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国内部分尿素新增产能投产释放,同时由于国家保供政策落地,尿素行业开工相对高位运行,且持续高于去年同期,全国尿素日产量明显提升,1-6月份产量为2842.1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近120万吨,同比增加4.36%。2021年10月15日起尿素出口执行法检政策,国内尿素出口量明显减少,2022年1-5月份尿素出口53.8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140.48万吨,同比减少72.31%。今年以来我市某重点化肥生产企业化肥生产形势较好,产销基本保持平衡,1-6月份产量较去年同期上涨16.7%。
(二)化肥生产成本情况
在国家对煤炭价格不间断政策干预下,上半年化工煤价格走势相对稳定,但总体高位运行。氮肥行业无烟煤平均到厂价1855元/吨,同比上涨80.6%;烟煤平均到厂价1117元/吨,同比上涨49.7%。重点氮肥企业平均电价0.661元/度,同比上涨18.9%,吨尿素耗电约800度,尿素成本同比增长84元/吨。重点气头氮肥企业平均天然气价格1.93元/立方米,同比上涨11.5%,吨尿素耗气700立方米,尿素成本同比增长139.3元/吨。
二、化肥价格变动情况
(一)尿素出厂价格变动情况
我市监测数据显示,上半年尿素出厂价格总体呈上涨态势,且涨幅明显,1-6月份月均价从2553元/吨持续涨至3145元/吨,7月份以后,尿素价格出现断崖式下滑,呈现持续下降走势,由月初2900元/吨降至月底2500元/吨,月均价下降至2650元/吨,环比、同比均出现今年以来的首次下降,较1月份上涨3.8%,环比下降15.74%,同比下降4.16%。
(二)化肥零售价格变动情况
我市监测数据显示,1-6月份我市监测的化肥品种价格总体呈平稳上涨态势,7月份市场行情走势转弱,月底部分品种零售价随出厂价下降而下调。7月份监测的8个化肥品种零售均价环比3降5平,同比7涨1降,其中尿素均价为2.88元/公斤,较1月份上涨10.77%,环比下降12.73%,同比下降3.36%;碳酸氢铵、进口氯化钾均价分别为1.38元/公斤、5.28元/公斤,较1月份分别上涨38%、32%,环比分别下降1.43%、0.38%,同比分别上涨38%、32%;磷酸二铵、过磷酸钙、国产氯化钾、国产三元复合肥、进口三元复合肥均价分别为4.3元/公斤、1.2元/公斤、4.9元/公斤、4元/公斤、4.8元/公斤,较1月份分别上涨13.16%、9.09%、28.95%、33.33%、20%,环比均持平,同比分别上涨10.26、11.11%、30.67%、33.33%、37.14%。
三、化肥价格变动原因分析
(一)上半年化肥价格上涨原因
1.需求方面。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粮食种植面积及产量稳中有增,粮食价格全面走高,化肥需求增长,同时伴随着国内供给侧改革,新增产能有限,化肥市场景气度上升。上半年尿素需求稳步上升,农业市场逐步进入旺季,春耕用肥、工业用肥需求陆续增加,夏管肥临时储备对市场也起到一定支撑作用。
3.成本方面。受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原材料价格高企,尿素生产成本支撑有力。
4.国际方面。上半年国际市场化肥供不应求、价格暴涨,出口需求旺盛,虽然国内仅有少量尿素出口,但仍提振国内心态,影响国内价格走势。
(二)近期化肥价格下降原因
1.需求方面。农业需求基本结束,工业需求以少量刚需为主,市场需求降至全年低点。
2.供应方面。受保供稳价政策影响,尿素日产处于高位,总体供应偏宽松,企业产销压力增加。
3.出口方面。出口从严管理,对市场心态造成负面影响。
4.国际方面。国际市场供应充足但需求低迷,价格大幅下跌,悲观情绪向国内市场传导。
5.市场心态方面。尿素价格涨至高位后,下游抵触心态增强,采购积极性较差,市场信心严重不足。
四、后期化肥生产及价格走势分析
截至8月第2周,我市尿素价格已经从今年的高点3200元/吨跌至2350元/吨,国内尿素期货09合约从6月初的高点3064元/吨跌至2000元/吨左右。随着价格深跌,日产量逐步下降,供应减少,且社会库存已降至较低水平,有一定采购需求,同时部分企业价格已跌至成本线,企业继续降价意愿不强。短期来看,尿素价格或将震荡运行为主。
(一)煤炭供应偏紧、价格偏高,尿素企业成本压力较大。随着尿素价格持续下跌,尿素企业出现亏损,减产检修企业增多。
(二)煤炭领域存在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尿素生产成本被迫上升。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消息,通过7月份集中调查,初步认定18家煤炭企业涉嫌哄抬煤炭价格,3家交易中心涉嫌不执行政府定价。
(三)限电对生产经营造成较大影响。据企业工作人员反映,限电对尿素生产影响较大,危及生产安全,如果长期限电,将导致需求端供应量紧缩。
六、做好化肥市场保供稳价的意见和建议
(一)优先保障化肥企业能源及原材料等生产要素供应,加强煤炭价格监管,严厉打击煤炭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引导煤炭价格在合理区间运行,推动降低化肥企业生产成本。
(二)优先保障重点化肥企业生产用能指标,化肥能耗指标单独核算,提高化肥企业产能利用率。
(三)做好电力保供工作,充分发挥各类电源保供作用及大电网资源优化配置作用,保障化肥企业生产用电供应,确保供用电秩序平稳运行。
(四)鼓励引导化肥企业优先保障国内市场供应,同时淡季适当放宽出口管控,缓解企业淡季库存压力。
(五)加强统筹管理,加快完善以基层经营服务网点为基础、以信息化管理为支撑的化肥集中采购统一配供体系,有效降低中间成本。
(六)强化市场监管,杜绝假冒伪劣化肥产品上市,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违法行为,确保化肥质量安全和生产经营有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