为生命活动的能源和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不但将有机残体水解为同化的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而且能分解出较稳定的物质,并能使这些有机物和无机物转化成植物易利用的可给态养料。蚯蚓粪便亦含有丰富的无机氮和可溶性磷、钾养分及微量元素,是作物有效养分的重要肥源。蚯蚓本身含有50%~70%的蛋白质,蚯蚓死后,其躯体分解,亦向土壤释放植物需要的营养物质。另外,蚯蚓在土壤中钻孔,可提高土壤通透性。土壤动物活性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一项指标。施用有机肥的地块,土壤比较疏松,蚯蚓比较多,应增施有机肥促进蚯蚓生长繁殖,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1.3维持养分平衡,减轻连作障碍
作物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十多种营养元素,目前任何一种化肥都是无法完全代替的。施用有机肥是维持作物在土地系统中养分平衡的重要措施,有机肥作用如下:
一是既向作物提供大量元素,又提供微量元素。
二是既向作物提供无机养料,又提供有机养料和抗生物质。
三是既向作物提供提供必要元素,又提供有益元素。有机肥中除上述16种作物所需要的元素外,还含有对作物生长有益的硅、钴、硒、钠等元素。
四是既向作物提供固态养料,又提供气态养料。有机物在腐化分解过程中会释放二氧化碳,可提高作物冠层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强光合效率,进而提高作物产量。
五是有机肥是长效肥。有机肥料是一种缓效性肥料,有机肥料中的元素除了钾元素外,绝大部分与有机化合物结合在一起,或以有机状态存在,只能通过矿物质转变成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或无机状态后,才能被作物吸收。有机肥作为作物基肥,前期不烧苗,后期不脱肥,可延长作物根系和叶片的功能期。
2以地养地,养用结合的耕作模式
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应用,在采用绿肥或利用绿肥与农作物间作套种等模式改造旱薄地、低产田,提高土壤肥力、增肥地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发展,积累了一定的成功经验,大大促进了土壤肥力的改善。
2.1田菁与小麦轮作
前些年在豫东黄河两侧低洼易涝花碱地采用大型机械深耕后种植田菁。经过一个夏季,田菁生长1m左右,秋末粉碎翻压,整地种麦。麦苗长势良好,无盐害黄苗现象。来年开春小麦返青时,施入适量化肥,浇返青水和拔节水各一次,当年小麦单产达3000kg/hm2以上。连年轮作后土壤盐分下沉,耕层淡化,土壤腐殖质增加,小麦年产量逐年递增,最高单产达6750kg/hm2以上。
2.2间作套种
在豫东旱薄地曾推广应用间作套种模式,即采用小麦与春箭舌豌豆或苕子、棉花间作。小麦播种前预留3m左右的行距,然后播种春箭舌豌豆或苕子作绿肥,到来年5月初将绿肥粉碎翻压,腐烂后栽种棉花营养钵。与对照相比,掩绿肥的棉花单产有明显提高。
2.3以无机促有机提高产草量,加速旱薄地培肥速度
在豫东花碱地试验基地,绿肥播种前施用少量磷肥或(和)氮素化肥,促使绿肥生长,提高产草量。
水利条件比较好的地方,在绿肥苗期灌一次水成效更显着,可使绿肥早发,增加产草量,并可提前掩青腐烂分解,保证小麦适时播种。
如在黄河故道背河洼地,小麦收后播种田菁的同时施入过磷酸钙150kg/hm2、碳铵112.5kg/hm2,将不施化肥的田菁作为对照。施化肥田菁出苗后蹲苗期缩短,生长旺期测产结果表明,施少量化肥较不施化肥田菁的产草量高53%.又如种植柽麻的同时施入尿素75kg/hm2、磷肥112.5kg,秋后掩青时产量测定表明,施用化肥区较未施化肥区柽麻的产草量高一倍。
来年小麦收获时绿肥施化肥区小麦单产5400kg/hm2,较绿肥不施化肥区小麦单产3375kg/hm2高2025kg/hm2.小麦收获后测试土壤理化特性,绿肥施化肥区表现为容重降低,土壤水溶性团粒增多,土壤有机质略有增加,盐碱地层盐分减少。经过多年轮作后,土壤最终成为无盐碱危害的砂壤土。
2.4养用结合改土培肥
2.4.1两粮一肥制两粮一肥的栽培方式适合中产地区。麦收后小行距0.7m冲沟,点种两行玉米,株距0.17~0.2m,密度为3.75万~4.5万株/hm2.在2m宽行内种两耧柽麻或绿豆。观察绿肥长势,于6月底或7月初,一茬作玉米追肥,8月上旬掩青作小麦底肥。
2.4.2两粮两肥制典型种法是种麦前打成2.5m宽的畦田,种3耧苕子。来年4月将苕子翻压种两行玉米,玉米长起来时,于7月上旬在玉米行间套种柽麻或绿豆。通许县火尚弯村种两粮两肥田3.33hm2,全年掩鲜草3.75t/hm2,玉米和小麦单产分别为3825kg/hm2和3870kg/hm2.
2.4.3两粮三肥间作制设1.7~2.3m为一畦,畦内种3耧小麦,畦埂上在年前种一耧毛叶苕子或草苜蓿,来年2月在麦垅行间套种草苜蓿,5月上旬把埂上的绿肥掩青种两行玉米,7月上旬把三耧绿肥刹一茬作玉米追肥,让绿肥再作小麦底肥,或是于7月中旬将草苜蓿刹割后深翻。这种粮草间作是持续增产,以地养地的好办法。
3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农产品质量和农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有机肥料中各种营养元素比较全面,对植物的养分供给较平缓持久,而且无毒、无害、无污染。欧美等发达国家,正在兴起的“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十分重视使用有机肥料,并把有机肥料规定为生产绿色食品的主要肥源。
综上所述,农业生产应为净化环境提供良好的耕作手段和新的栽培模式,应着力推广秸秆还田、间作套种绿肥等措施,将绿肥种植引入农田,重视有机肥料的合理施用,采用测土施肥、配方施肥等,将有机、无机肥料合理配施,实现以地养地养用结合。
参考文献:
[1]董敬超.浅析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技术的发展应用[J].河北农业科技,2007(9):42.
[2]李洪森.有机肥在绿色食品生产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2(8):4526-4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