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肥施用量连续七年下降,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6%以上……《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发布

8月31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和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在北京联合发布《中国农业绿色发展报告2023》。报告以客观、权威数据为支撑,系统反映2022-2023年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的总体水平、重大行动和主要成就。

报告显示,2015-2022年,全国农业绿色发展指数从75.19提升至77.90,提高了2.71。2022年全国农用化肥施用总量5079.2万吨(折纯),较2021年减少2.15%,连续七年保持下降趋势。全国水稻、小麦、玉米三大粮食作物的化肥和农药利用率分别为41.3%和41.8%。全国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达到78%,全国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2012年的0.516提升至2022年的0.572,全国秸秆综合利用率保持在86%以上,“农用为主,五化并举”的格局基本形成。

报告围绕破解当前农业资源趋紧、环境问题突出、生态系统退化等重大瓶颈问题,梳理出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程机械化技术等10大农业绿色生产技术集成应用典型模式,同时推出10大区域典型模式,包括“河北省黄骅市:打造盐碱地上的‘绿色粮仓’”等,为探索我国乡村振兴绿色化路径提供参考样本。

本报告在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指导下,由中国农业绿色发展研究会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编著,已成为社会各界观察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状况的重要“窗口”。同时,已连续2年发布英文简版,向全球展示农业绿色发展“中国样板”“中国方案”。

THE END
1.农业现代化辉煌五年系列宣传之二十六: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三、施用总量连年下降 近年来,我国农药和化肥的施用量连年减少。据2019年监测统计,农药使用量(折百量)26.29万吨,比2015年减少3.7万吨,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农用化肥施用量5403.6万吨(折纯),比2015年减少619万吨,连续4年实现负增长。同时,绿色防控引领,农药减量取得新进展。通过积极推行生物防控、生态调控、理化诱http://www.jhs.moa.gov.cn/ghgl/202107/t20210716_6372084.htm
2.农药肥料施用量的计算我国地大物博,在南北方肥料、农药的施用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在工作中,经常有用户问我的产品如何确定用量,按照他们所说的施用习惯非常不科学,例如:南方的朋友在肥料根施上,喜欢按浓度来确定用量,而北方的同志在叶面施用上喜欢按照面积来确定施用量。造成不合理的主要因素就是用水量,各地、甚至各家各户的用水量都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724/04/82882983_1129527193.shtml
3.河南:农药施用量(实物量)河南省统计年鉴区域宏观经济数据河南: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年)万吨1978 - 2021进入查看 河南:农村用电量(年)亿千瓦时1978 - 2022进入查看 河南: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年)万吨1990 - 2022进入查看 河南:播种面积(年)千公顷1978 - 2022进入查看 河南:播种面积:粮食(年)千公顷1978 - 2022进入查看 https://d.qianzhan.com/xdata/details/ae736edfa9e5d56f.html
4.我国提出到2020年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目标施肥上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跨越式增长,化肥和农药功不可没。但盲目施用带来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实践来看,减少施用次数、施用剂量,防止流失,提高效率,是实现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的必经之路。而从实际效用来看,化肥减量不但不会影响国家粮食安全,而且会利于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https://finance.ifeng.com/a/20150318/13561593_0.shtml
5.农业农村部: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施用总量据农业农村部网站1日消息,农业农村部日前发布关于印发《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和《到2025年化学农药减量化行动方案》的通知。 其中,《到2025年化肥减量化行动方案》中提及,进一步减少农用化肥施用总量。到2025年,氮、磷、钾和中微量元素等养分结构更加合理,全国农用化肥施用量实现稳中有降。进一步提高有机肥资源https://wap.eastmoney.com/a/202212012576132290.html
6.黄花菜田间管理施肥量:2t~4t。 有机肥施用时,最好配施化学肥料(磷酸二铵)和掺防地下害虫的农药(辛硫磷颗粒剂); 追施时间:一般在春季; 追施位置:距黄花菜边苗15--20cm处开沟追施,或者用播肥机械播施。 1、春季施肥 复混肥料(化肥) 1)复混肥料概述 定义:同时含有氮、磷、钾中两种或两种以上养分的肥料 http://www.nx12346.com/zxkt/zjwg/zjzzjs/zjzzsc/202106/t20210629_4111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