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环境污染现象时有发生。所以,必须加强对其原因的分析,不断加大环境污染防治力度,才能进一步促进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环境检测;存在问题;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居住的环境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注重对其住宅室内的装饰装修。由于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身体健康与室内环境的关系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室内环境质量与人们身体健康有着显著的关系,但由于各种新型建筑装修材料以及建筑装饰装修的运用造成的居住环境污染以及污染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侵害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人们在对入住新装修的住宅时,对其环境质量检测也越来越重视[1]。
(1)建筑材料的污染
现代建筑材料中含有很多毒性物质,比如石棉、铅、汞等,尽管好的建筑材料中它们的含量低于危害人体健康的临界值,但是多种微量毒物混在空气中,就会危害到人体健康。石材类装修材料中含有一种作氡的有害物质,如瓷砖、石膏、大理石、花岗岩等。在建筑施工中为改变混凝土性能而加入的化学物质从而渗出的有毒气体氨气,主要由天然装饰石材和地下土壤中释放的放射性物质氡,都是对危害人体的污染物。
(2)装修的污染
2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的标准
目前,我国对室内环境污染的检测主要依据是《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和《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它们对室内装饰装修的设计、施工、检测、材料以及限量等作了多方面的要求。
(1)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它适用于住宅和办公建筑物。检测项目有近20项。它主要对二氧化硫、氨、臭氧、二氧化氮等19个生物性、物理性、化学性、放射性项目提出了质量标准。结果评价根据不同的检测对象分别以1h平均、8h平均、日平均或年平均值表示[3]。
(2)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它适用于改建、扩建和新建民用建筑工程。检测项目为5项,分别为TVOC(VOCS)、苯、氡、氨、甲醛。除空气中的氡浓度以外的检测结果均以室外上风口处检测浓度值与室内检测浓度值的差值表示[4]。
3目前室内环境检测中存在的问题
(1)室内污染物质的种类复杂
目前,污染室内空气的物质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如:TVOC(VOCS)、苯、氡、氨、甲醛,因此,在室内检测的时候,由于检测方法、检测标准以及检测的技术手段等不一致,从而对室内环境质量进行准确的评估带来了困难。
(2)检测时取样问题
检测取样是室内环境质量检测的重要环节,取样是否正确,直接影响了检测结果,然而,检测取样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与取样的仪器、地点、人以及所盛样品的器皿等都有关系。因此,取样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检查结果,必须对取样环节加以重视[5]。
(3)检测人员素质低、检测机构不完善
目前,从事环境检测行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多数检测机构缺乏专业检测人员。导致检测报告的可性度偏低。很多检测机构不按照规范要求的数量抽样,而是少抽样或不抽样、不做试验直接就出检测报告。
4全装修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的防治措施
4.1预防措施
(1)政府方面
(2)检测机构方面
(3)用户方面
用户自身也要加强健康意识。①在装修住宅时室应选用符合国家标准、高质量的健康环保建材,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原木建材和家具[6];②施工工艺要尽量选用少污染或无污染、少毒或无毒的施工工艺;③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尽量选择春、秋季施工[7];④室内绿化,如在室内种植吊兰、芦荟等植物以降低室内有害气体浓度。
4.2治理方法
在确切得知室内存在污染物时可以用各种方法进行治理。目前室内污染的治理方法主要是化学方法和物理方法。
(1)化学方法,判断出主要污染源后,采用化学物质对其进行结晶释出或分解。此方法缺点可能会造成二次污染。
(2)物理方法,采用换气或主动吸附的方法。换气法分为2种:①自然通风式,缺点是受自然天气条件影响较大;②抽风系统抽取外面空气置换室内空气,缺点是占用室内空间且消耗电能。主动吸附是通过电能使气体主动通过吸附物质,污染物留在吸附物质上,从而净化环境。缺点吸附物质容易达到饱和且消耗电能。
5结束语
[1]李丽,朱琨.室内空气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8,(2):72-77.
[2]刘玉真.室内空气污染及其防治对策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09,(8):748-750.
[3]GB/T18883-2002,室内空气质量标准[S].
[4]GB50325-2001,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S].
[5]董仕林.室内装饰材料中污染物及其检测方法[J].安徽预防医学杂志,2003,(5):331-335.
关键词耕地;土壤污染;现状;防治措施;黑龙江安达
土壤污染是农产品安全问题的源头,包括重金属污染、农药和持久性有机化合物污染、化肥施用污染等多方面。为了全面、系统、准确地掌握安达市耕地土壤污染状况,有效防治土壤污染,发展生态农业,此次调查以2012年全国重金属污染普查为依据和样本,对全市耕地进行污染状况调查,并据调查情况提出了防治措施,现将调查分析情况报告如下。
1调查方法及项目
1.1点位布设
点位布设是调查成败的关键,以科学性、可行性、代表性为前提,按2012年全国重金属污染普查点位分布进行点位布设,选择典型区域、典型地块和典型作物布设调查点,布点密度按照平均每226.67hm21个点位,原则上采用均匀布点法,在相对较大的农产品产地地块布点,力求覆盖所有乡镇,不留死角。覆盖安达市14个乡镇67个村。
1.2调查项目及方法
据安达市实际情况,设定9个调查项目,包括调查点位置、农产品种类及产量、耕作制度、化肥种类及使用量、有机肥使用量、除草剂使用量及种类、农药使用情况及种类、农业生产管理措施、周围环境污染源分布及污染物排放、处理情况。成立了3个调查小组,确定调查人、记录人等工作人员,做好调查工作的分工。优化采样路线,并采用由远及近逐个调查的方法。
2耕地土壤污染现状
2.1以化肥、农药污染为主
安达市以农牧业为主,工业污染相对较少。2012年全国重金属污染普查结果表明,安达市耕地无重金属污染,但是此次调查结果显示安达市耕地普遍受肥、药污染严重,主要是过度施用和使用方法不当造成的。
2.2部分土壤白色垃圾污染严重
虽然塑料农膜的推广在农业增收方面效果显著,但农膜污染对农业生产具有潜在威胁。塑料农膜残留在耕作层,在土壤中会形成隔离层,破坏土壤通透性,恶化土壤结构,减少农作物产量,破坏环境和自然景观。目前安达市3个蔬菜主产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农膜污染问题。
3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3.1.1合理使用农药,积极发展高效低残留农药[1-3]。依托“玉米螟绿色防控项目”,推广赤眼蜂和白僵菌防治玉米螟的生物防控措施,减少杀虫剂使用量;加强对标准施药机械的推广,提倡农民使用标准化的药罐和雾化效果好的喷头喷施除草剂和杀虫剂,有效提高农药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4]。
3.1.2正确引导农民合理施肥。加大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使农民做到因地施肥,减少肥料浪费;推进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从种植技术、配方施肥到秸秆还田、秸杆综合利用等进行直观展示,推广农业标准化种植,以达到减少化肥、农药使用量和提高秸杆综合利用率的效果,保证各项节能减排环保技术得到有效推广,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环保水平。
3.1.3广泛宣传,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5]。通过电视专题宣传、发放宣传材料、科技赶集等形式,大力宣传农业环境保o的重要性,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2治理措施
具体包括:①生物修复。积极推广使用农药污染的微生物降解菌剂,以减少农药残留量[6]。同时可利用植物吸收去除污染。②化学方法。对于硝态氮积累过多并已流入地下水体的土壤,一是大幅度减少氮肥施用量,二是配施脲酶抑制剂、硝化抑制剂等化学抑制剂,以控制硝酸盐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累积。③增施有机肥。增施有机肥料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既能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特别是土壤胶体性质,又能增大土壤容量,提高土壤净化能力[7]。④改变轮作制度。实行水旱轮作,减轻和消除农药污染。⑤换土和翻土。若土壤受轻度污染,可对土壤进行深翻或换无污染的客土;若土壤污染严重,可铲除表土或换客土。⑥实施针对性措施。对于有机污染物的防治,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值等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
4参考文献
[1]赵新双.土壤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J].现代农村科技,2009(12):37-39.
[2]叶静茹,肆涛.我国土壤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研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07(4):26-29.
[3]袁培博,袁若韫,吴现力,等.土壤污染因素分析及改良方法探讨[J].山东化工,2017(2):115-117.
[4]庄建玲,陈芹,陆其通.东海县土壤污染及其防治措施[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47.
[5]倪正红.逐步实现农机购置补贴乡镇录入[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4):46-47.
【关键词】公路;项目;建筑、环境保护;绿色施工;可持续发展
所谓的公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称公路。
所谓的建筑?建筑是人们用土、石、木、钢、玻璃、芦苇、塑料、冰块等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建造的构筑物。建筑的本身不是目的,建筑的目的是获得建筑所形成的“空间”。广义上来讲,园林也是建筑的一部分。在建筑学和土木工程的范畴里,建筑是指兴建建筑物或发展基建的过程。要成功地完成每个建筑项目,有效的计划是必需的,无论设计以致完成整个建筑项目都需要充分考虑到整个建筑项目可能会带来的环境冲击、建立建筑日程安排表、财政上的安排、建筑安全、建筑材料的运输和运用、工程上的延误、准备投标文件等等。
所谓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
根据上述概念,我们就知道公路项目的建筑业中推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阶段是重要阶段。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具有线长、点多、周期长、资源能源消耗大、废弃物产生多等特点。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微粒和空气污染物等会造成健康问题。在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人们往往对施工现场的环保管理重视不够,因此要严格执行2005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中的强制性条文,推行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量和排放量、节约能源、降低消耗为基本宗旨的“绿色施工”,把环保施工列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1.所谓的绿色施工
具有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施工方法或技术,可以称为绿色施工技术或可持续施工技术。它不是独立于传统施工技术的全新技术,而是用“可持续”的眼光对传统施工技术的重新审视,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施工技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重点在于将“绿色方式”作为一个整体运用到工程施工中去,实施绿色施工。绿色施工并不仅仅是指在工程施工中实施封闭施工,没有尘土飞扬,没有噪声扰民,在工地四周栽花、种草,实施定时洒水等这些内容,还包括了其它大量的内容,它同绿色设计一样,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
2.公路项目的建筑过程中的环境污染因素
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期间,各项施工活动、建筑原材料装卸、运输、存放等不可避免地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影响因素主要为废气、粉尘、噪声、固体废物和污水等,其中以粉尘和施工噪声的影响较为突出。
2.1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大气污染因素。
(1)土、石方的挖掘、堆放、清运、回填和场地平整等过程产生的粉尘;
(2)建筑材料如水泥、白灰、砂子、沥青以及土、石方等在其装卸、运输、堆放等过程中,因风力作用而产生的扬尘污染;
(3)搅拌车辆及运输车辆往来造成地面扬尘;
(4)施工垃圾堆放及清运过程中产生扬尘。
2.2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水污染因素。
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废水主要有施工废水和生活废水两部分。各种施工机械设备运转的冷却水及洗涤用水和施工现场清洗、建材清洗、混凝土养护、设备水压试验等产生的废水,这部分废水含有一定量的油污和泥沙。生活废水包括食堂用水、洗涤废水和冲厕水。生活污水含有大量细菌和病原体。
噪声是施工期的主要污染因子,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使用的运输车辆和各种施工机械如打桩机、挖掘机、装载机、混凝土搅拌机、运输车辆、水稳拌合站、沥青拌合站等都是主要的噪声源。根据有关资料,现场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很高,而且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是多种和多台设备同时作业,各种声源辐射后相互叠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范围亦会更大。此外,公路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各种车辆的运行,将会引起公路沿线噪声级的增加。
转贴于
2.4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固体废弃物污染。
2.5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
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一些化学产品的使用如汽油、柴油、卷材、油漆、涂料、沥青等,增加了施工中的化学伤害和对现场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3.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的污染防治——绿色施工技术
公路项目的绿色施工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而本文则重点总结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防治,以减少建筑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从而实现“绿色施工”。针对上文提出的污染因素,提出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的污染防治措施,实现绿色施工。
3.1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大气环境污染防治措施
(1)对施工现场实行合理化管理,使砂石料统一堆放,水泥、卷材、油漆、涂料、沥青应在专门库房堆放,并尽量减少搬运环节,搬运时做到轻举轻放,防止包装袋破裂;
(2)开挖时,对作业面和土堆适当喷水,使其保持一定湿度,以减少扬尘量,而且开挖的泥土和建筑垃圾要及时运走,以防长期堆放表面干燥而起尘或被雨水冲刷;
(3)运输车辆应完好,不应装载过满,并尽量采取遮盖、密闭措施,减少沿途抛洒,并及时清扫散落在路面上的泥土和建筑材料,冲洗轮胎,定时洒水压尘,以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扬尘;
(4)应首选使用商品混凝土,因需要必须进行现场搅拌砂浆、混凝土时,应尽量做到不洒、不漏、不剩、不倒;混凝土搅拌应设置在棚内,搅拌时要有喷雾降尘措施;
(5)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缩小施工扬尘扩散范围;
(6)当风速过大时,应停止施工作业,并对堆存的砂、石、水泥、卷材、沥青等建筑材料采取遮盖措施。
3.2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水污染防治措施。
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如不妥善处理,直接进入水体,将会造成一定的水体污染。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单位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做好水污染防治:
(1)施工单位应加强对生活污水的管理,尤其是厕所污水必须排入化粪池,严禁直接排入环境;
(2)施工场地产生砂、石清洗水、混凝土养护水、设备水压试验水及设备车辆洗涤水等不得随意排入水体,应导入事先设置的简单沉淀池进行沉淀后方可排放;
(3)对各类车辆、设备使用的燃油、机油、油等应加强管理,所有废弃脂类均要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更不得任意弃入水体内。
3.3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尽量采用低噪声施工设备和噪声低的施工方法;
(3)作业时在高噪声设备周围设置屏蔽;
(4)加强运输车辆的管理,建材等运输尽量在白天进行,并控制车辆鸣笛。
3.4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固废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对施工现场要及时清理,建筑垃圾要及时清运,并加以利用,防止因长期堆存而产生扬尘。建筑施工期间对生活垃圾应进行专门收集,并定期将之送往附近的垃圾场进行卫生填埋处置,严禁乱堆乱扔,以免破坏景观,污染环境。
3.5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防止有毒有害化学品污染措施。
(1)施工现场要设置专用的沥青、油漆、油料和危险化学品库,仓库地面和墙面要做防渗漏的特殊处理,使用和保管要专人负责,防止油料的跑、冒、滴、漏,污染水体和土壤;
(2)禁止将有毒有害废弃物作土方回填,应交给具备资质能力的处置单位进行处理;
(3)易燃易爆品应单独设立专用库房。
4.结语
公路项目的建筑环境污染已经严重危害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有在环保法律法规不断健全,行政管理措施不断完善,科学技术不断进步,公众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对危害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顽症建筑业的环境污染进行根治。
“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是21世纪的主题,公路项目的建筑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明确这一点,从施工产生的污染源头开始,减少和消除施工污染,实现绿色施工。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保护好环境,任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的发展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1]张健.建筑施工环境因素分析及污染防治.
[2]张旭东.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
[3]刘岩.建筑行业环境保护与绿色施工.
关键词:土壤污染;土壤污染物;防治措施
土壤污染属环境污染的范畴。环境污染指的是人类活动所引起的环境质量下降而有害于人类或生物正常生存和发展的现象。环境污染的产生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当某种能造成污染的物质的浓度或总量超过环境自净能力,便可能产生危害。环境污染根据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和土壤污染等。
土壤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污染物进人土壤并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土壤中某些或某种有害物质含量过高,致使健全的土壤功能受到损害,理化性质改变,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破坏,肥力下降,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对生物、水体、空气或人体健康产生危害的现象。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浅析:
第一:工业点源污染物主要有废水、废气、废渣、粉尘、噪音等。工业污染源的防治措施:
(1)推行清洁生产,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严格执行国家工业三废排放标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技术进步,加强监督管理,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废物的产生和排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过去的“资源-产品-废物”的生产过程转变为“资源-产品-再资源”的生产过程。包括征收污染税和排污费等惩罚性政策,以及政府对环保型产业的财政补贴和信贷支持等鼓励性政策。最后从侧重污染的末端治理逐步转变为工业生产全过程控制;由重浓度控制转变为浓度与总量控制相结合;由重分散的点源治理转变为集中控制与分散治理相结合。
(2)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推进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在化工、冶金、轻工、机械、电力、建材等行业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加速技术改造,加快生产设施和工艺流程的更新及改造,减少和控制“三废”的排放量,强制淘汰污染重、能耗物耗高的设备和产品。
(3)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在编制城市总体规划时,把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等环境保护内容纳入城市总体规划。按照城市功能分区,调整工业布局,加大工业污染防治力度,改变工厂和居民混杂状况,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
(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增强工业和生活污水集中处理能力,提高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水平。
(5)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和森林缓冲带。
在工业污染集中的区域,通过构建森林过滤器作用带减缓污染物进入土壤的速度,营建森林缓冲带减小污染物在风力和水力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对其他地区的影响。具体地:
①在粉尘沉降严重的地段,种植阔叶的泡桐、女贞、夹竹桃、毛白杨、大叶杨等滞尘树种;
②在工矿企业周围选择种植抗二氧化硫的树种臭椿、香椿、苦楝、垂柳、桑树、侧柏、杜英、夹竹桃、法国冬青;抗氯、氯化氢的树种合欢、榆树、木槿、构树、紫荆、槐树、紫藤、梧桐、刺槐、紫穗槐、胡枝子;防火树种广玉兰、法国冬青、女贞、木荷、油茶、白栎;
③在铅汞污染地区栽植有吸铅尘本领的青杨、桑树;有吸汞能力的桂花、棕榈、腊梅。
第二:土壤农业面源污染的防治
农业面源污染主要是由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畜禽废弃物的随意排放,废弃的农用地膜造成的。农业面源污染区,土壤污染的防治措施:
(1)标准化施用化肥、无公害农药,推广使用可降解塑料薄膜,从源头上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加强对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的使用管理,提倡使用生物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施用有关规定,控制氮素化肥施用量,增加有机肥施用量。
(2)对病虫害进行综合防治,推广生物防治技术,减少化学农药施用次数和施用量,同时推广无公害生产技术。
(3)选择种植抗性较强的品种,如种植转基因水稻可以减少农药的用量[15]。
(4)严格控制畜禽养殖污染,大力推广生态养殖。在畜禽养殖区用畜禽废弃物充当沼气底料生产清洁能源,发酵后的剩余物又是高效的有机肥料,既解决了畜禽废弃物的污染难题,还可以减少化学肥料的施用,大力开展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不断提高畜禽粪便的综合利用率。
(5)对于已经污染的地区,通过增施有机肥料、使用微生物降解菌剂、调控土壤pH和Eh等生态、生物修复措施,加速污染物的降解,从而消除污染。此外在面源污染区构建水土保持林,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染物进入水体,进而迁移到其他地区造成危害。
第三:工农业复合污染的防治
在工农业复合污染区,要采取分类治理的措施,对于已经污染严重的地区要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采用农业生态修复措施,因地制宜地改变一些耕作管理制度来减轻危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1)改变耕作制度,选种抗污染作物品种,或筛选出在食用部位累积污染物少的品种;种植不进入食物链的植物,如种植树木、花草等观赏或经济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