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标准(讨论稿)
一、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
制定人
制定日期
修订人
修订日期
审定组/人
审定日期
2016.9
课程性质
学分
开课学期
总学时
理论学时
实践学时
公共必修课
1
一学期
24
16
8
前导课程
职业生涯规划
适合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后续课程
就业指导
二、课程设计思路
由于本课程理论性比较强,因此我们采用真实案例启发学生对现实问题的思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分组讨论、探究式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创业实训软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模拟真实创业环境,弥补教学环境的限制。另外为丰富教学素材,重点提供大学生创新创业案例、创新创业微视频、创业信息资源等。
通过在校内组织开展创新创业项目设计、参与创新创业大赛以及参与创业社团活动,通过在校外组织开展创业者访谈、创业项目考察、创业园参观等活动,将课堂知识与创新创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
三、课程目标
(一)能力目标
1、逐步形成创新创业者的科学思维;
2、懂得创业过程中的财务计算与分配方式;
3、能掌握在项目运营过程中团队组建、人脉关系积累、资金筹措的方法;
4、通过加强社交能力,从而提升信息获取与利用,提高合作的能力。
(二)知识目标
1、熟悉掌握创新思维提升的基本方法;
2、明确创业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3、明确创业的产生与演变过程;
4、掌握商业模式的设计;
5、能对互联网经济趋势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主动适应互联网经济大趋势。
(三)素养目标
1、具备主动创新意识,创业潜质分析能力;
2、能够进行创业机会甄别和分析;
3、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观;
4、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创业精神,促进学生创业、就业和全面发展。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安排
序
号
教学内容
学时
作业
(题)
讲授
实践
习题课
讨论课
其它
小计
创新创业教育概述
2
创业认知
3
创业者与创业团队
4
创业机会与创业风险
5
创业资源与创业模式
6
创业计划书
7
新企业的创建
新企业的运营管理
9
企业创新经营
10
成功创业的实践和经验
11
做创业实干家
12
模拟创业
期末复习、机动
合计
五、教材编写与选用建议
教材参考:
1.李家华:《创业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2.陈工孟:《创新思维训练及创造力开发》,经济出版社2016年
3.李钢:《大学生创业指导》,国防工业出版社2010年版
4.张耀辉:《创业学导论:原理、训练与应用》,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5.钟晓红:《大学生创业教育》,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出版2010年
6.葛海燕:《大学生创业教育与指导》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
教材按本课程标准进行编写,不做统一征订,教材选用符合本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六、教学资源与其它
序号
教学资源类别
教学资料基本信息
文字教学资源
1、教材;
2、PPT课件;
网络、多媒体教学资源
1、多媒体教室;
2、创业实战软件、创新思维测评软件、创业潜能测评软件、创业知识学习软件、创业信息平台软件。
教学保障
1、多媒体教学设备正常运行;
2、案例、教学材料做好准备,同时需要做好课堂上学生的组织互动工作
七、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案例分析讨论
(二)创业实训软件模拟
创业实训软件作为多媒体辅助教学工具,模拟真实创业环境,弥补教学环境的限制。通过实训软件可以使学生快速掌握企业创业流程,提升学生经营决策能力,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三)撰写创业计划书
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计划书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对创业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学生自我选择伙伴组成创业团队(一般5人左右),商讨创业点子,讨论写作风格及分工。最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将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互评,展示。每组在展示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均可以发表意见。撰写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设计,不但激发可以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四)创业论坛交流座谈
举办创业交流座谈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实践教学,实际也是一种情境教学,可还原创业情境。可邀请著名企业家和知名校友来校讲学,阐述创业理论,介绍创业成就,并与学生交流创业经验,与学生面对面交流,正面接到学生对于创业的一些困惑,激发创业积极性。
(五)企业调研实践
开展企业调研实践,可以使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亲历创业情境,增强创业体验,还可以为学校开展创业教育积累相当的真实可信的有特色的案例素材。企业调研也是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可以使学生更加现实的眼光思考创业。
(六)举办校内创新创业大赛
联合企业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创新创业热情的有效实践,考查学生对于创新创业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对于优秀的创业方案,可协调投资公司融资将其转化为现实的创业。
八、考核与评价
考核方式1
1.考核评价=过程评价20%+课后作业30%+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50%;
2.过程评价:采用学生出勤,学生作业,课程综合考核相结合;
3.课后作业:根据上交作业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合理给分;
4.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撰写创业计划书是创业实践教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创业计划书写作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根据所发现的创业机会,对创业的全过程进行设计。学生自我选择伙伴组成创业团队(一般6人左右),商讨创业点子,讨论写作风格及分工。最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将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互评,展示。每组在展示自己的创业计划书的时候,其他组的同学均可以发表意见。撰写创业计划书,模拟创业设计,不但激发可以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可以增强学生的创业意识。
评定项目
评价方式
分数比重分配
分数分配
平时考核
学生出勤10%、课堂讨论10%
20%
课后作业
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讲授什么是创业、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全面认识“互联网+”内容后教师留下案例讨论题,学生提交对案例的认识与分析作为课后作业。三次课后作业每次权重10%
30%
团队创业计划书撰写
学生自我选择伙伴组成创业团队(一般6人左右),商讨创业点子,讨论写作风格及分工。最后,教师要求同学们将各自的设计方案进行交流、互评,展示。
50%
100%
考核方式2(针对参与创新创业大赛的团队)
1、考核评价=过程评价20%+课后作业30%+创新创业大赛获奖50%;
2、过程评价和课后作业部分参考考核方式1;
3、创新创业大赛: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并且有提交完成参赛作品,有赛事评委进行点评。并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并给予一定的物资奖励。
九、课程训练项目设计参考方案
编
能力训练
项目名称
任务名称
拟实现的能力目标
训练方式与建议
创新思维的认识
任务一:我们为什么要创新
任务二:我们为什么不能创新
能理解什么是创新及创新思维;
能了解对于个人及社会的重要性;
能理解创新思维形成的阻碍;
1、创新的本质
2、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教师引导
创新技法
任务一:创新技法之观察分析。
任务二:创新技法之创意激发。
任务三:创新技法之跨界组合
任务四:创新技法之组织执行
能理解同理心地图、情境故事法的原理并加以运用;
理解头脑风暴法和奥斯本6M法则对于创新思维形成的重要作用;
能运用创新技法进行生活中的创新
1、同理心地图、情景故事法的概念以及运用方法;
2、头脑风暴法的形式及运用情景;
3、跨界整合的运用方法
学生分组(5人/组),教师引导出某一社会现象,由学生根据特定的技法展开讨论,给出解决方案,最后教师点评。
重点是运用头脑风暴法
认识创业
任务一:创业的概念与过程
任务二:创业与个人及社会发展
任务三:创业面面观
理解创业的概念、本质以及创业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创业价值观
1、创业的概念和创业对个人、社会的意义;
2、创业的价值观
创业素养
的提升
任务一:创业精神
任务二:创业心理
任务三:创业伦理道德
掌握创业精神的作用及培育创业精神的方法;
加强对自身的道德与礼仪的创业素养。
1、明晰什么是创业精神;
2、创业者所具备的心理素质;
3、创业者所必备的伦理道德
创业机会
的识别
任务一:如何评估创业风险
任务二:创业风险的防范
明白如何考察创业机会的实际价值。
1、什么是创业机会,创业机会的类型、特征;
2、如何考察创业机会;
3、创业价值的评估方式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分析市场机会、检验市场机会、撰写市场机会分析报告
全面认识
“互联网+”
任务一:认识互联网及什么是互联网思维
任务二:“互联网+”时代新业态
任务三:互联网+营销传播
任务四:互联网+未来趋势
知道什么是“互联网+”,对互联网思维有比较清晰的认识;
理解“互联网+”时代下新业态的特征;
理解互联网+营销传播的优势;
掌握“互联网+”的未来趋势。
1、“互联网+”的概念;
2、“互联网+”的前景;
3、“互联网+”看待创业机会
如何设计商业模式及整合资源
任务一:商业模式及设计
任务二:团队组建
任务三:启动资金筹措
任务四:人脉资源积累
知道商业模式的重要性;
了解商业模式的类型;
掌握商业模式创新的方法;
组建创业团队的方法;知道如何组建创业团队;
清楚了解创业资金的筹集方法;
明白建立人脉资源的方法。
1.商业模式的概念及设计方式;
2.团队组建之初应考虑的细节问题;
3.几种常见的筹资启动资金方式
4、几种人脉资源的积累方式
学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商业模式的讨论并创业商业模式设计方案;
小组内模拟团队组建、资金筹措
设立你
的企业
任务一:创业政策
任务二:如何进行企业选址
任务三:如何进行工商登记注册
任务四:如何控制设立成本
能了解明确选址的几个步骤,明确具体选址时应考虑的问题;
能通过了解几种常见的筹资方式,并进行对比,确定自己创业筹资渠道;
知道有效利用创业政策;
了解注册资本,学会企业设立过程中的成本控制之法。
1、了解国家的创业政策;
2、选址的几个步骤,具体选址时应考虑的问题;
3、创办企业应进行的法律步骤,完成本企业的工商登记;
4、创办企业之初的成本控制之法
利用创业模拟软件,模拟企业开办、企业选址、企业登记
十、编制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全校所有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教学。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实施的实际情况需要,在保证达到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对课程内容以及学时分配作适当地、灵活地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