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第一大尿素生产国,也是消费大国,目前我国尿素主要下游是农业施肥,用量占比约70%。在工业领域,尿素被用于三聚氰胺、人造板、脱硝应用及化妆品医药等领域。
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作为最重要的氮肥品种,尿素的传统旺季主要集中在每年的3月至10月。每年秋种结束之后,尿素会进入淡季,价格呈下跌之势。不过,今年10月至今,国内尿素市场却“淡季不淡”。
中国农资流通协会中国肥料价格指数监测数据显示,截至11月13日,尿素零售价格为2794.74元/吨,同比上涨2.74%,相比6月末的2439.48元/吨,上涨约15%。
“目前全国尿素日产量仍居于历史高位,但后续增产的可能性较小。从11月起,气头尿素限产开始,供应边际预期放缓;需求端方面,复合肥企业开工率较前期有所回升,带动了市场采购情绪,企业采购有所增加。”冠通期货分析师王晓囡表示,此次尿素期货价格上行,更多的原因是来自于供需边际预期的影响,在供需边际收紧支撑下,价格出现上调。
记者注意到,在尿素带动下,磷铵、氯化钾等其他重点肥种也有不同程度上涨。中国氮肥工业协会表示,当前尿素生产端产能充足、开工率处于高位,氮肥生产总体正常,出口有序可控,今冬明春氮肥供应充足,市场稳定运行有较好基础,后期价格大幅上涨可能性不大。
龙头企业积极保供稳价
11月17日,中国氮肥工业协会发出《关于氮肥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保障国内氮肥供应的倡议》,提到近日氮肥市场出现较大波动,行业持续健康运行面临一定风险,倡议各企业出厂价格从即日起原则上不高于11月16日水平,盈利空间较大的要积极降低销售价格。同时,组织好氮肥生产和销售以及优先供应国内,自觉维护氮肥市场秩序,共同推动行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同日,中化化肥有限公司、云天化集团有限公司等12家企业发出《关于促进尿素市场保供稳价的联名倡议》,具体提出四条倡议:
或受上述倡议影响,11月17日,尿素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为2286元/吨,下跌近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