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后续监管规定20230519.pdf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后续监管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以下简称生产许可证)

获证企业(以下简称获证企业)的后续监管工作,促进获证企业加

强质量管理,持续、稳定地生产合格产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40号,以下简称《条

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

(国家质检总局令第80号,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工业产品

生产许可证注销程序管理规定》(国家质检总局令第93号,以下简

称《注销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指获证企业是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

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妆品生产企业。

第三条获证企业应当按照本规定接受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对获证企业实施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四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其职权范围内负责本辖

区获证企业的监督管理工作,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对下级质量

技术监督部门依据本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情况进行指导和检查。

第五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为获证企业后续监督

管理工作提供必要保障。

第六条各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应当熟知生产许可

作的机构和人员应当依法行政、恪尽职守、热情服务、严格把关。

第二章日常管理

第七条对获证企业的日常管理包括:对《获得工业产品生产

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的审查(以下简称年度审查)、建档管

理、信息报送等方式。

第八条年度审查是指获证企业每年度向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

交《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以下简称《自查报告》),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企业《自查报告》进行审查,并从申报年审企

定义务并具备持续生产合格产品的能力。

第九条获证企业按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规定,定期开展年

度自查,并向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提交以下材料:

(一)《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副本原件;

(二)《自查报告》(附件1);

(三)企业营业执照(副本)复印件;

况。

2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材料,提交前款规定的复印件应当加盖

单位公章。

第十条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自收到企业年度自查报告之

日起15个工作日内完成材料初审,并从申报年审企业中抽取10%

的企业进行生产条件实地检查。对企业生产条件进行实地检查时,

应提前5个工作日下发《生产许可证证后实地检查通知书》(附件

2),2个月内完成年度审查。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当列入实地检查

对象:

(一)企业年度审查材料有不实之处或有所隐瞒的;

(二)获证企业在本年度年审期间被投诉、举报的;

(三)获证产品在本年度年审期间监督抽查被判定为不合格的;

(四)本年度发生质量、安全、环保等重大事故的;

(五)其他违反法律法规情形的。

第十一条开展企业生产条件实地检查,必须由2名以上生产

许可证工作人员参加,并出示有效证件,重点检查企业是否存在违

反许可证法律法规的行为,是否存在《生产许可证产品实施细则》

中规定的轻微缺陷、不符合项以及企业自查报告与实际情况的符合

第十二条在年度审查中发现获证企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

及时做出处理。

(一)经查实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或获证后违反产业政策、

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生产国家明令淘汰的产品或

建设国家严禁重复投资建设项目的;

(二)准予生产许可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导致生

产许可被终止的;

(三)不符合该类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要求的

(四)企业获证后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者工艺发

生变化的(包括生产地址变更、生产线重大技术改造等)、企业名

称变更的(包括企业名称、住所名称、生产地址名称发生变化的)、

企业获证产品擅自增项的(包括增单元、增规格、产品升级、增生

变备案标注方式的;

(五)未按照规定在产品、包装或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

标志和编号的;

(六)出租、出借、转让或者变造许可证证书和生产许可证标

志和编号的;

(七)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证的;

(A)在获证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

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等严重违法行为的;

(九)在实地检查中获证产品经抽样检验判定为不合格的;

(十)不按规定报送或者虚报年审材料的,拒绝接受年度审查

的;

(十一)违反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违法行为的。

第十三条对获证企业提交的《自查报告》进行审查,并根据

需要完成企业实地检查后,市级(地级市)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应在获证企业提交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副本上加盖年度

审查专用章。

第十四条集团公司及其所属单位的许可证年度审查工作,由

集团公司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所属单位的年度审查

工作可委托其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有关实地检查情况反

馈至集团公司所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汇总归档。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掌握辖区内获得工业

产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数量、生产规模、生产品种、生产条件和

产品质量状况等信息,建立获证企业信息数据库和企业质量档案。

档案应包括企业基本信息、证书文本、年度审查、监督抽查、日常

检查记录等内容。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要将证后监管情况和处理

结果的各类记录及时整理,纳入企业质量档案,准确掌握辖区内获

证企业的产品质量、生产条件等情况,实现对获证企业的动态监管。

第十六条获证企业应当定期向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

企业生产及产品质量信息。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每年度应向

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报送证后监管信息。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每年度应就本省获证企业证后监管工作情况向质检总局报告。报告

内容包括年度审查情况、巡查回访情况、定期监督情况、对存在问

题的企业处理情况等。

第三章监督检查

第十七条对获证企业的监督检查的方式包括日常检查和专项

检查。

第十八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获证企业实施日

常检查,日常检查分为定期和不定期巡查、回访。定期和不定期巡

查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获证企业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必备生产条

件进行的检查。回访是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获证企业存在问题或违

法行为整改情况实施的核查。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对巡

查、回访工作做好记录(附件3)。

第十九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组织市(地)、县级质

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不同行业、不同企业的质量安全状况,制定相

应的巡查计划,当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辖区内获证企业的巡查频

次每年度不少于1次。

第二十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采取听取汇报、查

阅资料、核查现场、检验产品等方式,对企业实施监督检查。对获

证企业进行监督检查时,必须由2名以上生产许可证工作人员参

加,并出示有效证件,对监督检查的情况和处理结果在许可证副本

上予以记录,其中《获证企业巡查、回访记录》由被检查企业负责

人签字确认后归档。

实施监督检查不得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得收取任

何费用,不得索取或收受企业财物、谋取不当利益。

第二十一条获证企业应当指定有关人员配合质量技术监督部

工作和抽取样品。

第二十二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按照以下内容对获

证企业进行巡查:

(一)是否按照规定要求在产品包装上标注生产许可证编号和

标志;

(二)生产条件、检验手段、生产技术或工艺是否已经发生变

化,是否按照法定要求办理重新审查手续;

(三)原辅材料进货验收制度是否有效运行,有针对性地对企

业原辅材料的采购进货、入库验收、保管和使用情况进行抽查;

(四)产品出厂检验的实施情况,重点检查出厂检验记录和报

告;

(五)企业产品包装是否符合标识标注规定,存在误导、欺骗

消费者的情况;

(六)获证企业执行产业政策情况。

第二十三条集团公司的许可证监督检查工作,由集团公司所

在地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组织。集团公司所属单位的许可证

监督检查工作由其所在地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

第二十四条专项检查是指对获证企业违法违规较多的重点地

区、重点产品和重点行业开展的专项监督检查。专项检查可由当地

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自行组织开展,也可由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统

一组织实施。

第二十五条下列情况应当对获证企业进行专项检查:

(一)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举报的;

(二)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被媒体曝光的;

(三)企业存在制假售假行为和记录的;

(四)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重大质量事故的;

(五)需要对实地核查组审查质量、获证企业持续保持生产合

格产品能力、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证后监管质量进行抽查的;

(六)上级交办的检查。

第二十六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对获证企业在监督检

第四章监督检验

第二十七条监督检验是指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根

据获证企业监督检查工作需要,对企业获得生产许可证的产品进行

抽样检验。

目开展检验工作。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将生产许可证产品列入

监督抽查工作重点。

第二十九条县级以上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根据本地区获证企

业和产品质量状况,每年按要求定期向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上报

质量抽查产品和生产企业名单,经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后实

施监督检验。特殊情况下,需增补抽样检查计划的,另行上报。

第三十条在年度审查、日常检查和专项检查工作中发现企业

获得生产许可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问题,确需对获证产品进行

监督检验的,市、县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将企业名单报省级质量技

术监督部门,由省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批准后实施产品抽样检验。

第五章生产许可证撤回、撤销、吊销与注销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撤回生产许可的决

定:

(一)生产许可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修改或者废止导致生

产许可项目依法被终止的;

(三)被许可生产的产品列入国家决定淘汰或者禁止生产的产

品目录的;

(四)依法应当撤回生产许可的其他情形。

撤回生产许可,由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作出

决定。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发现应当撤回的情形

的,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取证,提出撤回的意见,并按规定

要求逐级上报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理。

作出撤回生产许可决定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告知被许可

人撤回生产许可的事实、理由和处理意见,听取被许可人的陈述和

申辩。

对被许可人提出的陈述和申辩,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进行核

实;被许可人提出的陈述和申辩成立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采

纳。

第三十二条被许可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撤销生产许

可的决定:

(一)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生产许可的;

(二)已经取得生产许可但不能持续保持应当具备的条件,且

逾期未改正的;

(三)依法应当撤销生产许可的其他情形。

许可部门或许可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作出撤销生

产许可的决定:

(一)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生产许可决定的;

(二)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生产许可决定的;

(三)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生产许可决定的;

(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准予生

产许可的;

(五)依法可以撤销生产许可的其他情形。

依照前两款规定撤销生产许可,可能对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损害

的,不予撤销。

撤销生产许可,由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作出

决定。上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以撤销下级部门决定的生产许可。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发现应当撤销的情形的,应

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调查取证,提出撤销的意见,并按规定要求逐

级上报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处理。

作出撤销生产许可决定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告知被许可

人撤销生产许可的事实、理由和处理意见,听取被许可人的陈述和

第三十三条被许可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作出吊销生产许

可证的决定:

(一)未按照规定在产品、包装或者说明书上标注生产许可证

标志和编号,经责令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情节严重的;

(二)出租、出借或者转让许可证证书、生产许可证标志和编

号,情节严重的;

(三)产品经国家监督抽查或者省级监督抽查不合格,经整改

复查仍不合格的;

(四)依法应当吊销生产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在监督管理中,发现被许可人存在应当

吊销生产许可证的情形的,应当通报被许可人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

作出吊销生产许可证行政处罚决定前,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

按照办案程序的规定,提出吊销生产许可证的处理意见,听取被许

可人陈述和申辩,并告知其听证权利。被许可人在规定期限内要求

听证的,应当按照有关听证规则进行听证。

在听取被许可人陈述、申辩或者听证活动结束后,质量技术监

督部门认为被许可人违法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应当将吊销生产

许可证的书面建议和有关情况,按规定要求逐级上报至准予生产许

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作出

批复。

被许可人所在地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根据准予生产许可部门同

意吊销的批复,向被许可人作出吊销生产许可证的行政处罚决定并

负责执行。

第三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办理生产许可证注销

手续:

(一)生产许可被依法撤回、撤销,或者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

销的;

(二)生产许可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

(三)被许可人依法终止的;

(四)因不可抗力导致生产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应当注销生产许可证的其他情形。

对生产许可被依法撤回、撤销,或者生产许可证被依法吊销的,

由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办理注销手续。

对因其他情形应予注销生产许可的,各级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可

以依据事实提出处理建议,上报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

准予生产许可的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办理注销手续。

准予生产许可的质量技术监督部门负责公告注销生产许可的

被许可人名单或有关事项。

第三十五条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将企业证书注销材料上报国

家质检总局。注销材料由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审查中心汇总后

报全国许可证办公室审查,经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后,向社会公告。

第三十六条企业取得的国家级证书被依法撤回、撤销、吊销

的,由国家质检总局按有关规定办理注销手续。

其他情形应当办理生产许可证注销手续的,由省级质量技术监

督局办理并提交以下材料:

(一)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关于注销企业证书的建议报告书,

一次一份,并加盖公章。

(二)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填写完整的《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

证注销申请书》及电子文档(见附件4),一个企业一份。

(三)企业生产许可证证书注销登记表及电子文档(见附件5)o

(四)生产许可证证书正本、副本原件。

(五)企业证书遗失和企业不知去向等原因无法提供证书原件

的,省级许可证办公室应当提交原因说明书面材料。

(六)其他需要书面说明的材料。

省级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发证的产品,证书注销程序参照以上

条款执行。

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七条法律法规对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另有规定

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八条本规定由国家质检总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九条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附件1: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

附件2:生产许可证证后实地检查通知书

附件3:获证企业巡查、回访记录

附件4: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注销申请书

附件5:企业生产许可证证书注销登记表

附件1:

获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企业

年度自查报告

申证单元及产品名称:

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编号:

企业名称:(印章)

企业代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邮政编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报日期:年月日

填表注意事项:

1、内容填写要实事求是,不得弄虚作假。申报表用钢笔填写,

可以打印。要求字迹清晰、工整,不得涂改;

2、年产值、销售额、缴税额、利润均按上年度填写;

3、按申证单元填写,每个申请单元填写一套表格;

4、自查表一式三份。申报表封面必须加盖企业公章(企业公

章复印无效)。

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

企业基本情况年度变化一览表

获证时企业名称

现企业名称

获证时企业生产场地地址

现企业地址

获证时法人代表现法人代表

获证时经济性质现经济性质

获证时营业执照编号现营业执照编号

获证时企业代码现企业代码

获证时企业总人数现企业总人数

获证时企业技术人员数现企业技术人员数

获证时占地面积米2现占地面积米2

获证时建筑面积米2现建筑面积米;

获证时固定资产万元现固定资产万元

获证时流动资金万元现流动资金万元

*年总产值万元*年销售额万兀

*年缴税金额万元*年利润万元

注:1、除打“*”项外,其他各项内容若没有变化,只需填写左侧项,右侧项用“/”划杠。

材料复印件。

获证企业不符合项改进表

序号不符合项内容性质不符合项改进情况

证明材料

18

获证产品接受监督检查情况及委托检验、自检中不合格情况一览表

序号检查单位检查日期产品名称批号检验类别是否合格不合格原因说明

注:*检验类别应填写检查单位的抽查性质或者企业的委托检验、自行检验。

*应当填写各级各部门监督检验情况。

19

获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表

企业名称(盖章):填表日期:年月日

自查项目

自查项目自查记录自查情况说明自查人签字质监部门核查情况

条款号

企业生产是否正常,有无连续一年以口是

1

上停产或已转产的情况。□否口停产一年以上口转产

企业的生产条件是否符合发证时的

□是口符合口基本符合

2条件,有无不符合(或严重不合格)

口否口不符合口严重不合格

的情况。

口是口已备案口未备案

3企业是否对执行的企业标准进行有

口否

效性审查并备案。

企业是否变更名称,是否按规定办理口是□已办理口未办理

4

了生产许可证更名手续。口否

口是□已迁址(或增设生产场点)

企业是否迁址、增设生产场点或者生

口生产条件已发生变化

5产条件发生较大变化,是否办理了生

□已办理□未办理

产许可证变更手续。

□否

口是口已办理口未办理

企业是否有委托加工情况;

6

企业是否办理备案手续。

是否违反国家产业政策、使用国家明

□是

令淘汰的设备和工艺、生产国家明令

7

淘汰的产品或建设国家严禁重复投

资建设项目情况。

20

企业获证产品是否增加单元、扩增规

□是口已办理□未办理

8格,是否办理了生产许可证变更手

续。

企业获证产品是否按规定标明了生口是

9

产许可证标记和编号。□否口未标明

企业获证产品在各级各部门的监督□是口产品口生产条件

10

检查中,是否有不合格的情况。口否

企业是否有质量投诉事件,及后处理□是□已处理口未处理

11

情况。口否

企业有无涂改、转让生产许可证、生

口是口涂改转让口生产假冒伪劣

12产假冒伪劣产品或其他质量违法行

为。

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结论或检验记录

口是

口否□未逐批检验口检验数据

是否符合。

14其他需要检查的项目。

21

获证企业年度自查报告结论表

企业负责人签署意见

根据《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和获证企业年度报

企业

告的有关规定,本企业于____年—月一日至一年—月一日进行了自查。经审查,本企业在上一年

自查

度内□有口无____不符合项。

结论

经综合评价,企业年度报告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企业负责人签字(盖章)

年月日

生产条件是否发生重大变更口是口否

变更后是否持续符合发证条件口是□否整改后□符合口不符合

自检企业的检验情况和送检情况线画.口符合

委托出厂检验企业的委托检验情况

4、付口□不符合

违规问题:口无口有审查整改情况:口符合口不符合

质量技术

监督部门书面材料审核意见:□符合口不符合审核人员(签字):

审查意见

现场抽查:口无口有(口符合口不符合)产品抽查:口无口有(□符合口不符合)

抽查人员(签字):检验单位名称:

审查结论:

口合格□复查合格口复查不合格

年月日(盖章)

市、县(市、区)质监局、企业各保留1份,市、县(市、区)质监局将企业年度自查报告情况汇总报省级质监局。

22

附件2:

生产许可证证后实地检查通知书

()0质[]第号

年度审查口日常监督口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第39

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第

106条的规定,现决定对你单位从事获证产

品的生产条件及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实地监督检查。具体通知如

下:

二、方式:

1、对被许可人从事生产许可事项活动情况的有关材料进行书面检

查;

2、对被许可人的生产条件及履行法定义务情况进行实地核查;

3、必要时对被许可人获证的产品进行抽样检查、检验、检测;

请予配合。

联系地址:(单位印章)

本通知书一式两份,一份送达申请人或被许可人,一份存档。

23

附件3:

获证企业巡查、回访记录

企业名称

(公章)

企业住所邮编

营业执照注册

生产地址

经济类型企业人数机构代码

获证产品名称产品执行标准

获证单元

规格型号

生产许可证标识、标注情况获证后生产条件变化情况委托加工备案情况

符合要求口符合要求口符合要求口

不符合要求口不符合要求口不符合要求口

产业政策执行情况获证产品抽样检测情况原辅材料进货验收情况

THE END
1.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需要什么条件?广东建业建筑资质代办安全生产许可证办理流程: 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批范围和条件: 一、在我省行政区域内办理工商注册登记、并取得建筑施工资质的企业可向我厅申请安全生产许可证。 二、申请企业应具备以下条件: 1.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http://jianyegs.com/aqscxkzbl/index_6.aspx
2.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2004年建设部令第128号)第三条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前款规定以外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市、县人民https://xiamen.11467.com/info/10287180.htm
3.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实施细则2024年食品工业品http://生产许可证.中国 生产许可证咨询网——全国生产许可证咨询网,食品生产许可证审查细则最新版下载,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2020版下载,协助企业办理生产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咨询,特种设备许可证咨询,全国生产许可证咨询热线:4OO-6O7-6O67http://scxkz.com/
4.水泥生产许可证改革细则发布近日,国家市场监管总获悉,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关于公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通则及实施细则的公告》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压减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目录和简化审批程序的决定》(国发〔2018〕33号)和《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18〕35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产品生https://www.ccement.com/news/content/433676260191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