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锡文
农业机械化是推动农业现代化不可或缺的力量。智慧农业作为现代农业的航标,正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着农业现代化的巨轮破浪前行。智慧农业的发展,将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有效缓解农村劳动力短缺的矛盾。
要实现智慧农业,需具备四方面核心技术。
一是数字化感知。主要通过遥感等多种手段,精准获取农田里各类信息,以此为依据科学指导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目前最常用的是“星、机、地”三种方法,即根据卫星影像、飞机和地面安装仪器来获取土壤情况、农作物长势和病虫草害等信息。目前较为成功的案例有无人机在田地上飞行获取水稻长势以做出长势分布图,而后做出处方图。
四是智慧化管理,包括农作物生长管理、农机管理、农场管理。通过远程监控农机作业位置、作业进度、作业质量,并进行故障预警和维修指导等方面的覆盖,保障农业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转,提升整体农业生产的流畅性,来实现农场智慧化管理。
无人化智慧农场具有五大核心功能,包括耕种管收生产环节全覆盖、机库田间转移作业全自动、自动避障异况停车保安全、作物生长过程实时全监控和智能决策精准作业全无人。同时,无人农场还需三大关键技术支持,即生物技术、智能农机和信息技术。生物技术主要负责提供适应机械化作业的品种和栽培模式;智能农机主要负责提供智能感知、智能导航、精准作业和智能管理;信息技术主要为无人农场生产的信息获取、传输和处理,农机导航与自动作业,农机远程运维管理提供支持。
把最新的科技成果,包括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智能农机等结合起来,实现全新的农业生产,这就是新质生产力。无人农场代表的是未来智慧农业、精准农业的最高方向。其中,智能播种、精准施肥、无人机植保、自动化收割以及全程信息化管理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展示了智慧农业实践中信息的精度和广度,可以为未来的农田决策、作业提供更好的支撑。
未来,智慧农业发展将推动更多尖端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加快农业机械化持续进步,进而为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更高层次的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为建设农业强国添砖加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