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10位博后谈为什么选择中国农大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

青年人才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源头活水。博士后制度是我国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的一项重要制度。为支持青年人才挑大梁、当主角,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贯彻落实学校新时代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助力学校高层次人才倍增,十四五期间中国农业大学实施博士后倍增行动工程,扩大博士后招收规模,提升博士后培养质量,采取“三统一”全方位服务保障和“三位一体”小PI培养模式,全方位探索实施促进创新型青年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目前学校在站博士后540人,2024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67项,占全校同类项目获批总数的70%,近年出站博士后80%左右进入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单位。

优秀博士为何纷纷选择

中国农大从事博士后研究?

中国农大博士后培养具有哪些特色优势?

博士后阶段的学术经历

对个人成长发展起到哪些作用?

为了让广大博士更好了解中国农大博士后培养,本次选取了各学院各学科各具特色的10位博士后,他们有的来自兄弟高校,有的来自企业,有的从海外博士毕业,他们岗位有的是兴农青年学者、有的是创新团队岗,有的是校地合作专项(资源拓展),他们在站期间有的入选国家人才基金项目,有的扎根科技小院,有的服务校外资源拓展,下面就听听他们对来中国农大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心得体会和感悟!

(按照姓氏拼音排序)

1

黄文阳

进站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2

郭鑫宇

进站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理学院

出站单位:中国农业大学(实验技术岗)

3

李煜

进站学院:工学院

4

孙兴明

进站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农学院

出站单位:中国农业大学(青年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旱稻抗旱遗传学与功能基因研究。在站期间发表4篇SCI论文(包括NatureCommunications等期刊);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中国农业大学优秀博士后荣誉称号。博士毕业后,有三所地方农业大学可以选择签约入职,但思虑再三后,决定回母校继续做博士后。现在回想,这个决定是对的。博士后阶段是职业生涯的起点,更是全身心投入学术、全方位培养科研能力的关键阶段。中国农业大学拥有农业领域国际一流的学科平台和人才资源,有鼓励自由探索的学术环境,更有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本色初心,我认为这是博士后成长最关键的三个要素。正是各个方面便捷的资源和优良的博士后工作氛围,促使我潜心科研、独立思考,提升了我的学术水平,树立了服务国家重大科技战略需求的眼光和胸怀。非凡经历,成就人生,选择在中农开启博士后之旅,你会进步更快。

5

王蕾

进站学院: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

出站单位:中国农业大学(优秀人才)

6

王梓豪

进站学院:农学院、三亚研究院

7

肖洋

进站学院: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是滴灌装备的原理与设计。在站期间,我主持了农业攻关项目专题、青年基金等项目6项,并入选了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国家博士后人才项目等。选择在农大从事博士后,是我职业生涯中一次重要的转折。农大为我提供了本领域全国最领先的科研平台和资源,更有科研实力顶尖的导师。在这里,我得到了学校和导师的悉心指导,不仅在科研方法上得到了精益求精的训练,还在科研思维和创新能力上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掌握了如何独立开展科研工作的核心技能,并在职业规划上找到了明确的方向。我从一个刚入科研领域的新人,逐步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研究者,对未来的科研道路充满了信心。可以说,学校的平台和导师的支持为我的职业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我深感这段经历不仅是我学术生涯的重要一环,更是我职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我诚挚邀请那些有志于科研的人才加入农大这个充满活力的大家庭。

8

尹宇龙

进站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出站单位:中国农业大学(杰出人才)

9

赵金标

进站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研究方向为猪日粮碳氮高效利用及其调控机制,主持国家博士后人才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青年科学家等项目。博士毕业后考虑到学校政策、团队科研平台与导师学术造诣,我选择了继续从事博士后,博后期间参与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豆粕减量替代”部分工作,更加深刻认识国家战略需求和行业当前的技术瓶颈,结合个人研究领域重新规划了科研方向和树立了新的科研目标,让我感觉到科研的神圣,树立了自己走科研这条路的决心。博士后是一段神奇而又有意义的人生经历,这段经历极大限度激发了我的科研兴趣,并体验到作为一名科研人员的自豪感,这段经历也是我人生规划的重要一环,让我在科研这条路上坚持走下去,希望致力于科学研究的同志们都能够拥有这样一段人生经历。最后希望师弟师妹们加入我们大家庭,热烈欢迎。

10

赵卿宇

进站学院:动物医学院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

中国农大是我国现代农业高等教育的起源地,得益于国家对农业的高度重视,中国农业大学1954年被确定为首批全国重点大学(仅6所),之后历次重点高校评选,始终位列其中。

·首批全国6所重点大学

·首批国家211工程高校

·首批国家双一流A类高校

瞄准国家和三农重大需求及世界科技前沿,学校形成了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的学科特色和优势,拥有9个“双一流”建设学科、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4位全职两院院士为代表的一流学科群、高能级科研平台和高水平人才队伍,牵头获得农业领域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牵头获得全国唯一的高等教育(研究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是国内唯一连续三年(2017-2019)获得“全国脱贫攻坚奖创新奖”国家级脱贫攻坚荣誉的高校。

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人才是根本

中国农业大学正以一流的平台资源

与国家级资助强强结合

国字号农大求贤若渴

诚邀海内外博士加盟

共同助力农业强国建设!

2024年8月30日14:00,学校将通过线上会议举办博士后招收宣讲会,欢迎优秀的博士研究生参会了解!

THE END
1.拼多多联合高校破解农研技术推广难题—新京报在5月8日的平行论坛上,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教授王冲作了题为《科技小院校企合作助力产业与人才振兴》的报告,王冲分享了科技小院如何服务企业、产业的已有探索经验,并肯定了企业在推动人才培养和推广农研技术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王冲宣布,中国农业大学与拼多多将共同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15567084168410.html
2.助力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拼多多为农学新生开讲农产品电商公益课此前,在2024全国科技小院大会上,拼多多宣布携手中国农业大学张福锁院士团队,推出“科技小院强农兴农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共同探索“学—研—商”公益性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培养农业复合型人才的院所。 上述行动计划面向全国科技小院推出三项举措,其中包括通过开展学术沙龙、研讨会、新农人培训、电商助农等各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40722/ff6731c43ad94cc0b41a4dcd7e0e5412/c.html
3.拼多多与中国农大签署战略合作协议5月29日消息, 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达成战略合作,未来5年内,双方将共同培养10000名具有农业和电商知识背景的新农商人才,并探索以农户为产业链核心利益主体的创新模式。 据介绍,此次合作是拼多多创新扶贫助农战略“多多农园”的一大组成部分。依照该战略,拼多多未来5年内将在云南等8个省及自治州推行1000个集种植、加工https://www.dsb.cn/99965.html
4.“AI番茄”背后,拼多多的野望“相较其他行业,农业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近期发布的《2021农村电商发展趋势报告》在第一句就亮明了立场。 这句判断既是针对拼多多这样的新电商的,也是针对梁钜文这样的“新农人”。 “这方面的前景广阔,所以我想在毕业后从事农业”,27岁的中国农业大学博士生梁钜文也是这次种草莓决赛的参赛者,他坦言,将信息技术融https://36kr.com/p/1530966429913348
5.中国农业大学科研成果登上《自然》《细胞》期刊2023年5月9日,拼多多捐赠1亿元设立“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支持中国农业大学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立足全球农业领域科技前沿,在强化基础研究和农业关键核心技术方面加强攻关探索。该研究基金至今资助的50项在研项目中,已有多个项目收获高质量、有影响的科研成果,如揭示后生元在人类与动物营养和健康中的作用机制、https://www.chinacoop.gov.cn/news.html?aid=1817058
6.科学网—aBIOTECH中国农业大学小麦研究中心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小麦研究中心郭伟龙副教授为该论文的通讯作者,博士后陈永明和博士生王文熙为第一作者,孙其信教授、倪中福教授、彭惠茹教授对该工作进行了指导和帮助,博士生杨正钊参与了部分工作。该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分子设计育种前沿科学中心、拼多多-中国农业大学研究基金、中国农业大学“211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458049&do=blog&id=1422212
7.极客日报第112期:腾讯被深圳南山法院强制执行:执行标的25元;B站就招这是陈磊出任拼多多董事长后首次在公开活动中亮相。据陈磊介绍,去年拼多多平台实现农产品上行 2700 亿元,规模同比翻倍。陈磊表示,拼多多在全国范围内持续重投入建设冷库、生鲜冷链物流体系等基础设施,建立适合于生鲜农产品的供应链体系,提高流通效率,降低损耗。陈磊还介绍,去年 7 月,拼多多和中国农业大学发起「人工智能 https://blog.csdn.net/weixin_39786569/article/details/116143585
8.用科技赋能“农业”,拼多多的新挑战拼多多公司(PDD)股吧多多农研的不断进化,硕果连连,从种得多到种得好,为全球从事科技农业的青年打造了重要的产学研结合平台。由拼多多联合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共同主办,联合国粮农组织和荷兰瓦赫宁根大学及研究中心提供技术支持,云南省农科院提供本地支持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已成功举办两届。先后孵化了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种植等http://guba.sina.cn/view_46862_20004.html
9.多多农研科技大赛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induoduo, agriculture, intelligent agriculture, greenhouses, greenhouse farming, Internet of Things, planting competition、International Challenge, 拼多多, 中国农业大学,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驻华代表处,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 ,种植比赛https://www.smartagricompetition.com/cn/news
10.高质量发展的拼多多(PDD.US)样本:立足农业让科研成果不断走向田间无独有偶,7月,“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之‘拼多多杯’第二届科技小院大赛”也如期启动。未来,大赛上相关的研发成果也势必会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更难能可贵的是,拼多多还格外重视基础研究。5月份,为进一步加快创新步伐,拼多多向中国农业大学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设立一个专门的研究基金,https://www.zhitongcaijing.com/content/detail/9889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