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敢勇于跳出窘境,企业就永远不会过时。
当下农资经销商的窘境是什么?
是纷至沓来的入局者带来的价格竞争;
是跌宕起伏的市场行情带来的不确定性;
是精进不休的种植户,考验着经销商的能力与心态。
……
与其说跳出窘境,不如说是远离内卷。
如何远离内卷?
以作物为核心,就是永恒不变的法则。就如同台风的风眼永远是最平静的一样,以作物为核心的产品+服务能力,就是农资经销商在激烈竞争中最稳定的盈利路径之一。
呼唤理性回归种植者
2023年,消费市场的逻辑变了,种植者也在回归理性。
现在的种植者更愿意“两条腿走路”,质量和产量都要抓,来延长作物在消费市场的生命周期。有质量,作物才能卖上价格;只抓质量不管产量,又会导致风险太大。
在我国最火热的农资交易市场之一云南,经销商就发现,现在种植者最关心的,是作物种植的全流程解决方案。
尤其是在昆明、宾川、元谋这些老牌种植区。
无论是叶菜、阳光玫瑰、番茄这些传统优势作物,还是蓝莓、百香果等新兴作物,都面临种植茬口改变、病虫害高发、品质提升困难等问题。能够差异化、针对性解决作物问题,同时促转色、提糖量的产品和服务,非常受种植者的欢迎。
宾川顺丰农资总经理张选忠就提到,现在宾川的农资经销商很多,竞争非常激烈,谁的产品组合更全、能把作物服务的更好,谁的销售额就更高。
“返璞归真”的经销商
种植者的需求,也很快反映在了经销商的经营逻辑上。
以前经销商是打资源战,抢品牌资源、拼价格优势、比市场声量。现在大家开始放下这些大开大合、快进快出的打法,而是转去拼长线战略,比谁更懂作物、更能沉住气做服务,这批人,也正是在艰难的市场中能够逆势增长的一批人。
在“专注作物”这个明确的大方向下,也能细分出几条具体的道路。
道路1:抓产品,做组合
截止到今年8月,宾川顺丰农资销售额已同比去年增长了700余万。张选忠的诀窍之一就是“深挖需求”。每种作物的生长过程一定都面临很多问题,他要做的,就是尽量让每种问题都能在自己这里找到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或方案。组合全、产品多,就是他的优势。
道路2:做全流程管理者
同样深耕宾川市场的天农农资总经理王靖提出,在竞争进入白热化的当下,他的团队要抓的点就是作物解决方案和全流程管理。如宾川的葡萄种类多,阳光玫瑰、妮娜皇后、丝路红,每个品种的需求都不一样,如果能把每个品种都吃透,自然就不愁销量。
道路3:聚焦优势作物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中,笔者还听到了一个说法——把市场做小。这类企业不贪大、不贪多,将自己定位为区域经销商,聚焦收益较好的几个优势作物,不特意去做全程管理,而是注重解决生长过程中的主要问题,在更细分的领域建立起牢固的护城河。
道路4:依托技术团队,轻产品、重服务
金诚农资专注番茄种植,拥有一批自己的专业种植技术服务团队,对番茄消费市场和种植的全流程服务都非常熟悉,技术服务能从育种做到采后,每一步都精准触达,贴合市场。对于这样的企业,农资品仅仅是服务的附带,自然也就不惧其中的竞争。
各地区的种植需求不同,道路也是多种多样的,只要不偏离作物的核心,就是一条“正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