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电商直播路在何方

近年来,新零售和新业态快速发展。2016年开始,“直播+电商”成为一种新兴的网购引流方式;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让电商直播在“宅经济”的助推下席卷全民。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农产品滞销难题,今年一季度100多位县长、市长走进直播间,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他们展歌喉、秀厨艺、讲网络流行语,和观众对党政干部的固有印象形成鲜明反差,不仅引来了流量,也带来了销量。乘着精准扶贫和直播带货的东风,农村电商直播迅速成为扶贫工作的新潮流、新亮点。

大有可为的农村电商直播

疫情之下,流量成了“新农资”,智能手机化身“新农具”,直播变成“新农活”。这种营销模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滞销卖难问题,对于打开产品销路、助力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拓宽销售渠道

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不断向市场经济迈进,充足的产能和供给,使得我国农产品市场逐渐进入到结构化的供给过剩时期。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买方市场上,销售成为摆在农业从业人士面前的难题。怎么把农产品卖出去,尤其是把蔬菜、水果、水产等保质期短、物流成本高的生鲜类农产品卖出好价钱,电商直播提供了一个便捷渠道。

2.减少中间环节

对于农民来讲,把产品直接卖给消费者费时又费力,进入市场的成本也不低,在不了解行情的情况下,农民通常选择将产品卖给中间商以尽早变现。而消费者需求量普遍较小,从中间商手中购买农产品更为便捷。所以传统的经营模式下,农民和消费者之间充斥着大量代理商、批发商、零售商等中间商,他们通过连接生产者和消费者获取收益。

随着电商网络的兴起,农民足不出户就能在直播间“摆摊”,越来越多的农产品从田间地头直接走向了消费者家中。这种日趋扁平的销售模式,因为减少了中间商赚差价,既能让农户多赚钱,又能让消费者少花钱,不仅快速打通了市场供需通道,还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

3.加强实时互动

同时,以虚拟ID为身份的直播间消解了陌生人之间的束缚感,为主播和消费者的情感表达提供了充分的空间。在频繁的交流互动中,双方的情感共鸣不断累积,消费者对直播间情感认同不断强化,这会促使消费者更加积极地加入到互动中,最终形成良性循环即成为直播间的“回头客”。

4.扩大宣传力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做好宣传工作对提升产品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具有重要意义。电商直播以电商为基础,直播为工具,其本质虽是营销,但因直播活动兼具媒体属性和社交属性,可以在无形中提升产品附加值、拓展商业空间,所以对于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的农村来讲,电商直播也是一个展示产业新亮点、乡村新面貌的新型宣传方式。

越来越多的农村主播把直播间搬到了田间、大棚、仓库、渔船等特色场景中,消费者可以直观地看到商品的生产环境和加工条件,感受当地村民的劳作与生活状态。连云港市海脐村便是通过直播,从曾经的传统渔业村一跃成为远近知名的“网红”村。这个4100人的村庄里已经诞生了二百余名带货主播,他们每天在镜头前现捞现做现吃海鲜,形成良好的群聚效应。2019年该村取得电子商务交易额18亿元,利润2.7亿元的傲人成绩,不仅实现了增收致富,还带动了本地食品加工、包装、快递、基建等行业快速发展,打造出“新式赶潮”的渔村文化。

农村电商直播面临的三大困境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然而,仔细研究当前红红火火的电商直播助农活动,并没有完全把握精准扶贫要义,在“实”和“准”上下足功夫,其自身发展也因此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实现可持续“造血”功能。

1.扶贫机制之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然而,产业扶贫的成功与否并不依赖于政府职能的发挥,而是取决于市场机制配合作用的效果。这使得产业扶贫的收效与预期往往差距较大,成为基层反映的问题最多、难度最大的扶贫工作。直播助农是电商扶贫产业的新型延伸,以搭建平台、开拓市场、引导消费为手段,试图走出一条“政府搭台,经营主体唱戏,贫困户受益”的开发式扶贫道路,本质上仍期寄于以市场化方式实现社会资源最大范围和最大程度的整合。但仅凭一方小小的直播间,实难破解机制瓶颈。

首先,贫困地区的直播助农项目主要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被帮扶企业和贫困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缺少话语权,更多是被动接受指示。一旦政策发生变化,扶贫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其次,在市场条件下,经营主体和贫困户各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行动准则,利益联结机制不紧密,容易出现经营主体功利性强、贫困户参与动力不足等问题。例如,此次疫情下堪称现象级的市县长直播带货活动,依靠干部个人能力和政府公信力,被帮扶企业和贫困户迅速获得了原本并不具备的流量、资金、人才、信息等优势条件,不用深度参与经营即可获得收益。可是,直播带货并非政府官员“主业”,难以形成长效机制,倘若政府退出主导,红利得不到持续保证,要么龙头企业、大户成为了倾斜资源的主要受益者,贫困户逐渐被产业扶贫边缘化,要么产品无法适应市场化竞争陷入滞销困境,贫困户也会再次返贫。

2.农产品上行之困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包括两大内容,一是让城镇中的消费品、工业品进入农村市场,即“工业品下行”;二是使农产品走进城镇市场,即“农产品上行”。商务部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9》显示,2019年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达1.7万亿元,农产品网络零售额达3975亿元,二者差额高达1.3万亿元,表明目前农村电商仍以工业品下行为主,农产品上行之路任重而道远。

直播带货的核心竞争力是物美价廉。由于农产品的色泽、形状、大小,尤其是口感难以用标准量化,即使是成熟的产业链基地也存在个体良莠不齐的情况;加上种子、土壤环境、种植技术、加工条件等诸多因素影响,导致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程度普遍较低。与此同时,直播产业涉及物流、存储、包装、配送、售后服务等多个环节,每一个环节稍有偏差都可能影响农产品品质,因此在直播行业持续打造农产品的“物美”属性绝非易事。至于“价廉”方面,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农产品利润空间已经被挤压得越来越小,而贫困地区位置偏远,基础设施条件差,运输成本反而较经济发达地区更高。由于线上消费者对价格极其敏感,商家为了实现低价,以次充好、鱼龙混杂的情况屡见不鲜。这种片面追求短期利益的做法,不仅消费和利用社会公众的同情心,还容易造成无序竞争,使原本附加值就不高的农产品市场更加低端。

3.人力资本之困

所谓人力资本,即劳动者受到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亦称“非物质资本”。

在产业扶贫中,人力资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电商主播为例,门槛看似极低,只需一部智能手机就能轻松上岗,实际上,主播除了展示产品,还要掌握平台规则、策划促销活动、洞悉消费者心理,就连流程、台词、布景的准备也颇费心思。缺少专业化、本土化的从业人员,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电商直播发展的突出问题。

首先,从业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且人才缺口大。目前农村电商人群中,初高中学历人员占比80%以上,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16.5%,大部分高校毕业的电商专业人才,第一选择并非投身于基层农村电商的发展,导致未来5年农村电商人才缺口将达350万人。其次,农村电商人才培训没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科学的体系,培训内容大多停留在电商销售的初级阶段,与实践贴合度不够紧密,难以实现传统农民向新型职业农民的彻底转变。

助力农村电商直播行稳致远的对策

农村电商直播作为新兴产业,为农产品走出大山找到了新路径,它既蕴含“大有可为”的巨大潜力,也存在制约瓶颈。2020年是我国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收官之年,为了实现消除绝对贫困、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的底线任务,我们必须始终围绕“精准”二字,下足“绣花功夫”,因地制宜破解产业发展难题,让农村电商直播带领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脱真贫、真脱贫。

1.精准完善基础设施

网络是直播的基础。由于贫困地区人口相对分散,网络安装和维护成本较高,运营商开通网络服务的动力不足。而在不少农村电商已有起色的地区,服务带宽也只适用于个体用户,硬件设施跟不上发展需求。因此,要加大农村网络工程建设力度,通过提高资金投入和补贴等手段,让农村电商直播搭乘上5G快车,使互动交流更加顺畅,消费体验更加友好。

物流是带货的关键。只有打通“农产品进城”的最前一公里,建立便捷高效的物流体系,才能缓解消费者对商品运输的高要求同贫困地区交通不便之间的矛盾。因此,要大力支持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提升运输时效,降低物流成本;加快发展生鲜农产品冷链配送,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减少物流损耗。

此外,可以在有一定电商发展基础的村镇建设一站式电商公共服务站点,为村民集中提供电商咨询、电商培训、电商销售、金融服务、创业孵化、文化旅游等优质公共服务,既能方便村民生产生活,促进农村消费,还可以传播电商扶贫理念,引导贫困户通过销售农产品脱贫致富。

2.精准帮扶助农项目

地方政府、电商企业和贫困户,是农村电商直播助农项目的三方主体,其中,政府为“名”,企业为“利”,贫困户为“实”。三者的核心诉求虽有差异,但可以通过政策引导、委托帮扶或股份合作的形式,结成利益联结共同体,形成稳固的帮扶关系。

企业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建立长效扶贫机制,实现常态化帮扶;对于需要技术支持的农户和企业,安排专业运营人员一对一指导,从整体到细节解决新账户的冷启动问题;邀请人气高、能力强的头牌主播,免费为优质农产品带货宣传;在农产品滞销的特殊时期,加大流量倾斜、运费补贴等促销手段,助力农产品快速销售。

2019年,中国最大的网购零售平台淘宝网启动“村播计划”,旨在通过培育普通农民主播,帮助贫困地区更高效地销售特色农产品。计划实施一年来,淘宝直播农产品场次已达140万场,覆盖全国31个省市区的2000多个县域,带动了6万多个新农人、500多名县长走进直播间带货,农产品销售额达到60亿元,增收效果明显,值得借鉴推广。

3.精准监管行业发展

首先,建立供应、质检、发货、售后全流程质量监控体系,以过硬的产品质量打造坚实的品牌基础。政府在这方面应发挥主体作用,带动企业、高校等单位参与扶贫产业质量体系建设,协助贫困地区建成并运行质量安全追溯监管公共服务云平台,以现代化的监督手段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4.精准培育电商人才

专业性人才是推进农村电商直播事业向前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我们既要从外部精准引进人才,鼓励有志者加入到新时代乡村振兴的行列,更要从内部精准培养人才,“智”“志”双扶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开展,人们已经意识到一味地单向扶助、给钱给物会造成贫困人口更加严重的“等靠要”思想,只有先解决思想上的贫困问题,激发他们脱贫致富的意志和决心,才能化理想为行动,化困境为动力。因此,从内部精准培养人才,可以通过建立系统科学的培训体系,深入挖掘当地农村电商发展潜能,为贫困农户持续赋能;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把专业师资“请进来”,面对面传授技能、解答疑惑,还要让农民“走出去”,开眼界、长知识、学本领;要培养一批电商致富能手,带动身边脱贫动力不足的农民参与产业发展,充分发挥先进典型人物的引领作用。

THE END
1.“数字赋能,乡村振兴”全网农资电商助农计划启动发布会成功举办农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学习强农草莓君”正在直播 山东广播电视台农科频道“大国苹果—苹果姐”受邀参会 会议伊始,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党委书记宁启文致开幕词:“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乡村全面振兴,电商大有可为。农村电商高质量发展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此次全网农资电商助农计划,借助电商与直播的力量,https://www.163.com/dy/article/JI6EJAPO0514CFC7.html
2.《三农直播间》20241127帮忙《三农直播间》20 14 发布于2024-11-19 59:59 正在播放 《三农直播间》20 26 发布于2024-11-16 59:59 正在播放 《三农直播间》20 21 发布于2024-11-15 59:57 正在播放 《三农直播间》20 19 发布于2024-11-14 59:58 正在播放 《三农直播间》20 23 发布于2024-11-13 59:59 正在播放 《三农直播间https://www.hljtv.com/dianbo/folder80/folder388/2024-11-28/968313.shtml
3.贵州农经网村干部们通过直播向网友推介柑橘。 “欢迎家人们来到我们的直播间,我身后就是柑橘园,下单后现采现摘……”11月19日,在毕节市黔西市五里布依族苗族乡荒田村柑橘种植基地,村干部们正通过视频直播,向网友推介村民种植的柑橘。 近年来,五里布依族苗族乡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把柑橘作为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产业。随着柑橘https://www.gznw.com/gznjw_ydb/zx/tpxw77/936186/index.html
4.典范巫溪“新农人”何财明:丝瓜络布鞋+直播闯出乡村致富路▲5月30日,巫溪县文峰镇长兴村,重庆何航鞋业的直播间里,负责人何财明正在和女主播推销该公司生产的巫溪布鞋。记者 刘旖旎 摄/视觉重庆 “我这款手工做的丝瓜络布鞋,买一双也是批发价,要下单的抓紧哦。”5月30日下午,巫溪县文峰镇长兴村,在重庆何航鞋业有限公司的直播间里,聚光灯下,一名女主播正热情地向网友推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7&newsId=5280762
5.[新闻直播间]公安部公布5起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00:00:28 [新闻直播间]记者探访亚洲象栖息地 云南 象群监测 人工投喂 避免人象冲突 00:03:12 [新闻直播间]云南楚雄 蹲守6天 拍摄到大量珍稀绿孔雀视频 00:02:07[新闻直播间]公安部 公布5起农资“忽悠团”售假典型案例来源: 央视网 2024-04-08 15:47 内容简介 热播https://tv.cctv.com/2024/04/08/VIDERprnAq823t5p3H19T5lT240408.shtml
6.农资打假消费者权益保护,3月27日直播间等你!一、直播时间 2023年3月27日(星期一)21:00。 二、直播主题 农资打假消费者权益保护。 三、收看方式 参与方式:手机登录抖音平台通过搜索抖音账号64436159440(法润金山·你问我答)或者扫描下图二维码后点击关注,在规定的时间进入直播间收看。 地委全面依法治地委员会办公室 [责任编辑:陈伟阳] http://www.altxw.com/tj/202303/t20230326_12444833.html
7.农资电商主播月利润可达10多万元!一个新时代加速到来在长沙高桥大市场芒果公共电商直播基地的一间直播间里,刚刚从带货直播下来的快手主播周昌南这样对记者说。 周昌南毕业于中国农业大学植保专业,做过农药企业的研发和销售,后来自主创业成立了农资公司,替他分销农肥农药的农资小店一度多达三四百家。 如今,他是短视频直播平台快手上一名拥有40多万粉丝的农资电商主播。在过去https://www.nfncb.cn/index.php/nhbd/1810.html
8.www.ruxuanjy.cn/xxxr43761970.htm通过分析1886年到2022年间采集的200多份标本,研究发现,粉红杓兰现在的开花时间要比150年前平均提早12天。照这个趋势,它们可能会在蜜蜂等传粉昆虫活跃之前开花,影响授粉和繁衍。普莱尔说,这些标本"代表了特定时间、特定地点的特定植物,承载着绝无仅有的历史。"标本馆是一份微缩的自然档案,见证了植物演化和环境变迁。http://www.ruxuanjy.cn/xxxr43761970.htm
9.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重点报道——武城:春日追“耕”精细化中央电视台《新闻直播间》 重点报道——武城:春日追“耕” 精细化服务 打通农资供应“最后一公里” - 海报新闻http://w.dzwww.com/p/p46F5jMBx5.html
10.2024年农村电商怎么搞?关注这14条政策措施鼓励将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升级为供应链中转仓、直播电商场所、前置仓等,充分盘活现有设施设备,助力当地特色农产品上行。 加快农村现代物流配送体系建设 四、提高农村物流设施现代化水平 推动县级物流配送中心(物流园区)、乡镇快递网点数字化改造,完善智慧仓储、自动分拣、射频识别、新能源配送车等设施,提升村级配送效率。 https://m.gmw.cn/2024-03/14/content_13036851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