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劣质农资“亮剑”!重庆十大农资打假典型案例公布

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中国农资传媒编辑整理2024-04-167188

眼下正是春耕生产的大忙时节,为深入推进农资打假工作,有力维护农资市场秩序,切实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近日,重庆市农业农村委员会公布十大农资打假典型案例,以起到震慑作用,确保春耕生产安全有序。

重庆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认真履行农资打假和监管职责,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违法行为,依法查处了一批假劣农资违法案件。

案例一

万州区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经营劣质农药案

2023年3月,万州区农业农村委根据万州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移送材料,调查发现万州区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农药产品质量标准的农药。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没收未销售的涉案农药5000克,没收违法所得62880元,处罚款158295元。

案例二

荣昌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无兽药生产许可证生产、经营兽药案

2023年4月,市农业农村委执法人员在对荣昌区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执法检查时,发现该公司生产、销售的标注预防、治疗水生动物疾病的五种兽药产品包装上无兽药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号。

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涉案兽药及其包装材料,没收违法所得22420元,处罚款77280元。

案例三

合川区某农资经营部经营假种子案

2023年1月,合川区农业农村委根据种子监督抽查结果,确认合川区某农资经营部经营的“海香糯18”玉米杂交种子为假种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有关规定,没收涉案种子372袋,没收违法所得1078元,处罚款60000元。

案例四

江津区杨某某未取得农药经营许可证经营农药案

2023年5月,江津区农业农村委执法人员根据群众投诉举报,发现个体农资经营户杨某某经营需定点经营的限制使用农药,其《农药经营许可证》载明经营范围为“农药(限制使用农药除外)”。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没收未销售的涉案农药19瓶(盒)没收违法所得233元,处罚款41000元,杨某某10年内不得从事农药生产、经营活动。

案例五

重庆某环保工程公司生产、销售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肥料案

2023年5月,涪陵区农业农村委依据肥料监督抽查结果,确认某环保工程生产、销售的有机肥料为不合格产品。

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对当事人违法行为作出警告、处罚款15000元。

案例六

朱某流动销售未取得肥料登记证的肥料产品案

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没收未销售的涉案肥料11袋,处罚款1300元。

案例七

渝北区某宠物店利用互联网经营假兽药案

2023年3月,渝北区农业农村委执法人员根据市民举报,发现某宠物店利用互联网经营假兽药。

依据《兽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没收违法经营的假兽药,没收违法所得97.5元,处罚款4117.5元。

案例八

南川区某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假农药案

2023年11月,南川区农业农村委根据南川区人民检察院案件移送材料,调查发现某农资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的农药无标称的有效成分,但存在国家明令禁止(停止)使用的农药成分。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1100元,处罚款23000元。

案例九

潼南区某农资经营部经营假农药案

2023年5月,潼南区农业农村委依据农药监督抽查结果,确认潼南区某农资经营部经营的一个农药产品为不合格产品。

依据《农药管理条例》及有关规定,没收涉案农药24袋,没收违法所得96元,处罚款6000元。

案例十

云阳县某农资公司经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肥料案

2023年11月,云阳县农业农村委依据肥料监督抽查结果,确认云阳县某农资经营有限公司经营的无机复混肥料为不合格产品。

依据《肥料登记管理办法》及有关规定,责令当事人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处罚款5154元。

本网讯:2024年11月26日,中外农药管理技术交流会在北京召开。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宗伏霖副所长出席会议并致辞,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薄瑞二级调研员参会。与会代表就农药登记、生产、经营及再评价等进行了报告交流,对今后的合作方式和交流内容等进行了认真讨论。来自农业农村部农药管理司、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中国农药发展与应用协会、日本植物调节剂协会、植保日本协会、植保中国协会等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2024-11-28

这两天,天津市农业发展服务中心开展冬小麦越冬害虫基数调查,为明年开春制定麦田病虫害治理办法,提前收集资料。今年,全市共种植冬小麦160多万亩,眼下,正是病虫发生的初期,市农业部门组织植保专家,到宝坻、静海、武清、东丽等冬小麦主产区和新品种试验田,调研长势和虫害情况。春天是冬小麦的重要成长期,也是治理虫害的关键时期,依托冬季摸排的情况,农技专家们将在明年开春时,有针对性的推广病虫害治理新技术

THE END
1.农业农村部公告!32家种企获生产经营许可证农作物管理司近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公告第816号,批准发放北京百欧通种子有限公司等32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公告第816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批准发放北京百欧通种子有限公司等 32家企业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详见附件)https://www.163.com/dy/article/JA525JGM0512CUPE.html
2.如何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如何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 之家车友2650977 2024-06-12 10:16:58· 发布于北京 请跟随以下步骤: 第一步:咨询当地农药管理部门,了解办理流程和所需申请材料,注意相关事项。 第二步:准备相关申请材料,包括:《农药经营许可申请表》、经营场所环境照片、农药经营人员证书等。https://www.autohome.com.cn/ask/7552966.html
3.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高效记账轻松办证农药经营许可证农销乐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是专业的农药电子台账提供商,已成功帮助中国10万家农药店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通过农销乐农资进销存管理系统/农药电子台账,您可以了解每个客户或每种产品有多少收益、在过去哪个产品卖的最好,账目一目了然,专业易用,一看就会!通过一站式服务https://www.nongxiaole.com/articles?page=38
4.云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2022年农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结果的通报五十八、杨寸美无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经营玉米种子案 承办机关:景东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 承办机构:景东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 处罚文号:景农科(种子)罚〔2022〕1号 承办人员:戴成富、李志宏、杨琳、何锦松、王庆生、何峰 五十九、镇沅颖子农资门市经营劣质农药案 http://www.hxyixianyipin.com/mobile/news/show.php?itemid=5505
5.农业农村部农业执法指导性案例汇总共24个(2021生产经营假劣种子行为破坏了正常的种子管理秩序,一直是农业农村部门的执法重点。本案当事人以“JM22”冒充“LX310”品种销售,是典型的经营假种子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第七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经营假种子的,依法应当责令其停止生产经营,没收违法所得和种子,吊销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并处罚款。因本案当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922/21/7293128_1134758553.shtml