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财政现已安排资金618万元,主要用于购买6万亩物联网太阳能杀虫灯、1万亩性诱捕器,以及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取土检测化验工作。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联圩、昌邑、象山、铁河四个乡镇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的安装。
三、突出重点,全力抓好农药减量增效
1.大力推进病虫害监测预警行动。
加强“区级有植保部门、乡镇有植保人员”的农作物病虫害监测预警队伍建设,在联圩、昌邑、象山、铁河、溪霞、西山、流湖、石岗、石埠、恒湖农场、成新农场等乡镇建设了11个区级农作物病虫害监测点,积极推进测报灯等自动化、智能化田间监测等工具应用,构建现代化测报体系,提升病虫害监测预警水平。2022年发布了《病虫情报》6期(共10000多份),分发给各行政村、自然村、乡村公示栏、集贸市场、农药经门店进行张帖。充分利用省农业农村厅“12316”短信平台,发送短信(病虫情报主要内容)给种田大户、科技示范户、种田能手、农药经营商等,到目前为此共发短信5次9455条。
2.抓好冬闲水田耕沤灭螟行动。
印发《2022年全区稻田耕沤灭螟绿色防控行动方案》,明确“到2022年3月底冬闲水田统一翻耕沤田比例达到80%,耕沤灭螟面积达到45万亩”的目标任务,并提出主要工作措施。同时编印《2022年新建区水稻耕沤灭螟绿色防控行动明白纸》2万份,张贴至各自然村(组),确保耕沤灭螟绿色防控技术进村入户、家喻户晓。经省厅、市局复核反馈,全区完成耕沤灭螟面积45万亩。
3.抓好绿色防控示范创建行动。
印发《新建区2022年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创建实施方案》,在石埠、西山、石岗、大塘、金桥、恒湖垦殖场建设7个省级绿色防控示范区7个、示范面积1.2万亩。其中水稻6个,经济作物(葡萄)1个,在示范区因地制宜推广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安全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技术,采用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性诱捕器、全降解诱虫板、防虫网、生物农药等多种产品。现已安装标志牌7个、性诱捕器7100个(水稻6000个)、风吸式太阳能杀虫灯204个、粘虫板10000块、防虫网10000平方米。。
4.抓好重大病虫统防统治行动。
印发《新建区2022年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服务实施方案》,年度统防统治任务170万亩次,全部由全区65家机防实施主体承担。目前开展早稻田、一晚稻田除草及病虫防治面积41.5万亩次。?
5.抓好农药标准门店创建行动。
印发了《2022年新建区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创建方案》,对省厅工作要求进行了细化落实,按照建设标准统一、门店标识统一、管理规范统一、台账格式统一等“四统一”要求,在全区建好24家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每个乡镇建设数量不少于1家。目前已完成16家门店选址,初步建成9家农药经营标准化门店。
6.抓好科学安全用药培训行动。
印发了《新建区2022年农作物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活动的通知》,将2022年全年培训600人次,分解到11个农业乡镇进行实施。并要求11个农业乡镇要因地制宜制定培训方案,细化培训计划,要针对种植大户和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专业防治组织与农机合作社等服务主体、农药经营者、基层植保员等重点人群,精准施策,分类指导、分类培训。1月19日邀请省、市有关专家,对13个农业乡镇分管农业领导、乡镇农业农村办(局)负责人及有关部门人员,共计48人进行农药减量增效培训,截至目前全区共开展培训5场次,培训人数230人次。
7.印发新建区农药减量工作动态。
第一期主要是省农业农村厅江枝英同志在全省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及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刘光华同志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农药减量增效推进会上的讲话。第二期主要是利用冬闲翻耕力度、强化今春耕沤措施。第三期主要是新建区印发《2022年全区“两增两减”虫口夺粮促丰收行动方案。第四期主要是新建区制定安全科学使用农药技术培训方案。第五期主要是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在鄱阳湖周边地区农药减量增效推进会上的讲话。
四、真抓实干,打好化肥减量增效攻坚战
1.积极开展化肥减量增效春季行动
2.扎实做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
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在联圩、昌邑、铁河、石岗建设4个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升级版万亩示范片,采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的技术模式,加快新型肥料和高效施肥技术应用,集成推广施肥新技术、新产品、新机具,创新服务新模式,打造化肥减量增效“三新”配套升级样板。在全区设立13个水稻化肥利用率试验点,其中中稻9个,晚稻4个。
3.全面启动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化验工作。
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模式,通过公开招投标确定由江西朔新农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我区2021年至2023年测土配方施肥取土化验工作,现已完成测土配方施肥土壤取样样品785个,开展土壤分析化验7547项次。
4.强化耕地质量保护与质量提升。
在联圩镇开展万亩酸化耕地治理试验,建设2个集中连片千亩以上的核心试验示范区,采用商品有机肥+种植绿肥的技术模式,提升土壤PH值及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设立试验小区,对比施用石灰质物质、种植绿肥还田、增施有机肥等治理模式效果,提炼酸化耕地治理模式。完成13个省级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点的提升改造,同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监测点数据的真实性,通过对监测点的农作物产量与施肥量、耕地土壤理化性状以及耕地环境质量的监测,实时掌握土壤肥力,对全区耕地质量进行动态管理和数据更新。
五、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是进一步强化工作措施。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生态环保督察和经济责任审计反馈问题整改要求,严格按照省、市年度农药化肥减量增效项目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要求,对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各项工作倒排工期,科学合理安排,分类精准加快推进,高效有序推动工作开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监督指导。将通过督查、定期调度等方式,加大农药化肥减量增效工作监督检查力度,对进度偏慢、工作推进不力的乡镇将适时下发督办函、进行沟通或通报批评,督促乡镇进一步压紧压细压实工作责任,确保工作任务落实到位。
?
主办:新建区人民政府承办单位及维护:新建区大数据中心地址:新建区新建大道23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