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化肥工业有力支援“三农”事业化工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我国化肥工业发展迅猛,为解决世界人口最多的农业大国吃饭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

氮肥:从6000吨飞跃到7000万吨

建国初期,全国只有5个氮肥厂,年产量仅6000吨左右。1951年6月,满洲化学工业株式会社更名而来的大连化学厂全面复产合成氨。同时,我国还从苏联引进了成套氮肥装置,建设了吉林、兰州和太原3个化工区的化肥厂。

1952~1982年的31年中,氮肥工业的建设投资占化肥工业总投资的80%以上,并具备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和发展基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为我国氮肥工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尤其是经过近十几年的大发展,实现了从依赖进口到供求平衡、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转变。1991年我国成为世界最大氮肥生产国,2003年成为净出口国,2007年成为世界最大出口国。

改革开放以来,氮肥行业开发出一大批对行业发展有重大影响的新技术、新设备。以航天炉为代表的干粉煤气化技术,以多喷嘴对置式、晋华炉为代表的水煤浆气化技术等一批新技术成功研发和陆续推广;还有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体净化、氨合成和尿素生产技术及装备等相继开发和应用,有力地促进了氮肥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近十几年,我国氮肥总量实现快速增长,年均增速保持4%左右。据统计,2013~2017年累计退出合成氨产能1130万吨,退出尿素产能1797万吨,产能过剩得到有效遏制,行业盈利能力逐渐好转。截至2018年底,全国合成氨产能合计6689万吨/年;全国尿素产能合计6954万吨/年。

氮肥原料结构调整成绩显著,以非无烟煤为原料的产能占比不断提高。此外,产业集中度也逐步提升。

磷肥:从大量进口到自给有余

新中国成立时,我国没有磷肥工业。直到1958年,在南京建成了第一个年产40万吨的大型普钙厂。

我国的磷肥工业,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即从低浓度磷肥起步,建立起了我国磷肥工业的基础。

继南京、太原以后,我国于上世纪60年代在广东湛江、湖南株洲、湖北大冶和安徽铜陵分别建设了年产20万吨的中型普钙厂。同时,以地方政府投资为主建起了一批年产5万~10万吨的小型普钙和钙镁磷肥厂。直到1990年,这两种低浓度磷肥,仍然占据我国磷肥产量的94%以上。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至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同时加强自主开发,加快发展高浓度复合肥料。

上世纪80年代,发达国家高浓度磷复肥的产量已占磷肥总产量的70%,而我国当时基本上还是空白。

原化工部确定加快发展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战略。从1980年开始,我国先后有15个工厂、3个磷矿、1个硫铁矿、1个钾矿,陆续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设备,在1990年后相继建成投产。随后,我国在消化、吸收、创新和国产化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不仅能自主进行优化设计,挖潜扩能,而且使新建装置的投资减少了三分之一以上。

为了直接利用中品位磷矿为原料,降低投资成本,原化工部组织有关单位,成功开发料浆法生产磷酸一铵,于1988年建成3万吨/年示范装置,并以此技术对80多个小普钙装置进行改造。在此基础上又开发成功低温氯化钾转化生产硫基氮磷钾技术。通过技术创新、挖潜改造,磷酸一铵新建装置单系列最大规模达到30万吨/年。现在,应用这两项技术生产的产品占磷肥总产量60%以上。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在高浓度磷复肥的建设方面,先后总计投入500多亿元。到1998年,我国磷铵的实物生产能力达500万吨,从此我国高浓度磷复肥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2005年磷肥产量达到1124万吨,跃居世界第一位。从2007年起实现了自给有余,从进口国变成了出口国,当年出口磷肥254万吨。截至2018年底,全国磷肥总产量1696.3万吨。其中,高浓度磷肥产量1610.1万吨。

钾肥:从进口为主到半数自给

新中国成立之初,钾肥生产受资源和技术限制,进口钾肥占据中国市场主要地位。为此,钾盐普查和寻找资源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受到重视。在“一五”期间,我国便开始了找钾成矿预测工作,着手组建钾盐找矿队伍。1956年,国家制定的“中国12年国家重大科学技术长远计划”中,明确以找钾、硼为主要任务的盐湖科学考察。经过老一辈科学家的努力,自1955年开始,找矿队伍分别在青海柴达木盆地中的察尔汗、达布逊等盐湖及茫崖矿区及新疆罗布泊地区发现了大型及特大型钾矿床。这不仅结束了我国钾盐产品几乎全部长期依赖进口的历史,而且还大量出口创汇,保证了全球钾肥进口的“价格洼地”地位。

1985年后,原地矿部还专门安排了中国柴达木盆地西部和北部钾盐的普查项目,为日后钾盐资源的重大发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八五”期间,新疆罗布泊找钾工作获得重大发现。

资源找到了,技术也要有突破。几代科技工作者针对可溶性固体钾资源不足,开展了开发钾资源的技术研究,突破了盐湖高品位晶间卤水的钾盐提取技术。而近几年,低品位盐湖钾资源开发技术、海水提钾技术、不溶性钾资源利用技术等也都有了实质性突破。

青海盐湖股份、华东理工大学等单位联合开发的低品位难开采固体钾盐高效利用技术,将察尔汗钾矿资源利用率由27%提高至74%。该项目获得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国产钾肥产量不断提高,截至2014年底,我国钾肥生产企业200多家,资源型钾肥产能682万吨,产量553万吨。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第四大钾肥生产国,钾肥自给率提高至58%左右。

THE END
1.中国氮肥网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访问旧版 | 下载天地 | 协会介绍 Copyright @ 2001 cnfia.com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氮肥网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裕民路18号北环中心 电话:010-82032099 传真:010-82038259 email:zgdfgyxh@163.com京ICP备11017103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7329号http://www.cnfia.com.cn/
2.中国中化>业务动态11月6日至8日,由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和中国农业生产资料流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十四届磷复肥产销会在江苏省南京市举办。中化化肥作为磷复肥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携旗下核心产品和业务亮相展会。 展会上,中化化肥蓝麟?、雅欣?等多款“生物+”战略核心产品备受关注,展现了公司在养分高效、生物制剂、土壤健康三大产品https://www.chemchina.cn/sinochem/xwzx/zxdt/ywdt/2024/11/I1312005071642296320.html
3.中国肥料生产商关于做好2024年春耕及全年化肥保供稳 政策解读 2024-02-08 47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推进磷资 政策解读 2024-01-03 61 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2023年全国肥料质 政策解读 2023-12-27 65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关于2024年关税调 政策解读 2023-12-22 59 查看更多 效果评测 护农打假 本站公告http://m.chinafert-gov.com/
4.中国氮肥网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关于 10-11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关于 10-11 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关于 10-11 关于召开“2024年全国 10-09 关于召开2024年全国氮 07-24 关于召开“2024年全国 07-23 2024年中国氮肥、甲醇 07-08 2024年中国氮肥、甲醇 07-05 2024年9月合成氨进出口http://www.cnfia.com/cn/
5.我国化肥产业目前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未央网建国之初,我国化肥产业可以说是非常薄弱,化肥企业少,生产工艺差,为促进我国粮食生产,提产亩产量,加快了化肥工业的发展速度。 50年代,在吉林、兰州、太原和成都建成了4个氮肥厂。1958年,化工专家侯德榜开发了合成氨原料气中二氧化碳脱除与碳酸氢铵生产的联合工艺,在上海化工研究院进行了中间试验,1962年在江苏丹阳投产https://www.weiyangx.com/244757.html
6.红四方肥业:新中国化肥工业史的红色起点回首新中国化肥工业的发展历史,凝聚了老一辈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深切关怀与希望。作为新中国化肥工业的拓荒者之一,1958年,中盐安徽红四方肥业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合肥蜀山化肥厂诞生,成为新中国第一家年产能800吨规模的小氮肥厂。建厂初期,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陈云等先后来安徽到企业视察指导工作,留下了珍贵的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713581
7.化肥市场分析报告2025产业研究报告网发布的《2025-2031年中国化肥市场深度研究与市场运营趋势报告》共十六章。首先介绍了化肥的定义及作用,接着具体阐述了国内化肥行业的总体运行情况。随后,报告介绍了氮肥、磷肥、钾肥、生物肥料、尿素的发展状况,并详细分析了化肥行业的区域发展状况、产量状况、进出口状况、上市公司运营状况及市场竞争格局。https://www.chinairr.org/report/R02/R0203/202411/27-628076.html
8.新型肥料网新型肥料网是一家专业的,以新型肥料为主题的,综合性权威的大型门户网站。新型肥料网,新型肥料网,化肥,肥料,新型肥料,水溶肥,多肽肥,海藻肥,硝基肥,肥料价格,菌肥,脲甲醛,腐植酸http://www.cnfert.com/
9.农药氮肥磷铵复合肥钾肥三聚氢铵合成铵6月第二期 国内化肥市场动态简报 2005-6-17 中国磷肥工业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 2005-4-30 2005年中国化肥市场研究分析 2005-3-25 我国真菌生物农药产业发展调查报告 2005-3-15 2005年国内化肥需求分析及市场预 2005-3-14 2004年国内氮肥产销形势分析 2005-3-14.http://www.ampcn.com/vip/
10.新中国化肥工业的第一座丰碑——说说吉林肥料厂造粒塔1 李寿生 “十二五”期间中国化肥工业发展成就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6年10期 2 李寿生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努力开创化肥工业“十三五”发展新局面 中国石油和化工经济分析 2016年10期 3 《化肥工业》2016年第43卷第1~6期(总第253~258期)总目次 化肥工业 2016年06期 4 欢迎订阅201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FGGL201713002.htm
11.化肥十大品牌排行榜化肥十大品牌,化肥哪个品牌好?化肥哪个牌子好?如何选择化肥品牌?化肥10大品牌排行榜是由中国品牌网(chinapp.com)承办的化肥行业品牌评选投票得来的化肥品牌排行榜,由网民投票得出的最有价值的化肥十大品牌。让你更好地选择化肥品牌。https://mip.chinapp.com/paihang/huafei
12.工业和信息化部:当前化肥保供形势整体良好预计能够满足2024年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2月1日消息,1月31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召开2024年化肥生产保供工作座谈会。 会议指出,化肥是重要初级产品,做好化肥生产保供对维护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在各级有关部门大力协同和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努力下,化肥生产保供任务圆满完成,为保障全年粮食丰收、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作出了https://news.cnstock.com/news,bwkx-202402-5186001.htm
13.中国硫酸网中国硫酸网是由中国硫酸工业协会主办的硫酸行业的门户网站,内容涵盖了硫酸行业及其上下游相关行业的新闻快报、市场资讯、运行数据、政策法规,技术进展、协会相关报告等内容,是国内外各机构了解中国硫酸行业的首选。中国硫酸网秉承时效性、专业性、全面性、权威性的信息资http://www.liusuan.org/
14.中国腐植酸网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效有机多元微肥的生产方法,它由橡椀栲胶、腐植酸、含氮有机物为有机络合剂,将作物所需的硼、锌、铁、钼等多种微量元素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络合(螯合)反应制得,为液态化肥,与水互溶,有效成分含量高,营养均衡持久。具有协调作物体内营养平衡、提高抗逆能力、增加产量、改善品质方面的显著功效。 http://www.chinaha.org/
15.2022中国化肥企业100强名单揭晓2022年中国化肥百强榜单一览→买购7 河南心连心化学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57 内蒙古天宇汇景集团 8 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58 贵州川恒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9 湖北三宁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59 深圳市芭田生态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10 云南祥丰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60 青岛东方铁塔股份有限公司 11 瑞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61 河北百禾丰化肥有限公司 12 中国石油天然气https://www.maigoo.com/news/6539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