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店里的国家与社会

1960年,老陈出生在江西省的一个村庄中,家里兄弟姐妹众多,父亲在乡里的供销社饮食部门工作。老陈1978年~1981年当老师,1981年父亲退休后,老陈顶替父亲开始在供销社工作,当时被划分到化肥部门看守仓库。1986年老陈参加了成人高考,差一分录取,同年9月在南昌商业干部学校带资读了三年书。1989年从学校毕业后,老陈再次回到供销社,从事财务会计工作。

在计划经济时期中所有商品都是统购统销,不允许私人进行售卖。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计划经济政策也一直在向市场经济改革。随着经济改革,市场不再限于政府统购供销,私人经济交易也被允许。在全国上下都在进行改革的大背景下,供销社也进行了相应的整改,对部门人员进行了裁减,一个乡镇里只留一个或者两个人员,负责日常的办公工作。

改革后,老陈被安排留在所属县内的一个小乡镇中,负责此乡镇的供销社日常工作,并协助负责人兼管供销社在此乡镇的一个农资店。1998年,农资店负责人退休,老陈的妻子建议其接手这家农资店,在权衡利弊之后,老陈向县内供销社提出了申请,随后开始正式接管运营农资店。此时,除了所属供销社的一家农资店外,乡里也已经有其他三家私人经营的农资店。

2卖什么?怎么卖?

在1998年老陈刚刚接管农资店时,店里售卖的农资货物种类仅限于农药和化肥两类。在接受严格的安全审查后,2003年农资店内开始出售烟花爆竹类商品,供销社有相应的烟花爆竹公司供应货物。但是对于烟花爆竹类产品,老陈每年要完成供销社内下达的指标任务。

村民一般都是在各种节日或者拜神时才会购买爆竹烟花类产品,但是仅仅这类物品是不够的,不同节日祭拜时所需要的不同货物农资店内也需要一一备齐,例如中元节村民用来祭祖焚烧的一系列纸钱。

从以上可以看出,老陈在经营农资店的过程中,货物种类是在不断地增加的,一开始仅仅限于村民种植农作物所需要的货物,再到节日、红白喜事所需要的各类货物。但是在货物种类不断增加的大趋势下,近年来农资店内每种货物可销售的类型以及数量却在不断地缩减。

以往农资店内出售的农药大多都是毒性比较强、杀伤性较大的类型,化肥也大多是无机化肥,但是现在高浓度的农药、造成大范围环境污染的化肥都被限制出售,转向出售低浓度、低毒害、环保型化肥农药。特别是近两年,烟花爆竹的出售量也呈现下降的趋势。1999年,店内出售数量最多的货物种类是粮食作物所需要的农资品,现在店内出售数量最多的是经济作物所需的货物。

货物种类改变的同时,老陈销售农资店货物的方式也在慢慢发生变化。从2005年开始,村里其他几家农资店都开始了送货到家服务,为了提升自家店的竞争能力,老陈专门考取了驾驶证,也开始了农资货物送到家的服务。

同时,老陈出售限制性农药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老陈首先要和村民详细阐明此类农药的使用范围,之后需要村民出示身份证并对其进行个人基本信息的录入,对所购买的货物进行扫码管理,确保农药流向可查后才能出售。

3社会变迁

在店里开始销售烟花爆竹时,老陈发现仅仅销售这两样是完全不够的。烟花爆竹一般用在传统节日和习俗中,而在不同的节日、习俗中爆竹烟花类的物品都是与其它所需物品捆绑在一起的,如果店里没有其它相配套的货物村民就会放弃在店里购买烟花爆竹。

例如在中元节,村民需要为过世的亲人烧纸钱、纸房子、各种用纸制作的物品,老陈表示如果店内没有这样一套货物,整个中元节前后的销售量就会减少大半,因此,老陈又开始扩展店内所销售的货物种类。传统习俗的大背景下,这种货物之间的互补和不可替代性使得老陈在经营农资店时需要不断地扩大货物品种。

农村劳动力流失以及乡镇主要农作物的转变。随着改革开放的进程不断加快,工业的迅速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开始涌入沿海及东部发达地区,寻求就业与提高收入的机会。当然,老陈所在乡镇村民并不愿意放弃土地的承包经营权,而是通过土地流转和承包租赁的方式转让出去,收取租金。

近年来老陈所在乡镇大多数土地都出租给外来商户种植蔬菜、大棚水果等,和往年相比种植水稻的村民数量不断在下降。老陈店内每年都会专门供应相应的货物给外来商户。

以往村民大多会选择种植两季水稻,现在随着劳动力流失和经济作物的兴起,大多数则选择种植一季稻。由此,和前十年的粮食作物货物量相比,老陈现如今店内最大的货物销售量为经济作物所需的农资物品。

4国家政策

以往人们会说“不吃饿死,吃了毒死”,虽然只是句玩笑话,但是也反映了人们对于农作物高农药残留率的无奈。农药的残余率、毒性程度不仅仅是大众非常关心也是国家非常重视的问题。

根据新修《农药管理条例》《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和《农业部关于加强管理促进农药产业健康发展的意见》的规定和要求,国家重点推广应用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重点研发高效缓释肥料、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生物肥料、生物农药等新型产品。

信息技术的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充分发挥互联网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平台,让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是新时代的一个趋势,目前互联网已经逐渐应用至社会各领域之中,也包括最新提出的“互联网+农业监管”,国家对农药化肥等农资货物进行了更加严格的监管,建立农资生产、销售、使用各环节记录制度,并推动记录电子化。

在政策要求下,老陈所经营的农资店内必须建立电子台账记录系统,如实连续记录出售的农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和批号、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号,购货人名称、单位、地址和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生产或经营信息。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真正实现了知晓农资货物“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过程。

从以上分析可以预测未来类似老陈经营的农资店货物会持续地往绿色健康环保型转换,销售方式也会趋向智能化,由粗放式经营向精细化、规范化管理转变。在智能化销售的趋势下,和老陈相似的经销商能更快速地适应新的经营方式?在互联网+农业监管中,如何保护村民信息的安全性?在推广生态环境建设的过程中,类似于烟花爆竹的货物管制方式如何在乡村传统习俗和国家硬性政策规定中寻找一个平衡点?农资经销商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又如何发挥他们的作用?这些问题都值得进一步思考。

THE END
1.中国农资网:农业的新宠,还是网购的另类?农资资料网购,早已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衣服鞋子到家电数码,甚至是美食生鲜,都能在网上轻松搞定。但您听说过“农资网购”吗?是不是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别急,让我带您走进这个神奇的世界——中国农资网。 一、农资也能网购? 说到农资,您是不是首先想到的是那些笨重、易损、难运输的化肥、农药、种子?这些真的能在http://cf.bailichun.cn/post/10382.html
2.宏运农资店2022年肥料手册2021年已经过去,我们即将走进充满希望和挑战的2022年。新年伊始,宏运农资恭祝各位朋友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家庭幸福!预祝https://www.meipian.cn/2loyn1az
3.最新农资化肥店取名农资商铺接地气名称肥料是用来改善土壤肥力的,而农资化肥的主要消费群体也是农民,所以,农资化肥店在取名的时候也要考虑到消费群体的特点,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特征,最常见的就是通俗易懂,简单实用的名字,这样消费者在选择时也会更加的方便。 农资店铺不俗气好听名称 一、源芙农资店铺 http://www.baoqm.cn/p/4988.html
4.你买的种子化肥靠谱吗?是否履行好进货查验义务 是否销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 是否存在商标侵权和虚假宣传 对未能提供进货批次合格检验报告的经营户 进行现场督促整改 目前共检查相关经营户6家 切实保障在售农资产品质量安全 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 原标题:《你买的种子、化肥靠谱吗?》 阅读原文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519135
5.罚款+曝光!一个卖侵权化肥,一个生产不合格化肥!农资打假日前,海南省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了2023年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第二批典型案例,其中,两起化肥案件上榜。具体如下: 1. 屯昌南坤光文农资店销售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化肥案件 案情简述:2022年12月12日,屯昌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依法对屯昌南坤光文农资店进行检查,现场发现涉嫌侵犯商标专用权的“雅苒”牌http://www.fert.cn/news/2023/05/30/1632553953.shtml
6.美图办公专营店农资农药化肥种子店农资打印机扫码器热敏无线天猫美图办公专营店出售的商品【农资农药化肥种子店农资打印机扫码器热敏无线小票据超市收银58mm美团饿了么外卖条形码二维码追溯系统打票机】,最近30天累计销售0件。https://m.caochai.com/item-tm-574441789829-0.html
7.“人死债消”,还是“父债子还”?农资店主将债务人的亲属告上法庭 多次交涉无果后,2024年7月,沈女士一纸诉状将小陈、胡某诉至枣阳法院七方法庭,要求二被告共同偿还陈某欠下的化肥、种子款等23124元。 法庭上,沈女士诉称,陈某赊购化肥、种子,是经张某的介绍才同意的。陈某每次赊购化肥、种子,都在原告的记账本上签字为证。陈某死后,沈女士对其赊http://www.farennews.com/lawyer/content/2024-09/24/content_90593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