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假劣化肥产业链溯源生活消费消费新浪财经

接到投诉后,本刊即刻派出记者展开调查。

销售:知假卖假直言不讳

记者先后到山东省巨野县董官屯乡、柳林镇、陈集镇以及章缝镇进行调查,发现农资市场肥料品种繁杂,许多化肥包装粗糙且售价低于正规厂家的成本价。据知情人士介绍,巨野县市场上流通的化肥有3种:一种是合格产品,一种是养分含量低的劣质产品,还有一种是完全没有养分的假化肥。一些农资门市部,通常进一批正规厂家的肥料放在门店,然后委托一些工厂加工相同品牌的劣质化肥和合格的化肥堆放在一起出售。

6月29日,记者以化肥推销员的身份来到山东省农业生产资料有限责任公司加盟连锁店——巨野县章缝镇农资供应合作社。合作社墙壁上一个大牌子上面十分醒目地写着:“省农无假货,件件都放心。”

一位姓刘的主任很热情地接待了记者,询问记者推销的是什么样的化肥?什么价位?最后问记者是否和县工商说好了?只要和工商说好了,不管什么含量的化肥他都敢卖。

采访前,知情人士就给记者算过一笔账:按一种“19-19-19(分别代表氮、磷、钾的含量)总养分≥57%”的肥料进行计算,目前造一吨这样的肥料:300千克尿素(50千克120元左右)+350千克二胺(50千克245元左右)+350千克钾肥(50千克250元左右),成本约为4185元/吨,每50千克约为209.25元。而巨野市场出售的这种化肥批发价约2900元/吨,零售价约3300元/吨,排除生产商赔本赚吆喝的因素,结论只有一个,那就是这种化肥有效成分含量明显偏低。

为进一步证实以上说法,8月4日上午11时许,记者来到巨野县柳林镇供销社一个农资销售点。在该销售点记者看到,五六种复混肥堆放在屋内,外包装袋上有的印着“美国独资”,有的印着美国国旗的图案,有的印着“意大利合资”,有的只写着两句宣传口号。该销售点崔姓老板告诉记者,巨野县农资市场非常混乱,品牌相当杂,一部分品牌是当地自行生产的,各种含量并不像包装袋上写的,有些有效成分的含量几乎是零。当然,这些肥料的价格相对便宜,销量也不错,反而一些合格的产品却没有市场。

谈到卖肥料的“心得”,崔老板滔滔不绝:一般含量偏低的肥料厂家都会给经销商一个“实底”,具体哪种成分含量是多少,让经销商心里有数。经销商在卖给农民的时候,都会要求几种肥料配合使用,肥料之间可以互相“取长补短”。如果农民按照这些经销商的“招术”施肥,庄稼不会因养分缺少而出现问题,如此一来也就发现不了肥料不合格的猫腻。这样经销商和厂家都可以安全过关。不过,据说当地农民“久病成医”,现在只要一提让几种肥料配合使用,就知道这些肥料有问题,所以他们在卖肥料的时候会格外小心。

随后,记者走访了巨野县柳林镇、万丰镇、陈集镇、章缝镇的农资门市部。记者发现“19-19-19”的肥料非常普遍,生产厂家繁多,包装五花八门,且大部分农资门市的老板对于化肥有效成分的含量“缺斤短两”,甚至有些有效成分含量为零等现象直言不讳,毫不掩饰。

生产:加工包装成龙配套

那么,在市场上畅通的假劣化肥究竟来自哪里?记者就此展开追踪。

记者发现,在巨野销售的假劣化肥除了当地自产自销的以外,周边的济宁市、嘉祥县也已加入到这一产业当中。有人专供假化肥原料,有人专卖各种假冒伪劣的化肥包装袋,有的负责加工……以巨野为核心的一个相当大的区域内已形成一条清晰的黑色产业链。

在知情人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山东省济宁市汽车站附近一家专门生产各种假冒伪劣化肥包装袋的印刷厂。

该厂没有围墙,四周都是民房,东南角有一间数百平方米面积的仓库,仓库边堆满了废旧的塑料制品。仓库大门口有一间10平方左右的小屋,那便是老板洽谈业务的办公室。办公室内放置了两张桌子,一个木制的长沙发,墙上悬挂着当地工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

在仓库的隔壁有一间相通的操作间,里面放有一台专门用来修改或者往化肥袋子上印字的印刷机,地上堆满各种各样品牌的化肥包装袋。6名20岁左右的女孩,忙个不停,有的在用缝纫机缝袋子,有的分拣袋子,有的将印好的包装袋打包。

仓库内堆放着多个化肥厂的包装袋,从包装袋显示的信息可以发现,某知名品牌化肥的产地竟然有十多个。记者在仓库逗留的个把小时内,不断有客户来提货。据印刷厂老板介绍,质量好的袋子每个要3.5元左右,质量次的只需要1.8元左右,来此委托加工的都是熟人,不需要任何手续,想印什么就印什么,想把化肥袋印成哪儿生产的都可以,也不管这个地方有没有生产这种化肥。

记者顺藤摸瓜来到济宁嘉吉化肥有限公司厂房前,只见几个工人正忙着往一辆大货车装化肥。经了解得知,该公司老板姓黄。听到记者要加工化肥,黄老板便拉上记者参观生产车间,只见车间内堆满了生产好的红、白、黑颗粒,估摸至少有200吨。

据黄老板介绍,该公司加工各种配制复合肥的颗粒。白粒、黑粒、红粒,分别代表氮、磷、钾肥。黄老板说他们厂生产的颗粒质量好且颗粒均匀,外表光泽,和大厂生产的非常像,加工的程序比小厂多,光上油就要3遍,所以比其他厂生产的颗粒价格要高一点。黄老板显然把记者当成“同道中人”说:“既然大家都是做化肥生意的,肯定都知道这其中的内幕。这些颗粒中氮的含量足够,钾和磷的含量几乎为零。”

当记者问能否在该厂直接加工化肥时,黄老板连称可以,表示可根据要求的含量谈价格。记者询问黄老板:加工一批“19-19-19”假复合肥什么价格?黄老板说,加工一般品牌的,一吨2400元,氮的含量差不多够,磷含点,钾一点不含。

在该厂办公室,黄老板给记者拿了3个包装袋,分别是:美国嘉吉国际农化有限公司的磷酸二铵包装袋,并写有“设计专利仿冒必究”等字样;贵州西洋肥业有限公司的复混肥料包装;九州旺牌傻瓜系列“19-19-19”的复混肥料包装袋。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质量好且没有有效含量的黑粒(假二胺)每吨仅1200元左右,从外观上很难辨出真伪。黄老板称公司的生意很好,“做了十多年了,全国很多地方的客户都来订货。”如今他又开了个厂子,由他儿子打点,工人有40多个,一天至少生产40吨,产品供不应求。

监管:以罚代管养奸为患

记者离开时,黄老板特意取了红粒、白粒和黑粒样品,并告诉记者,如果要定制化肥,只需先交个两三千元定金。来拉货时,保证不会在济宁境内出问题,他负责送出去,因为“中间的关系都打通了,你只管放心赚钱就是了”。

据知情人士透露,巨野县造假化肥已有10年左右的历史。前些年政府职能部门还时不时地来查查,近四五年来,再没有见过大规模的市场整顿。一些经销商给职能部门交过罚款后,劣质化肥就可以大摇大摆在市场上流通。一些小经销商没有向职能部门交罚款,在市场上销售劣质化肥,查到后罚得很重,如果交不起,职能部门就把经销商起诉到法院,由法院去执行。

6月29日下午,记者走访了位于董官屯乡的巨野县吉隆肥业有限公司。这是当地一家小有名气的化肥生产企业,当记者来到该厂车间门外时,见几个人在车间里翻着化肥并做着记录。记者称要在该厂加工一批肥料时,该厂老板急忙使眼色制止记者。

大约十分钟后,该厂老板把在车间里的那几个人送到一辆车牌号为鲁R39×××的黑色桑塔纳轿车上。等轿车离去后,该老板嘟嘟囔囔地说:“农业局又来罚款了,过几天还得去接受处理。”在厂办公室,老板递给记者一张名片,名片上显示着巨野县吉隆肥业有限公司,徐××总经理。

徐经理告诉记者,他们工厂可以加工多种肥料,如果加工含量低的肥料,他还可以提供一些原料。记者随后以还要继续考察市场为由离开。

8月4日下午2时30分许,记者再次来到巨野县吉隆肥业有限公司,声称决定在该厂加工一批复合肥,作为小麦的“基肥”。徐经理告知记者,如果套用非知名品牌的化肥,风险较小,价格也相对便宜,数量大的话,价格还能再优惠。他告诉记者,前一段他为一个代理商加工了一批套名牌肥料,加工费是150元/吨,价格有点高。如果记者加工的量特别大,不含包装费用,最低不能低于120元/吨。

徐经理还透露,售假化肥不断有人举报。前不久,有人投诉他销售的一种标注为“19-19-19”的化肥为劣质肥料,氮、磷含量非常低,还不到所标含量的一半,且根本不含钾。等工商局来人抽样时,化肥几乎卖完,处罚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据知情人士介绍,巨野县吉隆肥业有限公司已经经营4年左右,起初做自己品牌的化肥,业绩不太好,便开始替别人加工肥料赚取加工费,有时也加工套用别人的品牌对外销售。

随后,记者以考察该厂是否有能力接大订单为由要求去生产车间看看。在车间内,记者看到地上堆放着大批的复合肥,品牌繁多,肥料旁边是一套生产设备。徐经理称厂里有搅拌机,生产“基肥”肯定没有问题,且厂里的封装技术自认为还不错。

据知情人介绍,在巨野县上一个不合格的肥料品牌,要向职能部门交几千元至几万元不等的费用。交了这些费用,肥料就可以在巨野光明正大地销售,不会有人再找麻烦。

陈集镇一农资门市部的陈老板说,如果“上头来人”,肥料卖出去了,问题也出来了,工商局的来检查,要罚款。巨野县工商局公平交易局下边设有4个队,这个队罚了那个队接着罚。有时候干一年还不够他们罚的呢!一些有门路的厂家在上货之前就和职能部门协调好,职能部门来查的时候一说是谁送的货,就不再查了。现在进假化肥也要找和职能部门关系比较好的代理商,这样卖着才放心。

据该男子介绍,如果有效成分的含量缺少量小于5%,花4000元左右就能搞定;如果缺得太多就是拿1万元,也没有哪个队能保你。这个队抓住你罚4000元,那个队抓住你就得罚1万元。作为“基肥”,总含量不能低于38%,否则将影响庄稼产量。但也不能高于40%,那样就不赚钱了。

THE END
1.胡萝卜减产?假化肥惹的祸刘某明知张某生产的化肥为不合格产品,仍以明显低于市场价的价格购买,且前后三次出售给其他农资店,销售金额为26.2万元。经鉴定,张某、刘某生产、销售的化肥中氮、磷、钾等元素含量不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为不合格产品。 沽源县是蔬菜种植大县,蔬菜种植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当地农户购买并使用了上述化肥后,发现种的http://tzyygx.jsjc.gov.cn/zt/jcgsf/202411/t20241127_1679326.shtml
2.假冒伪劣化肥立案标准生产假冒伪劣化肥的处理不仅仅限于刑事处罚,还包括民事赔偿。处理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案情严重程度、行为人的https://www.lawtime.cn/wenda/q_48018724.html
3.购买肥料,包装上没有这些字,多数是假的从习主席拉美之行感受“和合”之力 富家千金2.8亿买下父亲公司股份 塞尔维亚著名钟楼遭中文涂鸦 智能向善 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董宇辉不再担任与辉同行执行董事 网易云音乐喊话QQ音乐 雷军晒樊振东签名球拍 张本智和说最后一个球不知道往哪发 日本知名摄影家在美遇袭身亡 黑龙江发布暴雪红色预警 一箭双星 我国成功发射https://m.163.com/v/video/VQGTSVGNT.html
4.化肥含量够不够或者是是真是假去哪个部门检测问题描述: 化肥含量够不够或者是是真是假去哪个部门检测承诺:保障您的权益,解决您的疑惑,我们的律师为您提供专业服务,5分钟内响应 立即咨询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损害赔偿律师团队推荐 已帮助637136 人·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咨询我 你可以到质量监督部门进行鉴定 2024-03-https://www.findlaw.cn/wenda/q_42428414.html
5.化肥企业范文12篇(全文)李霞告诉记者, 长期以来, 尿素、磷酸二铵等由生产工艺决定养分含量的肥料, 技术门槛高, 不易造假, 一直是农资经销店的招牌产品。然而近年来, 市场上本不是尿素和二铵, 却打着“尿素和二铵”名义销售的现象屡见不鲜。由于市场监管力量的缺失, 一种含氮只有30%、将中微量元素也计入总养分凑出46%的假化肥, 大张https://www.99xueshu.com/w/ikeys1e6oq24.html
6.中药材调研报告(12篇)(二)科技含量低 全县只用长康公司有3名专业技术人员驻地指导生产,科学种植,合理施肥,综合管理,规模生产,效益逐年提高;其他乡镇药农均靠有限实践经验自行种植,管理松散,产品的'产量、质量、效益均难以提高。 (三)资金严重不足 资金紧缺是所有药农面临共同难点。分散种植农民多为山区、丘陵、畈区贫困农民,家庭条件差https://m.ruiwen.com/diaoyanbaogao/7485178.html
7.农药销售述职报告(精选6篇)根据《刑法》第147条规定, 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是指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 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 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 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 依法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0b60gx7.html
8.芹菜叶比芹菜茎营养更好?芹菜汁能降压?真的假的?真的假的? 写这篇文章,可能与主流报道的观点有点不太一样,大家都在说芹菜叶营养价值更高,但是不药不药博士并不这样认为。 其实论营养价值,一定是一个综合的,并且有针对性的说法。比如整体的营养素含量均普遍偏高,我们可以说它营养价值高。或者某一方面元素非常的突出,我们也可以说它营养价值高。但芹菜茎和芹菜https://www.jd.com/pccontent/529667
9.如何查看当前的路径名四是工程招标投标监管力量严重不足。招投标管理办公室的人员配备不足,使招标投标监管难以到位。五是招标投标管理、监督体制没有理顺。我国现行招标投标管理体制,对招标投标活动的行政监管由多个部门负责。 这种多头管理的格局容易引发矛盾和相互推卸责任,造成监管不力。六是招投标市场不够健全规范。招投标市场的信息服务http://www.baifanwen.com/s/7defbfa073a4af5a191611b0b40bc270/
10.买便宜的肥料感觉赚了?其实亏大了!而便宜的化肥,往往含量都不够,比起正常的标准会缺几个甚至十几个含量,每吨下来一算,成本能低个好几百元,你说要是买了这样的肥料,是不是吃亏最大? 合格的肥料含量足,严格执行国家标准。缺含量的化肥多数是一些不入流的厂家生产的,他们采用劣质的原料,生产出劣质的肥料,再偷减几个含量,它们的价格当然可以便宜https://www.meipian.cn/19yd2l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