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装备补短板有新突破。坚持研发制造和推广应用两端发力,着眼农业急需、农民急用,稳步实施丘陵农机、智能农机研发专项,持续开展农机研发制造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加快建设农机装备研发制造推广应用先导区,全产业全链条协同推进农机装备补短板,努力建立动员工业资源解决农业问题的体制机制,一批标志性整机装备取得突破:气力式电驱高速精量播种机、580马力青饲料收获机、大方捆打捆机、工业番茄收获机等开始小批量生产,打破长期依赖进口的限制;多款6—15度丘陵山地拖拉机、山地玉米播种机等丘陵农机成功部署一线;国产雏鸡断喙机器人、设施巡检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开始应用于规模化养殖场,极大降低了生产经营成本。
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有新提升。切实抓好重要农时机械化生产,联合有关部门保障农机作业顺利推进;组织各地加强重要农时农机装备有效供给和作业服务保障,特别是“三夏”期间,组织麦收省份投入60多万台联合收割机,为全年粮食丰产丰收提供有力支撑。强化机械化措施促进大面积单产提升,重点抓播种、收获两头,在抓机播环节增产量和机收环节减损失“一增一减”上下功夫。加强农机防灾救灾能力建设,推动建立防灾救灾农机储备调用制度,采取实物储备、协议储备、产能储备等方式,加快储备一批救灾机具和产能,目前全国已有31个省份建立了相应制度;立足“平急两用”,指导各地开展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和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建设,全国已建设区域农机社会化服务中心4300多家、区域农业应急救灾中心2500多家,建设常态化农机应急作业服务队1.27万支。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