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上市等了10年,中途还突然莫名其妙放弃了一次。
这家名为天禾农资的企业几天前已经顺利过会,其前身广东省农资总公司,2009年完成改制,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销售并提供专业农技服务。
但不论是天禾农资复杂的改制沿革、飘忽不定的财务数据,还是曾经劣迹斑斑的会计师,都令投资者对其的业绩展望和盈利预期低去很多。
改制复杂、曾经突然放弃上市
从公开资料看,天禾农资2010年就启动了IPO,但是证监会2016年9月才受理,而在进入预披露更新阶段后,该公司却主动终止了审查,暂停上市。今年4月17日,证监会向天禾农资发去近9000字、49大问题的问询函,其中不乏规范性、信息披露、财务数据、突然放弃上市缘由等敏感问题。
天禾农资历史沿革特别复杂,这可能也是其为什么六七年后才能获得证监会受理的原因之一。
从官网看,天禾农资是广东省供销合作联社下属控股企业,主要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销售并提供农技服务,多次荣获全国供销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实施卓越绩效模式先进企业等荣誉。
据招股说明书,广东省农资公司(法人)和何春、罗旋彬等18名自然人于2009年2月发起设立天禾农资,这18名自然人发起人均为广东省农资公司员工。同年6月,广东省农资公司将其持有的从事农药、化肥流通业务的15家子公司股权通过股权出资方式注入天禾农资;2011年8月和11月将从事化肥、农药流通业务的中加化肥、广州仓储等公司的股权转让给天禾农资。通过这些操作,广东省农资公司不再从事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的流通业务。
但这类老牌供销社的改制没有这么简单。
证监会首先提出质疑,天禾农资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法律性质,是否属于国有或集体企业;股权出资涉及的企业的历史沿革,权属是否完整,股权是否清晰,是否存在不适合出资的情形;自然人股东在发行人处所任职务、近5年工作经历,是否存在不在发行人处任职却取得股份的情况、离职股份转让约定等等。
曾有媒体采访过上海汉联律师事务所宋一欣律师,其表示,天禾农资根植于供销社,同大多数传统供销社公司一样,这类企业的历史沿革复杂,理顺产权关系不易,在进入内部权益须高度透明化且法律形式化要求极高的证券市场时,首先就会被要求确保股改法律程序无瑕疵、法律权益无争议,这也是农资公司上市难度较大的主要原因之一。
此外,证监会在反馈意见里直接要求保荐机构进一步说明关联交易,进一步论证报告期内交易价格是否公允并说明核查过程,提供核查依据。解读一下,证监会觉得天禾农资涉及的关联交易有点多,容易出现财务造假,需要其有更充分的证据来证明自己。
大波动的业绩和劣迹斑斑的经办会计师
此前的招股说明书显示,2015年~2018年1~6月,天禾农资母公司营业收入占合并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65.56%、65.67%、62.10%和62.23%,发行人母公司净利润占合并净利润的比例分别为55.20%、140.18%、50.00%和33.63%。
对此证监会也在反馈意见中表示,天禾农资2016年营业收入下降18.05%,2017年营业收入有所回升但仍未达到2015年水平,为2015年营业收入的91.51%;发行人2016年净利润下降47.37%、归母净利润下降53.54%,2017年度净利润回升、超过2015年水平、为2015年净利润的105.57%。2018年1~6月,发行人营业收入为2017年度全年的67.04%,而净利润为2017年全年的127.96%。要求天禾农资补充说明2016年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净利润、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2015年下降的比例、下降原因及合理性,是否构成对持续盈利能力的重大不利影响等等。
而在最新一期招股书中,2017~2019年,天禾农资营业收入从58.82亿元增加到90.12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20%;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334万元、9149万元和7740万元,同期利润率分别为1.07%、1.27%和0.85%。
业绩突飞猛进,但是波动也是够大的。与此同时,最新报告期内天禾农资的经营性现金流净额情况也不太好,正负交替而成。
招股说明书显示,天禾农资的会计师事务所是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经办会计师是刘火旺、姚静。
后者则因为涉及对*ST东凌在无形资产(采矿权)摊销上存在的一众重大错报,存在重大审计执业问题,于2019年9月被证监会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
此次两人同时为天禾农资顺利过会保驾护航,从目前看,第一关是闯过去了,那接下来呢?财务数据究竟有没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