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一头连着国家安全,一头连着百姓生活。近年来,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非法占用耕地等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全力筑牢国家粮食安全防线,取得明显成效。
河南:全力保障“中原粮仓”安全
侦办农资领域犯罪案件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1名
今年以来,河南公安机关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公安部部署,紧紧围绕粮食安全和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昆仑2023”专项行动为载体,以“豫筑平安”“雷霆行动”为抓手,聚焦农资领域突出违法犯罪,坚持以打开路、重拳出击,有效保障了“中原粮仓”安全。全省公安机关侦办涉种子等农资领域犯罪案件4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41名。
河南省公安厅以大要案为牵引,及时总结成功案例,形成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战术战法,在全省公安机关推广,指导基层公安机关侦查实践,带动提升全省农资领域案件侦办水平。同时,突出重点区域整治,围绕群众反映问题强烈的重点地区,联合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谋划、周密部署,及时打掉各类农资领域制假售假“网络”“基地”;突出关键节点工作,结合农业耕作规律、农民消费习惯,各地公安机关配合各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农资市场检查、抽查工作,深挖犯罪线索,最大限度地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为进一步提升打击整治合力,河南公安机关进一步加强同农业农村部门的沟通联系,密切协作配合,积极开展线索通报、会商研判和执法联动,推动农资领域突出犯罪源头治理。同时,双方通过多种方式深化联动执法,完善行刑衔接协作联动机制;深化联合办案,完善行刑衔接合作执法机制;深化信息共享,完善行刑衔接数据互通机制,积极推动建立健全打击农资违法犯罪长效工作机制。
对制售假劣农资等犯罪实施全链条打击
山东济南:利剑出击守护千里沃野
黑龙江哈尔滨:破获农资类案件41起
捣毁犯罪窝点35个,涉案金额3.09亿元
黑龙江省是全国第一产粮大省。进入秋收时节,在北国冰城黑土地上,被秋色渲染的农田翻滚着金浪,到处是一片丰收的火热场景。为确保丰收的粮食颗粒归仓,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公安局围绕粮食安全这项重大政治任务,从年初以来,科学谋划、精心部署、统筹推进,依法严厉打击涉及制售假劣农资、非法占用农用地、污染土地环境等犯罪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公安机关共破获农资类案件4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6名,捣毁犯罪窝点35处,打掉犯罪团伙5个,涉案金额3.09亿元。
哈尔滨市公安局切实增强风险意识、强化底线思维,以“昆仑2023”“亮剑护农”等专项行动为牵引,聚焦制售假劣农资突出犯罪,强化线索搜集研判,坚持大要案件挂牌督办,对粮食领域违法犯罪“下猛药、出重拳、求实效”,按照“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打击目标和“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集中侦办涉粮食领域违法犯罪案件,依法严厉打击破坏耕地犯罪活动,为国家粮食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哈尔滨公安机关全力打好涉粮食安全的食药环领域犯罪攻坚战、合成战,今年以来破获公安部、最高人民检察院、农业农村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四部门联合挂牌督办案件1起,公安部挂牌督办案件1起,省公安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挂牌督办案件5起,省公安厅挂牌督办案件5起,发起全国集群战役1次。
依托群防群治力量联防联动联查
浙江开化:“三联”机制筑牢粮食安全屏障
“张大爷,今天我们去村东面开展巡逻!”日前,开化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民警詹旭根带着林山乡利平村网格员张普仙检查村内农用地使用情况,并向群众开展宣传教育,这是他每周的重点工作之一。
开化公安机关组织开展“千警大走访”活动,围绕“调解纠纷、打击违法、普法宣传、反诈宣传”等工作目标,零距离守护老百姓春耕秋收。他们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田间护农”行动,加强对各个村庄的全时段守护,全力做实农村社区警务。同时,及时摸排春耕秋收期间可能出现的矛盾纠纷,做到早预防、早发现,维护好春耕秋收期间生产秩序。
在联合群众开展巡逻防范的同时,开化县公安机关还加强部门联动,会同县农业农村局、市场监管局等部门成立联合检查组,协同发力打好打击制售伪劣农资犯罪合成战。联合检查组每月采取定期检查、突击检查等方式,深入农资生产批发场所、零售门店,加大力度对出售的农药、化肥、种子等进行检查,严防假冒伪劣产品流入农民手中。截至目前,全县已开展联合执法10次,联合排查各类农资生产、经营单位等重点场所100余家,走访种植户80余户。
日前,开化县某农资经营店将过期化肥混在其他化肥中以次充好进行售卖。接到线索后,开化县公安局立即对该店开展执法检查,对该店作出当场责令整改并进行处罚的决定,震慑此类违法行为。
在打击犯罪方面,开化公安机关围绕“打源头、端窝点、摧网络、断链条、追流向”的工作目标,重点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农药、假化肥、假农机四类坑农害农违法犯罪行为,全力守护群众粮食安全。今年以来,已处理7条问题线索,责令整改农资生产经营企业6家,有效净化了农资产品销售环境。
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部门协作
云南红河:多举措打击非法占用农用地犯罪
近年来,云南省红河县公安局按照上级公安机关统一部署,强化责任担当,加强部门协作,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耕地犯罪活动,切实守牢耕地安全红线,有力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红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还主动联系县检察院、林业和草原、农业农村、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行政职能部门,召开联席会,加强沟通协作,共同解决难题,提升联合整治质效。今年8月,红河县公安局森林警察大队根据红河县自然资源局移送的案件线索,侦破一起非法占用农用地案,抓获犯罪嫌疑人1名,查明非法占用耕地55.44亩。经调查,2014年4月以来,红河县某渔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况下,擅自占用位于红河县三村乡一处永久基本农田用于建造房屋、养鱼,造成耕地种植条件严重毁坏。目前,该公司法定代表人已被红河县公安局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依托“林长”和“河湖警长”工作机制,红河县公安局加大巡查力度,在有条件的地方设立保护界碑、设置宣传栏,张贴警示标语,引导村民增强保护意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耕地功能区划分种植农作物,不擅自改变耕地用途,为确保粮食安全打下坚实基础。今年以来,该局共开展林区、河湖巡查4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营造了浓厚的打击整治宣传氛围。
对破坏耕地行为“零容忍”
江西贵溪:严守保护红线密织耕地防护网
近年来,江西省贵溪市公安局紧紧围绕遏制耕地“非农化”、管控耕地“非粮化”等工作重点,多措并举扎实推进耕地保护工作,切实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和粮食安全底线。
合力整治,严打破坏耕地行为
贵溪市公安局牢固树立耕地保护“一盘棋”理念,对外加强与法院、检察院、自然资源局等部门合作,进一步完善全市耕地保护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工作机制,在信息共享、线索移交、联合执法等方面形成打击整治合力;对内强化多警种协作,按照“全环节、全要素、全链条”的侦办要求,集中精力、集中警力,力争“立案一起、侦破一起、移诉一起”,形成全警联动的工作格局。
对破坏耕地行为,贵溪市公安局始终坚持“零容忍”态度。今年以来,他们以“昆仑2023”等专项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公安机关作为打击违法犯罪主力军作用,锚定耕地“非农化”“非粮化”问题,相继开展了一系列整治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破坏耕地行为。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破坏耕地犯罪案件6起,抓获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犯罪嫌疑人11名。
长效防治,提升耕地保护意识
聚焦修复,强化耕地资源保护
贵溪市公安局积极建立乡镇干部、检察官、公安民警联合协作机制,共同对全市耕地实行包片负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促进涉耕地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工作有效衔接,真正实现乡镇干部监督监管责任、检察机关公益诉讼主体责任和公安机关刑事打击主体责任的有机融合,将证据收集、案件办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生态修复等工作进行一体化推进。
对案件侦办中发现的被破坏耕地,贵溪市公安局还按照“谁执法、谁普法”的原则,在执法过程中加强对犯罪嫌疑人的法律教育和耕地保护宣传,通过揭示破坏耕地的法律后果和生态后果,敦促犯罪嫌疑人积极主动配合自然资源、农粮等部门履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目前,今年全市6起已立案被破坏的耕地均已修复。
全国公安机关持续深入开展“昆仑”系列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非法占用耕地等危害粮食生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取得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