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农艺融合融出新高度

秋分刚过,走进湖北省兴山县榛子乡板庙村溠水坪烘烤工场,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一名工人把编好杆的烟叶放在固定卡位,在装烟机的举升下,一杆杆烟叶被匀速装到烤房内。烟农冯祖义高兴地说:“这个装烟机真是太好用了,省工又省力!”

近年来,作为行业首批农机农艺融合示范县,兴山县烟草专卖局聚焦“减工降本,提质增效”主题,以农机农艺融合为突破口,推动烟叶生产方式转型升级,助力烟农高效作业、轻松种烟。

引入赛马选型选出新机械

机械化移栽现场

“今年我种烟140亩,以前栽烟要请七八个工人,仅人工费一天就得上千元。今年使用移栽机每天可移栽烟叶20亩左右,是人工移栽效率的5倍,相比人工每亩能省下20元,还有补贴。”兴山县黄粮镇烟农钟学义如是说道。

烟农介绍的移栽机正是兴山县近几年通过“赛马选型”选出的2ZY-1A型移栽机,集取苗、栽苗、浇水等工序于一体,可以精确控制行距、株距,有效避免了传统人工移栽时可能出现的深浅不均、株距参差等问题,省却了后续的间苗、补种的繁琐环节,大幅度降低了种植成本,显著提升了种植效益。

近年来,兴山县局聚焦育苗工场、大田生产、烘烤工场三大作业场景,耕、种、收、苗、管、烤六个农艺环节扎实开展“赛马”选型,坚持先试用、后采购的原则,根据赛马结果合理采购农机装备。截至目前,全县共装备各类农机2300余台套,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升。

农机研发改造闯出新路子

兴山烟区是典型的武陵秦巴山地作业区,地形复杂,市面上适用农机少,加上农机普遍价格不菲,烟农对机械化作业的接受度不高,严重影响机械化作业进程。为了解决以上痛点问题,兴山县局与科研院所、农机公司合力攻坚,针对烟叶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对现有农机进行研发改造。

上部烟叶一次性带茎采收机作业现场

针对当前采收环节“无机可用”的难题,兴山县局联合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多次进行研究讨论、试验论证,成功研发一款集小型化、轻便化、操作简便于一体的上部烟叶一次性带茎采收机械。经试验验证,该采收机每天可完成20余亩烟叶的采收作业,是传统人工效率的10多倍。

除此之外,在原有农机的基础上,通过模块化农机组件,将中耕机改造成可起垄、可覆膜、可除草的多功能机械。增大施肥机装料桶,大大减少装料次数。在移栽机两侧增加水箱,实现边移栽边浇水,减少移栽作业环节……半自动移栽器、抹芽枪、环剥剪等小改小革层出不穷。

“机艺”融合融出新质效

“自从今年开展了四次轻简分层采收,大部分烟叶四次就全部采完了,比以前少采1-2次,减少不少用工成本。”榛子乡烟农胡从军说道。今年以来,兴山烟草聚焦四次轻简分层采收要求,通过适度密植、不适用烟叶处理、合理施肥、烟株环剥、带茎采烤等措施,进一步提升强化全程农机生产机艺融合度,在提升烟叶产质量的前提下,降低人工成本和劳动强度。

烟农领取农机现场

据悉,四次轻简分层采收相较于传统采收,采收次数减少1次,用工减少10个,可减少劳务费1200元。除了减工降本,还可明显缓解当前烟区重点环节“请工难”的难题,确保烟叶适时采收,保证烟叶烘烤质量。通过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一幅幅“高效作业、轻松种烟”的崭新画卷正在广袤的丘陵山区徐徐展开。

THE END
1.农机农艺深度融合,促进绿色增粮增效近年来,针对部分农户施肥方式不科学、人工施肥费时费力、以及土壤板结等问题,我市着力推进农机农艺深度融合,大力推广机械施肥、水肥一体化、深耕深松和耕地培肥等综合技术措施,加快“良田”建设和科学施肥“良法”技术的落实落地,促进了耕地质量的提升,为绿色增粮夯实了根基。市农技中心高级农艺师朱宪良介绍,每年全市小http://nw.qingdao.gov.cn/zfxxgk_zfbm/fdzdgknr_zfbm/gzdt_zfbm/202410/t20241017_8436821.shtml
2.农机和农艺技术融合(精选十篇)高山蔬菜具有广阔的发展和销售市场, 随着人们对养生食材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 高山蔬菜, 特别是高山有机蔬菜, 成为市场热销的蔬菜品种, 但由于各种原因, 山区高山蔬菜种植农机农业融合程度一直非常低, 阻碍了山区高山蔬菜种植业的发展。笔者以为, 山区高山蔬菜种植农机农艺融合程度低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k2jy0k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