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文件对农机行业提出了哪些要求,下面简单梳理一下。
总体来说,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机的总体要求可以概括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乡村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中央一号文件全文六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并从七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下面结合文件精神,谈点个人认识。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生产。稳定粮食面积,大面积提高单产,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
个人认为,这里的“良机”就是优良农机,要稳定粮食面积,大面积提高单产,少不了优质农机。同时,文件提出了大农业观和大食物观,不但要做到粮食安全,同时也要做到重要农产品安全。对我们农机来说,也要树立大农机观,不仅要重视粮食生产的机械,还要做好油糖果菜和肉蛋奶等重要农产品的生产机械。
一号文件提出耕地数量、质量和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制度体系。
个人认为,耕地质量和生态保护农机大有作为。农业机械在加强退化耕地治理,加大黑土地保护工程推进力度,以及实施耕地有机质提升行动中,都能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秸秆覆盖免耕播种可有效保护黑土地,厩肥撒施机和液态肥洒施机可有效提升耕地有机质含量,还可减少化肥施用量,避免土壤肥力退化等。
一号文件提出,优化农业科技创新战略布局,支持重大创新平台建设。并对重要科技支撑的农机行业,提出了具体要求:大力实施农机装备补短板行动,完善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开辟急需适用农机鉴定“绿色通道”。
个人认为,农机补短板,不仅是产品技术补短板,还要补农机运用短板,一些省区缺少实用先进的农机产品,就要补这个短板,补农机化水平比较低的短板。
一号文件提出,聚焦解决“谁来种地”问题,以小农户为基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重点、社会化服务为支撑,加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高素质生产经营队伍。提升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生产经营水平,增强服务带动小农户能力。
显然,解决“谁来种地”问题的关键装备就是农机,要加强研究如何以小农户为基础,构建怎样的经营主体和社会化服务,使用什么样的农机,才能大幅度提升生产经营水平和能力。
一号文件提出,健全农产品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机制,强化多品种联动调控、储备调节和应急保障。
个人认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储备调节,农机装备大有可为。例如,新型节能保鲜仓库的开发和建设,稻米从烘干,保鲜仓储,大米加工,保鲜运输,一直到大米保鲜零售,一条龙成套设备和设施的开发建设与服务等,现有农机技术装备完全可以实现。
农机在粮食节约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收获、运输、烘干和加工等方面,如何减少抛撒滴漏,更多地节约粮食,更好地提升粮食品质,有很多工作可以做。
中央一号文件第三部分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其中农机行业在这方面,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
个人认为,这实际上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具体化。农业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工业机械的加工,为城乡居民提供饮食服务。粮棉油麻果菜糖茶烟草药花桑菌鱼虾,各种农产品的初加工和精深加工,都可以形成一个产业链,也都可以用成套设备进行加工。因此,用农机产品技术来推动农产品加工业优化升级,是实实在在的具体事情。
一号文件在提到具体措施时提出,优化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加快建设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
农机购置补贴产品中,就有冷藏库和牛奶冷藏罐等产品,实际上就是冷链物流的一部分。这部分设备在国家的支持下,能够得到快速稳定发展。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显然,农机在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中,能够发挥技术装备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那些能够节约成本、提升质量、提高效率的农机产品,能够为农民增收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应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