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溶性肥料在形态上表现分为固体和液体,物理性状为液体的就称液体肥(liquidfertilizer),通常也叫流体肥(fluidfertilizer),指含有一种或一种以上营养元素的液体产品。这些营养元素作为溶质溶解在水中成为溶液(Clearfertilizer,清液肥)或借助悬浮剂的作用悬浮于水中成为悬浮液(suspensionfertilizer,悬浮肥)。
液体肥由于其速溶、均匀的优点,是灌溉设备施肥的首选。由于其即用性,无需搅拌溶解,非常适合自动化施肥,在灌溉技术及自动化施肥普及的国家,液体肥得到广泛的应用。美国液体肥占全部肥料的38%,以色列的田间几乎全部用液体肥,澳大利亚、法国、德国、西班牙、罗马尼亚等都是大量应用液体肥的国家。
液体肥大致可以分为液体氮肥和液体复混肥两大类,其中液体氮肥的有效成分为铵态、硝态和酰胺态氮,品种有液氨、氨水、氮溶液(也称尿素硝铵溶液,简称UAN)。氮溶液为硝酸铵和尿素的混溶物,氮含量可达32%。液体复混肥含有植物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如氮磷钾钙镁硫和微量元素等,也可以加入溶于水的有机物质(如腐殖酸、氨基酸、海藻酸、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液体肥从透明度看,可分为清液肥和悬浮肥。清液肥澄清透明,不含杂质,一般以水为溶剂,养分含量百分之十几至百分之六十不等,最适宜用于自动化灌溉系统。另一类不透明的肥料称为悬浮肥。悬浮肥主要是借助悬浮剂(常见的有凹凸棒土、膨润土、高岭土等)的作用,使养分粒子悬浮在一个胶体体系中。其养分原料有水溶的,也有完全不水溶的(如氧化铁、氧化镁、氧化镁等)。悬浮肥可用于喷灌系统,或在整地时做基肥使用,如果用水溶性悬浮剂(一些高分子聚合物)和水溶性肥原料,则悬浮肥可以用于滴灌系统。
两种液肥在生产实践中各自发挥着其不同的优势和特点:
清液肥中所有的养分都溶解在液相中,形成均匀一致的液体,能在机械施肥中发挥固体肥料所没有的优势,但大部分情况下清液肥养分含量较低(25%左右),不方便远距离运输。
为了解决液体肥长距离运输的问题,所以开发了悬浮肥。由于悬浮肥中的养分粒子大多数是以悬浮态存在,所以悬浮肥中的养分含量很高,有些悬浮肥的养分含量可以高达50%。
生产清液肥对原料的要求比悬浮肥高,清液肥要求所有的原料都是水溶性很好的成分,这样才能保证清液肥的澄清性,而悬浮肥则没有这种要求,对于一些不溶于水的氧化物也可以作为生产悬浮肥的原料。
液体肥生产工艺流程图:
液体肥的优势:
1、质量优良稳定:精确混合,确保成分高度均一,可将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均匀化;
2、生产环境洁净:主要是溶解和混合,不存在粉尘、烟雾、废水、废渣的排放问题;
3、检测简单易行:含量均衡,测量比重和pH值即可监测产品质量;
4、运输储存方便:不存在固体肥料容易出现的吸湿结块等物理问题;
5、配方按需调整:针对土壤养分状况和作物营养规律研发不同配方,利于作物吸收;
6、开发更多功能:可添加原药、生物刺激素、稀缺元素或微生物等,抗逆抗病性增加;
7、肥效快用法多:速溶速效,可以用作喷施、追施、冲施、滴灌、底施等。
液体肥和水溶肥的对比:
相较于固体水溶肥,液体肥有其先天性优势,溶解速度快,配方易于调整,使用便捷,养分利用率高,是灌溉系统用肥的理想选择。
1.市场需求,现阶段种植户接触较多时袋装粉剂或颗粒状的大量元素固体水溶肥,多用在瓜果蔬菜等生长中后即需肥高峰期;液体肥中以中微量元素占主导,也才刚开始被市场慢慢接受,如在我国广西地区清液肥需求就较为畅销。
2.使用方式,现阶段水溶肥多用于滴灌、根部冲施,液体肥主要为叶面喷施,适合一些中后期追肥不便且需肥及时的瓜果蔬菜作物,叶面喷施通过快速补充养分。
液体肥与颗粒复合肥的区别:
1.液体肥兑水用,保证安全浓度,不烧苗不烧根;
2.液体肥少量多次用,一般不会施肥过量;
3.液体肥含有更多的营养元素和有机质,养分更平衡。
施用正确的话,液体复混肥肥效通常比颗粒复合肥高30%以上。此外,液体复混肥还有诸如生产成本低、无污染、配方容易调整、质量检测简单等诸多好处。但从物流方面来说,液体肥不宜远距离运输,包装成本也高于颗粒肥料。一些种植户为了节约成本,采取颗粒复合肥兑水的方法,这样不仅溶解慢,安全浓度、合理用量、养分平衡等科学施肥的核心问题也比较难把握。
我国液体肥的研发和生产还处于初步阶段,真正采用悬浮技术生产的浓度高、养分平衡的液体肥还非常少。随着水肥一体化技术的推广,特别是灌溉设施的普及,液体肥会有一个巨大的市场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