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农药企业数量减少。2011—2019年农药企业数量逐年减少,从2011年的2328家减少到2019年的1943家(表1)。
表12011—2019年农药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2)农药产业规模化:①企业兼并、重组力度进一步加大(图1);②部分企业由生存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等。
图12017—2019年企业合并、重组及更名情况
(3)农药产品数量减少。虽然农药登记产品总数逐年增加,新增产品数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2018—2019年变化最为明显,从2018年的4515个减少为2019年的231个,下降了1854.55%。
(4)农药产品剂型优化。2018—2019年,登记农药的剂型中,乳油占比增大,而2019年登记可湿性粉剂占比有所下降,但悬浮剂、水剂/可溶液剂、水分散油悬浮剂的占比依然较大。
(5)农药产品低毒化。低毒、微毒产品数量增加,近6年新登记中低毒、微毒产品占比均超过93%,2018年微毒、低毒占比94.4,2019年占比95.7%。
(6)登记产品多样化。①农药产品种类更加丰富,2019年新增9个化合物及农药产品(表2),包括5个杀菌剂,3个除草剂及1个杀虫剂;②登记作物多元,截至2020年7月,一共登记2078个,涉及作物66种,如地黄、人参、板蓝根等中药材,杨梅、枇杷、火龙果等特色水果,蕹菜等特色蔬菜;涉及防治对象72种。
表22019年获得登记的新化合物及农药产品
目前,我国禁止(停止)使用农药共46种:六六、滴滴涕、毒杀芬、二溴氯丙烷、杀虫脒、二溴乙烷、除草醚、艾氏剂、狄氏剂、汞制剂、砷类、铅类、敌枯双、氟乙酰胺、甘氟、毒鼠强、氟乙酸钠、毒鼠硅、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铵、苯线磷、地虫硫磷、甲基硫环磷、磷化钙、磷化镁、磷化锌、硫线磷、蝇毒磷、治螟磷、特丁硫磷、氯磺隆、胺苯磺隆、甲磺隆、福美胂、福美甲胂、三氯杀螨醇、林丹、硫丹、溴甲烷、氟虫胺、杀扑磷、百草枯、2,4-滴丁酯。其中氟虫胺自2020年1月1日起禁用,百草枯可溶胶剂自2020年9月26日起禁用;2,4-滴丁酯自2023年1月29日起禁用;溴甲烷可用于“检疫熏蒸处理”,杀扑磷已无制剂登记。
部分范围禁止使用农药共20种,详情见表3。
表320种部分范围禁用农药
(3)新化合物登记政策。含有新化合物的农药,自登记之日起保护期6年。
(1)存在以下情形一般不能通过审查:①急性经口、经皮、吸入毒性为剧毒或高毒的,不能通过审查(杀鼠齐、阿维菌素等特殊管理要求的农药除外)。②直接用于皮肤的卫生用农药制剂,对皮肤产生中度以上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对眼睛产生强刺激性、或腐蚀性的,对皮肤致敏强度为轻度以上的不能通过审查。③其他制剂,对皮肤、眼睛有腐蚀性的,对皮肤致敏强度为强度以上的不能通过审查。但原药对皮肤、眼晴有腐蚀性时,可综合考虑农药特性及实际使用情況提出审查意见。④产品毒性为中等毒的制剂在室内使用的,如高效氯氟氰菊酯不能在室内使用;毒死蜱不能在室内喷洒或喷雾使用,若为饵剂应采用饵盒,确保人群无法接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