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是假的!这些肥料别再买了,大厂家也不行磷肥钾肥尿素氯化钾有机肥料

每到用肥旺季,化肥市场激战正酣,同时,更是假劣化肥横行的时候。金色颗粒、黄色外包装的“金尿素”,钻地缓释不怕晒的“晒肥”,中微量元素计入总养分凑出46%的“含锌、含硫尿素”肥明目张胆地摆放在各农资经销店。假肥泛滥,在坑农害农的同时,对正规厂家的品牌肥市场造成严重挤压。

换包装、偷含量、傍名牌、写洋名......近几年还出了化肥忽悠团等各种运作方式,这类假肥新闻已多次在媒体上曝光,这里为大家对今年以来收集的假冒肥料进行了盘点,以免你被忽悠。

德国钾盐集团钾肥公司(K+SKALIGMBH),“红牛”是德国钾盐集团钾肥公司的注册品牌。近年,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打擦边球仿冒德国硫酸钾。如:“红牛国际”、“德国红牛”,“XX红牛XX”之类产品等,混淆名称概念,蒙骗消费者。

2、假进口氯化钾肥料

假进口氯化钾包装上,均未标注“进口合同号”,虽标有在境外注册的所谓“加拿大”公司、“钾肥原产国加拿大”等字样,故意缩小标注执行的“企业产品标准”,将其它元素含量计入总养分中,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仅占合格品的一半,不能够标称氯化钾,更不是进口氯化钾。

标有:氯化钠钾60%K2O22%,标有的单一氧化钾(K2O)含量为22%,远远达不到(K2O)60%的要求。

3、国产肥料仿进口肥料

肥料包装上虽然标称是“俄罗斯”、“丹麦”等国外公司,但在产品包装上没有标注产品的进口合同号,而是标有执行中国标准GB15063-2009、GB15063-2001,生产许可证号以及肥料登记证号,以国产肥料傍进口肥料。

4、傍知名品牌肥料

XX肥料(青岛)有限公司是一家合资肥料生产企业,在业内拥有良好的口碑。近年,一些不法厂商,为了牟取暴利,以打擦边球、傍大款、虚假宣传,甚至涉嫌侵权行为仿冒XX肥料,例如:XX国际、XX肥料、XX红福等,混淆名称概念,蒙骗消费者。

5、有机肥料仿生物肥料

肥料包装上均标有执行NY525-2002《有机肥料》标准,却擅自更改为“生物有机菌肥”和“酵母菌生物有机肥”,标有的肥料登记证是省级农业厅颁发的有机肥料登记证,而不是农业部颁发的微生物肥料登记证。

6、以“硝酸铵钙”冒充尿素

以下这两个产品在包装上标称“多肽尿素”和“尿素”,标有的执行标准号是《硝酸铵钙》(HG/T3790-2005),擅自将中微量元素加在总养分中,从而达到尿素优等品要求。

7、含氮量低于46.0%的尿素

尿素是最常见的氮肥之一,需按照国产尿素执行GB2440-2001标准规范生产,如果执行企业标准或N量达不到国标要求,就是假“尿素”;同时还要注意的是除了缓释尿素和增效氮肥(以尿素为原料),其他任何尿素产品不得添加成分或冠以其他名称,市场上出现的“有机尿素、含硫尿素、优肽尿素”等产品含氮量达不到国标的产品均是假尿素,且有诱导消费者嫌疑,建议一定谨慎购买。

8、磷肥不执行“国标”或无生产许可证

过磷酸钙国标执行GB20413-2006。市场上有些磷肥产品执行企业标准,不含五氧化二磷,实际上不是真正的磷肥,其次还有发现叫做“多肽磷、磷锌酸钙、腐殖酸磷钙、有机活性磷”的产品,这些实际上就是“白肥”,属于化工废弃物,不含水溶性磷,只含枸溶性磷,只能施到南方的酸性土壤里,若施到碱性土壤中不仅没有效果,还会造成土壤板结。

9、钾肥夸大宣传

钾肥国标:GB20406-2006,粉剂合格品K2O≥45.0%。目前钾肥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标有“美国、以色列、全营养”等词语,或称内含微量元素,实际上都是夸大宣传。其次钾肥中的磷酸二氢钾执行HG2321-1992标准,只有磷钾两种元素,包装标有“复合型”、“改进型”、“Ⅰ、Ⅱ型”、“稀土型”、“多微”等,或产品呈液体或其他性状,皆为假货。

10、磷酸二铵含磷量低于39.0%

磷酸二铵国家强制性标准为:GB10205-2009,并且严格要求含磷量合格品最低不得低于39.0%,对于不执行国标,且标有“美国技术”等带来误导性字样的产品,皆属于假货。

11、有机肥使用工业废弃物为原料

有机肥执行标准为:农业行业标准(NY525-2012),如发现有机肥料包装上将产品名改为“黄腐酸钾”或别的名称,执行标准为企业标准,养分达不到NY525-2012标准;或肥料油光发亮,有浓烈的氨味和酸味,则一定是问题产品。

12、水溶肥无国家登记证号,夸大功效

目前水溶性肥料存在的问题主要为,标签上无农业部颁发的肥料登记证号,或标注具有植物生长调节剂等农药功效,能起到壮根、膨大、抗病害作用,都为夸大虚假宣传,小心上当受骗。

13、包治百病的“神仙药”

我们都知道,植物和人一样,生病了都要“对症下药”,如果在肥料包装上看到全元素、多功能、全营养等词语时,基本就是有问题的了。还有类似这种“长效、田地六味地黄丸”等夸张的宣传,一般正规的肥料包装上不会有类似的宣传语。

纵观这些假化肥的骗术,其实无外乎抓住了大家“图便宜”和“图高效方便”的心理。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低于市场价格的东西,一定有它廉价的原因,买农资,还是要上正规的渠道购买。凡事也都有因果关系,

人生什么病吃什么药,不存在包治百病的神仙药,做农业种植也是。

THE END
1.真假水溶肥的辨别和肥料硝酸钾的功效五要看有无防伪标志。一般正规厂家生产的全水溶性肥料,在包装袋上都有防伪标识,它是肥料的'身份证',每包肥料上的防伪标识都是不一样的,刮开后在网上或打电话输入数字后便可知肥料的真假。据董经理介绍,包装袋上有无防伪标志是判断肥料质量好坏很重要的一项指标,很多不合格产品一般没有防伪标识。 https://www.meipian.cn/1yos3csp
2.如何识别真假水溶肥由于水溶性肥料的生产设备及工艺简单,小型生产企业较多,部分企业无产品检验能力、生产工艺落后、质量意识淡薄,导致市面上水溶性肥料质量参差不齐,对真假水溶肥的辨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看包装袋上各元素的养分含量 依据大量元素水溶肥料标准,氮、磷、钾三元素单一养分含量不能低于4%,三者之和不能低于50%,若在包装袋http://m-tongcheng.cjyun.org/p/63664.html
3.玉石的真假科学鉴别方法(通用8篇)篇1:玉石的真假科学鉴别方法 玉石鉴定方法 玉石证书真伪鉴别要观察多方面 玉石证书造假现在已经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在网上我们可以看见,做假玉石证书的广告比比皆是,费用从几毛到几块不等,玉石鉴定方法,玉石证书真伪鉴别。本应是保障玉石真伪的证书,如今没了保障,所以学会鉴定玉石证书的真伪也是一门学问。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nv8egq8n.html
4.腐殖酸(肥)对土壤作物有大价值,但要注意功效特性与使用方法3、注意分辨肥料的真假 在选购腐殖酸肥料时要注意辨别真假,水溶性或粉状的腐殖酸溶解后呈褐色,(假的为黑色),颗粒状的腐殖酸肥颗粒内外颜色一致,用手搓不会掉色,另外腐殖酸肥料一般溶解速度比较快、无沉淀,否则请谨慎购买。http://ma.inb123.com/inb/index.php?app=news&mod=Index&act=detail&id=2129
5.如何鉴别和田玉鉴定书真假18篇(全文)如何辨别真假PPR水管? 真正的PP-R管应符合标准GB/T18742-2002<<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PP第二部分管材>>管件应符合标准GB/T18742-2002 <<冷热水用塑料管道系统--PP第三部分管件>>;伪PP-R管道和管件的性能是无法通过上述标准。应当指出,假伪PP-R管的使用寿命仅为1-5年,而真正的PP-R管使用寿命均在50年以https://www.99xueshu.com/w/filedsxhhv0k.html
6.史丹利复合肥真假辨别方法哪里能买到真的史丹利复合肥料→MAIGOO购买史丹利复合肥时,大家可以到史丹利公司在各大城市设立的销售网点购买,或者通过网上旗舰店购买,这样可以保证买到真的史丹利复合肥。下面一起来看看史丹利复合肥真假辨别方法吧。 一、史丹利复合肥真假辨别方法 作为复合肥知名品牌,史丹利在农民朋友的心目中是占有着一定的分量的,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假冒伪劣产品来欺骗消费者https://m.maigoo.com/goomai/278181.html
7.官方权威发布,肥料执行标准号一站式在线查询服务指南查询化肥登记证号,需了解化肥的生产厂家和名称,随后在百度搜索“肥料登记证号查询”,即可获得相关信息。 从包装上辨别真假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三者之和不得低于50%,锌、产品通用名称和肥料登记证号等均需清晰标注,目前水溶性肥料行业标准包括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 http://www.emotion123456.com/F3eCdc4614a2.html
8.如何辨别真假缓控释肥1、水泡法:分别将控释肥和普通复合肥放在两个盛水的玻璃杯里,轻轻搅拌几分钟,复合肥会较快溶解,颗粒变小或完全溶解,水呈混浊状,而控释肥则不会溶解,且水质清澈,无杂质,颗粒周围有气泡冒出。 2、小刀切割法:取出一个控释肥颗粒,用小刀切开,会发现肥料表面有一层http://www.sxkailuo.com/p-54/id-8.html
9.如何辨别真假生物有机肥致富天地2011年02期如何辨别真假生物有机肥葛丽霞 张培培 一、看包装是否规范1.看产品登记证。合格产品具有国家农业部微生物肥料登记证证号,其他部门无登记权。外包装上标注有"微生物肥(登记年)临字(编号)"或"微生物肥(登记年)准字(编号)"等字样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有效活菌数;微生物肥 [文献类型]: 期刊 [文献出处]https://wap.cnki.net/qikan-ZFTD2011020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