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8日,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在长沙举办。作为全球领先的高端装备制造商,中联重科携70多款高端智能农机装备与智慧农业解决方案参展,为来自全球的观众呈现一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农机盛宴。
而在早些时候的半年报中,中联重科的成绩同样令人瞩目。半年报披露,上半年中联重科农业机械营业收入23.43亿元,同比增长112.51%。烘干机稳居国内行业第一,小麦机稳居行业第二;拖拉机整体销量快速增长,全新的玉米机、水稻机、插秧机产品投入市场,为农机发展积蓄持续增长的新动能。
从2014年中联重科收购奇瑞重工进入农业机械行业算起,到今年仅仅十年。但如今中联重科在农机领域已经达到了行业前列。这不禁让人想问,发展迅速的背后靠的是什么?
01公司上层的决心
中联重科干好农机是公司上层的决心。早在2014年收购奇瑞重工的新闻发布会上,中联重科当家人詹纯新当时就表示,要助推中国农业机械行业持续健康发展,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中国农业机械迅速登上全球价值链的高端。
中联重科董事长、CEO詹纯新亲自统筹全公司资源发力农机业务,2023年时詹纯新就表示:“要花一半精力做农机,一定要把农机做上去,而且是超常规的发展。中联重科对农业有着深厚的情怀,进入农机行业已近10年,我们经历了行业市场起伏的摔打,经历了发展战略节奏与力度的调整,经历了技术创新的曲折。但是,中联重科坚持发展农机的决心没有变,信心从未减弱,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的步伐也从未停止。”
在2024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期间,中联重科农业机械2025年海外商务大会在长沙隆重举行。会议期间,中联重科助理总裁卢青表示:“中联农机具备强大的研发、工艺、制造体系能力和海外网络,在现有综合优势和资源的加持下,我们一定能快速实现中联农机进入全球行业前五的目标。”
02良好的政策环境
中联重科干好农业机械有着良好的政策环境。比如2004年,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2010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2018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装备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这些政策对推动了我国农业机械的发展有重大意义。
另一方面,2004年起实施的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对我国农业机械行业的发展起到了直接推动作用。经过数十年的发展,国家农机购置补贴资金从2004年的0.7亿元增加到2023年度的274.37亿元,补贴的范围由2004年66个县扩大到涵盖全国所有的农牧业县(场);补贴机具种类从9大类18小类扩大到15大类44小类,几乎包括了所有主要粮食作物的生产机械。
产业政策的颁布和实行为国内农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而补贴政策的实行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农民具有强烈购买意愿而缺乏购买力的问题。这些政策的颁布为农机行业发展和农机技术进步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03自身实力的强大
中联重科本身具有强大的实力。2023年,中联重科营业收入达到了470.75亿元,归母净利润达35.06亿。这为中联重科发展农业机械板块提供了丰厚的资金支持。同时,依托于中联重科在工程机械领域积累的强大的技术研发、品牌力、国际化方面的实力与经验,使得其在农机板块的发展拥有全方位的支持。
同时,中联重科还是国内首家AI农业装备制造企业,致力于引领行业智能化发展。近年来,中联重科陆续发布了国内首创大马力AI拖拉机和小马力纯电拖拉机、AI小麦收获机和混动小麦机等创新产品,引领中国农业机械迈入人工智能及新能源时代。率先以人工智能打造智慧农业,实现智能农机与智慧农场管理的深度融合,构筑的水稻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与智能装备产业化获评为“2023中国智能制造十大科技进展”,持续引领行业技术方向,助推中国农业的高效高质量发展。
中联重科农业机械海外业务已拓展至东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同比增速连续三年位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第一,中大马力拖拉机出口成为行业第一。
随着利好政策的不断出台,加上中联重科自身的强大实力,以及公司对发展农机板块的决心。可以说,中联重科农机产业能取得如今的成就是理所应当。而对于中联重科农机板块未来的发展,中联重科表示:“依靠现在的研发制造队伍和体系,中联重科发力的时候,不会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走,而是超常规的、跨台阶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