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化”并进,辽宁玉米水稻耕种收机械化率居全国前列

辽宁是农业大省、粮食大省,农业机械化水平高。全省玉米、水稻两个主要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94%和98.5%,均居全国前列。农业机械既是农业科技成果的体现,又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如今,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呈现出全程化、智能化、社会化“三化”并进的发展趋势,在农业强省建设及稳粮保供中书写着精彩答卷。

全程化:从“部分参与”到“全部承包”

从传统的“锹犁锄镰”,到现代化的“金戈铁马”,农业机械由部分参与作业到逐渐“承包”了农作物耕种管收全过程:自动驾驶的农机笔直前行,播种、施肥、铺设滴灌带一次完成;装载着肥料和农药的无人机半空盘旋,均匀地为作物喷洒养分;大型籽粒直收收割机奔驰田野间,“吞”进植株、“吐”出金黄的玉米粒……

11月12日,本溪市桓仁满族自治县华昕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祁晓玲和同事们忙着直播带货。半个多月前,合作社刚收割完85万斤“稻花香2号”水稻,新磨出的大米正通过网络销往全国。

“机械化种管收,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作业效率,让我们能够更多地让利消费者,大米的销量有了明显提高。”祁晓玲向记者介绍,今年,合作社使用5台高速插秧机,“插秧只用了10天,比过去快了近3倍。插秧、管护、收割全程机械化,极大地降低了种植成本。”而购买农机的费用,政府部门还会给予相应补贴,购机补贴资金兑付及时,为合作社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心剂”。

近年来,辽宁农业生产量质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快速提升,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超过80%;农机装备总量持续增长,2023年,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为2823.9万千瓦;农业机械化发展领域越来越宽,过去靠密集型人力作业的畜牧养殖、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产业向机械化迈进。

在阜新市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于寺镇官营子村,智能化机械作业设备开进了温室大棚,蔬菜高速起垄覆膜机能够一次性完成起垄、覆膜、铺管作业,蔬菜移栽机可以将菜苗精准栽植至设定深度,设施环形轨道作业车方便采收、运输、管护作业,过去的“汗水农业”正向着“智慧农业”加速转变。

智能化:从“汗水农业”到“智慧农业”

秋收刚结束,铁岭市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紧接着就在昌图县老城镇举办农机整地及播种演示现场会。在演示会现场,不等深度深松浅耙重压机、气吸式和指夹式全智能播种机、条(带)耕作整地机等智慧化农机一一亮相,百余名农机驾驶员细细观摩、认真学习。

“气吸式播种机垄距可调节,并可通过更换播种盘,随意耕种大豆及玉米等作物;指夹式播种机通过双卫星加免耕机行走系统,形成三保险定位播种,两台设备的播种精度均可达98%以上。”昌图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正高级工程师张军依次介绍。

农机装备是现代农业的物质基石,也是农业领域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构成。从地上跑的到天上飞的,这些年,辽宁省农机开始迈进智能时代,农机作业效率、精度大幅提升,农作物损耗率得到有效控制。今年秋收期间,农机设备“唱主角”,一个个丰产丰收的好消息接连传来——

在培养新型农机人才队伍方面,辽宁省加强农业工程学科建设,合理设置专业,大力培养农业工程人才队伍。支持市、县级开展农机职业教育,鼓励学校和企业共建共享创新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加强实用型农机人才培养,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实施农机服务组织带头人培训计划和专业农机手培训行动,组织开展农机操作技能竞赛。

社会化:让“小农户”对接“大农业”

农业提质增效,绕不开土地集约化利用、规模化种植。随着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不断发展,辽宁省大力推进农机服务向农业生产全过程、全产业及农村生态、农民生活服务领域延伸。培育壮大农机专业户、农机合作社、农机合作社联合社、农机作业公司等新型服务主体。鼓励和引导农机服务主体组建农业生产联合体,探索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经营模式。鼓励“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等新业态发展,发挥供销社等的站点作用,为农户提供全程机械化作业、农资统购、技术培训、信息咨询、农产品销售对接等“一站式”综合服务。

社会化服务为小农户带来直观的效益和收益。阜新县惠广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朱洪武告诉记者,通过平整土地、填沟去垄,合作社托管的土地平均每100亩可增加2亩种植面积,合作社成员户均比普通农户节省成本130元/亩;应用现代农业技术和农业机械进行精细化操作、标准化管理,每亩地可减少化肥使用量40公斤,增加有机肥用量100公斤,每亩节水100立方米,亩均增产粮食100公斤。

同惠广农机专业合作社一样,越来越多的农业机械化服务主体正发挥着技术、装备、人才等优势,带动小农户同先进的技术、农机装备等现代生产要素衔接,实现节本增效、助农增收。

THE END
1.农业机械发展前景广阔的发展前景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农业机械发展前景广阔,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为其提供了有力支撑。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近年来,随着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机械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农业机械技术的进步进一步推动了市场需求的增长。农民对高性能、智能化的农业机械需求不断增加,政府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也促进了农https://caifuhao.eastmoney.com/news/20241024163234920227820
2.未来农机,会越来越“聪明”小麦机收水平的提升是中国农业机械化不断发展的缩影。当前,中国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4%,较2012年提高17个百分点,农机作业面积超过73亿亩次;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超过97%、90%和86%。农机装备制造已基本涵盖各个门类,能够生产14大类50个小类4000多种农机产品,基本满足国内市场https://paper.dzwww.com/ncdz/content/20240806/Articel01001MT.htm
3.我国农业机械行业需求竞争格局及驱动因素分析我国目前高端化大型化农机 比例较低,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1.2 短期来看,粮价+补贴刺激农机板块上行,国四负面影响逐渐消退 粮价影响农民收益从而最终传导至农机需求。粮价直接影响农民收入,而农民收入 最终将反馈至设备端的农业机械需求,高粮价→高收入→农机新增/换新意愿提升。以拖 拉机为例,2014 年国内三大主粮https://m.vzkoo.com/question/1729666715530735
4.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快速提升与未来发展前景为什么说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正在快速提升?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中国在农业领域也实现了从传统手工劳动向机械化生产转变。尤其是在过去几十年里,国家对农业现代化建设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得农机装备在种植业、养殖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首先,在种https://www.28q660zh.cn/yang-feng-bai-ke/315315.html
5.农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深入探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未来走向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从传统的小型耕犁、播种器到现在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几乎覆盖了从田间管理到后期处理的所有环节。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87688.html
6.这个品类农机正在迎来发展风口在《2024—2026年全国通用类农业机械中央财政资金最高补贴额一览表》中,不仅增加了育秧播种、条播机、旋耕播种机、侧身施肥装置等品目,而且对高性能玉米播种机具,区分高性能、高性能免耕、高性能电驱动单粒(精密)播种机进行了细分。 高性能播种机产业真正迎来发展的风口。面临机遇和挑战,播种机企业有何行动?https://m.nongji360.com/view/141896
7.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与未来发展趋势智能化绿色化信息化什么是推动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在过去几十年中,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国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从传统的手工耕作转向现代化的大型农机具应用,这一过程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高产、高效。其中,政策支持、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变化是推动这一https://www.lboclvlct.cn/nong-ye-zi-xun/523575.html
8.农机市场发展方向智能化与自动化的趋势是什么目前,许多国家都在推动农业机械化进程,以提升作物种植效率和减少劳动力成本。这一过程中,不断涌现出各种新型高科技农机产品,如精准播种系统、大型拖拉机、高端割草机等,它们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如GPS定位、无线网络通信、遥感监测等,使得传统的单一功能机械逐渐被智能化多功能设备所取代。https://www.9lb79xu0.cn/cha-ye-zhong-zhi/61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