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现为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梁桂、校长孙其信。

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由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建校79年来,学校一代代师生秉承“经国本,解民生,尚科学“的办学理念和“诚朴勇毅“的校训,心怀社稷,情系苍生,承远古农神后稷之志,行当代“教民稼穑“之为,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为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科教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在新中国成立前已是一所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知名大学;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学校事业经历了一个快速的发展阶段,取得了辉煌业绩。

合并组建10多年来,学校不断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特色,积极推进和深化科教体制改革,各项事业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式发展,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规模

学校是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现设有23个学院(系、所、部)和研究生院,学科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哲、史、医、教育、艺术等12个学科门类。

设有63个本科专业,有植物病理学、土壤学、农业水土工程、临床兽医学、果树学、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农业经济管理等7个国家重点学科和作物遗传育种、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等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以及25个部省级重点学科;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57个省部重点实验室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学校现有教职工4517人。其中,专任教师1698人,专职科研人员280人;教授350人,副教授442人;有两院院士2人,双聘院士11人;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71人;陕西省“百人计划”特聘专家13人,学校“特聘教授”3人。

学校从193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现有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

有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国家级教学团队5支;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

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1895人,各类研究生9000多人,其中学历研究生7251人。

建校近80年来,学校毕业生遍布海内外,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本科以上专业人才13万名,有15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科研成果

学校始终瞄准高新科技前沿,坚持围绕国家和区域性重大战略需求,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性和应用性研究,在动植物育种、植物保护、农业生物技术、旱区农业与节水技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

建校以来,学校共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5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

培育出目前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碧蚂1号”优良小麦品种,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我国自主培育的第一个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2000亿元。

发表SCI、EI、SSCI论文7300多篇,其中2013年第一署名单位SCI、EI、SSCI论文1364篇。现有16家农、林、水专业学会挂靠学校,编辑出版20种学术期刊,建有大学出版社。

学校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工作。

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与5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23个、示范基地27个、专家大院21个,开辟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亿元。

学校科技园暨留学人员创业园进入首批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外合作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

先后与世界上135所著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其中11所大学全球排名前100名。

年均1200名国(境)外学者来校开展学术交流。现有“中美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中加旱区农业科技创新中心”9个等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十一五”以来,先后公派1002名学生出国留学。

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在校外国留学生123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办学条件

学校校园面积6950亩,建筑面积95.67万平方米。

固定资产总值29.77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91亿元人民币,图书馆馆藏印刷本图书446万册,电子本图书100余万种。

学校校园布局和谐统一,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自然与人文和谐相融,享有“生态园林式大学城”美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建设发展

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备受党和国家的关怀和重视。

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江泽民、吴邦国、温家宝、贾庆林、李长春、乔石、朱槠基、李瑞环、曾庆红、吴官正、罗干、回良玉、刘延东等先后来校视察,李岚清曾7次来杨凌,对学校改革、建设与发展所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建校80年来,学校始终紧扣“三农”发展主题,坚持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已从以农为主的单科性大学发展为目前以农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国重点大学。当前,按照学校新的规划目标和战略思路,全校师生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正在为实现“突出产学研紧密结合办学特色、创建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THE END
1.陕西联合收割机补贴哪些品种,价格如何?农机购置补贴公示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8月5日,陕西补贴销售各种谷物联合收割机1325台,约占总量的3.47%。陕西地处中原西部,联合收割机补贴品种看,既有轮式也有履带式,既有8-10公斤喂入量的大型联合收割机,也有3公斤喂入量以下的小微型收割机。以下来看陕西补贴销售联合收割机各品种数量有多少,主要品牌的在陕西的主销机http://www.amic.agri.cn/secondLevelPage/info/30/189241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标准是多少?一年多少钱?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6600/年 -- 工学学士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咸阳市) 6600/年 四年 工学学士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 60000/年 -- 理学学士,工学学士 环境科学(中外合作办学)(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具体培养模式和学习费用请查看学校网站;住宿费:待定;办学地点:校本部(与美国亚利桑那大学https://m.gaokao.cn/zd/238419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生学费多少及2024收费标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是一年一交还是交两次,20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一年多少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收费标准2024发布情况,20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各专业收费标准一览表。https://www.027art.com/shanxibenke/xbnlkjdx/xf/
4.20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费多少钱一年各专业收费标准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34年的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及后来相继在杨陵建立的相关科教单位。1999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同处杨凌的原西北农业大学、西北林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水利部西北水利科学研究所、陕西省农业科学院、陕西省林业科学院、陕西省中国科学院西北植物研究所等7所科教单位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https://www.dxsbb.com/news/56628.html
5.2022年网络攻击事件盘点美国农业机械巨头爱科遭到勒索软件攻击,部分生产设施运营受影响,可能持续多天。有经销商表示,这导致拖拉机销售在美国最重要的种植季节停滞不前。近一年来多家农业供应链企业遭到攻击,农业逐渐成为勒索攻击重点目标,FBI已接连发布两次行业预警。 俄罗斯胜利日期间,黑客在电视节目上发布反战信息 https://www.secrss.com/articles/49634
6.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附近的公交站: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附近的公交车: 附近1公里内没有公交。 打车去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多少钱: 柳州市出租车的起步价是6元、起步距离1公里、每公里2元、无燃油附加费,请参考。 自驾去融水苗族自治县农业机械化管理局https://poi.mapbar.com/liuzhou/MAPIFPYWHAHAZNZNQMTOC
7.农业机械使用效率研究的论文10篇(全文)在进行农业生产时,最常用的农业机械就是拖拉机,合理使用拖拉机的各个档位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如果拖拉机的负荷不足时,可在保证工作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拖拉机高速度作业。使用的农业机械和编制机组要合理。在使用农业机械进行农业生产时,使用方法一定要合理,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农业机械的作用,取得高效、优质、低https://www.99xueshu.com/w/file7m00irqt.html
8.全视场猕猴桃果实信息感知与连贯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研究【摘要】: 随着猕猴桃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参与果实收获作业的劳动力却逐年减少,为了解决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需要利用机械化替代人工进行采摘作业。目前,猕猴桃采摘机器人存在作业效率低的问题。基于此问题研究了全视场(摄像机能够观察到的最大范围)猕猴桃果实信息感知与连贯采摘机器人关键技术。本研究能够提高果实采摘机器人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12-1020603804.htm
9.·高东乡志1971年起开展大规划的农田基本建设,先后疏浚河道18条,修筑灌溉渠道27公里,新建机口8座,改造农田一千余亩,在此期间,农业机械化程度不断提高。1978年,农业生产获得大丰收:粮食常年亩产1687市斤;棉花亩产皮棉175市斤;油菜籽亩产294市斤,创造了本乡历史上的最高纪录。1985年,农业产业结构作了适当调整,三熟制改为二熟http://szb.pudong.gov.cn/pdszb_pddfz_zz/2014-04-27/Detail_541472.htm
1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拥有1个博士后流动站(农业工程一级学科);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农业工程);4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源工程、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1个一级硕士点(机械工程);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农业机械化工程、农业电气化与自动化、农业生物环境与能https://baike.sogou.com/v6648353.htm
11.农机网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网(www.nongjx.com)专业为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提供行业资讯、技术、产品、商机、展会等信息,同时提供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企业直播和线上展会、网络推广等服务,力争把农机网打造成让用户满意的农业机械、农用机械、农机装备行业 “互联网+”服务https://www.nongjx.com/
12.副院长:姚义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共两项:寒区低温环境下沼气厌氧发酵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巴农业生物质能源技术研发与示范联合中心)、首批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陕西省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重点)、陕西省重点研发计划、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杰出人才项目等多个https://cmee.nwsuaf.edu.cn/szdw/gjzcry/411779.htm
1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1989年9月至1993年7月在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 1995年9月至1998年7月攻读西北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专业硕士,获工学硕士学位; 2001年10月至 2005年3月在日本岩手大学攻读博士学位,获农学博士学位。 二.工作经历 1993年7月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作 http://school.freekaoyan.com/sx/xbnlkj/daoshi/2021/07-07/16256301011535174.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