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度农机市场景气指数发布,市场持续低迷,创历史新低

12月份AMI指数为39.1%,比上月提升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3.9个百分点

中国农业机械流通协会发布的2019年12月份中国农机市场景气指数(AMI)为39.1%,环比提升1.9个百分点,同比提升3.9个百分点。从环比看,6个一级指数中除库存指数外全部呈现上升趋势,其中经理人信心指数增幅**高,为6.4个百分点。从同比看,6个一级指数中除库存指数外全部呈现上升趋势,其中销售能力指数增幅**高,为6.7个百分点。目前,6个一级指数全部位于不景气区间。

特约分析师张华光认为:诚如我们上月的预测,作为去年收官月份的12月份,AMI呈现如下特点:总指数继续停留在不景气区间,月度同比、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回升。

从一、二级指数的变化看,多数指数仍徘徊在不景气区间。6个一级指数除库存指数环比、同比持续下沉,其它5个指数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6个二级指数,环比“4升2降”,其中,耕整地、种植机械指数出现下滑,其它4个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同比看,除运输机械指数出现下滑,其它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增长。

12月份,AMI环比、同比增长,多数一二级指数也出现回升迹象,主要源于11月份景气度和多数指数探底形成的“洼地”所致,并不意味着农机市场走出低谷。两点支撑这种判断,其一,AMI景气度偏低,多数一二级指数依然徘徊在较低的位置;其二,从全年走势看,上半年多数月份景气度普遍较低,下半年呈现恢复增长的迹象。

从微观因素看,以下几个因素依然左右着1月份市场走势,一是1月份正值农机市场传统销售淡季,市场需求疲软,加之春季临近,购买意愿处于**低点;二是市场因需求转型和投资信心不足,市场缺乏基本驱动力;三是去年12月份,人气和经理人信心指数虽然环比、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攀升,但景气度均处于低位,提示后市面临着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四是2019年1月和12月的景气度均处于近三年来的高点,增加了今年1月份的环比、同比上行的压力。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判断2020年1月份,或呈现两个突出特点:第一,AMI依然会停留在不景气区间;第二,同比、环比或出现小幅下滑;第三,一、二级指数环比、同比的表现冷热不均。

附件:2019年农机市场回顾

(一)销售能力指数

2019年12月,销售能力指数为37.2%,比上月提升0.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6.7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二)效益指数

2019年12月,效益指数为36.5%,比上月提升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3.8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三)农机补贴指数

2019年12月,农机补贴指数为47.8%,比上月提升6.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3.1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四)库存指数

2019年12月,库存指数为43.3%,比上月下降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库存指数下行,意味着商家去库存的意愿较为强烈。

(五)人气指数

2019年12月,人气指数为30.9%,比上月提升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2.3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人气指数虽然同比、环比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小幅攀升,但景气度依然处于低位。

(六)经理人信心指数

2019年12月,经理人信心指数为42.9%,比上月提升6.4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8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2019年12月,拖拉机指数为35.3%,比上月提升2.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9.6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二)耕整地机械指数

2019年12月,耕整地机械指数为38.6%,比上月下降3.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1.7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三)种植机械指数

2019年12月,种植机械指数为40.8%,比上月下降1.9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7.6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四)田间管理机械指数

2019年12月,田间管理机械指数为43.6%,比上月提升1.0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五)收获机械指数

2019年12月,收获机械指数为31.3%,比上月提升3.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六)运输机械指数

2019年12月,运输机械指数为37.0%,比上月提升2.7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12.1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一)大型拖拉机指数

2019年12月,大型拖拉机指数为39.2%,比上月提升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0.1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二)中型拖拉机指数

2019年12月,中型拖拉机指数为37.4%,比上月提升3.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9.8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三)小型拖拉机指数

2019年12月,小型拖拉机指数为28.1%,比上月提升1.2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6.4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四)深松机指数

2019年12月,深松机指数为40.3%,比上月下降6.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升14.9个百分点,位于不景气区间。

2019年农机市场回顾

2019年农机市场进入深度调整期,一方面传统农机市场需求持续低迷,导致整体市场持续下沉;另一方面,一些新兴市场的崛起之路出现曲折,陡生变数,2019年也出现滑坡,市场“冬天”愈发寒冷。低迷的市场,催生出农机市场诸多新特点。需求转型、竞争日加剧、行业洗牌、终端生变……。如果说2018年农机市场经历了近20年未有的下跌形势,那2019年的农机市场证明这种跌幅还没有见底。农机市场正面临着深刻的变革转型,传统市场下跌将成为常态,小众市场崛起也将成为必然。在市场转型的关键时期,企业只有抓住市场变化的牛鼻子,方能成为市场的弄潮儿。

农机市场基本面持续下滑,20年来主营业务收入首度出现负增长,揭示出2019年农机市场转型过程中的惨淡表现。虽然降幅不大,但这种变化释放出新的信号,市场低迷正成为当今农机市场的新常态。

进入2019年以来,农机市场上攻乏力,震荡下行。统计显示,截至11月底,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054.38亿元,同比小幅下跌0.21%,20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在机械行业14个子行业中,增幅排名倒数第2位。实现利润84.92亿元,同比增长15.24%。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增长是基于2018年18.26%的大幅度下跌基础之上。

2019年农机出口在中美贸易战和整体出口趋缓的大背景下逆势大幅度攀升,出现11个子行业的出口贸易多增少降的特点,成为农机市场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国内市场低迷之时,农机出口贸易却逆势增长。2019年前11个月,农机出口呈现以下特点:第一,农机出口交货值同比大幅度攀升。农机行业累计实现出口交货值320.84亿元,同比大幅度攀升14.77%,高出机械行业平均增幅11.3个百分点,在14个机械行业中,出口增幅排名第二位(仅次于内燃机行业)。预计全年出口增幅或将维持在15%左右,第二,11个子行业同比增幅呈现“8上3下”的特点。畜牧机械制造、拖拉机制造、棉花加工机械制造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其它8个行业出现增长。第三,出口聚焦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农用及园林用金属工具制造2个子行业,占比高达73.34%,同比分别增长18.2%和27.8%,正是这两个子行业的大幅度攀升,成就了2019年的良好的出口形势。

从2003年近17年走势看,我国农机出口出现两个关键拐点:第一个发生在2013年,同比增幅进入个位数时代;第二个发生在2016年,个位数增幅成为常态,同时出口绝对值滑坡成为趋势。2019年前10个月增幅在时隔6年后重拾两位数,主要是基于两个因素:第一,长期低位运行的能力释放;第二,一些企业在严峻的国内形势下,更加注重国外市场的拓展;第三,国家一带一路政策的拉动;第四,国产农机进步快,更加适应国外市场的需求;第五,高性价比高,价格优势突出,竞争力强。

明年,在一带一路利好环境的影响下,我国农机出口可望继续保持两位数的增长势头。

当今农机市场发生的各种新变化都可以用深度转型得到合理的解释,无论政府、行业还是企业、经销商、终端,深度转型都是必须面对的焦点问题。

农机市场正处于深度转型期,直接催生出细分市场的冰火同炉。一方面营林及木竹采伐机械、畜牧机械制造行业大幅度增长,统计显示,2019年1-11月份,两个细分行业增幅分别达到了23.12%和16.22%;另一方面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陷入低速发展的泥潭。近年,虽然新兴市场崛起,小众市场快速增长,但由于现阶段占比小,难以填补传统市场留下的巨大空间。

农机行业的11个子行业的同比变化诠释了这种转型,两个子行业同比两位数增长,三个子行业同比一位数增长,六个子行业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2019年1-11月主营业务收入一览表单位:亿元

序号

分类名称

主营业务收入

同比(%)

占比

增减

2019

2018

农业机械行业

2054.38

2058.71

-0.21%

100.00%

0.00%

1

营林及木竹采伐机械制造

8.36

6.79

23.12%

0.41%

0.33%

0.08%

2

畜牧机械制造

141.12

121.43

16.22%

6.87%

5.90%

0.97%

小计

149.48

128.22

16.58%

7.28%

6.23%

1.05%

3

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

321.08

307.77

4.32%

15.63%

14.95%

0.68%

4

机械化农业及园艺机具制造

803.42

772.59

3.99%

39.11%

37.53%

1.58%

5

其他农林牧渔业机械制造

101.58

97.8

3.87%

4.94%

4.75%

0.19%

1226.08

1178.16

4.07%

59.68%

57.23%

2.45%

6

渔业机械制造

11.17

11.38

-1.85%

0.54%

0.55%

-0.01%

7

棉花加工机械制造

10.06

10.31

-2.42%

0.49%

0.50%

8

农用及园林用金属工具制造

126.2

137.14

-7.98%

6.14%

6.66%

-0.52%

9

农林牧渔机械配件制造

155.92

172.6

-9.66%

7.59%

8.38%

-0.79%

10

拖拉机制造

347.51

387.21

-10.25%

16.92%

18.81%

-1.89%

11

饲料生产专用设备制造

27.96

33.69

-17.01%

1.36%

1.64%

-0.28%

678.82

752.33

-9.77%

33.04%

36.54%

-3.50%

2019年各个细分市场走势呈现出的**为突出的特点某过于诸如拖拉机、粮食作物收获机等传统市场持续下行,凸显出存量时代的突出特征。

●大中拖市场缓慢复苏,小拖市场大幅度滑坡。拖拉机市场基本面持续下跌,存量下的市场特征愈发突出。市场调查显示,全年累计销售各种拖拉机59.32万台,同比下滑9.66%。其中,大中拖销售30.24万台,小拖29.08万台,同比分别增长3.35%和-20.11%;占比50.98%和49.02%,大中拖占比较之2018年同期上扬6.41个百分点。2019年大中拖市场虽然呈现小幅攀升,但我们必须看到,这种增长是基于“三连跌”基础之上,市场销量虽然暂时走出下跌泥潭,同比小幅增长,但绝对销量较之高峰期的2015年下降了46.97%。大中拖市场就此走出低谷?还有待观察。

●耕整地机具市场温和下跌。2019年的耕整地机具市场出现稳健增长的特点。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69.26万台,同比增长8.88%。从耕整地农机具市场走势看,结构加剧调整将是市场发展的主流,2013年-2018年,市场需求每况愈下,经历了六年的下沉,主要源于市场需求的大型化。今年受深松、深翻政策的拉动,出现增长。但并不意味着需求调整的结束,我们判断,2020年市场下沉之旅并没有终结。

●收获机市场小幅下滑。2019年,联合收获机市场小幅滑坡,各个子市场冷热不均。市场调查显示,全年累计销售各种联合收获机24.94万台,同比增长1.3%。其中,谷物联合收获机出现下滑,累计销售7.13万台,同比下降21.39%;其中,自走轮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销售2.09万台,同比下滑8.33%;自走履带式谷物联合收获机销售5.04万台,同比下滑25.77%;占比分别下挫0.88%和-7.37%。

●深松机、插秧机市场“跳水”。深松机市场沿着下滑通道狂奔,市场调查显示,前11个月,累计销售深松机4318台,同比下降42.13%。插秧机市场继2018年大幅度滑坡之后,2019年继续演绎下滑戏码,市场调查显示,前11个与,插秧机市场继2018年之后再度出现大幅度滑坡,累计销量5.81万台,同比下滑22.43%。预计全年销量在6-7万台,同比下降15%左右。2018年插秧机市场经历了10余年未有的大幅度下滑,2019年,支撑市场增长的因素依然不充分,相反,利空因素却表现的十分强烈。

●喷雾机市场大幅度滑坡。2019年走势良好的喷雾机市场2019年意外出现滑坡,累计销售各种喷雾机4.02万台,同比大幅下滑21.11%。其中动力喷雾机增长2.8%;喷杆式喷雾机下滑10.6%,风送式大幅度下跌78.8%。

第一,政策利好。农机补贴等政策将成为驱动市场发展的强劲动力;第二,刚性需求强大。我国植保机市场正处于更新高峰期,发展空间大。2017年,机动喷雾机保有量高达62万台,国内有超过9500万台背负式喷雾器。随着农村劳动力急剧下降和土地流转加速,市场将加速淘汰这些背负式喷雾器;第三,高端植保机市场刚刚起步,刚性需求强劲;第四,植保机市场自2015年开始启动,近年虽然增幅趋缓,但内生驱动力依然强劲;第五,家庭农场、农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群体组织的崛起以及专业农业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为植保机市场提供了强大的发展后劲。

与传统农机市场下滑同时发生的是新兴市场的崛起,以畜牧机械、保护性耕作机械、喷灌设备、经济类作物播种和收获机械、秸秆类作物机械、畜牧机械、加工机械等市场,成为2019年农机市场的风口,成为新兴市场快速崛起的标志性市场。

·畜牧机械市场稳健增长。畜牧机械市场大幅度攀升,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各种畜牧机械8.23万余台,同比大幅度增长28.47%。近年,我国整个经济进入增幅趋缓的新常态,尤其是农产品价格滑坡,直接影响购买力和市场信心,制约畜牧机械市场的转型升级。我们判断畜牧机械市场发展趋势或呈现两大突出特征:第一,市场仍处于发展机遇期,明年市场或继续保持稳健增长的走势;第二,市场需求结构性调整方向—大型高端化不可逆转。

·播种机市场飙升。同样得益于保护性耕作,播种机市场出现大幅度攀升,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各种播种机10.92万余台,同比大幅度增长83.76%。

·排灌机械市场大幅度攀升。2019年的喷灌设备市场风头正盛,排灌机械市场出现大幅度攀升,市场调查显示,全年累计销售4.13万台,同比大幅度增长48.81%。排灌机械市场快速发展与国家政策推动密不可分。2016年、17年、18年连续三年,国家和地方政府发文,推动水肥一体化,并确定2020年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面积达到1.5亿亩。有力的推动了排灌机械市场的快速发展。

蓝海市场代表了农机市场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我国农机化短板。与往年不同的是该市场受偶然因素制约,市场需求出现向下调整迹象。

2019年的农机市场还出现一个新的特征,即需求旺盛的蓝海市场凸显疲软之势,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些市场出现周期性需求调整,一些市场则是受市场偶然性因素的影响。

虽然2018年打捆机市场销售创下历史**大量和**大增幅,但“虚高”嫌疑较大。一则2018年我国打捆机市场出现爆发式增长,但从销售结构不难看出,大型设备销售仅1万余台,其中2万多台都是小型圆捆机,而不一些小型打捆机企业因违法操作补贴被叫停补贴,对市场销量将产生一定影响。二则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固然对市场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在市场环境下也出现了诸如为提高补贴档次,企业虚报捡拾作业宽度等问题。由此决定了已经开始的2019年,随着补贴政策趋严,“虚高”现象会消失,市场销量的水分会被挤去。

2019年的打捆机市场或呈现两个突出特点:市场继续保持高位运行,第二,同比会呈现较大幅度滑坡。预计全年销量在2~2.5万台,同比下滑20%~30%。

★秸秆还田机市场增幅趋缓。近年稳健增长的秸秆还田机市场呈现增幅趋缓的特点,累计销售各种秸秆还田机7.6万台,同比小幅攀升1.23%。从利好因素分析,环保趋紧、秸秆还田机市场进入更新高峰期、惠农政策驱动和规模化经营成为该市场的强大支撑,但由于购买力下降、规模化种植与使用费用高之间的矛盾、连续多年的高位快速增长,市场形成“高地”、秸秆多元化利用和需求大型化众多利空因素的压制,2019年进入盘整期。

★马铃薯收获机市场跌势依旧。我国马铃薯机收水平并不高,一直为行业定位为发展潜力的蓝海市场,但近年却呈现跌跌不休的行情。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各种薯类收获机5604台,同比大幅度下滑31.12%。2019年土豆产量与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但市场却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其主要原因:第一,2019年秋季土豆全国种植面积估计减少两成左右;第二,单台补贴额度下降;第三,刚性需求下降;更新周期延长,近年,农民收入降低,购买力下降,更新积极性不高;第四,需求大型化;第五,受投资收入下降,购买力下降大环境影响。

从发展趋势分析,马铃薯大型化、高端化或成为未来市场发展趋势。但我国的马铃薯技术与国外差距较大。德国从效率和技术上遥遥领先于我国,他们一直在追求更大的作业效率和收获产量。这就要求我国马铃薯收获机在大型、高端化方面下足功夫,缩小与国际先进产品的技术与功能的差距。

★谷物烘干机市场继续大幅度滑坡。继2018年断崖式下滑之后,2019年继续上演下滑戏码。市场调查显示,累计销售各种烘干机8519台,同比下滑22.77%。

烘干机市场出现“两连跌”主要受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第一,市场发展不均衡,水稻烘干机市场高速发展,但玉米、小麦以及经济类作物的烘干机市场启动不充分;第二,市场恶性价格竞争,产品品质下降,影响市场需求。第三,粮食加工和流通行业资金紧张,用户保守发展,购买意愿自然下降。第四,粮价下行,购买力下降。

“四化”成为近年农机市场发展的基本趋势,2019年这种趋势更加突出。

2019年农机市场进一步向大型化方向快速推进,从拖拉机、收获机、插秧机市场到打捆机、青饲料收获机、农机具市场,莫不如此。200马力以上拖拉机截至11月份,销售8000余台,同比大幅度攀升131.65%;水稻收获机喂入量6kg/s同比增长30.77%,5行玉米收获机同比增幅也高达31.71%。大型翻转犁、大型播种机、大型青饲料收获机等市场也同比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大幅度攀升。

大型、高端、智能化直接催生出农机市场需求的碎片化,即市场需求由过去的规模化需求向碎片化需求转移,突出表现为客户的小众化,市场需求呈现出量的减少和质的提升。

农机市场中的大型、高端、智能农机是高地、是趋势、是未来、是中国农机企业的必争之战略要地。但我国大型高端机械市场,一直被国外品牌垄断,国产品牌很难与之在同一平台上竞争。以青饲料收获机为例,虽然美迪、美诺推出较为先进的收获机,但与国外品牌相比,国产青贮饲料收获机还存在一些“短板”,如存在智能化程度低、作业效率低、作业过程智能控制等难题,关键共性技术急需优化升级。再如打捆机市场,核心部件瓶颈,打结器国产化竟是“卡脖子”难题。目前,约翰迪尔、克拉斯、纽荷兰、世达尔等外资品牌所用的打结器为自有品牌,不对外销售,国产打捆机所用的D型打结器超过90%使用德国进口产品。意味着我国大型高端农机还需要一段艰苦的赶超之路要走,方能实现凤凰涅槃。

持续低迷的农机市场,对农机流通行业造成巨大冲击,许多经销商举步维艰,行业加速洗牌。

随着市场持续低迷,流通行业进入加速洗牌期。市场调查显示,八成以上的经销商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平均降幅在20%左右。走访中发现,多数经销商表示,如果这种市场形势再延续2年,关门退市对他们或是**好的选择。

这种状况出现既有历史因素,也有现实原因。

从历史原因分析,农机市场黄金10年,催生出众多的经销商,2018年参与农机具补贴的经销商高达2万余家,并呈现出散乱弱小差的特点。第一,散。集中度很低。亿元以上的经销商仅仅23家,占比不足10%,并且集中在黑龙江、新疆、吉林、江苏等几个农机大省。销售前10的经销商市场份额占比仅仅7.74%。第二,乱。因缺乏品牌支撑,竞争手段单一,主要表现为价格竞争;第三,弱。经销商服务能力、分销能力不足、核心竞争力均偏弱;第四,差。多数小经销商硬件设施与软件建设都较差,如库房简陋、三包服务设施缺失、管理水平普遍较低;第五,小。销售额100万以下的经销商1.6万余家,占全部经销商数量的82.21%;销售额仅仅189.65亿元,占比24.24%。多数省份的经销商积贫积弱,集中度很低,分布在一些农机大市场里面;第六,绝大多数经销商的商业与盈利模式均停留在农机销售上。第七,区域窄。跨区经营的经销商较少。除吉峰、天农、苏欣、青园集团等少数大经销商外,均属于本省或本市经销商,经营区域均十分狭窄;第八,经营理念落后,管理原始、缺乏战略支撑。

从现实因素分析,2019年整体市场低迷,需求疲软,导致经销商经营困难重重。但难以克服的痼疾或成为压垮一些经销商的**后一根稻草。第一,九成以上经销商的主营业务以农机销售为主。客观原因是经销商力量薄弱,转型难度较大;主观原因是多少经销商经营理念落后,创新意识不够,畏惧风险。第二,经销商经营品类单一,且高度雷同。主要经营拖拉机、收获机、农机具、植保机械等传统机具。第三,经销商的利润率普遍偏低,除极个别经销商外,绝大多数在2%以下。因为市场低迷,市场竞争十分激烈,许多经销商通过价格战来维持经营,此其一;其二,多数经销商都是以现款进货,资金占用多,成本上升;其三,经销商垫付补贴资金,而一些用户拿到补贴款后或滞后或不给经销商,给经销商造成较大损失,令经销商的利润率更是雪上加霜;其四,经销商经营品种单一,市场持续下滑,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其五,利润获取渠道单一,利润模式落后;**后,经营农机品类多为传统的中低端产品,也是导致利润率的一个重要因素。

商业与盈利模式的重塑正成为农机流通行业**强的呼声。

市场的竞争本质是产品品质的竞争,市场低迷档住的是品质出现问题的企业,但挡不住高品质品牌的快速增长。

2019年农机市场下行压力再度加大,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农机行业告别了“黄金10年”,传统农机市场退潮,农机市场进入深水区和空窗期,市场模式进入转型期等,勾勒出存量市场背景下我国农机市场现阶段**鲜明的特点。反映到行业上,曾经辉煌鼎盛的企业进入衰退,曾经赚的盆满钵满的企业进入破产模式。反映到市场上,曾经车水马龙的农机大市场门可罗雀,曾经供不应求的农机产品大量积压。

哀鸿遍野的市场却也有另一道风景。迪尔的采棉机一机难求,英虎、巨明、国丰、金大丰的玉米收获机加班加点依然难以满足市场销售,吉林康达、德邦大为的免耕播种机市场大幅度攀升,美迪、中机美诺的青饲料收获机市场稳步推进,红珠的马铃薯收获机市场占比高达50%以上……。这些变化再次诠释了一个道理,没有差的行业,只有因抓不住机遇而江河日下的企业。增长的企业都是相似的,即他们的都把产品品质的提升作为公司**核心的工作来抓,以优质品质抢占市场制高点。下滑的企业绝大多数因为产品品质出现问题导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在传统新机市场低迷之时,二手农机市场渐入佳境。

通过对2019年二手农机市场的市场调研,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二手农机市场或成为一个大产业。2019年我们两度对全国**大的二手农机市场山东郯城农机市场深入走访调研,发现二手农机市场暗流涌动。

山东郯城二手农机市场,绵延数里,分布着大大小小近200余家二手农机经销商。与新机销售市场冷冷清清形成鲜明对照是市场销售红红火火,不少来自云南、江苏等全国各地的用户千里迢迢过来购买二手农机。通过对其中10余个用户的访谈,我们可以归结为:第一,经营范围很大,用经营者的话说“买全国卖全国”;第二,二手农机价格低,成为主要的卖点;三是二手农机成色足,我们发现很多二手农机使用年限不过一年或两年,与新机子差距较小;四是在当前市场低迷、购买力下降的大环境下,二手农机市场快速增长也成为一个很有说服力的理由;五是农机投资边际收益递减,压制投资信心,二手农机成为一些购机用户满足自用的权宜之计。

基于此,我们预计,二手农机市场未来将成为不容忽视的大市场,但目前市场缺乏制度管理,主要表现为:一缺乏政策规范和支持,二缺乏二手农机标准,三缺乏规范化交易。这些成为制约二手农机市场发展的瓶颈,有待予以规范。

THE END
1.券商聚焦杰富瑞指美国二手农用设备市场大型农机价格有所放缓金吾财讯 | 杰富瑞发研报指,二手农业设备市场的大型农机(大于200马力)价格在12月出现了同比下降,降幅为9.2%,尽管价格仍显示出一定的韧性。随着库存水平的逐步上升,整体库存全面增加,特别是新型小功率农机和新型联合收割机的库存量环比增长最为显著。 该行续指,尽管历史上二手设备库存的增加往往会导致价格下跌,影响其https://ishare.ifeng.com/c/s/v002-_unZbCUiuozRax-_4-_dpfJoS4b-_Q2--pQvay2zYQP5neE__
2.机械发展范文8篇(全文)在农机设备研究过程中,技术人员必须根据客户与市场需求研制相应的农机产品,不断创新产品功能,以便满足客户需求,提高生产质量与生产效率。农机设备生产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研究,在实际生产产品设备时,管理人员必须根据市场与客户具体要求研制开发对应产品,确保机械设备在功能上满足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提升整体农业生产效率[1]。https://www.99xueshu.com/w/fileb0ianekt.html
3.2024年机械设备行业年度策略:高质量发展的三条主线1)生产端:大拖产量占比继续创新高,大型化趋势不变。2024 年 1—9 月,大中小型拖拉 机累计产量分别为 90070 台、182921 台、11 万台,yoy+7.7%/yoy-12.8%/yoy-16%,大型 拖拉机仍然呈现继续增长趋势,产量占比继续创新高,拖拉机大型化的行业趋势仍在延续。 2)整体农机市场景气程度方面,2024 年农机景气度有所https://www.vzkoo.com/read/20241202fc6bd71422344702100886c7.html
4.许昌长葛金桥农机配件大市场许昌市废旧网二手市场许昌长葛金桥农机配件大市场河南长葛金桥农机商贸市场位于长葛市东城新区。占地760亩,建筑面积38.5万平方米,总投资2.23亿元。共建营业门店5000多间,可容纳商户1500多家。商场毗邻107国道、近临京广铁路;北距省会郑州60公里,新郑http://sc.feijiu.net/jqnj/
5.四平市智能化农机装备生产建设项目农田集约化和标准化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是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基础,而产品降本增效的效果和售价是农机装备智能化产品的发展动力,市场已逐渐从新疆、黑龙江等传统大规模农田集中区域,向河北、甘肃、内蒙古、江苏、陕西、山东、湖北、湖南、广西等区域渗透,逐渐从中大型农机向小型农机渗透。 http://www.jl.gov.cn/szfzt/tzjlwx/zdxm/zbzz/202407/t20240712_3259843.html
6.黑龙江哈尔滨农机大市场黑龙江哈尔滨汽配城黑龙江哈尔滨农机大市场简介:黑龙江省农机大市场是由黑龙江省农机有限公司(原省农机总公司)投资兴建的大型农机商品批发、零售市场,市场占地36万平方米,其中一期工程投资一亿元,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经营结构布局:A、B两座现代轻钢结构展销厅用于销售农机配件和生产资料,五层框架结构的商务服务会展中心。雨塔库、封闭库,http://www.qp110.com/qpc/qpc-159.html
7.优机优补结构升级农机购置补贴新政落地“这表明新一轮补贴政策‘优机优补’趋势显著,整体朝向结构化、精细化发展,有望优化改善市场结构,淘汰低端落后农机、鼓励高端先进农机。”国投证券研报指出。 记者注意到,《意见》共3次提及“新能源”一词。一是各级农业农村部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开展新能源农机(混合动力或电动等重点机具)、大型高端智能绿色重点机具https://www.zjmif.com/techdevelop/detail/id/27825.html
8.2024至2030年中国农用机械行业调研分析及市场预测报告.docx大型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是农业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计将在2030年占农用机械总市场的约45%。随着农村土地规模化的推进以及高效农田耕种需求的增长,对大马力、多功能的农机设备的需求将持续增加。 植保机械与灌溉设备 植保机械和灌溉设备是现代农业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在2030年预测期内,这两个细分市场预计将以每年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4/0831/7163060030006146.shtm
9.农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深入探讨农业机械化进程的未来走向农机市场现状如何?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它不仅提高了劳动效率,还降低了生产成本。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从传统的小型耕犁、播种器到现在的大型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几乎覆盖了从田间管理到后期处理的所有环节。然而,这一过程中也伴随着资源环境问题和社会经济挑战。 https://www.cjan6a6c.cn/xue-shu-huo-dong/48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