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安全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农产品安全,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农药监督管理是农业部门的一项重要职责,既关系到农药市场秩序,又关系到农业生产发展,既是农业减灾增产的关键措施,又是农民节本增收的重要途径,既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又与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相挂钩。

农药执法管理工作的加强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在一定辖区内,一定范围内,农药销售市场混乱,不法分子违法销售政府明确禁限用的有毒农药,造成农产品存在安全隐患,为了维护消费者权益以及农民的利益,必须加大力度处理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农药执法管理之间的关系。

一、加强对农药市场的监督力度,规范经营行为,是保障农产品安全的首要条件

二、加强对农民用药的技术指导。

4.农业执法部门加大对水果、蔬菜在生产过程农药残留的检测的力度,依法查处违法使用禁限用农药的行为,从而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三、加强执法,规范农药市场秩序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关乎千家万户的问题,是不容小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预提与农药执法是相互联系、相互统一的,了解这两者的必然联系,也就等于了解了问题的主、次要矛盾,才能正确地解决这个问题。农业执法部门主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加强对农药是否添加其他禁限用农药成分的检测以及农药中有效成分含量的检测。对检测不合格的要予以重罚,对于情节严重的处以吊销农药登记证的处罚,同时要利用电视、报纸等多媒体手段,曝光不法商家害农坑农的事件,从而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与农药市场的有序秩序。

四、加强对农产品的监察,全面提高对农产品的管理水平

[关键词]农业环境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农业环境质量的现状

当前我国农业环境受到了很大的污染,主要是重金属的污染以及有机物污染。这些污染大部分来自于工厂污水、废水的排放,以及有机肥料、磷肥、农药等大量的使用,此外还有空气污染各种颗粒之沉降等。这些污染对蔬菜、粮食、

茶叶等生产以及收获具有很大的影响。

二、农产品污染的现状

1.生物污染严重

国内农产品遭受生物污染越来越严重,这些生物包括真菌与细菌,以及病毒和其他的各类低等的生物。这些生物一旦生存环境适宜,则会不断繁殖。据调查,对农产品安全威胁最严重的是沙门氏杆菌。同时,甲肝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曾经引发食物污染中毒等事件。真菌类生物对农产品的贮存也会构成很大的威胁。这些生物主要有黄曲霉毒素类与青霉菌类等。

2.化学污染严重

当前国内农产品受到很严重的化学污染,这些化学污染一方面来自于工业“三废”,另一方面来自农用化学品(杀虫剂与除草剂等)大量的、不科学的使用。据有关报道,国内土壤系统严重受到多环芳香烃类物质的污染,农产品对此类污染的检出率超过80%。同时,有机染料与多氯联苯等对农田的污染也日益严峻。此类化学污染物既对农田退化产生很大的影响,又对农产品之食用安全构成很大的威胁。

3.水污染严重

我国水资源比较欠缺,尤其是农业缺水比较严重。这严重影响了国内农业健康、又好又快地发展。现在污废水的排放日益增多,远远超过了400亿吨/年。据报道,长江三角洲等水域的饮用水超过60%不达标;珠江三角洲等水域受到有机污染也十分严重。对广州市民的饮水进行了检测,有24种有机物榜上有名,严重超标,对人体健康具有很大的威胁。可以说,水污染对我国农产品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已经成为了农业发展、农产品生产的最大杀手。

4.大气污染加重

国内许多地区已经受到很严重的大气污染,这些污染物主要是NOX物,并且浓度现在日益持续上升。据报道,在深圳与广州等地区汽车排放出来的NOX物已经远远地超过了国家二级标准。这些污染物导致酸雨的类型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传统的硫酸型逐渐向硝酸型进行转化,且酸雨的强度越来越大。同时,这些酸雨对广东、江苏与浙江等多个省份的粮食作物已经受到酸雨极大的危害,直接导致很大的经济损失。在一些大城市及中城市,人们已经发现臭氧、挥发性有机物与铅等多种污染物已经严重超标。比如,广州城市,苯并(a)芘的含量就严重超标,这种物质具有很强的致癌性。

三、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1.建立与健全农用化学品安全施用与管理的技术体系

我国人口多,耕地少,这决定了我国农业还是需要依靠化肥以及农药等农用的化学品来提升农产品的产量。此外,农药的利用率仅有30%、化肥的利用率仅有目前我国氮肥利用率不足40%,农药利用率只有30%,跟一些发达的国家相比,农药与化肥的利用率低20%。因此,提升农药与化肥的利用率迫在眉睫。在今后应该加大投入,积极改变施肥、农药对我国农业环境以及农产品的污染影响之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建立与健全符合我国环境生态和农产品安全性要求之精确施肥与喷洒农药的技术与咨询系统,规范施肥与规范使用农药,建立与健全施肥对环境影响之监督和评价的系统。

2.建立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的生物学调控理论与技术

针对我国经济发达地区城郊高度集约化农区的农业环境污染严重问题,应尽快开展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的生物学调控理论与技术研究。利用不同作物对污染物积累能力的差异特性和作物-微生物-土壤相互作用关系,最大限度地削减污染物从土壤向农产品迁移积累,提高轻度污染土壤的安全生产能力。对污染较严重的土壤,利用特异植物-微生物体系,辅以物理化学调控,修复污染土壤、降低污染物浓度及生物有效性,提高土壤安全生产能力。建立农业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并与已有技术进行组装和集成,建立起一套适合国情,能全面协调生产者利益、生态环境和消费者安全性等诸方面相互关系的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为改善生态环境、全面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撑,为人民的身体健康提供安全保障。

3.建立产地环境质量和农产品安全的监测、预警体系

要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农产品安全调控理论、方法与技术;建立我国重点污染区农业生态环境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硝酸盐污染长期定位监测点与全国农业环境监测信息网络;建立起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与农产品安全监测、评价与预警系统、市场准入制度等农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

参考文献

[1]粘新刘尊哲.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开创全新局面[N].中国食品报.2012(003)

[2]周开宁,郑少锋.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中的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0(05)

2、突出工作重点,抓好自查。从3月10全面开展了自查工作,截止4月25日,全市联合执法检查15次,先后检查农资销售,农产品产、销企业及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411个,自查率100%,自查有问题59个企业,自查阶段各项任务圆满完成。经过对自查阶段工作梳理、分析,发现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一是农产品种植企业超剂量使用农药问题较为突出;二是农药销售企业以肥充药、过期产品销售、产品以次充好、进货台帐不全亟待治理;三是“三品”生产企业存在产品包装不规范、品牌意识不强、管理制度不健全、标准化生产意识不强等问题;四是一些养殖企业滥用抗生素、未按合理休药期组织生产;五是农产品检测资金投入不足,检测机构存在设备老化、检测设施配备低下,例行监测频次较少等问题。

二、存在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工作开展主要问题:一是存在认识不足、体制不顺、力度不大、手段不强等问题,影响了整治工作及时、全面地开展,导致整治工作不到位。二是工作开展不平衡。部分区(县)的个别部门启动速度较慢,行动相对滞后,直接影响到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的整体进展。三是一些成员单位向基层延伸不够,存在上热下冷、上紧下松的问题。四是信息报送不及时。

三、下一步工作重点:

自查阶段各项任务已全面完成,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暨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年活动将进入集中整治阶段,为了确保工作质量,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推进综合执法、开展检查监测。全面加强农业执法,重点推进区县级农业综合执法,加大动物防疫监督、植物检疫执法力度,强化执法能力建设,提高执法水平。加大对禁限用农药、兽药和禁用化学品清理检查力度,加强对农产品违规生产行为的检查,对质量安全问题突出地区的检查。全面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品种,增加监测频次,制定并组织实施农业投入品和主要农产品残留监控计划,重点开展对主要生产基地、规模养殖场、饲料加工厂、农产品批发市场以及农业投入品的监测和监督抽查。

一、行动目的

这次大检查行动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和《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为主线,以检查责任落实为手段,以查处投入品违规使用为重点环节,以蔬菜,食用菌为重点领域,集中打击生产销售禁用农药行为,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规范农业投入品生产、经营和使用行为,全面排查,彻底整顿。强化工商部门监管职责,切实堵塞监管漏洞,营造大检查的社会氛围,全面提升我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行动重点

(一)要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主体准入制度,建立健全主体信用分类监管体系,规范经营主体准入行为,依法确立农产品经营主体资格。

(二)要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准入体系,积极引导和监督农产品经营者建立和落实进货检查验收、购销台账、质量安全、场厂挂钩、场地挂钩以及不合格农产品退市等项制度,加强经营者自律,严防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农产品进入市场,依法严格规范农产品经营行为。

(三)要强化农产品市场监管,对切实关系群众人体健康的蔬菜、瓜果等入口农产品作为监管重点。要求大型农产品市场、超市配备检测设备,采取以市场开办单位自检为基础,工商部门抽检为保障,社会检测部门复检为补充的三级监管模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和有毒有害及不安全农产品的违法行为,并把农产品市场监管作为整顿规范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的重要任务,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强化基层工商所的日常监管和市场巡查,加强对流通领域农产品质量监管,依法查处农产品违法大要案件,切实维护农产品市场交易秩序,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三)开展农产品包装标识执法检查。组织检查农产品批发市场、超市等重点场所,重点检查:包装物或标识上是否按规定标明品名、生产者、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质量等级等;使用添加剂的农产品,是否按规定标明添加剂的名称;属于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农产品,是否按规定进行标识;需要实施检疫的动植物及其产品,是否符具检疫合格标志、检疫合格证明。

(四)广泛开展质量安全宣传培训。一是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切实掌握执法要点,做到严格执法、公平执法、文明执法,树立农业部门执法监管的社会形象;二是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沟通。借新闻媒体之力,营造执法监管的社会氛围,推动专项整治掀起新的。

四、实施步骤

(一)动员部署阶段(_月_日_月_日)

对辖区内的情况及监管对象进行全面摸底,确定重点整治区域、对象,并进行整治前的全面部署。

(二)集中整治阶段(_月_日至_月__日)

根据所制定的专项整治方案,认真组织开展好集中整治工作,确保整治措施的落实。

(三)巩固提高阶段(_月_日至__月__日)

对前期整治工作的重点区域和重点单位开展回访,防止死灰复燃,同时,对专项整治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总结。

四、行动要求

【论文关键词】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存在问题;对策;江苏泗阳

泗阳县从2002年开始进行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工作,6年来,该县一直把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发展至今,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同时,由于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该县农产品质量安全情况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水平的要求。现就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与建议。

1现状

1.1进行了三品认证(认定)工作

泗阳县从2002年至今,共完成无公害产地认定1.67万hm2,无公害产品50个;绿色产品4个,面积266.67hm2;有机食品1个,面积53.33hm2。

1.2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

1.3进行了农产品检测工作

泗阳县从2004年开始进行农产品(主要是蔬菜)检测工作,主要是采取速测灵、速测仪进行速测,同时配合省、市检测中心进行抽样检测和例行监测。

1.4进行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工作

泗阳县从一开始很就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宣传工作,6年来,该县通过电视、报纸、下乡讲课等形式对农户和消费者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教育培训。时至今日,该县的农户和消费者对“无公害”、“绿色”、“有机”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2存在的问题

2.1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

2.2检测力量薄弱

泗阳县现有的检测设备主要是对农产品有机磷农药残留的定性测定,不能定量,且干扰因素较多,检测结果误差较大。检测人员不能专职开展工作。

2.3监督部门不明确,种植效益不高

目前,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由县农林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部分同志兼职承担,未成立专职机构,工作中难免会出现顾不过来的现象。虽然泗阳县近几年来,成功申报了一批无公害粮油、蔬菜、畜禽等农产品,但真正打出品牌创出效益的为数不多。

3原因

一是宣传不到位,种植户素质有待提高。种植农户一向先注重农产品产量,退而求质量,且种植户对农产品质量也只是以好看、好吃为依据,很少顾及其中的营养、有害物质等因素。二是人员不足,难以对农户生产进行有效监督。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一直注重申报,而对申报成功的产地、产品缺乏正确引导,多半是呈无人管理状态。三是体制不顺,误时误事。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现为多部门管理,相互协作,而一旦出现问题则互相推诿,最终误时误事。四是经费不足,难以承担重任。作为农业大县,现有的检测人员及检测设备很难适应其发展要求。受政府财力的限制,投入的资金不能满足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农业环境监测、“三品”基地建设、“三品”品牌申报认定、市场准入检测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定点抽检等公益性、基础性工作的需要,亟待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投入机制。

4对策

4.1加强宣传,提高种植农户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

种植农户是进行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基础,离开种植农户,谈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则是一句空话。针对当前农村主要以老人、妇女为主的劳动群体,对其不能只发放一些资料,要有耐心搞好试验示范,做给他们看,带着他们干,全过程全方位地搞好服务。

4.2加强监督机制建设

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不仅要对农户生产进行监督,还要对农资市场进行管理,尤其是高毒、高残留农药要严格管理。对无《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的单位严禁销售高毒农药;对有《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但不执行其有关规定而随意卖药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吊销其《高毒农药销售许可证》。

4.3理顺体制,互相配合

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的单位,全国应有一个统一管理模式,如对未加工或初加工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农业部门负责,对深加工或已是熟食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由卫生部门负责,对假冒伪劣缺斤少两的农产品由工商或质检部门负责,从而避免出现一些互相扯皮的问题[3-4]。

4.4加强检测设备建设,培训或引进专业的检测人员

引进必要的检测设备和专业的检测人员,是衡量泗阳县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是否达标的重要环节,也是随时发现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1]于造辉.丹东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中的问题与设想[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0(2):163.

[2]薛宇,刘玉然,孙振国.邹城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及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0(9):354,356.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技术发展;技术应用

1我国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现状

我国对农产品检测越来越重视,不断加大农产品检测力度,建立健全农产品检测网络,满足人民群众实际需求。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进一步提升了检测技术,比如:我国对农产品天然毒素的留存检测技术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可对黄曲霉菌进行有效检测,同时引进国外酶联免疫吸附剂测试技术,促进我国毒素真菌检测技术的完善[1]。另外,我国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技术显著提升,能对土地、大气和水质等指标进行有效检测,通过对农产品生产环境的检测,为农产品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重金属检测技术也在逐渐改进,对原子吸收法不断的研发,在农产品检测中进行实际应用,对规范农产品交易具有积极作用。我国高度重视农产品质量检测,建立了农业、卫生和安全检测部门,部门之间进行有效协调和合作,对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等问题进行管理,制定了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农产品的监管,提升检测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满足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

2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质量真假

2.2农产品农药残留

2.3缺乏完善的检测结构体系

农产品安全检测结构体系对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有直接影响。但是我国在农产品检测工作开展的过程中缺乏完善的体系,同时也缺乏专业的检测技术工作人员,工作人员能力难以满足现代化农产品市场的实际需求。检测结构体系中存在人员配备不平衡现象,管理人员较多,检测技术人员较少,对农产品安全检测发展具有一定的阻碍。

3促进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发展的措施

3.1完善法律法规

3.2提升安全标准

3.3优化结构体系

4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

4.1农产品储存检查手段

4.2免疫分析检测法

快速免疫分析检测技术在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进行检测的过程中,采用高集成化检测装置,利用芯片发现问题,在市场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是今后重点研发的方向[3]。

4.3农药残留检测

4.4原生毒素检测

农产品中的原生毒素对人们的身体有巨大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可以有效检测,实践操作便捷。传统的检测方式具有较高的成本,实践应用效率较低,逐渐被市场淘汰。

4.5小细菌含量检测

现阶段,微量热法和阻抗测定法在农产品小细菌含量的检测中被广泛应用,可快速检测产品中的细菌数量。另外,在检测工作中应用粮食蒸剂法,能够破坏害虫生长环境,可有效抑制细菌。

5结语

农产品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质量安全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有重大的影响。对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知,分析检测技术发展的现状和农产品市场存在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加强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实践应用,积极引进先进技术并应用在农产品安全检测工作中,能够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1]刘爱心.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农业与技术,2019(7):177-178.

[2]王惠芳,刘江涛.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分析[J].农家参谋,2020(6):28.

[关键词]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1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现状

1.1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已具雏形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农业部门从我国农业生产的具体需求出发,积极响应国家的要求,通过不断努力使得我国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的建设已具雏形。我国农业部在1988年、1991年、1998年和2003年分四批建设了12个国家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和268个部级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除此之外,我国各地区的地方农业部门也积极设立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在这种局势下,我国的大小级别不一的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已有2060个,并有201个得到了我国农业部和国家政府的认证。与此同时,我国还大力培养了农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方面的人才,使得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素质得到了提高。因此我们可以说我国现今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已具雏形。

1.2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有大量的工作经验

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建立初期到现在为止,我国的检验机构开展了大量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并获得到了丰厚的经验。同时我国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还在一系列工作中发现了许多食品安全问题,检测出了许多有害成分,例如“瘦肉精”、苏丹红等对人体造成极大伤害的化学品。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开展的大量食品安全检测工作在促进了我国农产品质量的同时还维护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1.3我国制定法律为农产品检测工作提供法律依据

2我国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并不具备很强的检测能力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的检测设备也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更新以及补充,但这只能说明我国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拥有了常用仪器设备。我们不得不面对一个现实的问题:我国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高仍缺乏精尖设备,这使得我国的检测结果不够精确。

2.2检测机构过多导致检测力量分散

地方农产品质量检测机构设立的过多使得我国本就处于弱势的检测力量过于分散,同时检测力量的分布存在不均匀性,这使得有的地区检测水平高而有的地区检测水平低。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农产品质量检测工作就会出现一定的问题,随时都可能存在的工作漏洞会对市场经济、消费者健康带来很大的影响。

3针对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存在问题的改善意见

3.1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农产品安全意识

3.2引导地方机构完善检测机构

国家要建立相应法规督促农产品生产企业内部对其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对企业管理者灌输企业要对农产品质量全权负责的重要理念,使企业内部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对农产品从种植到销售的各个环节做到有效监控,使得农产品质量得到保证。

3.4政府的职能部门要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进行监管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应的基层农产品质量检测计划委托当地具有一定检测能力的检测机构对农产品质量进行检测并在检测期间对该检测过程进行有效的、严格的监控,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无误,防止农产品在检测过程中因保存或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而导致其质量检测结果出现问题。除此之外,政府职能部门还要及时向社会公布质量监测结果,使得广大消费者可以安心消费、快乐购物。与此同时,针对一些农产品质量检测不合格的企业,国家一定要对该企业进行严厉的惩罚,使他们认识到只追求利益而不注重质量的严重后果。

总结

关键词安全工程;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群

1特色方向课程群结构

湖南农业大学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的设置是基于安全工程本科专业培养计划,在保证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的前提下,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开设体现学科优势和行业背景的特色课程群。该课程群的建设从理论到实践、从书本到科学前沿,比较完整地提供了一条特有的深入学习和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技能的平台[4-6]。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课程群依次由理论课程、实验课程、实习课程和业余科研四部分组成。其中,理论课程包含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和专业选修课“农业安全生产与管理”,作为农业大国,在掌握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的同时,学生获得我国农业安全生产现状及生产管理手段的知识信息是十分必要的,而“农产品安全生产与管理”正是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现状为学生开设的一门辅助课程;实验课程为专业必修课“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实习课程由农产品安全与检测技术综合实验、生产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组成;业余科研包含学生独立自主申请科创实验项目和学生依托教师科研项目两大部分。

2实践技术

3教学手段

4农产品安全动态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未来趋势

一、仪器分析方法

在农产品安全检测中,仪器分析方法具有灵敏性强、检测速度快以及准确性高等特点,已经逐步取代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成为最常用的农产品安全检测方法。目前,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将多种仪器以及多种仪器分析方法结合起来使用,以达到更精准更快速的检测目的。其中,常用的仪器分析方法主要有:光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荧光仪器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等)、色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技术、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等)、生物传感技术、高效毛细管电泳仪器分析法以及氨基酸自动仪器分析法等。

二、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

本文主要探析几种常见的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光谱仪器分析方法。

1.光谱仪器分析方法

光谱仪器分析方法包括荧光仪器分析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以及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等。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分析法:该方法是利用电子仪器使农产品产生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是农产品在吸收电磁辐射波(波长要在两百纳米到七百五十纳米之间)后产生的光谱。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铁、锌、铜以及铅金属矿物离子等是否超标。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分析法:是利用离子发射光谱仪发射等离子体,使用等离子体最为激光发射源,分析检测农产品的原子吸收光谱,检测其中含有的铜锌等金属离子,以及锗、锶以及硒等稀有元素。

红外光谱仪器分析法:该方法能够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水分、脂肪、蛋白质、纤维素、氨基酸以及灰分含量,还能够检测出农产品中含有的保鲜剂以及防腐剂成分,而且还能够检测农产品经过加工后的质量等。

荧光仪器分析法:该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农产品中的铅离子。

2.色谱仪器分析方法

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主要包括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方法、色谱核磁共振仪器联用分析方法、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以及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等。

色谱质谱仪器联用分析方法:质谱仪的原理是利用一束电子流攻击被检测物体,然后将形成的正离子碎片图谱记录下来,产生定量质谱图。该方法是利用质谱图对农产品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检测,在对农药残留的检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色谱核磁共振仪器联用分析方法:核磁共振成像形成共振波谱,能够显示农产品中含有的不同类型氢原子的情况,这就可以从中看出农产品中含有影响安全的物质。

气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是一定温度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将农产品中含有的部分化学物质气化、快速分离并检测出来,适用于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兽药残留、农药残留以及氨基酸等化学物质。

高效液相色谱仪器分析方法:该方法应用非常广泛,具有快速高效等特点,主要是利用液相色谱仪检测农产品中含有的营养成分、毒素、添加剂、污染物、农药残留以及兽药残留等。据了解,有约80%的化合物可以通过液相色谱仪进行分离检测。

三、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的未来趋势探析

随着现代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产品安全检测仪器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先进,其未来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检测仪器更加灵敏,检测仪器体型更小、智能化加强,所需的检测环境趋近常态等。

检测仪器更加灵敏:据目前仪器分析方法中使用的检测仪器发展趋势来看,检测仪器将越来越精密、灵敏性越来越强,选择性将越来越高,并且可能将会不断推出具有特殊用途的检测仪器。

检测仪器体型更小、智能化加强:这是未来检测仪器的核心发展趋势,检测仪器将会趋向微型智能化发展,并且其使用程度也会越来越普及,方便携带、使用简单,技术化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使用高新技术,非传统仪器技术(例如非破坏、非侵入、在线、多维、多参数、原位以及高通量等分析仪器)将被更广泛使用。

所需的检测环境趋近常态:目前仍存在一些检测仪器需要在一定温度或者一定压强的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但是同时人们也研制出了新的不需要特殊环境的检测仪器,在未来,能够在常温常压检测农产品安全是仪器分析方法发展的另一个方向。

四、结论

[1]李亮辉,叶健强,程勇,等.现代仪器分析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2,14:225.

【关键词】农产品安全检测;项目化;教学改革

《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是高职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的重要专业技能课。掌握农产品有毒有害物质检测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学会常规农产品安全检测技能,是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我院根据本地区食品、农产品企业的检化验岗位技能要求,为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断探索教学改革思路,对《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教学改革。把企业检测一线中的实际项目引入课堂,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在做中教,在做中学”,对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1结合岗位需求,确定教学项目

我们以各级企事业单位必检、常检和较重要的检测项目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尽量贴近现阶段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实际,根据检测仪器类型设计了6大学习项目,并将食品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操作规程、技能培训内容引入到教学内容,将食品检验工职业资格考试内容有机融合到课程教学中,充分体现课程的职业性和实践性。

2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重构课程体系

3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实施项目教学

每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因此按照完整工作过程的6个步骤组织教学实施,即明确任务/获取信息制定检测计划作出决定实施检测检查控制评定反馈。任务执行时,教师首先布置工作任务,小组进行学习资料的收集和检测标准的查询,教师再组织学生进行汇报,通过方案展示,教师引导学生制定任务、实施具体计划,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实施检验工作,学生可针对任务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随时与教师沟通以解决问题。同时教师随时对各个实践环节进行检查。任务完成后,小组进行自评及互评,教师对任务进行梳理和知识深化,并对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学生完成的每个工作任务都是一个完整的工作过程,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进行项目组织实施,并完成检验技能的综合训练与提高[1]。

4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本课程作为实践性极强的专业技能课,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原子吸收光谱仪,气、液相色谱等大型仪器,操作规程相对复杂。受价格和实验室场地限制,往往仪器数量配备有限,学生需要轮流上机。本课程通过建立仿真实训室,让学生可以反复模拟上机,直至完全熟悉为止[2],并且可以减少教学试剂的消耗和仪器设备的折旧,提高了教学效率。仿真实验室的建立让学生人人动手、人人参与,各种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此外,课程通过技能竞赛促进教学。定期举办食品检验技能竞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巩固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升技能。

5改进评价手段,注重职业素养的培养

6结语

《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课程改革在我校2013级农产品质量检测专业进行了探索。课程改革突出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以项目为载体,以真实的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内容,培养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及职业素质,充分体现高职专业课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4]。实践表明,《农产品安全检测技术》项目化教学实施以来,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有较大提高,在仪器操作、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方面进步显著,学生考取食品检验工中、高级工的一次性通过率都在90%以上,对提高教学质量有明显效果。经过调研,毕业生进入企业后能迅速适应岗位,企业对毕业生的综合评价也大为提升。

课程教学的改革探索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5],必须紧跟时代步伐,根据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不断调整、优化教学内容,在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上不断探索和实践才能培养出社会真正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王卉兰.《食品分析检验技术》课程项目化教学改革初探[J].科技视界,2013,26:-309.

[2]苏学军,王建军.高职食品分析实验操作项目化教学探索[J].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4):15-17.

[3]张春霞,易艳梅,胡海星等.基于工作过程的《食品分析与检验》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11.46:9-97.

THE END
1.首页关于春耕备耕期间鼓励反映疑似化肥“忽悠团”线索的公告2024-04-01 为春耕生产和全年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重庆启动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2024-03-28 山西省太原市早谋划早动手做好春耕备耕2024-02-20 安徽省农业农村厅开展农资打假暨“净网行动”飞行检查2024-01-24 河南省南阳市农资打假广宣传 撑起护农“保护伞”2023http://www.jgj.moa.gov.cn/nzdj/
2.购买肥料,包装上没有这些字,多数是假的购买肥料,包装上没有这些字,多数是假的小莫观世界 河南 1 打开网易新闻 体验效果更佳蒋介石惦记一生的神秘女人,宋美龄都不敢多言,她究竟是谁? 文史颜如玉 113跟贴 打开APP 音响制造全过程,工艺精彩一般人都没见过,终于知道怎么生产了 小罗奇趣工坊 598跟贴 打开APP 导演勇闯红灯区,揭露广东黑老大的灰色产业链https://m.163.com/v/video/VQGTSVGNT.html
3.化肥的防伪码怎么查询(化肥如何查询防伪码)化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资,其品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生长与产量。为了确保购买到正品化肥,消费者需要掌握化肥防伪码查询的方法。以下将详细介绍化肥防伪码的查询步骤及注意事项。 一、化肥防伪码查询的重要 化肥防伪码是化肥生产厂家为了打击假冒伪劣产品而设置的一种身份验证标识。通过防伪码,消费者可以迅速验证化肥的真https://www.315fangwei.com/315zhenwei/45144.html
4.如何快速识别假冒伪劣农资?农民朋友们看过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粮。眼下正是春耕农忙时节,对于农资的需求量非常大。农民朋友在购买种子、化肥、农药的时候,如何避免买到假冒伪劣产品呢? “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来临之际,上游新闻记者采访了重庆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有关负责人,整理了几种简易快速识别假冒伪劣农资的方法,希望能帮助农民朋友们避“坑”,https://wap.cqcb.com/shangyou_news/NewsDetail?classId=7128&newsId=5199610
5.官方权威发布,肥料执行标准号一站式在线查询服务指南查询化肥登记证号,需了解化肥的生产厂家和名称,随后在百度搜索“肥料登记证号查询”,即可获得相关信息。 从包装上辨别真假肥料: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三者之和不得低于50%,锌、产品通用名称和肥料登记证号等均需清晰标注,目前水溶性肥料行业标准包括NY1107-2010《大量元素水溶肥料》等。 http://www.emotion123456.com/F3eCdc4614a2.html
6.农资打假(精雅篇)国家规定,生产农药必须办理《农药登记证》或《农药临时登记证》,因此,在购买农药时可以用该产品的标签与登记公告或农业部网站进行核对,或者拨打包装物上的电话,如发现不一致应提出疑问,并及时向当地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 (三)真假化肥的识别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化肥进行鉴别:(1)从外观来鉴别,如氮肥外观一般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qcut84.html
7.你应该知道的十个农业科技小常识8、如何从“嗅”上判断真假化肥? 通过肥料的特殊气味来简单判断。如碳酸氢铵有强烈氨臭味;硫酸铵略有酸味;过磷酸钙有酸味。而假冒伪劣肥料则气味不明显。 9、生产过程,是否一看到病虫害必须马上施用农药? 不一定,应根据具体情况。对于病虫害的防治是否需要使用农药,一是观察病虫害的发生程度是否达到防治指标;二是看http://www.cuncunle.com/article/content/1011427790016839
8.农资市场监管工作总结6篇(全文)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公布的“企业登记前置行政许可经营项目目录”中的规定,化肥、农药、农膜属于国家专营产品,只有农资公司、供销合作社等农资部门才有经营主体资格,但部分个体经营户为了达到经营农资产品的目的,挂靠农业部门等单位从事农资经营活动。 (三)不正当竞争问题比较突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jkpghbu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