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国时期(公元419年—425年),大夏国国王赫连勃勃还都统万(今陕西靖边白城子)城,铸“太夏真兴”钱。这是我国最早的一枚国号、年号并铸在一起的钱币。“太夏真兴”钱既有母钱存世,也有母钱范和祖钱范遗留。
一、“太夏真兴”背博局纹直径112毫米大型母钱
二、“太夏真兴”小平母钱直径24.8毫米
三、“太夏真兴”阳纹折二母钱范规格95.5×83×0.5毫米
四、“太夏真兴”阴纹祖钱范规格151×74×16.8毫米
五、十六国时期“太夏真兴”母钱、母钱范、祖钱范比较图
有专家说:大概到隋唐时期,开始采用失蜡法、翻砂法等先进技术铸造钱币,因此,隋唐以后,不再见有钱范遗存,取而代之的是样钱、祖钱、母钱及其它模具。文中所谓“不再见”,并不等于没有。根据目前遗存的实物来看,清中期的嘉庆年间尚有钱范遗存(我们将在《说钱范十二从唐建中到清嘉庆钱范举偶》中展示)。说“隋唐以后,不再见有钱范遗存”,不免有“井蛙”之嫌。下面试以“天启通宝”为例,加以说明。
“天启通宝”钱有两种。元至正十一年徐寿辉起义,攻占蕲水,建立政权,国号天完,年号治平。1356年,徐寿辉迁都汉阳(今湖北武汉),1358年,改年号为天启,铸“天启通宝”铜钱。人称“徐天启”。明朝熹宗皇帝朱由校执政期间,于1621年铸“天启通宝”。元代的“天启通宝”钱比明代的“天启通宝”钱要早263年。
一、元“天启通宝”折三母钱直径30.8毫米。
二、元“天启通宝”折十母钱直径46.2毫米。
三、明“天启通宝”折十母钱直径45毫米
四、明“天启通宝”折二范钱规格89×89×6.5毫米
“天启通宝”母钱、钱范比较图
截止今天,《说钱范》系列已发布了10篇,设想再发8篇,共计18篇。为了便于检阅,今将篇目罗列于下。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