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农业废弃物当作能够托付未来的能源型资源加以深度开发,其历史并不长;不过,这些被现代科技武装起来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却与古代中国人崇尚“天人合一”“师法自然”的农作观念,在思想上一脉相承。
商汤伊尹的施肥“学问”
大约在公元前1世纪,农学家氾胜之在他的著作《氾胜之十八篇》(又称为《氾胜之书》)里,就介绍了适用于北方旱作农业地区的耕作方法“区田法”。这种方法的核心思想,是在小面积土地上集中使用人力物力,精耕细作,通过深耕和大量施肥等手段来追求丰产。受制于古代社会能够提供的人力和物力,区田法不可能被大规模推广;不过在诞生之初,它仍然被认为是一种保证农田产量的重要手段。
为论证区田法的优势,氾胜之提到了一个关于商代开国君主商汤和他的宰相伊尹的故事。他写道:“汤有旱灾,伊尹作为区田,教民粪种,负水浇稼。区田以粪气为美,非必良田也。”这就是说,在种植业产量受制于土壤肥力的情况下,如果懂得用粪便施肥,就有助于提升土壤肥力,再配合灌溉,甚至能有效地抵御旱灾。
循环农业的宝贵遗产
在将农业废弃物转化为肥料之外,古代中国人还为它们找到了另一条“变废为宝”的途径,那就是使它们成为其他农业生产活动的原料。可以说,中国传统农业在缺乏现代技术的条件下,能够延续数千年而不衰,很大程度上可以归因于历代农民都力图组建没有废弃物的农作体系。这样的思路,与今天很多现代农业研究人员提出的“循环农业”理论异曲同工。
在清代光绪年间的《高明县志·物产卷》中,就记载了一种有趣的循环农业思路:“近年业蚕之家,将洼田挖深取泥覆四周为基,中凹下为塘,基六塘四。基种桑,塘蓄鱼,桑叶饲蚕,蚕矢饲鱼,两利俱全,十倍禾稼。”高明县在今天是广东佛山的一部分,这段描述100多年前当地农民生产活动的史料,就是珠江三角洲地区至今仍然存在的“桑基鱼塘”的真实写照。
事实上,早在明代,珠江三角洲的养鱼业已经具有相当规模。每一片鱼塘四周都有供人行走的塘基,农民们常会在塘基上种植果树,以更有效地利用土地。而后,桑基鱼塘又取代了单纯的果树种植,在鱼塘内外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生产链。塘基上的桑树可以养蚕,蚕沙又可成为鱼饲料,鱼的粪便使塘泥更加肥沃,为桑树提供了绝佳的肥料。
“资源化”理念传承古今
然而,在过度使用化肥导致土地肥力下降,以及大量施用化学农药对人类健康产生威胁之后,那些农业古国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智慧,重新成为全人类的珍贵财富。
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启动了“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GIAHS)保护和适应性管理项目”,并从2004年起陆续选出35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作为案例来进行示范性保护。联合国粮农组织认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是世界遗产的一部分。它们依托所在地的本土知识和传统经验建立起来,不仅巧夺天工,而且充分反映了人类及其文化的多样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之间深刻关系的演进历程。
目前,中国已有6个“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项目通过联合国粮农组织审批。在这些项目中,就有一部分反映出循环农业,也就是将农业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开发的思想。
浙田的“稻鱼共生系统”,就通过在稻田中养鱼这种简洁的方法,来更好地利用土地。在这个系统中,水稻为鱼类提供荫庇,鱼则吞食了害虫和杂草,并以自身粪便为稻田提供肥料,从而实现同一块水田同时出产稻米和水产品的效果。黔东南地区侗族人设计的“稻鱼鸭复合农业系统”,则使水稻、鱼和鸭子共享同一片土地,让它们与农田中的其他生物一起形成了动态的平衡。相比于形形妄图以现代科技“征服大自然”的狂想,这些不借助化学药物,却致力于为农业废弃物“找到出路”的农作方法,有着更为动人心魄的力量。
本文记者新浪微博:@北科报马敬长
师法自然
《老子》有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即使在科技发达的现代社会,这一观点也同样有其合理之处:相比于经过数十亿年“磨合”的自然万物,仅凭若干科技成就便沾沾自喜的人类,仍然只是一位远未出师的学徒。
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首先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也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基本方法之一[1]。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整个过程,就是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运转。PDCA循环是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我院在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中通过运用PDCA循环管理给予规范化后,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计划阶段
1.1发现问题
2005年底,市卫生局在对我院一次性医疗废品规范处理中,发现一次性输液皮条毁形不一致,有的剪,有的未剪,有的浸泡消毒,有的未浸泡消毒;盛装废物袋也不统一,有的用标准废物袋,有的为节省开支用使用过的普通塑料袋。使用过的针尖,有些科室因为用量少未做到日产日清,少量的一次性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中。
1.2查找原因
①医院管理者重视不够,认为医院工作主要是以医疗、护理工作为重点,以医疗质量、服务态度、医疗技术指标、经济指标为主。医疗废弃物的管理处置既耗资金又耗人力,不能给医院带来经济效益。因此,处置医疗废弃物工作管理单由后勤科负责。
②医疗废弃物暂存地的工作人员以及后勤人员对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的知识欠缺,少部分医务人员对规范处置医疗废弃物的意义认识不足,忽视医疗废弃物的处置工作。
1.3制订整改措施
2执行阶段
将2006年1至6月份作为第1轮执行阶段,由各科主任根据上述规定在晨会上传达到每位员工,然后进行本科室一次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知识培训考试,处置程序在科室人员面前示范,一一过关,并且将一次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的一系列制度与新规定书写成册,发给每位工作人员。每个科室备一份小册子,放在规定的位置,以保证新来的同志以及实习生、各科室休假回来的成员,均知晓一次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新规定。并将上述规定,作各科室常规质控检查的项目之一。
3检查阶段
①每日上午各临床科室科主任深入本科室检查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分类是否正确,毁形是否规范,盛装垃圾袋是否标准,并且提问有关人员医疗废物处置各项制度新规定等,查看小册子是否人人均有,检查“84”消毒液浓度,并把检查结果上报给院内感染科。
②每日下午4∶00,后勤科科长查看各科室医疗废物袋是否规范,废物回收时将袋口是否封扎紧密,标签是否齐全,数量登记是否正确,回收人员着装是否规范,回收路径是否正确,查看生活垃圾是否混有一次性医疗垃圾。院内感染科每月抽查1次,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把检查结果作为该科当月质控检查得分之一。
4处理阶段
在2006年1至6月份执行阶段,全体工作人员明确了一次性医疗废物分类,对未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皮条、注射器均规范毁形后浸泡消毒滤干,盛装在双层防渗漏的医用垃圾袋中。但仔细检查皮条消毒处理过程中发现,皮条投入消毒液前,未把皮条内液体滤干,这样直接影响桶内的消毒液浓度;另外皮条多时,未把皮条全部浸泡在消毒液中,这样达不到消毒效果。个别科室由于一次性医疗废物用量少,为节约废物袋,未做到日产日清。门诊输液室人多时,输液后,护理人员嘱病人自己用棉签按压静脉穿刺点,病人按压完毕,随手把沾有少量血液的棉签随手丢在生活垃圾中。
针对上述情况,制定下列措施:①在输液皮条消毒时,先把皮条内少量余液滴干再毁形,然后放入消毒液中,如果量多时,另加一只消毒桶,必须把皮条全部浸没在消毒液中。②针对用量少的科室制作相应小的垃圾袋发放,一定要日产日清,防止科内污染。③嘱病人输液完毕,按压用的棉签交当班护士回收。
2006年7至12月份作为第2轮执行阶段,杜绝了以上情况,但出现了浪费消毒液的事情,有些科室不管皮条多少,泡了一大桶消毒液。
针对上述情况,每只消毒大桶内贴上浸泡10根、20根等所需相应消毒液量的标记,用多少配多少,以免浪费消毒液。
2007年以来,继续对一次性医疗废物规范处置进行检查督导,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年终市卫生局、省环保局联合抽查中均取得满意效果。4个时段抽查结果见表1。
表1联合检查结果(%)
2006以来,运用PDCA循环管理,通过周密制订计划,认真实施检查和处理,形成环环相扣。在不断循环往复中,每次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促进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质量逐步提高。由于2年来对此项工作常抓不懈,给全体员工影响深刻,取得满意效果。
5参考文献
关键词:废纸造纸;清洁生产;废水;循环回用;研究
1导语
2清洁生产在废纸造纸企业中的应用
2.1清洁生产的概念
所谓的清洁生产,就是指在产生污染的根源将污染产生量降到最低。其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对资源的使用削减,并对生产的全过程实施监控。最大程度实现原料的利用率,在生产的过程中采用最科学的生产工艺和方式,对工人的生产和操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管理,将可能产生的问题在过程中进行把控和解决,从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产发展和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的产生。
2.2清洁生产的方法及意义
在废纸造纸的企业中采用清洁生产的方式,可以根据企业生产中具体情况进行探究。首先可以根据生产环节上的重点排污工作进行原料和生产工艺的改进,制作详细的工艺流程草图,并加强对原料的管理。采用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不仅可以帮助企业降低资源消耗,提升造纸企业的整体竞争力。
3废水循环回在废纸造纸企业应用
3.1废水循环回用技术的概念
肥仔废纸造纸企业中,废水循环回用主要是依据废水的水质进行分类,将水质好的废水分出部分用作低水质的废水,然后再将低品质的水分分出部分,用作更低的水质中进行不断的循环运用。经过这样逐层的过滤划分不但减少了废水的排量,更能够又掉的净化废水的清洁程度。
3.2废水循环的方法及意义
在进行废水循环会用中主要运用到的方法有混凝沉淀法,化学处理法,生化处理法以及气浮法。根据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废纸造纸生产中的废水循环方式,在进行废纸纸浆的生产过程中,对产生的废水进行有效的过滤,以提升废水的净化速度,降低废纸生产的成本,大大提高了造纸企业的生产效率。
4.1提高生产人员的清洁生产意识
4.2增加对清洁生产上的投资金和技术投入
4.3健全对废水循环回用流程规范
建立对造纸产生废水的贮存系统,采用先进的废水治理技术,提高对造纸产生废水的循环利用率。在造纸生产的发展过程中严格规范每一个生产的环节管理和监督,在生产的工艺上采用科学的废水处理工艺和技术,如:气浮法,生化法以及物理法等处理方法,有效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系数,去除混合纸浆中的沉淀,简化操作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4.4加强对废水储备和处理设备的管理
定期对废水处理设备的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发现设备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的采用设备维修措施,排除一切能够干扰废水处理和利用的故障的发生,确保整个废水循环回用的系统的运行。
5结语
参考文献
[1]赵敏娟.废纸造纸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技术方案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
[2]戴鸿军.废纸造纸污水微排放DCS污染特征及规律研究[D].浙江大学,2014.
一、感知材料循环使用,激发学生的环保经验
二、理解材料循环使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本单元的教材都涉及循环使用材料,特别是金属和塑料的制成品,在使用后都要进行分类回收,以节约资源。通过塑料的回收利用,让学生明白材料也能造成污染,特别是一些自然难以分解的物品,重复利用也保护了环境。教学中通过采取不同的方法和策略,让学生体会材料循环使用的好处和重要性。
(一)让学生明白材料对环境的污染。
可以采取教师讲解或学生上网搜集的方法去了解这些材料的危害性。例如,塑料是一种从原油中提取出来的人工材料,在自然条件下不容易分解,这样就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学生明白了日常用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乱丢后会造成环境污染。
(二)利用图解的方法向学生介绍塑料再利用的过程
生活中的塑料袋、泡沫塑料、饮料瓶等是可以回收重复利用的,因为它们可以反复熔化成型。在工厂里,先将它们粉碎、加热,熔化后注入模子,冷却后这些塑料就成了一件新的产品了。
(三)通过认识循环利用的标识进行分类回收
为了更好地对废弃物进行再利用,现在很多塑料用品和金属用品都是可回收再加工的,而且上面有循环利用的标识。通过在科学课中的学习,可以警示学生对废旧的物品请仔细观察是否可以回收利用,然后进行分类回收,这样可以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
总之,让学生明白部分材料会造成环境污染,讲解再次利用的工序,认识循环利用的标识,就是让学生体会到材料循环使用的重要性。
三、实践材料循环使用,培养学生的环保能力
在本单元的教学中,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去体验材料循环利用的过程。动手实践是学生最喜欢的活动形式,造纸实验正好可以满足学生的需求。由于造纸技术相对简单,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废旧的纸屑重新造一张纸出来。
首先,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阅读教材中的图文解释,理解蔡伦的造纸术。造纸是通过割草伐木、烹煮、浸沤制浆、舂捣打浆、纸模抄纸、晾干成纸等过程完成的。
其次,在学生已经了解了造纸的方法后,用废纸去造一张纸,以体验造纸的乐趣,树立重新利用资源的信心,促进资源的节约。
造纸的材料和工具:两个杯子,废纸几张,筷子五根,小铁钉,棉布,白乳胶,钉锤等。
制作过程:①制作纸张模具,先把四根筷子首尾顺次钉在一起,然后把棉布剪成筷子围成面积的大小,并用白乳胶粘在筷子上。②把废纸切成碎片,放在杯子里,然后用水浸泡直到能够捣碎。③搅拌水中的纸屑,直到成稀浆。④将杯中的稀浆倒在纸张模具中。⑤放在太阳下晾干。
晾干的过程可以放在课外进行,到下节课进行汇报。在汇报时发现学生做的纸张的厚度和颜色不同,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探究讨论,得出纸张的厚度不同是由材料的多少和模具的大小决定的,颜色不同是由材料的颜色决定的。
通过造纸实验,学生理解了纸的循环利用,从而树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四、探究不可循环使用材料,提升环保的实效
本单元讲到砖瓦、陶器、瓷器等物品,这些物品使用黏土烧制而成,烧制后的砖瓦、陶器、瓷器非常的坚固、耐用,同时生产的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黏土、煤和其他燃料,会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些烧制砖瓦、陶器、瓷器所用的材料是不可再生资源,需要和学生讲清楚,这些资源用完之后就没有了,因此我们更要珍惜。然而砖瓦,陶瓷、瓷器再利用的价值不大,该如何处理呢?经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和交流讨论,对于不可再生资源制成的产品再利用的价值不大这一问题,可以采取三种方法来解决:①减少这些产品的生产,保护资源。②利用其他的材料代替,例如,以前用的红砖,现在改为空心的水泥砖,不仅坚固耐用,还减轻了建筑物的重量。水泥砖使用水泥、沙、石头、煤渣等代替黏土,也不用煤烧制,这样就节约材料和成本,从而也保护了环境。再如,陶器、瓷器等具有观赏价值的,可以用塑料、金属材料或其他材料替代,这样也可以减少黏土的使用,保护了耕地。③加大对不可再利用材料的研究力度,利用科技去研究新的再利用方法,以促进资源的循环使用。
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利用和资源化利用的生活废弃物,如废纸张、废塑料、废玻璃制品、废金属、废织物等。
可回收物投放要求:
1、轻投轻放
2、清洁干燥、避免污染,废纸尽量平整
3、立体包装请清空内容物,清洁后压扁投放
中国轻工业联合会
四川省造纸学会;重庆市造纸学会;重庆造纸工业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