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资企业转型的“四大陷阱”

国家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历史机遇。农资市场化的路子虽然比某些行业晚了一些,但之后的产能扩张丝毫不逊色于其他有代表性的行业。从98年国家对化肥流通的放手开始,到07年大井喷,短短十年里在市场化流通改革的牵引下,国内化肥供给能力连创新高。这十年呈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农资行业不论是生产商还是流通商想不赚钱都难。但好日子并不长,从08年以后,行业进入了大调整。往日的辉煌不再,农资企业普遍陷入了经营困惑期甚至困难期。未来怎么走?大家都在思考。去年以来一直热炒的农资电商也反映了这样的一种心态。谋求脱困的积极在寻找转型的方向:或从经营模式上寻找,或从合作方法上探索。这样的转型思考对行业发展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但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甚至可以称之为陷阱。笔者列出的以下四种陷阱,希望能为农资行业的精英们提供一些借鉴。

一、能人陷阱

前面提到,农资行业的市场化进程相对较晚。在计划经济时代,权力集中,资源集中导致当时的市场产生一些“能量”很大的人物。因为他们靠近权利,靠近资源,甚至只是靠近港口。依托这样的有利条件,形成了很多的人脉关系。在那个信息不对称的年代里,这样的人也相当于靠近了信息的源头。所以在那个年代,一个人的到来往往会改变一个企业的命运。这也给很多老板造成了一种错觉:认为企业的经营局势的扭转要依赖某个“能人”实现。但事实上,这样的能人在当今信息爆炸时代,市场化程度高度发达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再。

那么当下,是不是说人已经不重要了?绝不是,而是由人组成的团队更为重要。一个企业的管理潜力要靠团队的力量去发掘。一个人的能力即使是无限的,但他的精力是有限的。未来真正的竞争,团队的胜出概率会更大。团队中,每个人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自己擅长的岗位上,团队成员彼此之间的优势互补来的更为有效,决策也将更为科学。我们农资行业经营规模都是动辄上百万的,为何要将偌大的风险赌在一个人的“拍脑门”上?作为企业的老板,花更多的精力去搭建功能完善的团队,要远比赌博似的寻找“能人”更有深远意义。

二、行情陷阱

股市有一句话,牛市来临,每个人都是股神。农资行业07年之前的行情可以说虽然有波动,但整体属于慢牛行情。基本上做贸易的流通企业,都不会出现大的经营风险。因此在这期间,无论是国有背景的还是私人背景的公司成长得都很快。这样的公司都有各种产品经理,每天负责收集数据,整理曲线,还有所谓的发现机会。因此也形成了一个行情陷阱,认为做贸易就是低买高卖。每天忙着去压榨农资生产企业,算起成本来比工厂都清楚。但07年之后,这些产品经理都不好使了,有的更是做啥赔啥。明明价格很低可以抄底了,进去以后发现抄在了腰上。导致后来流通企业大量萎缩,渠道蓄水功能严重退化。

难道做流通的只能赚这种低买高卖的行情红利吗?事实上很多流通企业忽视了最不应该忽视的一个词,就是分销价值。分销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批量拆分、空间便利、便捷供货、产品多样以及使用服务。这五个点才是流通企业真正的生存之本。因为篇幅问题,在这里不便展开讲。如果流通企业能重视这五个价值的创建,生产企业就会真正意识到流通企业的价值,那样才会迎来产销的战略联合。切不可随意越界,流通企业做不好的,生产企业也不一定能做好。自己做好自己的事情,发掘自身价值,整个行业才会步入良性循环。

三、模式陷阱

那么对于这样的陷阱,如何能够避免呢?答案也非常简单,但往往很多人都无法坚持,那就是对产品品质的追求。放下浮华,撇去泡沫,回归产品。让产品说话,让效果说话。很多人说现在市场上假货、次货太多,做真货会遭遇到“劣币驱逐良币”。其实那是你对于产品品质的理解太过片面,品质的底限是正品。还有很多基于产品之上的事情可以做:更适合的产品、更好的服务、更正面的企业形象等等,一个“更”字说明了追求卓越的无极限。至少,我们看到市场上存活下来做得很好的企业和产品,都不是做假冒伪劣产品的。

四、新品陷阱

农资企业转型之路很长,遍地是陷阱也同时布满荆棘。但这条路都要我们自己去走,谁都不要想搭顺风车一蹴而就。真正走过这条路的企业,在未来才会立于不败之地。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一个伟大的企业,一个受人尊敬的企业家,都是熬出来的。

THE END
1.做农资行业不知道未来前景怎么样〓基础知识普及〓不能做室内装饰了,改行的话,自己也看了两三个月,比较有前景的也就农业行业比较持久,不知道农资http://www.crystalradio.cn/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148073
2.农资行业蜕变之路:现状挑战与未来机遇农资行业现状与前景然而,农资行业的转型升级并非易事。由于行业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发展,导致企业普遍缺乏创新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因此,农资行业需要在保持稳健发展的同时,积极探索新的发展路径。 二、农资行业前景:机遇与希望 尽管农资行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未来的发展前景依然充满希望。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农业生产对农资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https://blog.csdn.net/Jiyan_xiaobai/article/details/1386530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