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识别化肥的真假?相信这个问题是大多数农民朋友都想了解的,下文小编就为大家介绍了三招化肥真假的辨识方法。
一、看包装和标识
过磷酸钙:看产品名称、执行标准号(HG20413-2006)、生产许可证号,有效磷(或P2O5)含量≥12.0%,游离酸(以P2O5计)≤5.5%,水分≤15.0%。市场有些出售的“硅磷肥”、“硅钙肥”,主要成分是硅和钙,有效磷含量相当低,因此,不属磷肥。
钙镁磷肥:执行标准号、生产许可证号,有效磷(或P2O5)含量=12.0%(合格品)
复混肥料:执行标准号(GB15063-2009)、生产许可证号,肥料登记证号、总养分含量,低浓度≥25.0%,中浓度≥30.0%,高浓度≥40.0%。总养分是指氮+磷+钾(N+P2O5+K20)的总量,不包括其他养分。
水溶肥料:水溶肥料产品种类繁多,质量参差不齐,农民朋友在购买前一定要仔细看包装进行辨别。首先要看执行标准、通用名和养分含量,如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号:NY1107-2010)氮、磷、钾三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能低于4.0%(40g/L),三者之和不能低于50.0%(500g/L);微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号:NY1428-2010)指至少含有铜、铁、锰、锌、硼、钼中的一种元素,总养分不低于10.0%(100g/L),单一养分含量不低于0.05%(5g/L),钼元素含量不高于1.0%(10g/L);含氨基酸水溶肥料(标准号:NY1429-2010)游离酸含量不低于10.0%(100g/L);含腐植酸水溶肥料(标准号:NY1106-2010)腐植酸含量不低于3.0%(30g/L)。另外要看包装上是否有生产日期,产品是否在保质期以内;看包装上是否有登记证号,有条件的农民朋友可以根据登记证号在网上查看与产品是否对应;看有无登记作物,适用作物是否超过登记范围;看生产企业名称和地址是否清晰规范等。
二、看实物
不同的化学肥料往往具有不同的外观性状。氮肥如碳酸氢铵为白色,具有强烈的氨臭味;尿素、硫酸铵、氯化铵均为白色粒状结晶体。磷肥过磷酸钙为灰色、灰白色、浅黄色等疏松粉状物,掰开块状物,可见其中有许多细小的气孔,俗称“蜂窝眼”。将过磷酸钙放入粪尿中,因其中的游离酸与粪尿中的碳酸铵反应,放出二氧化碳,加上块状过磷酸钙“蜂窝眼”中的气体排放,在粪尿表面产生大量气泡,故农民认为“冒泡子的磷肥好”有一定的科学道理。钙镁磷肥为灰白色或灰黑色粉末,不溶于水,不易流失,不吸潮,无毒性,无腐蚀性。
三、看价格
俗话说“便宜无好货”。假劣化肥的价格一般低于市场上同类优质化肥的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