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人大代表、石泉县曾溪镇瓦窑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忠奎积极发挥村内“领头雁”作用,在助力乡村振兴、人居环境整治、产业发展等工作中添砖加瓦,为瓦窑村乡村全面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当好产业发展的“领航员”
走进瓦窑村的烤烟地里,我们看到了一名皮肤黝黑,干劲十足的中年男子正带领着几名群众熟练的覆膜,准备烟苗移栽工作。他,就是瓦窑村的党支部副书记、监委会主任,烤烟大户刘忠奎。作为一名有着21年党龄,任职7年的“村官”,刘忠奎始终以一名中共党员、一名“村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记入党时的初心使命,立志为百姓当好“三员”,用实际行动带领村民同走致富路。
瓦窑村山顶土地多,但土壤贫瘠,山下又临近汉江河,如何利用好本村资源优势,带领群众走上致富路,这一直是刘忠奎和其他村干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经过多次外出参观学习、实地考察,瓦窑村“两委”班子决定走发展烤烟之路。
产业发展是一项风险与利益共存的事,如何动员老百姓将传统产业改为种烤烟,谁来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刘忠奎主动请缨,当起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第一年,刘忠奎种了7、8亩烤烟,通过一年的学习、尝试、总结,他逐渐掌握了烤烟生产的栽培、田间管理、采摘、烘烤、分级扎把、烟叶运输和交售等技术,在刘忠奎的辛苦劳作和精心照料下,烤烟实现了大丰收,看到刘忠奎的烤烟种植收入可观,其他村民也陆续加入种植烤烟的行列来。
“我从2011年开始发展烤烟,在县烟草公司和当地政府的政策扶持下,烤烟规模从最初的7、8亩发展到今年的43亩。今年,我村有10户农户种植烤烟,其中党员大户3户,建档立卡贫困户5户。每到烤烟起垄、覆膜、移栽、打芽、烘烤的时候,我就会请周边的农户务工,忙的时候一次请10个工人左右,一个工人一天工资平均100多元,光我一户,全年用工总时长都超过了200天。烤烟一直是我们村的支柱产业之一,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致富是我们人大代表的责任与义务,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了,日子过红火了,我们村才会发展的越来越好。”看着瓦窑村蒸蒸日上的烤烟产业,刘忠奎发自肺腑的说到。
当好政策法规的“宣传员”
当好体察民情的“联络员”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看到村里生机勃勃的产业,看到村民们喜上眉梢的笑容,刘忠奎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他说,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瓦窑人,他将始终坚守在这片大地上,用一名人大代表的底色书写担当,用勤劳的双手带领群众增收致富,用真心真情服务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